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腸之美,燦若星光。 濟寧任城王墓外景 任城王墓位于山東濟寧市北郊,墓主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之孫、任城國始封王孝王劉尚。該墓所用石材包括題湊石墻、頂石、封門墻、各室底邊石、棺床石共計4500余塊,其中暴露于墓室內(nèi)可觀可睹題記刻石782塊,有4000多個單字,為漢代考古之罕見。刻石不經(jīng)書丹,多由石工直接鐫鑿。為東漢民間實用性文字,體現(xiàn)了當時民間書寫主流風格。王鏞先生在《中國書法簡史》中,對任城王墓題刻評價說:'這批墓石刻石風格奇肆豪放,拙樸自然,結(jié)體造型多有奇思妙想、出人意外之處。其中有薛公伯當有數(shù)十刻,每刻都能出奇不凡,體現(xiàn)了石工豐富的結(jié)構(gòu)想像力'。 任城王墓內(nèi)景 任城王墓刻石照片 任城王墓刻石照片 任城王墓刻石照片 任城王墓刻石拓片 任城王墓刻石拓片 任城王墓刻石拓片 黃腸之美,燦若星光 山東濟寧任城王墓刻石探賾 吾郡濟寧,東毗臨沂,西鄰菏澤,南接棗莊與江蘇交界,北依聊城與泰安接壤,處魯中低山丘陵與魯西平原交接之地。為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東夷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發(fā)祥地。尤以儒家創(chuàng)始人至圣孔子、亞圣孟子、宗圣曾子、復圣顏回、史家左丘明諸圣賢享名天下??赘?、孔廟、孔林、孟府、孟廟、曾廟、水泊梁山、微山湖、寶相寺、嶧山、少昊陵等名勝古跡,名揚四海。 夏、商、周三代,有史可考,有物可證。夏朝時,境內(nèi)設(shè)置任國,又稱“仍國”。商朝時,除任國外,設(shè)奄、厥、卞明等封國。奄為商王南庚之都城,盤庚遷都殷,奄為商之屬國。西周朝設(shè)任、厥、邾、茅、極、魯?shù)葒?。時魯國為周武王滅商,封其弟周公旦于奄之侯國。東周時,境內(nèi)之任國,春秋時屬魯,戰(zhàn)國時屬宋,又屬齊。至秦邦,任國廢,置任城縣。西漢朝,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屬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濟東國改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為東平國。東漢朝置任城國、魯國等。南北朝,任城并入亢父縣,歸屬高平郡。北魏神龜元年(518年)又設(shè)置任城郡。隋唐之即,設(shè)高平郡,魯郡,后又改為濟州,境內(nèi)仍置濟陽郡、濟州。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境內(nèi)兗州升襲慶府。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境內(nèi)濟州升為濟寧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內(nèi)設(shè)置濟寧路,又設(shè)總管府,領(lǐng)三州七縣城之轄。