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的情形,只有呂不韋才能夠幫助異人實現(xiàn)他的夢想,統(tǒng)一天下。可是異人在位一共三年,然后就留下了只有十三歲的嬴政,他希望呂不韋能夠繼續(xù)輔佐嬴政,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夢想。可為什么越往后,他越開始求穩(wěn),滅六國的想法不像之前那樣強烈了呢?他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秦國,但是他卻在很多事情上與嬴政“唱反調(diào)”。為什么呢?正如李斯所說,當一個人沒有得到某些東西時,他一定會拼命爭取;可是當他已經(jīng)擁有的夠多的時候,他就會權(quán)衡利弊,究竟是冒著一無所有的風險繼續(xù)爭取,還是求穩(wěn)。拿當下呂不韋的權(quán)力地位來說,他什么也不用做,六國來賀,權(quán)力地位金錢一樣不缺;可如果攻打其他國家,可能有失敗的風險,一旦失敗他也可能要被罷免。要知道,戀棧權(quán)位,其實是每個固權(quán)者都會考慮的事情。就像李斯,他目前急需要建功立業(yè)來提升自己政治地位。可如果他達到了丞相之位,他繼續(xù)奮進的心思就會小很多,甚至也會產(chǎn)生“固權(quán)”的思想。所以大王們才需要不斷引進年輕人才,使得每個人都有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朝堂才能永遠掌握在大王的手中。以呂不韋的聰明才智,他應該已經(jīng)看出來嬴政對他的不滿了。他在這三件事上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說明了這一點。1、殺甘羅嬴政曾經(jīng)在趙國為人質(zhì),當時備受趙國公子偃的欺負。而今,趙國公子偃與太子公子佾不合,正是好時機,于是他與呂不韋商議,讓公子佾來秦國當質(zhì)子,給公子偃當太子的機會。于是,嬴政商議,要與燕國聯(lián)合,一起滅趙國。燕國的太子丹又是嬴政的好友,本來這是一次滅趙的絕佳時,可是呂不韋卻猶豫了。當時他召蒙武、姚賈商談,蒙武也想戰(zhàn),可呂不韋卻借口要修渠需要人力物力,此時甘羅說,他有辦法。于是他和姚賈出使趙國,讓趙國割讓了五座城池,后來趙國打敗燕國,又把打來的城池跟秦國分了分。這樣做的后果,一是導致嬴政與燕國太子丹的關(guān)系交惡,二是斷了滅趙的念想。甘羅覺得是功,還在嬴政面前說,我相信,相邦所想一定就是大王所想。呂不韋來了,看到這個場景,趕緊喊李斯,教訓了李斯,還順便說讓嬴政重用李斯。其實他是想要勸誡嬴政的,但是他看了嬴政的樣子,不敢再說下去,只好借教訓李斯說出自己的想法。從眼神中可以看出,呂不韋此時對嬴政還是有些懼怕了。重用李斯,也是呂不韋的妥協(xié)之語。2、修水渠鄭國修水渠,經(jīng)過渭陽君的封地,遭到了渭陽君家臣的反對,嬴政一怒之下,削了他的耳朵。后來,這件事經(jīng)過發(fā)酵,修渠經(jīng)過的封地主全部來咸陽鬧。嬴政的想法,自然是不想管他們,因為他想要實現(xiàn)天下一統(tǒng)之后廢除分封制。可是呂不韋的想法自然不同。一是他求穩(wěn),二是因為他的封地是秦國最大的,他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此時嬴政正合李斯商議,如何分頭行動,才能讓這些封地主回去,且不用賠償給他們。呂不韋已經(jīng)用郡縣制的土地換了修水渠的土地。他此時已經(jīng)開始害怕嬴政親政后,他控制不住他了。3、著《呂氏春秋》因為這兩件事的影響,呂不韋更加加快了出版他的《呂氏春秋》。他的這本書,其實就是想教化秦王和秦國子民,希望能夠形成君臣共治的局面。所以,他趕在嬴政親政之前發(fā)布此書,并且將書放在城門口,讓所有人的隨便看,隨便挑錯,其實就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讓大家知道他的執(zhí)政理念。他知道他快要頂不住嬴政了,所以他只要用文人的口來抵制嬴政。就目前來說,長大后的嬴政,已經(jīng)越來越不滿意呂不韋處理朝政的方式,也非常討厭趙姬事事順從呂不韋的做法。就像李斯說的,任命他為御史,只是秦王與呂不韋抗衡的方式。接下來,嬴政即將親政,必然要對付嫪毐和呂不韋兩大政治集團了,因為只有徹底鏟除這兩大政治集團,他的王權(quán)才能收歸他有。不過可惜了,呂不韋雖然做了秦國的丞相,終究沒能成為天下人的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