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 楊維杰刺血經(jīng)驗對刺血手法之新構(gòu)
一、 刺血及三棱針概說
刺血是中國醫(yī)學精彩的內(nèi)容之一,是中醫(yī)的一種獨特針刺治療方法。在我國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應(yīng)用極為廣泛,且療效顯著?!按萄?,俗稱“放血”,又稱“刺絡(luò)”,或稱“點刺”,就是用鋒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針而言,在患者體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期達到治病目的。
三棱針是專用于點刺放血的針具,大多以不銹鋼制成,系取法于古代鋒針,
它的長度約二寸,針柄作圓柱形,針身呈三角形,針尖鋒銳(圖31)。
四十年前余從董師學習針灸,常見其應(yīng)用刺血治療。數(shù)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劇烈疼痛亦可止于頃刻,其效果常令人不可思議。嘗嘆此種針法之神奇。余臨床四十余年,以此治愈重病、頑病甚多,益覺刺血療效之實際及可貴。唯老師的《董氏針灸正經(jīng)奇穴學》原書原文并沒有刺血針法的記載,跟隨老師多年,亦只見老師應(yīng)用點刺針法(詳見后述),不見老師應(yīng)用其他刺法。在以后的四十年,我個人根據(jù)經(jīng)驗研創(chuàng)出其他刺法。在穴位應(yīng)用方面,董師刺血用穴之范圍不受古書所限,除一般醫(yī)師常用的膝腘、肘窩、耳背等部位,董師善用愛用并有發(fā)明外,至于前臂、小腿、腳踝腳背、肩峰等幾乎無處不能放血,尤其是腰背部位,董師更是以之靈活運用治療全身病變。我個人再加以發(fā)展,治病種類益廣,療效益高。
二、三棱針的適應(yīng)范圍
早在《內(nèi)經(jīng)》中即有不少刺血的記載,在當時即已對許多疾病,如發(fā)熱性疾病瘧疾、外科瘡瘍、跌打損傷濕痹痛、腰腿痛、水腫、癲狂病、心臟病、胃病、肺病、肝膽病、五官病等用刺血治療。一般而言,最適用于實熱證,刺血可達到瀉實瀉熱的作用。目前對急性扁桃體炎、急性結(jié)膜炎、急性扭傷中風昏迷、中暑、小兒急驚風等病,以放血法治療為臨床常用有效治法。
對于一-些虛中夾實之證,甚至少數(shù)虛證亦可用刺血治療。三棱針廣泛用于臨床各科,對于一些頑固性的疼痛及疑難痼疾,三棱針的療效常比毫針要好。甚至對于--些癌癥病患,經(jīng)刺血后可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三、維杰常用的三棱針刺法
刺血療法,古代稱為“絡(luò)刺”,在《內(nèi)經(jīng)》中還有贊刺、豹文刺等刺法。如《靈樞.官針):“絡(luò)刺者,刺小絡(luò)之血脈也”,“贊刺者,直人直出,數(shù)發(fā)針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jīng)絡(luò)之血....這里說的絡(luò)刺是用三棱針刺絡(luò)脈(皮下淺部的小靜脈)以瀉其瘀血的一種方法。贊刺是在患處很快而淺地刺幾針,進針和出針的動作都較快,是消散癰腫的一種針法。豹文刺是一一種多針出血法,在患處左右前后部位上多處刺人血絡(luò),消散經(jīng)絡(luò)中的瘀血,目前治療丹毒類的疾病,就用這種刺法。對于刺血的實際方法,余常用者一般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點刺
屬于快速刺法,用針可稍粗些,由于針體較大,雖進針淺,但進氣量夠(針孔略大),很易出血。適用于四肢如委中、尺澤等及背部輸穴。進針時對準血管快速直刺。背部看不見血管,也可用此法(有些出針即見血但有些則需略加擠捏或拔罐輔助出血)。刺手上井穴可用較細之三棱針.或測糖尿病之采血片亦可。,
(二)鉆刺
