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公元前約571年,春秋晚期的陳國苦縣。先秦文化集大成者,東方哲學(xué)奠基人,被道教和民間諸多宗派奉為始祖,老子的學(xué)術(shù)思想對中國的哲學(xué)、自然科學(xué)、社會學(xué)、道學(xué)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版《老子五千言》,立時轟動世界,帛書版《老子五千言》從內(nèi)容上看,許多地方與傳世本《道德經(jīng)》不同,甚至很多章節(jié)大相徑庭,讓世人對傳世本《道德經(jīng)》有了新的認識。帛書版《老子五千言》分為甲本和乙本,甲本應(yīng)該在西漢初年劉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漢文帝登基之后。 通過對帛書版《老子五千言》與傳世本《道德經(jīng)》相比對不難發(fā)現(xiàn),王弼注本的《道德經(jīng)》在文字表述上,進行了諸多增減和修辭,使得傳世本《道德經(jīng)》變得文辭華麗,朗朗上口。但是,老子對于宇宙的認知觀并非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他對先秦宇宙認知觀的歸納和提煉,并且融入了個人的證悟心得,由此可見,或許帛書版《老子五千言》更接近老子的哲學(xué)思想,更接近老子著書立說的本意。 自久遠以來,在許多人的視界中,“道”成了一種很玄的東西。自老子以后,闡釋老子思想的文章和解讀,無以計數(shù),見仁見智者眾多。如果能夠用一顆包容的心,一顆質(zhì)樸的心走近“道”,也許就很容易明白“道”究竟是為何物?本篇以直譯直讀的方式,把老子的思想直接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語言,盡可能忠于原篇不加引申,給閱讀者留下知覺見慧的思維空間。當(dāng)您讀完全篇,如果覺得知道了什么是“道”,筆者足矣。如果說《易經(jīng)》是從數(shù)術(shù)的角度探究天地人的玄奧,那么《老子五千言》則是從萬事萬物的本源探究宇宙大道之理。 就讓我們一起回到春秋晚期的中華大地,在先秦古韻的裊裊余音中,透過群雄列國的蒼涼狼煙,靜聽老子諄諄論道,談天地歸去來兮,論世情如烹小鮮,在自然而然中領(lǐng)悟大道,在不覺而覺中破迷開蒙。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直解:可以對道進行闡述,但是,卻很難用語言來闡述它??梢越o它一種命名,但是,這種命名卻很難準(zhǔn)確的概括它。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直解:無法命名的宇宙狀態(tài),是造就萬物的本源,能夠給其命名了,就是造就萬物的開端。 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徼。 直解:所以,在宇宙形成之前,可以觀察到宇宙本源的精深和微妙;宇宙萬物形成之后,可以觀察萬物的運變規(guī)律。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直解:有與無同時出現(xiàn),名稱不同,但是宇宙萬物都來源于它們的演化。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直解:這個很深奧的現(xiàn)象,就是造就萬物的門徑。 第二章 美之為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直解:天下之人都知道這件事是好事了,就是壞事了,都知道是慈善了,這件事就失去了慈善的意義。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 直解:有和無是相互滋生的,難與易是相互成就的,長短在一起就會有形狀的不同,高低在一起就會有多出的部分,聲音多了會有音調(diào)的不同,行走在路上就會有先有后。 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直解:因此,那些覺悟的人生活在自然狀態(tài)中,他們無需講什么道理,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就是一種教化。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直解:萬物的產(chǎn)生沒有起點,形成也沒有固定不變,成功了也沒有以功自居,因為沒有以功自居,所以它的功德不會消失。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直解:不贊美標(biāo)榜賢良之人,人與人之間就不會為了名譽而爭斗。不用抬高物價去購買稀缺的物品,人們就不會因難以得到去偷盜。 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直解:不要讓人們的欲望不可控制,民眾就不會產(chǎn)生混亂的想法。 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 直解:因此,圣人的治國之要,就是讓民眾擁有純粹的心靈,食能果腹,無需太大的志向,但是必須有強健的體質(zhì),民眾知道的事情越少,越能夠淡泊欲望。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直解:使民眾能夠知道不該做什么就可以了,有了這些法則,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國家。 第四章 萬物之宗 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 直解:我們都置身于宇宙大道之中,想擁有它卻又好像找不到它,它是這樣的深邃,就像生成萬物的源頭。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 直解:道可以摧折鋒利,化解糾紛,與光明同體,與塵土相混,清澈深沉的大道啊,好像就在這里。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直解:我不知道,“道”是怎樣產(chǎn)生的,就像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早已安排好的一樣。 第五章 天地之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直解:天地沒有偏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一樣。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直解:圣人也沒有偏心,對待眾生也像對待草狗一樣。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輿?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直解:生活在天地之間,這種狀態(tài)不就像處于風(fēng)箱中嗎?內(nèi)里空虛卻有能量存在,運動的越多能量就會被激發(fā)出來越多。 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于中。 直解:聽了太多道理,反而不能辨識真理,不如安守不動。 第六章 玄牝之門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直解:永不消失的生養(yǎng)生命之神,是指深奧的陰性能量。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直解:可以通過呼吸獲得這種能量,它就是生成天地的本源。 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 直解:把呼吸調(diào)到細柔漫長,似有似無,長時間的持續(xù)著。 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直解:天體運動的時間無限,大地存在的時間也無限。天地能夠如此的長久,是因為天地不能夠自發(fā)生長,所以能夠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直解:因此,圣人能夠獲得成就,需要先有圣人的修養(yǎng),外在的表現(xiàn),來自于內(nèi)在的修為,不就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使得自己獲得了成功。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 直解:最為吉祥的事,就像水一樣。水擅于利益萬物而不張揚,做眾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所以,水的特性很接近于道的特性啊。 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直解:居處環(huán)境優(yōu)美,心思沉靜,適應(yīng)天時規(guī)律,說話講究誠信,為政講究治理,做事務(wù)盡其能,外出適時而動。 夫唯不爭,故無尤。 直解:得道的人能夠不與任何事物爭斗,所以沒有憂患。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直解:拿著一個裝滿的器皿,不如早日放下。 揣而銳之,不可長葆之。 直解:打造的很尖銳的刀具,其鋒也不能長久保持。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 直解:金玉塞滿了房間,不能夠長期守住。富貴了就自高自大,還會自招災(zāi)禍。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直解:成功了就退隱下來,這是天道的規(guī)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