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加入各種學(xué)習(xí)類的社群之后,我就頻繁地接觸到“個人品牌”這個詞,也聽過不少相關(guān)的課程,見過一些已經(jīng)打造了個人品牌的牛人大咖,我對“個人品牌”的認識也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狂熱的階段。 在了解“個人品牌”之前,我在寫作方面非常隨性,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注冊各自媒體平臺后,名字和頭像也是想用什么用什么。后來聽了“個人品牌”相關(guān)的課程后,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真是太傻了,竟然不知道最大程度地放大個人的價值。 試想一下,當你持續(xù)做一件事情,比如寫作,同一篇文章,你可以用統(tǒng)一的形象,統(tǒng)一的名稱,在不同的平臺發(fā)布,這樣可以累積全網(wǎng)粉絲量,不斷加深用戶對你的印象,多好啊。 于是我開始琢磨改名字,換頭像。其實這是最最簡單的一步。做完之后,參考課程里說的,需要確立一到兩個垂直細分的領(lǐng)域,各平臺都歡迎在某個垂直領(lǐng)域有一定積累的作者,會做資源傾斜。這可把我難倒了。 到底寫哪個領(lǐng)域好呢?職場攻略?雖然我也寫過職場故事,職場干貨文,但如果真的持續(xù)寫下去,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精力去深耕,難度太大;情感文?雖然也寫過婚戀題材的文章,并且還掙過稿費,但我不想讓自己整天陷入小情小愛里。 我希望寫對思維提升有幫助的內(nèi)容,那么寫認知類文章?我相信寫這類文章很有價值,但是太燒腦了,堅持不下去;育兒類?雖然我以寫信的方式記錄孩子成長,寫了幾十篇了,但我是以觀察者,體驗者的角度來記錄的,我不是育兒方面的專家;所以,我到底該寫什么呢?我開始感到迷惑。 一旦思想上開始遲疑,行動力必然會大打折扣。我從以前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的狀態(tài),開始變得猶豫不決,想來想去也沒想好到底應(yīng)該寫什么,整個人感到特別焦慮。 第二個階段:抗拒的階段。 后來“個人品牌”風(fēng)愈演愈烈,在有些人口中,“個人品牌”變成了“個人包裝”,你甚至不需要有所積累和沉淀,你只需要想,自己想在別人心中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就可以按照這個形象“打造人設(shè)”,你實際是什么樣不重要,只要有人相信你的“人設(shè)”,你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快速吸粉,然后快速變現(xiàn)。 我不是沒想過包裝和推廣自己。職場精英?我不是。寫作高手?更不是。盡管有人跟我說“你很優(yōu)秀”“你好厲害”,我內(nèi)心都沒辦法認同所謂的“強者身份”。這是一個“慕強”的時代,似乎只有把自己表現(xiàn)得特別厲害,才算是成功,才能吸引更多人跟你合作,更多人愿意為你買單,至于是不是真的,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明明知道不是真的,我們真能做到內(nèi)心自洽嗎?我嘗試過包裝和推廣自己,往往還沒走出去,強烈的不安就把我?guī)Щ貋砹恕艺娴臎]辦法做到自欺欺人。我的直覺告訴我:虛假的人設(shè)必然不能長久,仰仗虛假人設(shè),現(xiàn)在被捧得多高,將來就會摔得多慘。 想明白這一點之后,再看到那些鼓吹“3天成為寫作高手”“寫作快速變現(xiàn)”“靠寫作輕松月入過萬”之類的宣傳,我就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抗拒和反感。 第三個階段:理性的階段。 在被各種思想不斷沖刷之后,我想明白了幾個問題: 關(guān)于寫作的垂直領(lǐng)域的困擾:其實以我現(xiàn)在的寫作水平,根本不需要為此困擾,能寫什么就寫什么。相比于寫哪個領(lǐng)域,訓(xùn)練寫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哪一個領(lǐng)域,無論什么題材,都需要一個最底層的寫作邏輯:你是否能把自己的經(jīng)歷,感悟,所見所思,用文字充分表達出來?框架不難,套路易學(xué),最難的,恰恰是這種自由轉(zhuǎn)化的能力。 關(guān)于個人定位的困擾:我不是什么成功者,在寫作方面也沒有什么成就。我只是一個寫作愛好者,在探索的路上趟過許多坑,走過許多彎路,有自己的堅持和夢想,也有退縮和自我懷疑的時候,僅此而已。這樣一想,心里頓時輕松不少。我不需要去拔高人們對我的期望,更不用考慮滿足誰的期望,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關(guān)于自我推廣的困擾:現(xiàn)在我覺得,埋頭寫作與自我推廣其實并不沖突,只是二者需要保持平衡。如果內(nèi)心承受不了自我推廣帶來的困擾,那么就專心寫作好了。等到自己有一定的積累了,內(nèi)心充盈了,自然就能平衡二者的關(guān)系。如果用一個比例來衡量,我覺得埋頭寫作與自我推廣在7:3或6:4會相對合理。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想要在某一領(lǐng)域有所成就,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十年如一日,沉下心來做事。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人性的弱點,真正能承受坐冷板凳的人極少,普通人大多是需要別人的鼓勵的,需要被看見,被認可,從而產(chǎn)生鏈接。 所以,在自己做了事情之后,適當?shù)卣宫F(xiàn)出來,讓同頻的人看到,大家一起交流,討論,鼓勵,拓寬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技能,這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 我記得貓叔和覃杰都說過類似的話:不要等到自己變得很牛了再去分享,而是通過分享讓自己變得很牛。 以前我不理解這句話,總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可分享的,但是最近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分享,不是因為我有多么厲害,而是我比有些人趟過了更多的坑,我的經(jīng)歷對他們也能產(chǎn)生一點點啟發(fā),而他們的反饋,更是讓我感知到寫作的意義,也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在我看來,個人品牌的核心是持續(xù)做一件事情,而且越做越好,自己開心,同時又幫到了別人,彼此之間的鏈接越來越深,在自我成長的同時,共同影響更多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PS:寫作路上的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困惑呢?歡迎小伙伴留言交流。讓我們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