明季,設(shè)為濟寧府。清朝,升為直隸州。民國間,廢直隸州改設(shè)濟寧道。今為濟寧市,轄十二縣市區(qū),任城區(qū)為其一也。東漢任城國始封孝王劉尚之墓位于此。 孝王劉尚,為東平國憲王劉蒼之次子,光武帝劉秀之孫,其陵墓位于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qū)北郊蕭王庒附近。北郊原見九大土冢,參差羅列,如山似丘,世稱“九女堌堆”亦稱“九米堌堆”者。《濟寧縣志》卷一《疆域略》記載:“九女堆,在縣北五里,凡九堆,七在西,二在東,參差相向,或以為檀道濟籌量沙所筑……”,坊間訛傳穆桂英因戰(zhàn)爭需要而圍堆九個假糧草堆,數(shù)年風吹日曬,霧雨剝蝕,人為破損,僅存土冢四座?!熬排畧囟选?、“九米堌堆”者,以北宋朝遼軍大舉中原,入侵任城為多。穆桂英率楊家將起兵,于濟寧一天門附近破遼軍白天祖之“天門陣”。宋軍糧草將盡,夜間,營房忽起九個堌堆,穆桂英命士兵灑粱米于土堆上,以示糧草充足,迷惑遼軍。遼軍信以為真,自動撤兵,穆氏巧破“天門陣”。又傳,穆氏與白天祖交戰(zhàn),月馀,楊家將獲勝。戰(zhàn)中九名女將壯烈犧牲,穆氏悲痛萬分,土筑厚葬九英烈,成九大墳冢,后人稱“九女堌堆”。民間流言,戲文演說,學者不可信也。史料考證,土冢即為東漢任城國王劉尚及其后妃之陵寢。 濟寧物華地靈,古跡遍地,至今卻未發(fā)現(xiàn)秦代之墓葬,而以兩漢墓葬發(fā)掘為多,近兩千余座??脊棚@示,多為王侯、貴族、官宦、貧民之墓。因兩漢王朝先后于濟寧設(shè)置魯國、東海國、山陽國、昌邑國、任城國,其皇子皇孫世襲演進,故兩漢墓葬及其兩漢文化遺存豐富。 兩漢諸侯及王后陵墓較多,濟寧地區(qū)發(fā)掘近三十余座。西漢魯王及王后之陵寢,主要分布于曲阜以南九龍山、馬鞍山、亭山、云山、四基山等五座山;昌邑王、山陽王之陵寢,主要分布于嘉祥縣西南尖山、紅土山附近;東漢王、漢魯王、任城王之陵寢,主要分布于曲阜東仿山山麓及濟寧北郊蕭王莊附近。兩漢諸侯王及王后墓現(xiàn)發(fā)掘七座,西漢四座,東漢三座。今發(fā)掘東漢墓三座,為兩座任城王墓及曲阜仿山魯王墓。濟寧北郊一號墓,為任城王劉尚陵寢地宮,于一九九二年由濟寧市文物局搶救發(fā)掘。墓為豎穴土坑,磚墓室,墓有土冢,直徑六十米,高十二米。墓坐北朝南,存墓道、東耳室、西耳室、墓門、甬道、前室、后室、迴廊、題湊石墻等組成。墓道殘長二十三米,窄處近三米,寬處近四米。中后部東西兩側(cè)耳室對稱,置存車馬冥器及炊廚器皿。北端墓門處,存有前后封門墻兩堵。后門甬道直通前室,前室形制為橫長方形。后室為槨室,存棺木,棺槨火焚,已毀。墓存玉石,出土大量銀縷玉衣片。迴廊四面繞前后室,長五十二米。題湊石墻于迴廊外側(cè),與頂石鏈接,形成石穹,蔚為壯觀。墓葬以“梓棺、便房、黃腸題湊、外藏槨”葬制,正合漢朝諸侯王陵寢制度。黃腸題湊者,最先載于《漢書·霍光傳》顏師古注引蘇林曰:“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庇郑逗鬂h書·梁商傳》注引《漢書·音義》釋為:“以柏木黃心為棺,黃腸也?!睗h家禮制,勳卿貴戚,皇家特賜,亦可享用。墓側(cè)題湊石墻鐫刻石工、送石者、籍貫、姓名等題記,可識可讀之石近八百余塊。書體為民間漢隸,為東漢通俗隸書典范之精品,后世奉為法書稀世珍寶。