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塔山中心小學 胡繼沖 一、案例背景 在普通的農村小學,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卻給教育不斷帶來困惑,讓老師和家長為現(xiàn)在孩子的教育煞費苦心。目前,最普遍,最棘手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夫妻外出務工,把子女托付給祖輩看管,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只能在祖輩的教育下逐漸成長,誘發(fā)農村小學生種種因德育缺失造成的不良行為滋生蔓延。那么,祖輩家長應當采取什么方式才能真正起到隔代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呢?通過這個案例,尋找一條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有效途徑。 張某是個挺聰明的孩子,個子高高的,就是平時廢話很多,不愛勞動,集體觀念比較薄弱。上課時經(jīng)常做小動作,積極舉手發(fā)言的情況極少,做作業(yè)拖拖拉拉,平時在班中常欺負同學,愛用“武力”解決問題,屢教不改。老師一批評他,他就會用眼睛狠狠地瞪你,抵觸情緒很強。 經(jīng)接觸,我知道了張某的家有五口人,他的父母、張某和他爺爺奶奶,他們一起生活。張某的父母做生意,比較忙,經(jīng)常要到外地出差,孩子的學習不能照顧周全,自然照顧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他爺爺奶奶的身上了,對孩子的思想教育關心不多,比較慣孩子,有時見孫子作業(yè)來不及做了還幫著給他做作業(yè)。 二、案例分析 這件事提醒了我們:孩子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極為豐富而復雜。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孩子的錯誤上,急于懲罰,應該試圖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健康成長,但又必須看到我們身邊的孩子并不是每個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而原因自然與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尤其在內心世界。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存在著許多心理癥結,自卑、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這些心理問題都是我們不愿看到的。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老師走進孩子的內心,用愛、用心關懷他們,更需要家長從多個角度地來分析孩子的行為,了解孩子的心理,并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成才。 (一)個人因素 張某在家里倍受寵愛,他想要干什么家人總會滿足他(爺爺奶奶),做錯了事,奶奶常常是一句“孩子小,不懂事,等他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話庇護過去了。于是他把家里的任性,隨意帶到了學校,影響了他與同伴們的交往。老師對他的不良表現(xiàn)指出時他就接受不了,常常認為老師故意找他的茬,對老師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 (二)家庭因素 對待張某的家庭教育上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奶奶過分的溺愛和遷就使孩子產(chǎn)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導致了在學校里經(jīng)常欺侮同學。 2.奶奶的過分寵愛扼制了張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她認為孩子的任務是學習,因此錯失了形成諸如愛勞動、謙讓等優(yōu)秀品質的良機。 3.祖輩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他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常以教育上一代人的方法來指導孫子學習,這就造成全家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影響孩子個性的形成。 三、案例解讀 (一)指導老人,把握好愛的尺度,用“心”去愛。 隔代教育失敗的很多。那是因為愛得太多、太淺,在施愛的過程中,忽略了原則,從而使愛的澆灌沒能結出理想的碩果。張某的家庭由于奶奶過分的溺愛和遷就使孩子產(chǎn)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同學之間不懂得合作、謙讓,因此我抓住一些時機通過個別交談的形式讓他奶奶知道如何把握好愛的尺度,教會孩子去做人,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及刻苦的學習精神等方面去嘗試、去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盡量用現(xiàn)在科學文化知識撫養(yǎng)教育孩子。祖輩家長要理智的控制感情,分清溺愛和愛的界限,要愛的適度。 (二)鼓勵老人與孩子的父母多溝通,合力打造新式隔代教育。 張某家目前還存在著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婆婆認為自己的方法是對的,媳婦認為婆婆的方法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太放任了,有些太老套了,但又不好多說,因此導致了張某有機可乘。如果兩方形成合力,相信一定小強會有很大的改變。 1.從父母方入手:我以電話、上門家訪的形式和他媽媽交換了意見,委婉地告訴她對子女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組成成分,缺少親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隔代教育只能是親子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替代。缺少父親的照料會使子女產(chǎn)生自卑和不安全感;沒有母親的關心會使孩子缺乏幸福感和親切感,以上兩者的任何一方缺少都會使孩子在前途的選擇、人際關系的溝通上產(chǎn)生障礙。所以撫養(yǎng)孩子是為人父母的義務與責任,年輕的父母不管多么忙,都要抽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別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老人。 2.從祖父輩入手:在與他的奶奶交談時,我希望她奶奶能做好“配角”,在撫養(yǎng)、照料和教育這些事上,父母對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輩們應該找準幫助的定位,不全權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當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孫輩常會向祖父輩尋求庇護,這個時候,祖父輩不應袒護孩子。有關孫輩生活的大事的決定權都應該交給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輩可以提出自己的經(jīng)驗幫助兒女共同教育孩子。和父母們經(jīng)常溝通孩子的培養(yǎng),形成統(tǒng)一的原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huán)境,使得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祖輩家長和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思想一定要統(tǒng)一認識。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和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建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認識上的的差異,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教育,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統(tǒng)一認識,擇善施教。還應該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三)抓住孩子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教育 張某做事以自我為中心,經(jīng)常在學校欺負同學,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對老師的批評常常會招到他的反抗,作為班主任在指導家長的同時,我決定以朋友的角色走進他,與他談心,讓他感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集體生活的快樂。 四、個案指導成果 通過我對張某家庭教育的指導和對張某正確教育引導,使張某本人和家庭狀況產(chǎn)生了系列的變化。在學校里打架欺負同學的現(xiàn)象不再出現(xiàn)了,作業(yè)不拖拉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與他媽媽進行聯(lián)系時,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有了改變,她婆婆的教育不再是一直疼愛,而是愛中有嚴,所以她們之間的婆媳關系也融洽了,她的媽媽還告訴我張某的奶奶現(xiàn)在跟他們已經(jīng)達成了協(xié)議,還定了家規(guī),效果很好。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只要我們多學習、多思考、多用心,多一些耐心,一定會有收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