屬慢速刺法,傾斜角度略似毫針之斜刺或橫刺,以15°~ 30°之間的角度進針,緩緩刺人淺靜脈血管中,適用于四肢頭面。因目前用針較細,必須刺人一定深度,出針后始易出血。此法最適宜頭部太陽穴出血。太陽穴由于肌肉較淺,后面是額骨,用此法最妥。
(三)散刺
或稱圍刺,即用三棱針在散在的多點刺激皮膚,以輕微見血為度,也可用梅花針代替,常用于治療皮膚病、丹毒、疔瘡、皮膚麻木、脫發(fā)、神經(jīng)性皮炎等。
(四)挑刺
在施術(shù)部位或反應(yīng)點處,用三棱針挑破淺層皮膚,然后再向深層挑斷組織纖維。多用于痔瘡、眼疾、羊毛痧等。
(五)挫刺
施術(shù)時三棱針與刺血部位接近平行,除用三棱針尖刺出血外,三棱針的三個
棱面也像銼刀一樣,同時挫破皮膚,出血量會較單以針尖出血為佳,最常用于治療口歪眼斜之口腔刺血。
上述幾種刺法,前兩者主要針對外浮較大之青筋(靜脈)刺血,是目前三棱針最常用的刺法。
附注:近年來刺血針的變化很大,有人用大的注射針頭,有人用紋身的斜孔針,也有人用糖尿病的采血片,都有- - 定效果。
四、三棱針的經(jīng)驗操作
余個人臨床四十余年,以刺血治愈重病、頑病甚多,這里談?wù)剛€人的手法經(jīng)驗。
(一)刺血前的充血
刺血時對準青筋刺上去就會出血,但有些地方如背部、腰部等處不一定會有青筋,可以在刺血的部位用大拇指稍微按壓,先使其充血以后再刺血。在委中或尺澤刺血,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壓的方式,這樣也可以減輕刺血的疼痛。如果是在太陽穴刺血,有時此處青筋不太明顯,這時可以把衣領(lǐng)扭緊,讓它充血,充血后再刺血就比較容易出血,出血量就會大一些。 如果是在井穴少商、商陽這些穴位刺血,最好也是先讓它充血后再刺血,假如不這樣做而直接在這些穴位上刺血擠血,出血量就會有限(少-些)。 因此,若能壓緊大指或者是食指的指根(刺其他井穴,就按壓該指指根),先讓指頭充血,然后再在少商、商陽點刺,就自然會流出血來,而且血的流量比較多,也可以減少疼痛至最低點??傊?不論在背后或其他各處刺血,在點刺之前,均宜在將刺部位,先行壓按一下,然后施針,疼痛較少,又易出血。
一般來說,沒有青筋也是可以照樣點刺出血,基本上青筋不明顯的人出血量是不多的。在口腔內(nèi)刺血不需要找青筋,也是這樣刺血,大概流個七八滴的程度就可以了,把嘴巴張開,在口腔兩側(cè)黏膜放血,放血位置相當于上下嘴唇閉合的地方,約在口唇內(nèi)側(cè)中央的里面刺血。顏面神經(jīng)麻痹一般 是在病變一側(cè)的 里面刺血。
(二)刺血的持針
怎樣刺血呢?進針(即刺針)時,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針,初學者為了避免針刺得太深,可以在針刺前用中指抵住針頭(針尖)精后控制進針的深度,避免針刺太深。針體與血管呈一定角度, 如此則血液較易流出,亦不致刺透血管壁,發(fā)生血腫。待熟練后,較能掌控力道,可將持針的手指略移后,更易使力。正確地刺準青筋就會流不少血,如果不出血就會感到疼痛,出了血反面不會覺得痛。如果不出血,就在旁邊的青筋再刺一-次 ,這樣血就會流出來了。這種情況就像以前打牛奶罐頭,在牛奶罐的一邊打一 個洞,牛奶沒出來,再在另一邊打一個洞,就能倒出牛奶。刺血也是這樣,跟空氣的原理很相近。
出血多少與針孔空氣的進出有一-定關(guān)系,針刺如果太淺,空氣的進出太少,那么血也就流不多,由于三棱針刺破血管的面積比一般毫針 大很多、所以稍微一刺,血就會流出很多。針刺一分的程度, 血就可以流出很多。若技術(shù)把握不當,就不能夠很好的施術(shù),而且還會留下傷口。
五、三棱針施針準備事項
放血時要注意做好下面幾點準備:
1.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當然是最重要的事前工作,也要注意傷口的感染,有些地方消毒不便,例如口腔,則可在瀉血時先準備一杯食鹽水, 讓患者瀉血之后漱口,一方面是消毒,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則是還能給予一點 刺激,幫助恢復。
2.一般準備工作
