面對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糧食安全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要保障糧食安全,就必須牢牢把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把握主動權的基礎就是,必須保證家中有糧、手里有糧,這樣才有底氣, 要做到家中有糧,必須保護好耕地。 糧是農作物的果實,耕地是農作物的立足之處,沒有耕地就談不上,農作物生長,更談不上能夠產糧,至于豐收,只能是空中樓閣。 保護耕地既要保護耕地的數(shù)量,也要保護耕地的質量。 我國現(xiàn)有耕地18億畝,這18億畝是紅線,為了保證18億畝這個數(shù)字,國家采取了,印發(fā)了《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要求各?。▍^(qū)、市)政府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省長、主席、市長為第一責任人。 同時,施行占補平衡政策,簡單的說,無論做什么,占用了耕地,占用多少,必須補上多少,還必須保證占補土地質量同等。從而確保這紅線不被突破、不被預約,更彰顯國家保護耕地的決心。 耕地是有好壞之分的,有肥沃也有貧瘠,肥沃的土地營養(yǎng)充足,有機質含量高,土壤團粒結構好,透氣性能好,這樣的土地作物長勢好,糧食產量高。 貧瘠的土地營養(yǎng)缺乏,或鹽堿化、或沙化,板結嚴重,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糧食也沒有產量和質量。所以,通過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技術、措施,對貧瘠土地進行治理,使之肥沃化,一直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要做到家中有糧,必須做好種子的繁育。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當先。種子是農作物根本,是農作物的靈魂。沒有過硬的種子,農作物適應能力差,生長萎靡,抗性弱,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受傷害的作物當然也產不出太多的糧,也沒有質量可言。所以,加大科研投入,提倡培育新品種成為農作物又一課題。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培育繁殖新品種的同時,更要抓住種子的產權。自力更生,獨立自主是關鍵,什么時候都是別人有不如自己有,這樣才能把握主動,不被“卡脖子”,任何時候都能站在不敗的位置,讓別有用心的人,永遠的靠邊站。 要做到家中有糧,必須做到科學種田、技術當先。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我們糧食發(fā)展戰(zhàn)略,科學種田,讓科技服務于農業(yè)發(fā)展,與糧食生產相結合,讓有限的土地,發(fā)揮更大的潛力,發(fā)揮更大的效力,讓“海水稻”類品種越來越多,讓農業(yè)現(xiàn)代化、智能化、無人化加快普及和實施,向科技要產量、要質量,最后實現(xiàn)糧食增產增收。 同時,還要樹立“杜絕浪費、厲行解約”的意識,把握收割、運輸、加工、儲存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餐桌糧食”管理,杜絕一切浪費,既要顆粒歸倉,更要珍惜每一粒糧食,這是助力糧食真增產的大渠道。 總之,打鐵還需自身硬,保護好耕地,就保住了糧食作物的立足之地,掌握了種子就掌握了糧食生產的核心,農業(yè)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自動化、智能化,就挖掘除了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節(jié)約糧食就免去了空耗耕地、種子和科技,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做好了,成熟了,家中就有了足夠的糧食。 心中無憂,對外無大求,糧食安全的主動權,自然而然的就握在了自己手里。 |
|
來自: 新用戶72971chl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