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樺林堡,向西約500米,沿橋頭小路右轉登高,可見黃河從北而來、幾座烽火臺連綿起伏、間或有高低不一的赤色邊墻。向南的邊墻盡頭有深溝隔斷,對岸相望一座烽火臺,然后又是邊墻的延續(xù)。 邊墻的斷頭處有古廟,房舍早已破爛不堪,但整個輪廓清晰。寺廟坐北朝南,只有一進院落,左右嚴格對稱,可以看的出建造初期的精致。偏殿內有殘存的壁畫,內容不得而知,但色彩依然鮮艷,斑駁之處隱約可見精美筆觸。 廟宇的房頂幾乎都可見日月,碩大的梁柱清晰可見,卯榫結構依舊堅固地維持著整體造型。有文說:“羅元貞教授根據(jù)現(xiàn)存的土木結構,判定此廟為元代建筑?!?/span> 院內有古柏參天,一株枝葉繁茂,挺立在廢墟之中,敘說著千年的等待,另一株應該是毀于雷電,只剩下殘缺的枯枝,靜靜地躺在瓦礫中。 齊腰高的衰草中有石碑散落,一些碑文字跡依稀可見。 道光年碑文曰:“護寧寺者,河曲之古剎也。其地東踞樺林長城之巔,西眺麟州之野,下看黃河中流,仰瞻紫塞穹隆,俯臨龍口雪浪.所謂天塹地險,此其會也?!?/span> 咸豐六年重修碑記:“河曲之北有古剎焉,始名大寺,后易而曰護寧寺,蓋取保佑一方人物感寧之義。欲梵其始終何代,而前兩重修時已無所考”。 “ 我們從這些殘存記憶中隱約可以推斷護寧寺恩澤于此應該始于元代,甚至更早。修建之初并且與明代長城及樺林堡沒有關系,應該是生活于此地的人們?yōu)榱税参匡柺軕?zhàn)亂之苦、災患之苦而修建。 這里供奉諸路神靈,只是為了祈求大河之神護佑安康。而后期的明代長城、樺林堡與古廟呼應成今天的諸多元素,構成了豐富的大河景觀。 走出廟宇的山門,對面背臨黃河有戲臺。這是廟宇的一部分,很是獨特的建在廟宇之外,且中間有開闊的空間。這樣的格局應該是一種人神各取所需的安排。戲臺上鏗鏘的鑼鼓與歡樂的人群可以徹夜狂歡,而廟宇內的諸神亦可清靜修行。 登臨高高的烽火臺,護寧寺在逆光中泛出淡淡的憂傷,守護著大河恒古的流淌。向北瞭望,邊墻倚河而立,陪伴著大河從蒼茫之處蜿蜒而來。我們此時此刻是要感謝前人的審美,將黃河、長城、古寺、古堡如此巧妙的布局,構成了這里獨特的人文地理。 沿邊墻向北,我們可以走去老牛灣大河與邊墻握手之處。見證華夏文明的兩大自然景觀在此依偎而行,仿佛傾述著千年的陪伴。他們珍惜著這樣的相遇,并肩同行了約百余公里,成就了山西長城的經典畫面。 寺溝長城的一大特點是墩臺全部為圓柱形,體量龐大。也許是上天也眷顧這樣的相遇,不忍戰(zhàn)火的涂炭。從歷史的記載中,這里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大的戰(zhàn)事和緊急的邊情。明代萬家寨守備萬恭在一個奏折里稱:“自老牛灣至于險崖,河急不凍,據(jù)強而防。自險崖至于陰灣,河緩始冰,廢墻以守”。 長城只是防患于未然,靜靜地守衛(wèi)在黃河邊。 密集的烽火臺不再硝煙彌漫,這里早已沒有了金戈鐵馬的喧囂,昔日的兵營也變成了村莊,昔日的長城腳下,烽火臺邊人們在這里耕田種地。人類的記憶也許會忘記過往的一切,但大河、邊墻、古寺,古堡會記下這里的點點滴滴,它們的殘缺與斑駁是記憶的碎片,保留著、發(fā)酵著這里的遠古遺風,安慰著游子的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