病人如果是站著放血,要在他的腳下鋪些紙張。如果是趴著放血,也可以用塑料墊布或紙張鋪在要放血部位的底下。譬如在委中放血,就鋪些紙張在病患的膝蓋下面。如果是在太陽穴放血就要準備-一個小桶 ,讓血滴在桶里面,不能濺出。這些準備工作都要做好了以后,才進行放血。
3.要注意天氣的好壞
天氣的好壞對于刺血也是很重要的,晴天病人流的血比較多,效果就好;夏天也較易出血,如果是陰天,血管收縮效果就比較差,出血量可能會少一點。除了急性病以外,對于慢性病痛的患者,最好選擇天氣好的時候來放血。
4.針的粗細鋒利
使用比較粗的三棱針雖然看起來可怕,但是效果比較好。此外,針刺技術(shù)更
是非常重要。針刺前除對穴位進行消毒外,過去針具使用前需用高壓蒸氣消毒,現(xiàn)代用的幾乎都是一次性的三棱針,常有一些缺點,就是針尖不夠尖銳,針的三刃也很粗糙。因此先選擇好較為銳利的針極為重要。由于刺血只使用針的尖端部位,因此只要針尖刺人的深度即可,如果三棱針的針尖很尖銳,旁邊三刃也很鋒利,那么只要輕輕地在皮膚上點刺一下就會出血了。假如三棱針的針尖不夠鋒銳,三刃也不夠鋒利,刺到皮膚可能只有傷口而沒有出血,因此在刺血前要檢查一下針尖及三刃。最好是事前就要購買材質(zhì)較好的三棱針,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5.剌血時間
刺血如果能掌握時間,出血量會比較多,效果會更好。譬如說太陽穴刺血,在天氣好的午前11時效果最好,尤其是接近中午的時候,陽氣在上,青筋比較容易顯現(xiàn),像多年偏頭痛的患者常常都是青筋很明顯的。如果在太陽穴的青筋上刺血,出血量大概可以有四五十滴的程度。太陽穴刺血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臉面脖子這一一帶的病,像偏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甚至于氣喘都是非常好的。刺血大概要刺入-一分的程度,流血流到相當?shù)牡螖?shù)以后,一般都會自然停止,因此血不會流得非常多。瀉血時只要對準青筋刺進去就可以了,一般臉色紅潤的人青筋比較不容易看到,不容易出現(xiàn)。這時就要讓他抓緊衣領(lǐng),使脖子圍緊,這樣太陽穴容易充血,然后再放血,如果血出的還是不夠多,就只好擠血,擠血的出血量是有限的,所以最好讓他充久、充多一點再刺, 就會流較多血。- -般來講,青筋多的人刺血狀況比較容易,只要輕輕點刺一-下就會流很多血,而不需要擠血。甚至于還會噴出來,效果當然好。
以上從時間講到-些有關(guān)太陽穴刺血的原則與方法。其他如腰痛、脊椎長骨刺的人要刺血,則是在下午最好,這樣可以配合流注的時間,刺血完畢再加針灸效果就會更好。我們知道十二經(jīng)有- -定的流注時間,任、督兩脈也有一-定流注的時間,十二經(jīng)在未時流注到小腸經(jīng)手太陽,申時流注到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足太陽基本上是走人身后面的,所以對坐骨神經(jīng)痛、痔瘡的患者在此時放血可以說是最為有效。太陽穴在上午放血;坐骨神經(jīng)痛、痔瘡在午后放血;至于少商等井穴,則跟時間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這些地方?jīng)]有青筋,而且急救也常用這些穴,所以隨時能放血。
治療腰背痛,在委中刺血最好,但如果委中實在是找不到青筋的話,可以在
照、背部帶制血。 小腿都疼痛如果我不到青筋,也可以在腰背你帶制值。在腰背部朝血,不論上午或下午在時間上就沒有強烈的要求限制,且然這樣期血不如在青筋上刺血來得多,但刺血后也可以用擠血的方式把血擠出來,或者用拔罐來幫忙出血。
六、三棱針施針注意事項
1.出血量
三棱針刺血的出血量,以多少為宜,應(yīng)據(jù)病情及體質(zhì)而定。一般體質(zhì)強 新病較重、血熱、血實的患者,如跌打損傷丹毒、精神分裂癥等,出血量可多一些,反之則少-一點。
