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載自《中華白族通史·附卷·地理志》) 黑潓江,發(fā)源于麗江九河,曾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被1000多年前雄霸西南的南詔王朝封為四瀆之一?!埃ㄩL)江、(黃)河、淮(河)、濟(水)為四瀆。四瀆者,發(fā)源注海者也。”(《爾雅》)南詔四瀆,金沙入揚子出東海,怒水南奔入印度洋,潓江入瀾滄南下太平洋,南詔之四瀆與江、河、淮、濟同源交融,南北并立。 (劍川黑潓江流域出土的螺旋紋山字格青銅劍) 千年來,對于劍川白族人來說,劍湖就是黑潓江的源頭。金鳳之水入劍川,金龍之河入劍湖,千古湖境寶劍出鞘之后,是騰海出世的母親河。劍湖之名,源于“劍川”,俗稱海子,并非取“形似寶劍之意”。明代史志載,劍湖周長60里,湖尾繞流羅魯城南,其大小為東西闊10里、南北長30里的金華壩子的一半,約40多平方千米,是今劍湖(周長約25里、面積近8平方千米)的4至5倍,其湖形與今大異。清《滇南新語》載,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地震,劍湖東北下陷七十二村一丈五尺,村鎮(zhèn)屋田沉浸湖中,湖面噴泉高達10余丈。108年后咸同滇亂,民軍堵塞湖水淹州城(劍川州治今金華鎮(zhèn)),金華壩、中縱橫五六十里成澤國,在自然和人為災害的共同作用下,劍湖的水位、形狀、面積都不斷發(fā)生了變化。從5000年前劍湖的狹長形到公元前后的腰子形再到今天人們所說的“劍形”,環(huán)境變遷,天地之動,這片承載劍湖的壩子依然不變的是蘊藏億年的地下水源,在日月輪替中源源不斷涌出清洌甘泉,于是“劍尋(賧)”意為“出水(的)壩子”閃亮的名字與其跟隨的羅魯、劍川等地名在南詔開國之時,成為了歷史長河中劍川地名譜系的最早來源。 (劍湖畔的海門口遺址) 關(guān)于劍湖的源頭,當?shù)囟嘤小袄暇骄攀琵執(zhí)丁敝f,那里是“滇省眾山之祖”,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幽情蜜月的終點,是劍川、蘭坪、維西、玉龍四縣人們共同祀奉的神山。從老君山中流下的涓涓細流養(yǎng)育了劍川及其周圍的人們,沉淀、過濾、匯聚成黑潓江水系上游的大小河湖,成為蓄存流出龍泉之水的地方。黑龍?zhí)丁執(zhí)?、明鏡龍?zhí)丁⑶帻執(zhí)?、石門龍?zhí)丁⒃铝梁?、太陽湖、三才湖、姐妹湖等高原冰磧湖泊布滿山巒、股股泉水八方流淌,龍?zhí)侗椴?,曉有洞天。九十九龍?zhí)?、三十六洞天,只是泛稱和概數(shù),但這里是觀音老母為讓人們愛水、護水、飲水思源將九十九條蒼龍拋到山頂化為龍?zhí)兜牡胤?。每年,四周的各族群眾都要組織祭祀龍神的活動,白族各村寨在“十八壇神”本主祭祀儀式中都要敬請這些老君山中的龍神,以此保佑風調(diào)雨順、水流不息。 老君山,連綿盤亙數(shù)百里,層層迭迭,時起時伏,金沙江環(huán)其左,瀾滄江繞其右,是橫斷山系云嶺主脈。唐代《蠻書》中因其地處南詔劍川節(jié)度而稱其為“劍川大山”,南詔、大理國至明洪武初年,當?shù)匕鬃逑让穹Q其為“羅均山”、“暈(讀“魯”)軍山”,一意為“老虎所居之山”、二意為“龍神所居之山”,山麓沿線兩縣四鄉(xiāng)、34村建有數(shù)座“暈君景帝廟”(后稱老君廟),以暈軍山(老君山)為本主祭祀供奉,其“老君山”之名和“世傳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之說均為明朝推普漢文化之產(chǎn)物。以“九十九龍?zhí)丁睘橹行牡睦暇剑袃?nèi)外兩個大壩子,一個稱為“可賧”(里面的壩子)即今蘭坪通甸壩和劍川馬登(下蘭)、老君山(上蘭)壩子,另一個稱為“旺賧”(外面的壩子)即劍湖壩(金華壩)。兩壩中間是劍川的羊岑,今天的羊岑,古代寫作“陽層”,取老君山之陽(山南為陽)的意思。 從下蘭馬登鎮(zhèn)往南沿玉石河行走,有一座著名的鹽井古鎮(zhèn)彌沙,黑潓江上最大的支流彌沙河因此而得名,它僅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作為當時鹽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zhèn),彌沙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唐代,彌沙大力開發(fā)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憑借其特殊的資源和地理位置,促進了三浪詔后裔集團的復興和劍浪詔的迅速崛起,在后來吐蕃、后三浪詔與南詔爭奪中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同時也是南詔劍川節(jié)度設置和發(fā)展的重要經(jīng)濟原因。