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有言:疾風(fēng)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fēng),草木欣欣??梢娞斓夭豢梢蝗諢o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意思是:在狂風(fēng)暴雨的天氣中,連飛禽都感到哀傷憂慮;在晴空萬里的日子里,連草木也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由此可見,天地之間不可以一天沒有和祥之氣,而人間也不可以一天沒有歡欣之氣。 世間萬物,執(zhí)著于安樂祥和,人與人關(guān)系追逐溫暖舒適。 但情感的萌發(fā),關(guān)系的建立,總要本著“你敬我一尺,我方能敬你一丈”而運轉(zhuǎn)。 若保持關(guān)系長久舒服,無不是始于一方的偏愛,另一方的將心比心。 人與人之間,始于偏愛,忠于人品 知乎上有個問題:什么樣的感情最有安全感? 一個精妙回答:“安全感并不來源于愛,而是偏愛。只有確定自己是那個例外,才能安心?!?/p> 其實,偏愛不只屬于感情范疇,有時更是一種處世哲學(xué)。 偏愛是建立關(guān)系的初始支點,沒有單方的青睞就不會有雙向的欣賞。不付出自己的偏心,就不能贏得對方的傾心。 感情的世界,沒有絕對的均等,總是一方偏愛另一方多一點。 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 這普遍認為是愛情模樣,其實同樣也適用其他交情。 世間就有那么一種交往,一方真誠給予,另一方坦然接納。雖然是單方付出,交往卻自然融洽久遠。 歷史上的管鮑之交就是如此。 雖然很多人耳熟能詳,但鮮少人知在他倆的關(guān)系中,管仲一直是被偏袒愛護的那個,鮑叔牙從始至終在為管仲著想。 一起做生意,鮑叔牙出錢多,分紅少。別人不理解,鮑叔牙就說管仲家窮。 打仗的時候,管仲躲在鮑叔牙身后,當(dāng)了三次逃兵。鮑叔牙認為是他有老母親需照看,從而貪生怕死。 后來,管仲輔佐公子糾失敗,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成了齊桓公,當(dāng)齊桓公讓鮑叔牙出任丞相,他卻極力推薦管仲,而后管仲得以成為一代名相。 鮑叔牙付出一片真心,無怨無悔,終究贏來的是管仲的知遇之恩。管仲這樣評價鮑叔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但凡優(yōu)秀的人,大抵都會喜聞樂見有才華的人,并且情不自禁將這種傾心偏愛當(dāng)作思維模式長久的吸引他人。 因此勢均力敵的友情,不相上下的愛情,相得益彰的同頻共振關(guān)系,無不是以偏愛為起點,以不忘初心為信念。 懂得偏愛他人,才能將心比心 曾看過一則寓言故事: 一個農(nóng)莊主在他的糧倉里放了老鼠夾子。老鼠發(fā)現(xiàn)后去告訴母雞,母雞看了對老鼠說:“這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我很同情你。”母雞說完走了。 老鼠又跑去找肥豬,肥豬說:“這是你的事,你自己小心?!闭f完也走了。 老鼠跑去找黃牛,黃牛表情冷漠的說:“你見過大老鼠夾子夾死一頭牛的嗎?”說完驕傲地走了。 后來老鼠夾子夾到一條蛇,晚上女主人到糧倉里檢查時被蛇咬傷了,住進了醫(yī)院。 男主人為了給女主人補身體把母雞殺了,女主人出院后,親戚都來看望,男主人把肥豬宰了招待客人。為了給女主人看病欠了很多錢,沒辦法男主人把大黃牛賣給了屠宰場。 在是非曲直上,該作出表態(tài)的時候,總有人冷眼旁觀,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勢,直到有朝一日受此牽連,才幡然醒悟,來不及后悔。 而那些睿智的人,更相信因果關(guān)系,能做出準確判斷。他們認為此時該幫忙不幫,折中繞過,可能彼時敗局就會輪到自己頭上。 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中有句名言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后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p> 行走在人生路上,總會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些事該出手就出手,該上前就上前,并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聰明之舉。 老話說:但行好事,不問前程。把偏愛當(dāng)成策略,當(dāng)成善舉,人生就會有很多退路。 看過《軍師聯(lián)盟》的人應(yīng)該知道,楊修是司馬懿的死對頭,兩人一個是曹植派系的,一個支持曹丕。 楊修多次想置司馬懿于死地,但在楊修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下令處斬后,沒有人同情楊修,只有司馬懿請求探望。 曹操便問他,為何要去看楊修? 司馬懿說,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也就是說,我司馬懿不會和楊修計較,他雖然想整我,但我不會將他作為敵人。 尊重對手是一種格局,在對手落難的時候,不僅不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施以偏愛,是城府,更是胸懷。 盡觀萬物百態(tài),最打動人心的不是一個人的才高八斗,也不是一個人的富可敵國,而是一個人行事處世之中的豁達,不計前嫌。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信任別人,沒有偏見,別人也就會對你更加真心。 偏愛,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也是一場神奇的輪回,而能量的循環(huán)就是建立在真誠信任的根基之上。 偏愛,是一種高情商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tài),是相處舒服。 那么,還有什么比偏愛更能讓人舒服呢? “三顧茅廬”的故事人人皆知。 劉備一次次拜訪,一次次承受著諸葛孔明的怠慢。跟他一起去的關(guān)羽、張飛,紛紛抱不平。但是劉備仍是一副禮賢下士的低姿態(tài),謙遜禮貌的真誠相約。 無疑,諸葛亮是用這種方式,考察劉備的心胸和氣度。 而走過戎馬一生,見過了太多的生死和背叛的劉備,以自己的高情商,以“偏愛”者的思維,扛住了諸葛亮的考驗,征服了人心。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相悅定律是:“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p> 簡單的解釋就是:想讓別人喜歡你,先要喜歡上對方。 情商高的人深諳這種偏心眼的方式能徹底籠絡(luò)人心,這不僅反映出強勁的社交能力,更是一門藝術(shù)。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克相生的,相互制衡,才能實現(xiàn)某種微妙的平衡。懂的偏愛,更要懂得被偏愛的價值。 蔡康永說:“我沿路,得到七個微笑,三個白眼,我就用七成的力氣回應(yīng)微笑,三成的力氣回應(yīng)白眼; 我吃到的食物,七次好吃,三次難吃,我就用七成的味覺享受美味,三成的味覺忍受苦澀。 我無意放大世界的善意,也無意放大世界的惡意,只是依照比例,老實的接收有晴有雨的天氣。 世界與我,互相而已?!?/p> 不管是友情愛情,還是其他關(guān)系,最讓人底氣十足的,不是尊重與平等,而是被偏愛。 但要記住,用偏愛的光,照亮別人的同時,更能享受自己高級的人生。愿你余生有偏愛相伴,順暢過好每一天。 ※ 本文系京博國學(xué)原創(chuàng),作者莞爾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