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唐代著名詩人羅隱,連考十幾次未中進士,被人稱為'十上不第'。他用短短的28個字,抒發(fā)心中不滿,成為千古絕唱并入選《唐詩三百首》。 '十上不第'這個典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羅隱,使得羅隱名氣更大。但對羅隱來說'十上不第'卻是他一生的'痛'和遺憾。 科舉制度為唐朝網(wǎng)羅了大量的人才,一大批學(xué)子通過科舉制度走向了人生的巔峰,而由于科舉的相對公平,特別是像張九齡、白居易、元稹這些人,通過科舉考中進士而成為朝中大員,甚至是宰相。 還有像孟郊這樣的寒門學(xué)子,通過科舉制度成功的實現(xiàn)了'屌絲逆襲'。這讓全唐的學(xué)子,都將科舉高中作為人生最大的目標(biāo)和奮斗方向。 但金榜題名又談何容易,很多人大才子也同樣是鎩羽而歸。而羅隱無疑是這些落第的才子中最慘的那個,因為他前前后后參加了十幾次科考,都以名落孫山而告終。 羅隱'十上不第'羅隱生于公元833年,屬于唐文宗時期,死于910年,這時候已經(jīng)是五代后梁開平三年了。羅隱字昭諫,杭州新城人,唐代著名詩人。 年少便在家鄉(xiāng)小有名氣的他,在25歲時便懷揣著夢想來到了京城,準(zhǔn)備第二年也就是859年的進士應(yīng)是。只是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便是從這一年開始了他夢魘般的科考之旅。 859年雖然應(yīng)試落第有些沮喪,但羅隱很快調(diào)整自己的心情,開啟了同州、夏州等地的北游之旅。只是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心情游山玩水了,因為從860年開始,他又連考了七年,而無一例外的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當(dāng)然夢想著魚躍龍門的他并沒有放棄,870年以后,他又斷斷續(xù)續(xù)的考了幾次,當(dāng)然又是以名落孫山而告終,所以羅隱才有了'十上不第'這個令他郁悶的'雅號'。 由于878年黃巢起義,雖然還有科舉夢,但他不得不隱居九華山。也正是因此徹底破碎了羅隱的科舉夢想。 但由于才華出眾,羅隱雖沒有中得進士,但他卻在887年,被吳越王錢镠看中,成了吳越王手下的一名官員。羅隱在吳越王手下曾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務(wù)。 心中不滿寫下千古絕唱《蜂》《蜂》又名《詠蜂》,是非常著名的一首詩,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斗洹肥且皇自佄镌姡_隱通過描寫小蜜蜂為釀蜜而勞苦、忙碌一生,來贊美勤勞和不畏艱難的人民,同時又諷刺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其實,也有一些借此詩來抒發(fā)自己屢次科舉不中的不滿情緒,暗諷晚唐的科舉已經(jīng)不那么'公平'了。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 詠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說:無論是平地還是高山,哪里有鮮花綻放,哪里便有小蜜蜂辛勤的忙碌。蜜蜂為了釀成花蜜,采盡了百花,然而它們付出了辛苦,自己卻品嘗不到勞動的果實,而花蜜的甜你們想讓誰來品嘗呢? 這首詩短短的28個字,看起來也非常簡單,只是描述了蜜蜂采花釀蜜。但其中確實非常有深意的。 '為誰辛苦為誰甜?'便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羅隱通過這句詩,不僅贊美了蜜蜂勤勞,暗諷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不公',更是通過它,抒發(fā)了羅隱對當(dāng)時大唐強烈的憂患,還有對自身出身的感慨,他在想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只忙碌的小蜜蜂呢? 鴻雁說羅隱一生寫了很多諷刺詩,大多都是為了揭露晚唐社會的黑暗面。他雖然'十上不第',但這并不妨礙他一顆愛國憂民的心,以及為大唐貢獻自己才華的理想和抱負。 而這首《詠蜂》,便是羅隱眾多諷刺詩中的上乘之作。劉永濟在《唐人絕句精華》中這樣說道:'詩意似有所悟,實乃嘆世人之勞心于利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