風格徑直率真,挺拔遒勁,豪放拙樸;結(jié)體巧妙,奇肆自然,出人意外。吾師王鏞先生于《中國書法簡史》中,對任城王墓刻石評謂:“這批墓石刻石風格奇肆豪放,拙樸自然,結(jié)體造型多有奇思妙想,出人意外之處,其中有薛公伯當,有數(shù)十刻,每刻都能出奇不凡,體現(xiàn)了石工豐富的結(jié)構(gòu)想象力?!苯鹇曈裾瘢展软懸?大美不言,撞擊混沌。 任城王墓石材規(guī)整,四面鏨刻幾何圖案。每石文字最少一字,多則十一字。文載工匠與送石人籍貫、姓名、數(shù)字尺寸,另有官職、作坊、吉語等內(nèi)容,凡七百八十五石。工匠或送石人籍貫姓名者,若“金山鄉(xiāng)吳伯石”、“富城曹文”、“鄒石治張”、“山陽高平鐘生”、“番張尉”等;石頭尺寸、編碼、標記者,若“尺”、“九寸”、“尺一”、“十”、“十八”等;鐫刻官吏姓名者,若“鄒祭尊石治張”等;刻治石作坊名稱者,若“金鄉(xiāng)匠齋”等;刻魚畫像者,若“番張尉”等魚圖組合,以及存南壁甬道以西南墻石上陰線刻魚圖等;類廣告語句者,若“須昌沐孫有大石十五頭”、“無鹽石工浩大”等;地名與人名組合者,若“魯國戴元”、“梁國薄馬卯”、“梁國寧陵許文”、“任城段公”、“金鄉(xiāng)陳能”等;單純地名與人名組合者,若“東平須昌”、“東平無鹽”、“張吉”、“王交”、“富城”、“李季”、“陳能”、“時生”等,不一而足。 任城王墓刻石繁多,黃腸石來自四面八方。黃腸石者,最早記于《水經(jīng)·濟水》注:“靈帝建寧四年,于敖城西北壘石為門,以遏渠口(浚義渠),謂之石門……石銘云:‘建寧四年十一月,黃場(腸)石也,而主吏姓名磨滅不可復識?!鼻迥┩鯂S先生于《南越黃腸木刻字跋》中以為,酈道元《水經(jīng)注》論“壘石為門”始于漢靈帝建寧四年存訛誤,考古研究認為黃腸石應為漢代建寧時期舊墓石。近世研究黃腸石最精深者為清末民初羅振玉翁。羅氏著《雪堂類槀》、《石交錄予考知黃腸石》、《筆記匯刊》記述祥備,不再贅述。題刻者凡五十余人,故書風各異,多彩多姿。工整者:筆劃整列、氣息均勻、結(jié)體統(tǒng)一,字體規(guī)整。若:東平無鹽、鄒祭尊石治章、鄒石治章、東平陸唐子、時生、魯柏、魯武央武等;拘謹者:筆劃謹嚴,字體略小,增筆減劃,字少顧盼,刻劃生涊。若:魯工石伯華、魯國文陽張魚石、薛顏別徐文、平陸孫少、等;率意者 :筆劃左右開張,不計工拙,結(jié)體縱橫,隨形而發(fā),自然活波,橫空出世,不可端倪。若薛公伯當、富成曹文、金鄉(xiāng)韓光、金鄉(xiāng)陳能、金口初治、金山鄉(xiāng)吳伯石、高都石、魯中武、魯柏元仲華、馬初等;飄逸者:結(jié)體寬博,波挑飄動 ,如風擺柳,似鴈浮云。若孫口、伊意、無鹽逢、下邑、須昌沐孫有大石十五頭等。正如書法家賴非先生所謂:“濟寧漢任城王墓黃腸石題刻,勁直率真,為漢代通俗隸書之典型。魏晉真書筆蒼勢宕,概出于此類。探文字書藝之演變,其契機當在民間作品中”。可見銘刻之珍貴,能察先人之聰慧。 任城刻石,聞名遐邇,彌足珍貴;黃腸之美,燦若星光,熠熠生輝。此為民間法書之瑰寶,學者探索之法門;亦為史家可考兩漢皇家墓葬之形制,書家探賾隸書類型演變之淵源也。 庚子盛夏時 北宋韓應勛于南北玄華堂 作者簡介: 作品照片 作品照片 作品照片 相關(guān)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