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廟和祠堂,本來不是一回事,現(xiàn)在變得差不多一樣了,或者說也沒有人去區(qū)分了。 1、家廟的來源 “廟”是祭祀朝拜祖宗的地方,繁體字“廟”從廣從朝?!俺弊衷诩坠俏睦锞陀?,字形是早晨的太陽和晚上的月亮,最初的意思是早晨,朝拜、朝覲、朝廷等都是引申義?!皬R”字最早出現(xiàn)在金文,就是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按西周時期“分封制”(即封建制)的等級設定,天子叫太廟,諸侯叫宗廟,大夫和士叫家廟。所謂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和士有家。這個時候的“家”不是后世以“一夫一妻”為主體的家,而是一個有特定地域和人口的生產(chǎn)單位和社會組織,相當于后來的縣、鄉(xiāng)、里等。秦國商鞅變法時,確定“一夫一妻”為一個家庭,作為一個生產(chǎn)單位和征稅對象,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才最終確立。 從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到魏晉宋齊梁陳,到隋唐,一千多年,必須是有爵者才能建家廟,一般居民人家,不管你社會地位有多高,家里多有錢,都沒有資格建立家廟。到唐代,官方允許建私廟,即允許無爵的家庭建家廟。但此時的家廟建立仍然局限于社會中上層家庭,或官吏,或軍武,或鄉(xiāng)紳富賈等。 宋元之后,祠堂取代家廟作為家庭祭祀場所。禮儀規(guī)范文本《朱子家禮--祭禮》將祠堂作為舉行祭祀的場所,在“四時祭”中有:“主人盛服立於祠堂中門外,西向?!痹凇岸良朗甲妗敝杏校骸爸魅吮娬煞蛏钜拢瑤泩?zhí)事者灑掃祠堂”等。明清之后,家廟和祠堂混用,但意思是一樣的。 2、祠堂的來源 大體上講,祠堂源于秦漢時期。先秦時期,由于擁有家廟的資格要求太高,一般居民家庭沒有祭祖的地方,于是從家廟祭祖文化分離出祠堂。相對家廟來說,祠堂的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擴大了。 漢代流行墓祭,即到墓地祭祀父母先人。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沒廟。從西漢開始,墓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般事項,人們在墓前建設一些屋室,供祭祀所用,這些屋室就是最初的祠堂。后來,祠堂的規(guī)模越建越大,屋室越來越多,功能越來寬廣,逐步成為一個獨立的具有特定職能和功用的地方和場所。 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詔令允許民間連宗建祠,即同一地方,或家族,或村落等,同姓家庭連宗認祖,公共建立祠堂,這樣,整個社會人員都有了固定的祭祖的地方。 祠堂是祭祀的場所,也可以是議事的場所。祠堂供奉祭祀對象,但祭祀對象只是祠堂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祭祀祖宗是祭祀活動的主體部分,所以祠堂供奉祖宗牌位是正常形態(tài),所以,祠堂的規(guī)制和規(guī)模大于家廟。 秦之前,祭祀天地日月,祭祀神社土地等,都在露天,漢以后,將祭祀社稷等的地方固定下來,并蓋上房舍,功能也相當于祠堂。社即土地神,稷即谷神,后世的土地公公、土地奶奶等,就是社稷神的民俗化。北京的天壇、地壇、日月壇、社稷壇等,嚴格意義上講,都是祠堂。 3、家廟與祠堂的混用 由于家廟的功能是祭祖,祠堂的功能主要也是祭祖,后世家廟和祠堂便混在一起了。在民間,特別是明清及以后,家廟祠堂基本不分,意思一樣。 宋元及以后,一直到現(xiàn)在,家廟、宗廟、祠堂,宗祠,等,使用上基本沒有區(qū)別。一般理解,宗廟的祭祀范圍和祭祀對象要比家廟大一些,宗祠的祭祀范圍和祭祀對象要比祠堂大一些,實際情況不是,用得很亂,大都取決于當事人特定認知。 從總體上和傾向性上講,民間祭祀祖宗,用祠堂、宗祠命名的較多,用家廟、宗廟命名的相對少些。 4、祭祖家廟與和尚寺廟是根本不同的“廟” 和尚居住、作法、參拜的地方本來不叫廟,叫寺,寺是官方規(guī)范正統(tǒng)的名稱,如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蘇州寒山寺、鎮(zhèn)江金山寺、杭州靈隱寺、南京棲霞寺、拉薩大昭寺、寶雞法門寺等等。由于民眾到寺里也是朝拜祭拜的,所以與家廟祭祀朝拜混用了,寺在民間也稱為寺廟。 記住,土地廟、城隍廟、關帝廟、觀音廟、娘娘廟等等,都相當于漢文化的祠堂家廟,都與佛道無關。 喪事活動有一個程序,叫“告廟”,是從古法喪禮的“動柩朝祖”演義而來,即將棺柩抬到家廟或祠堂告慰祖宗。有的地方有的人甚至是許多地方許多人,將“告廟”的廟弄成和尚廟、土地廟、娘娘廟等等,錯得沒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