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零星的閱讀過薛兆豐老師的文字,在單向空間看到他這本書,毫不猶豫拿起來閱讀,并隨手記下了零零碎碎的感觸 感謝薛兆豐老師,你為我了解和理解這個社會,和這個社會上的人,又提供了一種方法。這比閱讀這本書帶來的感觸更真實更實用,因此更有意義。 這段文字需要認真品讀,一遍又一遍之后,才能夠稍微明白作者在表達什么。 單說“閱讀的時候”,一本書的作者為這本書的付出不用說是一場艱苦的修行,沒有作者的修行就沒有一本書的骨頭和血肉,一沓白紙,設計得再美妙,也不是一本書。 一本書的紙張,紙張背后無數(shù)為紙張誕生付出勞動的每一個人,仔細想一下,可以從紙廠一直想到一棵樹的種子,想到種子背后又一群人……一張紙的鏈條上,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勞動和付出,幾乎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一本書從構思到印刷出來,又是同樣的問題。 一本書從印刷廠到每一位閱讀者手上,又是同樣的問題。 我們在享受閱讀一本書的時光里,有無數(shù)人為我們的閱讀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樣看來,一本書的價值又怎能是“價值”兩個字所能體現(xiàn)的呢? 或許了解一本書背后的人,除了作者本人之外,如果是紀實作品,除了書中的人物之外,并不會為閱讀帶來更多幫助。 薛兆豐老師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點,了解一本書背后有這樣一群人的付出,會讓我們閱讀的時候更珍惜此時此刻的光陰,懂得人生的不易與值得,懂得人性的光輝無所不在,而這一切感觸都歸結于“意識到別人為此有所付出”。這不單純是為了證明我們站立在“無知”的對立面。 一個人“有知”,首先他要是一個有溫度有人性的人。 薛兆豐教授對讀書投資論的觀點非常別致且有啟發(fā)。 我時常跟身邊朋友講,孩子小時候要多投入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并且拿自己切身體會來說明這種陪伴閱讀帶來的好處。 讀了薛兆豐老師這段妙論,我恍然大悟——我時常說起的『陪伴閱讀』就是為孩子進行的最好最富遠見的投資。誰為孩子投入的時間越多,誰將來獲得的回報越大。 在書中,作者還引用他老朋友論述『愛國』的一段言論,核心意思是說:比起孝心等等需要太多投入的情感表達方式,唯有大喊『愛國』不需要付出任何資本,頂多就是上嘴唇碰碰下嘴唇,所以嘴皮子上的『愛國者』就像罵人臟話里的『王八』一樣多。 這讓我對嘴皮子上的『愛國者』又有了更深一點的認識,也自然會對這類東西敬而遠之。 說起在“閱讀理解力”上投資的回報,我曾寫過我的外甥女葛一菲,她的案例或多或少可以證明這一點: 給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感覺的還有書中這樣兩段話: 我一直搞不明白打著藝術與文化幌子的垃圾文字、垃圾影視、垃圾書法、垃圾美術、垃圾雕塑與建筑、垃圾藝術家……充斥整個市場的原因。 薛兆豐老師這兩段話讓我一下子如撥云見日,心里突然間敞亮起來。 回想前日再次進行的『斷舍離』之舉,竟也因此有一點『何其英明精當』的成就感。 薛兆豐老師是拿『設計師』談觀點,我們試著把『設計師』替換為作家、導演、書法家、畫家、雕塑家、建筑師以及任何一種與文化藝術相關的創(chuàng)作者稱謂,都是一樣的結果。 當然了,那些充斥各種小視頻平臺的垃圾制造者,根本連『替換』的資格都沒有。 之前這讓我不解甚至困惑,此刻我一切釋然了,也終于徹底明白了古人一句粗話表達的內涵何其精準——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 不信?你看那些嘴皮子愛國者組成的群落里,他們的愛國熱情最高。 2020年10月30日 杭州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