作為一座重要、古老的鹽井村市,它的形成、開發(fā)和歷史作用的發(fā)揮,遠遠早于后來聞名遐邇的沙溪寺登街和喬后鹽鎮(zhèn)數(shù)百年,其鹽井的開采和古道貿(mào)易,猶如錦上添花,為后來鄰近的沙溪地區(qū)發(fā)展推波助瀾,是離鹽井最近的鹽茶馬古道集市,并一躍成為南詔、大理國都城以北的鹽都及西藏、滇西北地區(qū)的主要食鹽供給集散地之一。 (劍川石寶山石窟1) 黑潓江的干流(劍湖水系)與其12條一級支流中的彌沙河水系將今天的劍川八鄉(xiāng)鎮(zhèn)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背靠劍川“龍脈”老君山依山面水,東為金華、甸南、沙溪、羊岑,西為老君山、馬登、彌沙和象圖。劍川西部以彌沙河為中軸,彌沙鹽井(傍彌潛井)、上蘭、下蘭為節(jié)點,村落、集鎮(zhèn)南北一字排開,是歷史上滇西重要的鹽井馬道文化區(qū)。黑潓江上游是古代較為密集的重要經(jīng)濟特區(qū),其源頭往上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前1世紀的鰲鳳山文化,往下先后是8~13世紀中葉的“南詔劍川節(jié)度—大理國義督賧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特區(qū)”,明清至民國“兩井一街一城(彌沙井、喬后井、沙溪寺登街、金華城)”的劍川鹽儒密教文化茶馬古道區(qū)。其流域的彌沙、喬后鹽井同時又連接了西面沘江流域的“云龍八井”、北面古蘭州啦鳴鹽井和博南古道的部分驛道,構(gòu)成了黑潓江鹽馬古道民族及宗教文化區(qū)。與蒼山東麓相連的今洱源右所、鄧川壩子在古代多為沼澤、湖泊之地,這使在明代以前的近千年間,黑潓江鹽馬大通道成為滇藏鹽茶馬古道南北貫通的主干道,其作用和特殊的經(jīng)濟文化形態(tài)一直延續(xù)到了20世紀中后期。 (劍川興教寺釋迦摩尼像壁畫) 從劍湖流出的江尾河與其它支流匯集南下進入沙溪壩子后,正式稱為黑潓江。在黑潓江河谷的滇藏鹽茶馬古道主干上,有座至今幸存的古鎮(zhèn)沙溪,它是洱海地區(qū)西北部經(jīng)濟、宗教文化交流的重鎮(zhèn)及陸路碼頭,是連接云龍諾鄧井、喬后鹽井、古蘭州拉鳴井、彌沙鹽井滇西四大鹽井的交通中樞和物資交易中心。沙溪壩,是劍湖海門口—鰲鳳山文化、洱海葉榆文化、吐蕃文化、南詔文化、白族密教和本主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漢儒文化等交匯、碰撞的文化谷地。沙溪之名,古稱沙褪,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時代起,這里已是重要的青銅冶煉基地和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區(qū),鰲鳳山、華叢山青銅冶煉和銅礦遺址見證了沙褪人亙古的文明。以沙溪集鎮(zhèn)為中心的沙溪地區(qū),早在南詔時就成為佛教石窟造像藝術(shù)的中心,這里先后是南詔蒙氏、大理段氏皇家的佛教外道場和古代密教五密壇場的所在地。 (劍川沙溪興教寺) “兩樹繁花占上春,多情誰是惜芳人;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边@是明代狀元楊升庵與白族名士李元陽來到沙溪,適逢興教寺內(nèi)的兩珠海棠簇簇盛開而吟的詩作。沙溪寺登街,這座2001年被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列入100個瀕危遺產(chǎn)名錄的古鎮(zhèn),其形成的時間晚于其北邊石寶山石窟的開鑿,直到明代正統(tǒng)年間,這里才因興教寺而得名,正式成為集交通、商業(yè)、宗教為一體的集鎮(zhèn),其意為(興教)寺廟那里的集市。蒙、段滅亡后,明代劍川隸屬鶴慶府,前期歸土知府高氏統(tǒng)治。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時任鶴慶土知府的高寶在朝拜石寶山、改建石鐘寺之后,來到今天的寺登街,那時僅是古道上一處較小的驛站,只有一座具有密教性質(zhì)的小廟及周圍不多的幾戶人家。世代癡信密教的高氏,歷來在其統(tǒng)治的地方大興佛寺,鑄像興法,于是這位來到沙溪壩子的高氏大土司,得到了“佛”的啟示在這里修建了當時整個沙溪壩子最大的密教寺院“興教寺”。盡管高寶的規(guī)劃宏偉壯觀,盡管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建設初具規(guī)模、進展順利,但在完成前后兩大殿的基本建設之后,高寶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個永遠未能完成的夢想。