刺血流出的血,多為紫黯色的瘀血,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可說是 種病邪, 所謂“ 宛陳則除之”(見《內(nèi)經(jīng)》) ,將其放掉即是一 種驅(qū)邪外出的方法, 能達到祛瘀生新、治病除疾的作用,適量出血,少則幾毫升,多則二三十毫升,能使新陳代謝更加旺盛,對身體有益無損。
古人出血量常“盈斗盈升”,斗為古代盛酒之器,可見其量之大?!秲?nèi)經(jīng)》涉及刺血的篇章達一-半以上,清代徐大椿在《醫(yī)學源流論》中說:“古人刺法取血甚多,如頭痛腰痛大瀉其血,今人偶爾出血,惶恐失措,病何由除?!薄?br>
現(xiàn)代人懼怕出血,倒也不必追求量大,但對于-些痼疾雜病,當刺血(祛瘀)而不敢刺血,以致病癥拖延不愈或延誤病情,反而有失醫(yī)師之道了。
針刺出血后,使其自然出血、止血。如欲止血,可用棉花按住穴孔,一般很快即可止血,如刺血部位系尺澤(肘彎)或委中(腿彎)部位,可將肘臂或腿膝打彎,再用棉花按住孔穴即可止血。
交易擔保 看一看+ 中醫(yī)絕技免費視頻 Mini Program
2.治療間隔
刺血治療,兩次間隔時間應(yīng)根據(jù)不同病情,及患者的體質(zhì)狀況而定。-般來說,急癥、實證間隔時間較短,如急性炎癥、感冒等,可兩三天或三五天即刺血一次;慢性病間隔時間相對可長些,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慢性腰腿痛、胃病、鼻炎、粉刺、中風后遺癥、癲癇等可間隔兩周刺血- -次。
多數(shù)疾病于第一、二次治療時,間隔時間較短,之后病情好轉(zhuǎn),可適當延長治療間隔時間。多數(shù)病患經(jīng)刺血治療-二次后即有明顯效果,也有少數(shù)病人需刺
血治療四五次始見效果,不要因為剛開始效果不明顯就輕易放棄,要繼續(xù)治療。
3.治療禁忌
刺血也同毫針一樣有一些禁忌,下面這些人不宜刺血:
(1)血友病患者不宜刺血。因血小板不足,凝血機制障礙,針刺后出血難止,因此不宜刺血。
(2)孕婦不宜刺血。因刺血針感較強,激烈刺激有可能導致流產(chǎn)。
(3)新產(chǎn)婦不宜刺血。因在生產(chǎn)過程中失血較多,體質(zhì)略虛,應(yīng)待滿月體質(zhì)恢復,始進行刺血。
(4)經(jīng)期婦女不宜刺血。因經(jīng)期流失部分血液,不宜再出血,總出血量過多,易導致或加重疲乏。
(5)大出血者不宜刺血。理同經(jīng)期出血,失血者不宜再出血。
(6)嚴重靜脈曲張者不宜出血。此類病患針刺極易出血,若刺血有可能出血量過大,只宜在小靜脈刺血治療,并應(yīng)淺刺,控制出血量。
(7)酒醉后不宜刺血。酒醉者,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之興奮和抑制功能紊亂,精神不穩(wěn),且血行較速,不宜再出血。
(8)此外,空腹過饑及過于疲倦者均不宜刺血,有可能造成暈針。此外太餓時可能血液濃度增加會影響瀉血的量。不要在距離吃飯已經(jīng)很久才放血,肚子
時可能血液濃度增加會影響瀉血的量。不要在距離吃飯已經(jīng)很久才放血,肚子太餓也容易暈針。
除某些人不宜刺血外,某些部位也不宜刺血,前胸后背只宜淺刺出血,或捏起肉再刺,比較安全。動脈不宜刺血,刺血主要以靜脈為主,若刺動脈,出血會呈噴射狀外涌,出血多易致危險。刺血前宜用食指指腹在準備刺血的穴位上捫按,若感覺動脈跳動,務(wù)宜避開,若不慎刺中動脈,醫(yī)師一定要鎮(zhèn)定 ,不要緊張,速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
刺血也會遇到暈針,主要原因不外乎患者過于緊張,或空腹饑餓,或勞累疲倦。必須將這些狀況排除,始能予以刺血。若有暈針情況發(fā)生,可如同處理毫針暈針-樣,立刻停針,并使患者平臥(躺著趴著刺血較不易暈針,站著刺血較易暈針),給飲溫開水,并休息一會兒, 即可恢復正常。又,刺血完畢也不宜立刻活動,稍為休息一會始宜離開,以免遲延性暈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