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卷二》里寫有:“朱淑真詞才力不逮易安,然規(guī)模唐、五代,不失分寸”。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 (1)她是一個極為聰明的女子。
其實在李清照十幾歲的時候,宋朝還誕生過另一位大才女——朱淑真 她的詩詞作品文詞清婉,情致纏綿。曾有人將她和李清照一并稱之為“詞壇雙壁”。她還被稱作“紅艷詩人”和“斷腸詞人”。 她的祖籍歙州(今安徽歙縣),自號幽棲居士。和李清照一樣,她也是出身在官宦人家,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學的熏陶。她博通經(jīng)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 晚清詞人況周頤,在《斷腸詞跋》中寫有:“詞學莫盛于宋,易安、淑真尤為閨閣雋才,而皆受奇謗?!彼馑际钦f李清照和朱淑真都是閨閣中寫詩詞的佼佼者,只可惜,她倆都遭受到過后人的妒忌和誹謗。 想想也很正常,在中國長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女子的地位始終是低微和卑賤的。女子寫詩填詞,被看作是不光彩的事。特別是那些才高的女子,她們的才華已經(jīng)超過了當時的文人士大夫。這對要面子的男人,無疑是感到羞愧難當。于是,有人心懷嫉妒,挖空心思來詆毀和貶低她們的作品,甚至是她們的人格。 不知有多少想踏入文學殿堂的女子,偶爾間舞文弄墨,也只敢也只能是笑著對別人說,我只是玩玩而已。 我手寫我心,我詞唱我情。 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如《年年玉鏡臺》及《春已半》等篇,殊不讓和凝、李珣輩,惟骨韻不高,可稱小品。” 我相信,陳廷焯對她的評價是中肯的。言她詞作骨韻不高,并不是說她的詞寫得沒有水平。而是指沒有李清照的作品雅人深致,情趣深遠。因此,他后來在書的“卷五”處又寫了:“朱淑真詞,風致之佳,情詞之妙,真可亞于易安。宋婦人能詩詞者不少,易安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也!” 朱淑真是很聰明的,她在《掬水月在手詩序》中寫道:“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耳”。還曾在一首《自責·其一》的詩中寫道: 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 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 從表面上來看,她似乎是在為自己辯解和懺悔,說身為女子真的是不應該寫詩。你以為,她的內(nèi)心就真的是這么想的嗎? 我看不是這樣,她那都是蒙蔽別人的。誰又知曉,在那些寂寞的時光里,她正暗地里如饑似渴地讀書,正堅持不懈地寫詩填詞呢? (2)她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女子。
說她撲朔迷離,是因為有關她的生卒年代、籍貫以及她的丈夫,歷來都引起了很多的爭論。 有人說她生于北宋。明代錢塘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余·香奩艷語》:“與朱淑真同時,有魏夫人者,亦能詩,嘗置酒以邀淑真,命小鬟隊舞,因索詩,以“飛雪滿群山”為韻。淑真醉中,援筆賦五絕?!?/p> 有人說她生活在南宋,魏仲恭的《斷腸集序》:“近時之李易安,尤顯著名者”。 有人說她是浙江錢塘人,持這一觀點的人較多。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香奩艷語》:“朱淑真者,錢塘人?!?/p>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十五》:“有記云:“紹定三年春二月望后三日,錢塘幽棲居士朱淑貞書。”沈雄《古今詞話》:“《女紅志余》曰:錢塘朱淑真自以所適非偶,詞多幽怨。”陶元藻《全浙詩話卷。十九》:“淑真號幽棲居士,錢塘下里人,世居桃村?!?/p> 有人說她的丈夫是一個市井鄉(xiāng)民。馮夢龍在《情史。卷十三。情憾》一文中所言:“早失父母,嫁市井民家。其夫村惡可厭,淑真抑抑不得志,作詩多憂怨之思?!蔽褐俟г凇稊嗄c詩集序》中所寫:“嫁與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钡灿腥苏f她嫁給了一個小官吏。此根據(jù)是從朱淑真自己寫的一首詩《春日書懷》中而來: 從宦東西不自由,親幃千里淚長流。 已無鴻雁傳家信,更被杜鵑追客愁。 不管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有一點是能夠肯定,她的婚姻是極為的不幸。 如果說,在一個正確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是一種幸福。那她在正確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幸和悲哀呢? 婚后不久,夫妻就出現(xiàn)意趣不相投,性格不合。