之后數(shù)年間,寺廟停而建、建而停,無論其規(guī)模和建筑的精巧程度再也無法與“二殿”相比,直到明正統(tǒng)十二年(公元1447年)在先人夢想與現(xiàn)實的妥協(xié)中,才適中得已竣工。寺院,依據(jù)橫斷山的走向地勢和南詔、大理的文脈,坐西朝東,靠(鰲鳳山)山面水(黑潓江),由一高二低、密跡金剛(金剛力士)左右守護的寺門和觀音樓、前殿、后殿依次構(gòu)成空間漸次擴大、標高逐步提高的三個院落構(gòu)成,寺內(nèi)塑密教觀音和各一蓮花木雕背屏、盡數(shù)貼金的五方五智佛塑像等。寺的風格、設計與布局,與同時代明朝修建的其它佛寺大不相同,它是一座集藏傳佛寺、白族密教佛寺、漢傳密教佛寺等為一體,以大理國時正式形成的阿阇黎教派為主體的密教灌頂?shù)缊?。興教寺的修建,在明軍入滇之后,再一次激發(fā)了沙溪壩子及四周土官、百姓建寺鑄像的熱情,白族名家大姓后裔、明廷封賜的土官、藝術(shù)大匠、各族密教的信徒紛紛來此捐資鑄像、敬造大殿壁畫。從大殿的外廊到殿內(nèi)一幅幅與《南詔中興二年畫卷》《大理國維摩詰經(jīng)卷》《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等南詔、大理國六朝名畫繪畫風格一脈相承、瀝粉貼金的壁畫藝術(shù)珍品,在本土世襲的藝術(shù)世家大匠手中落筆生輝、經(jīng)典創(chuàng)世。其中《南無降魔釋迦如來會》《太子游苑圖》《羅遮大佛母》等畫作,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存世間的唯一“女性釋迦牟尼畫像”、“大理國宮廷生活場景”等奇跡。名家的畫筆,千年的技法,數(shù)代的文化和虔誠的記憶,造就了興教寺最初數(shù)十幅堪與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相媲美的藝術(shù)瑰寶,盡管人為的破壞、生物的侵蝕使近半數(shù)的壁畫未能保存至今,但“沙溪復興工程”的前后,大殿內(nèi)外16幅罕見的經(jīng)典依然存世亮今。寺廟的建造,畫卷的繪制,石窟的開鑿,佛像的石刻、木雕和泥塑,金屬工藝的鑄造和設計等等,都出自信奉佛教和本主擁有高超技藝的“釋匠”之手。 (劍川石寶山石窟明王像) 清代,興教寺隨著白族密教遭受“非釋非道之土教、邪教”的禁絕及再次打擊而衰落,各類佛教顯宗各派入駐寺中,就連道教文昌、關(guān)公、周倉、孔子、財神等也紛紛引入供奉,到了清末民初,這里已是真正的“廣興三教”宗教和文化的大拼盤,在多樣和無序中喪失了創(chuàng)寺和灌頂?shù)缊龅某踔浴⒈驹?。與其它屹立于滇西地區(qū)的古寺一樣,在最近的150年里遭受了戰(zhàn)爭、匪亂、“掃四舊”等的摧殘和侵占,值得幸運的是其偏居一隅、有四海淳樸的信眾,加上“祖先”和這片“天地”的保佑,才得已在新世紀之初再現(xiàn)復興之勢,綻放古老而新奇的光芒。 興教寺建成后,原先流動易變的沙溪壩古道集市,搬到了寺門前,形成了今日四方街廣場,從此固定成市數(shù)百年。 劍湖南吐蕃浪詔羅魯塞,劍湖西段氏義督望德城。 金華山下洪武天兵建州治,四門樵樓城墻壕溝六百載(劍川金華古城)。 文獻輝雄昭北域,魁士風情冠南疆(劍川金華古城中的文魁坊對聯(lián))。 清《滇南新語》:載“蓋劍川土瘠,食眾生寡,民居世業(yè)木工。滇之七十余州縣及鄰滇之黔、川等省,善規(guī)矩斧鑿者,隨地皆劍民。”今天,劍川的工藝與藝術(shù),以木雕為著。 (劍川白族耕讀世家) (趙藩) 劍川是今天全國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其白族人口占了近90%以上,除白族外還居住著漢、彝、傈僳、納西、回等民族。劍川,元代設置義督千戶,當時轄區(qū)人口僅有近萬人,一兩千戶。明代中期劍川州轄區(qū)人口在一萬至兩萬之間,其“編戶十八里,實在人丁(服役的男子)四千二十三人”(《萬歷云南通志》),到清代道光年間劍川州人口猛增至近萬戶、約六七萬人,道光五年時有“戶九千四百六十五,丁兩萬九千一百五十四”。后因云南咸同之亂,造成了人口減少,至光緒后期和宣統(tǒng)年間仍未得到完全恢復,如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劍川州人口為7470戶,48214人。至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時劍川縣人口基本恢復到了道光年間水平,有9359戶、60232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