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又聞紅薯香 文/沈癸酉 大雪季節(jié),都市的街頭巷尾又出現(xiàn)大爺大媽推著帶輪的汽油桶改制的烤爐,開始賣烤紅薯。聞著烤紅薯那四溢的香味不禁讓我饞涎欲滴。寒冬的夜里路過街頭,見一個碩大的爐子里燃著紅紅的炭火,一股濃香從爐膛里飄了出來,我不禁駐足買了一個拿在手上,雖未入口卻已覺得周身上下熱乎乎的,此情此景怎不讓我思念遠方。 紅薯又稱山芋、甘儲、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紅山藥、玉枕薯、地瓜、甜薯、番薯、紅苕、白薯、阿鵝、萌番薯等。最早種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據(jù)相關(guān)資料介紹,紅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后期的萬歷年間,是由云南、廣東、福建三條路線進入中國。資料顯示,明朝萬歷二十一年,在菲律賓做生意多年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父子,見當?shù)胤N有一種名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其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可食,產(chǎn)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xiāng)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而當年菲律賓還處于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之下,殖民政府視甘薯為奇貨,“嚴禁出境”。陳振龍經(jīng)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并在繩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guān)卡的檢查,“始得渡?!薄:叫衅咛?,于農(nóng)歷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甘薯因來自域外,閩地人因之稱為“番薯”。陳氏引進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啟的《農(nóng)政全書》、談遷的《棗林雜俎》等著作中均有論及。 番薯傳入中國后,即顯示出其適應(yīng)力強,無地不宜的優(yōu)良特性,產(chǎn)量之高,“一畝數(shù)十石,勝種谷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nèi)陸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谷不收,饑民流離。彼時,科學(xué)家徐光啟因父喪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據(jù)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zhèn)傳授種植番薯的時,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獲,得薯尤多,于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qū)便很快推廣開來。此后幾百年間,番薯在中華民族的繁衍,拯救億萬國人性命上貢獻了不朽的力量。 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并成為中國僅次于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云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后,番薯蹤跡遍布西南。番薯是一種營養(yǎng)齊全而豐富的天然滋補食品,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多糖、磷、鈣、鉀、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8種氨基酸。據(jù)科學(xué)家分析,其蛋白質(zhì)的含量超過大米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胡蘿卜的3.5倍;維生素A的含量是馬鈴薯的100倍;糖、鈣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每100g鮮薯塊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9.5g,脂肪0.2g,磷20g,鈣18g,鐵0.4g。這些物質(zhì),對促進人的腦細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延緩智力衰退和機體衰老起著重要作用。日本衛(wèi)生部已將其列為食療的重要食品。明代,中國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將其列為“長壽食品”。紅薯(番薯)中含有豐富而特殊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鉀元素。其中維C能明顯地增強人體對感冒等多種病毒的抵抗力,維E則能促進人的性欲、延緩衰老。