朱淑真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詩發(fā)出感嘆: 鷗鷺遠洋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 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她即便是璞玉驚華,奈何他身邊的人不是一個能鑒玉識香者。 她一面憎恨著不幸的婚姻,一邊渴望能有一個理想的“蕭郎”能帶她脫離苦海。然而在那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時代,她的選擇只能是要么忍辱認命,要么期待來生。 愛與恨的糾纏,使她寂寞和痛苦達到了極點。 最后就是關于她的死因,大都認為朱淑真是郁郁而終的。可也有人說她是投河自盡的。這個說法是從魏仲恭的《斷腸詩集序》中所寫:“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詩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嗚呼,冤哉!” 其死,不能葬骨于地下?如果這段文字是真實記載的話,那帶給我們的,又是怎樣的一個暗示呢?圍繞著她的這些謎團,看來也只能期待以后的研究者,慢慢地弄個水落石出了。 (3)她還是一位才色雙絕的女子。
明代文學家陳霆在他的《渚山堂詞話。卷二》一書中寫有:“聞之前輩,朱淑真才色冠一時,然所適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題其稿曰斷腸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斷腸獨斯人哉?!?/p> 魏仲恭的《斷腸詩集序》中也寫下:“比在武陵,見旅邸中好事者往往傳頌朱淑真詞,每茄聽之,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所能及?未嘗不一唱而三嘆也!” 朱淑真也是多才多藝的女子。她除了詩詞雙絕,她對書畫的造詣也是非常高的。她的書法,有“銀鉤精楷”之譽,她的很多作品曾被選入了《香閨秀翰》,這一部歷代才女的書法作品選集中。 她曾手書《璇璣圖》一文,清朝學者王士禛還見過她的手跡,他在《池北偶談卷。十五》的書中對此有記載。 她善于繪畫梅竹。明代著名畫家杜瓊后來還得到過在朱淑真的《梅竹圖》一副,并在畫上題寫:“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畫家沈周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p> 她一生寫過三百多首詩,而保留下來的詞卻只有二十來首。但這些留珍貴的詞作,每一首都可以說是精品。她寫過一首《斷腸迷》的詞,更是成為了千古絕唱:
千里相思一撇消。“千”字“一撇消”為十全詞分為十句話,卻句句寫得是分道揚鑣的意思。她一生的悲切與憤懣交織在一起,一生的愛和恨融入了其中。既抒發(fā)了自己怨恨決絕之情,又對薄情寡義的丈夫進行譴責。這首詞叫絕的地方其實是,你把每句話作為“拆字格”修辭的謎面,謎底正好順次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shù)字。 (4)她更是一個至情至性的女子。
她性格剛烈,膽大倔強。她寫的一首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這句話體現(xiàn)出了她高傲不屈的人格。這種敢于抗爭,不隨波逐流的心志,還成為了當今很多人的座右銘和個性簽名。 李清照寫過項羽的詩:“生當作豪杰,死亦為鬼雄。”她也寫過很多詠史的詩。如《項羽》:
像她這樣有見地,有才華,還敢愛敢恨,敢于沖破禮教的束縛,敢熱烈大膽追求屬于自己愛情的女子,于古代婦女中,還真是非常少見的。紀曉嵐在《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斷腸集》寫道:“淑真所適非偶,故多幽怨之音。舊與《漱玉詞》合刊,雖未能與清照齊驅(qū),要亦無愧于作者?!?/p> 香港學者黃嫣梨也說過:“對于這位女詩人、女詞人,除了同情她的斷腸情懷,贊賞她的橫溢天才外,還要探隱索微,持公證正,給予她在我國文壇上應得的地位與評價?!?/p> 由此可見后人對她的才華之肯定,評價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只可惜,一代才女過早地走向了人生的盡頭。 可悲的是,她死后,她的父母為了保全所謂的名聲和懼怕流言蜚語,居然將她遺留的詩詞四處找來清理焚燒。所幸,生前有一些詩詞早已被鄰人或者親戚朋友所保存的就“幸免于難”了。 還是得感謝那個叫魏仲恭的人,他對朱淑真當時是無比的賞識和憐惜。他將朱淑真幸存的詩詞重新整理,命名為《斷腸集》。這樣使得后來的我們,才得以有幸能欣賞得到這位才女的三百多首詩和三十來首詞作。 封建時代里,女子多為不幸,作為才女卻更是不幸。不知她們的人生命運,為何大抵是這樣驚人的相似。 李清照的詞,能給人以深情委婉的感覺,而朱淑真的詞不忍細讀,筆調(diào)多是哀怨凄惻,仿佛是在向我們訴說著她的種種不幸。 有多少心事,止于唇齒,掩于歲月。就一定有多少情懷,化了煙云,溶了水月。 有多少女子,隔在時空,淡在煙塵。就一定有多少青春,逝如春草,葬如落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