鉀元素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壓、中風(fēng)和心血管病的發(fā)生。日本科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薯塊中含有一種不能從雞、鴨、魚肉類獲得的膠原粘液蛋白,這種物質(zhì)能保持人體動脈血管壁的彈性,有效地防止動脈血管粥樣硬化。 中國古代醫(yī)藥學(xué)家對番薯治病的功效也早有論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番薯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陽之功效”。《金薯傳習(xí)錄》云:“能治痢疾、酒積熱瀉、濕熱、小兒疳積”等多種疾病。生紅薯塊中的乳白色漿液,是通便、活血、抑制肌肉痙攣的良藥;對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病有特效。其方法是將生薯塊搗爛、擠汁,涂于患處,數(shù)次可愈。 毛澤東同志非常愛吃紅薯,他不但喜歡在米飯里摻入紅薯吃,還喜歡吃烤紅薯。他的廚師于存說:1962年至1976,他在給毛澤東當廚師的14年間,竟然沒有給老人家做過頓像樣的飯菜,這時候想起來,他心里相當難過。”其實,知情的人都知道,這并不能責怪于存,因為毛澤東主席的食譜向來很簡單,用不著廚師們精烹細調(diào)。正常的情況下,毛澤東每餐四菜一湯,量也不是很多,并且經(jīng)常只吃幾塊紅薯就算一餐。毛澤東從小愛吃紅薯,1959年6月26日毛澤東在闊別故鄉(xiāng)32年后,回到韶山。在老宅的灶屋里,他告訴陪同人員說:過去這個灶底下還有個地窯,冬天可以儲藏紅薯。”由此可見紅薯這東西在我們國家真可謂是上至偉人下至百姓人人喜愛的食物。而烤紅薯更是一款“國民小吃”,小時候家里沒空調(diào),寒冬的時候,親朋好友圍坐一起烤火取暖,都會順便烤上幾個紅薯,邊吃邊聊,這是許多人對老家的永恒記憶,特別是生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朋友們每個人一定都吃過不少的紅薯,因為那時候物質(zhì)相對匱乏,紅薯是每個家庭賴以生存的口糧,熱騰騰的紅薯出鍋孩子們往往等不及放涼就會掰開咬上一口,紅薯特有的板栗質(zhì)感加上香甜口感,直到現(xiàn)在還令生長在這個年代的朋友們念念不忘。筆者小時候,每當過年前二、三個月,家里的長輩就會將紅薯放在鍋里煮透,取出后制成一張張比紙張略微厚些的紅薯餅,灑上芝麻放在竹匾里晾至六、七成干,再用刀或者模具,切、壓成條狀、菱形、花卉、動物形狀的紅薯小餅,待繼續(xù)晾干后收起。等到年末置辦年貨的時候,再把這些紅薯小餅?zāi)贸龇旁阱伬锍粗两瘘S色,或請爆炒米的師傅加工成膨化的紅薯干?,F(xiàn)在想來,那種松脆異香的滋味猶在眼前……那時街頭巷尾,大爺大媽們推著帶輪的汽油桶改制的烤爐賣烤紅薯那是時??梢姷氖虑?,如今物質(zhì)條件豐富了,還有很多家庭會用微波爐、電烤箱等來烤制紅薯,也有用料理機將紅薯打成粉打成泥,制作更式各樣的食品...... 其實紅薯的味道跟水土、品種有很大關(guān)系,好吃的紅薯,不管是烤、煮、蒸亦或生吃都能讓你的味蕾一下回到年少的時候。那到底什么紅薯最好吃呢?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產(chǎn)自福建漳浦縣六鰲半島的蜜薯,以香、甜、糯、可口誘人著稱,六鰲蜜薯與普通紅薯的區(qū)別是:海邊沙地種植吸收了海水中天然的鹽離子,口感香甜糯軟,是眾多地瓜品種當中最甜的品種之一,也是人們最喜歡吃的老牌名薯。六鰲蜜薯也因此而得名。 煙薯25號,它是山東煙臺農(nóng)科院甘薯研究所培育出來的新品種,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糖心,烤著吃的話特別香甜,絕對可以算得上是烤薯界的扛把子,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優(yōu)良的品種,孕育出的煙薯25號自然好吃??臼斓臒熓?5號口感香甜、軟糯,香氣特別濃郁,吃上一口有停不下來的感覺。 記憶中小時候好吃的紅薯都是栗子味的,喜歡吃板栗味紅薯的朋友,你選陜西臨潼的秦薯一定不會錯,它吃起來粉而不干、甜而不膩、綿軟香甜,真的是好吃到巔峰了。如果你掰開生的秦薯,會發(fā)現(xiàn)它的肉如板栗肉一樣是橘黃色里泛著淡淡甜香。煮熟后這種紅薯入口粉糯無比,沒有一絲一毫的筋,口感極為細膩,綿綿的、甜甜的,讓人愛不釋手。 另外,河南有一種,種在黃河灘種植的沙地紅薯非常好吃,純正的黃河灘高品質(zhì)富硒蜜薯 ,在黃河灘千百年堆積的淤泥沙地中種植,采用黃河水灌溉,土質(zhì)松軟適宜,紅薯向下扎根而生,薯體沒有溝痕,品相紅潤、口感好、軟糯香甜號稱黃河灘沙地流蜜紅薯”,用火稍微烤一會就“嗤嗤”冒油流蜜,香噴噴的熱氣直往鼻子里鉆,咬上一口,燙得呲牙咧嘴也停不下嘴來,好吃到直讓你吮手指。 最值的推廣的是來自“天然溫室”之稱的云貴高原貴州紫云縣種植出的紫云紅心薯,這種紅薯與水果玉米一樣,是自然界的原生品種,口感甜而不膩,而且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其鮮嫩多汁,具有皮薄、紅心、無渣、板栗味等特性??缮钥芍笫?,其肉色橙黃至紅心,肉質(zhì)細嫩酥軟,蒸熟后通體晶瑩,香甜可口,富含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抗癌食品。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偶爾嘗嘗紫云紅薯還真別有一番滋味……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