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朋友告訴我她卸載了手機里的一個APP。 不是因為很少使用它,相反,朋友每天花在它上面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一小時。 然而,逐漸她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行為開始呈現(xiàn)一種上癮的現(xiàn)象,第二是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有價值的回報。很明顯,這就是市面上最火熱的一個名為“DY”的手機APP。 倒不是要專門針對這一款軟件,畢竟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短視頻、直播、交友、手游等造就了一個又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新經(jīng)濟浪潮。 可是當人們消耗大量的時間甚至金錢在一些無厘頭的原創(chuàng)視頻上面時,一部分人意識到出了問題。 DY被很多朋友卸載了。甚至有網(wǎng)友表示,卸載DY后,時間好像多了好幾個小時。于是,利用“多出來的這幾個小時”,我好好地研究了一下前因后果,這其中的用戶心理其實真的不是消遣、無聊或炫酷那么簡單的。 確實要成人,這些短視頻軟件在研究用戶心理上下的功夫,確實達到了極致。 我們先來來看看用戶使用DY一類的APP所要達到的目的: 自我意識(self-esteem)是心理學里面一直強調的。 盡管它包含了個人價值和自信心等內(nèi)在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認,外表形象的提升,對于提高自我意識起到的效果是最快的。 它可以讓人們達到一種在“姿態(tài)”上武裝自己的目的,從而完成自我欣賞和自我認同的過程。 數(shù)碼時代的發(fā)展,各類的濾鏡替代了化妝術。 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分享自己生活的時候,除了美顏過的臉,還有被切割成碎片的生活場景——給人們營造了一種朦朧和猜測的氛圍。 容顏的美化,和生活中最精彩的抽象被暴露在眾人面前,一切都顯得那么完美。 自我認同感(Self-validation)是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都會去謀求的一樣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主要采取兩種策略來滿足自我認同的需要:營造自我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和處理自我認同的信息。 在行為層面上,人們往往通過以下四種方式來有意無意的去構建一個能夠證實自我概念的社會環(huán)境: ① 尋求和建立與他人自我觀念相一致的關系(點贊他人) ② 脫離無法獲得自我驗證的關系(否定、貶低或拉黑不認同自己的人) ③ 傳達符合自我身份的“暗示”(模仿他人或上傳照片視頻等) ④ 引導他人做出認同自己的評價(引導性言辭、評價他人等) 人們對DY等APP愛不釋手其實是有科學緣由的。 這一類APP除了提供上面提到的兩個表象功能外,其實還存在另外兩個特質:不需要思考和重復性動作。這兩者其實都是緩解壓力的方法。 重復性勞作可以讓大腦處于一種“慣性運作”模式 。傳統(tǒng)心理療法上,有通過透過簡單的手工勞作,如編織、勾針、串珠等重復性動作來幫助患者降低人體焦慮,緩和激動亢奮情緒。 而這一類短視頻APP,把重復性動作和人們?nèi)粘7挪幌碌氖謾C聯(lián)結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放不下的重復性數(shù)碼勞作”。 DY這一類APP里,通常會提供很多素材,比如音樂素材和視頻特效。這使得用戶們能輕而易舉地利用這些素材,去創(chuàng)造并模仿平時只有明星偶像們能獲得的一些場景。這給了用戶非常好的感官體驗,同時也讓他們擁有了尋求點贊的資本。 有的時候,人們也會利用素材,制作具有特色的短視頻,來保存一些生命中珍貴的記憶。利用一些有趣或惡搞的特效,能讓看似平淡的生活場景,變成難忘的終生回憶。 心理學家們很喜歡把人們按照一定的特質歸類。近年來廣為心理學家所接受的人格五因素論(Big-five model of personality,OCEAN)經(jīng)常被拿來做關于社交媒體上癮的研究。此5大人格特質為:
有研究指出:外向型(E)和神經(jīng)質型(N)對短視頻等類似的社交媒體更為沉溺。這里其實看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外向和神經(jīng)質型的用戶,居然能擁有同樣的特質。 不難想象,外向型的用戶一般喜歡彰顯自己的個性,炫耀自己的生活等等。那么低自尊,或擁有消極自我意識的神經(jīng)質型用戶,為什么也會沉溺呢? 我們知道,動機(如使用DY)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般而言,人們在動機滿足后總是伴隨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者發(fā)現(xiàn),持消極自我觀的用戶在滿足自己的動機后,也有著良好的情感體驗。那么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呢? Swann等人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負面的重要特質(低自尊,無吸引力等)得到驗證,該群體在情感上也會得到滿足。 這讓我們想起了很多短視頻軟件上一些低俗、惡搞甚至危險的內(nèi)容。例如:幾秒鐘時間吃下一大碗面條,酒瓶砸頭,或者撫摸身體隱私部位并配以網(wǎng)絡歌曲等。 Shepherd和Haynie所做的研究認為,低自尊(或消極)的群體,在有意隱瞞自己的缺陷(生理缺陷或社會地位)時,有著被大社會群體孤立的危險。而主動暴露負面的自我形象則能更好的獲得他人的認同。 然而,這有可能導致不良的后果,那就是這些群體可能會逐漸形成社會對其“低俗身份”的刻板印象和歧視,進一步會使得當事人長期固化在消極模式中,并引發(fā)種種負能量的惡性循環(huán),對心理產(chǎn)生影響。這個過程在心理學里被稱為“自我污名(self-stigma)”。 麻省理工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Turkle說:“人們把大量時間消耗在無效的社交和低質量的自我認同上,這些行為嚴重降低人際關系的質量:其中包括家人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同事、戀人之間的關系。” 人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常常要跟虛擬世界里的信息(如短視頻)來爭搶自己家人。 我們都知道,寶寶和親密的撫養(yǎng)者分離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安情緒和行為,叫做“分離焦慮”。 如今很多青少年甚至成人,在和社交媒體或手機分離時,居然也產(chǎn)生了分離焦慮。這不得不使我想起《駭客帝國》里的“母體”。 戒除短視頻其實是一個需要互動的過程。因為短視頻為各類性格的人(無論是外向還是焦慮)都營造了可以交流和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因此,我們也需要在生活中找到替代品和一些技巧來幫助自己。 ① 在不使用短視頻軟件時,冷靜下來想想:我的生活中是否一定需要它。如果覺得不需要,在打開它之前把它刪除了。 ② 關閉相關應用的推送和未讀提示,以及將手機設為靜音(注意,不是震動)。 ③ 學習與家人交流。征詢他們關于你使用社交媒體或短視頻軟件的看法。當家人親口說出:“你冷落我了”的時候,也許你會主動把DY給刪了。 ④ 學習正念(mindfulness),正念可以幫助你集中精神,并緩解你依賴手機的沖動。正念能教會你專注于當下,理解當前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包括你自己的想法和反應,集中注意力履行你的各種責任。 ⑤ 追求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我關愛。自我認同感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實現(xiàn),包括幫助他人、犒賞自己、鍛煉健身、戶外活動、業(yè)余愛好、學習進修等等,都是能夠實現(xiàn)長期自我價值的行為。 ⑥ 尋求心理幫助。認知行為療法(CBT)等手段,能幫助社交媒體成癮者改變想法,改變感受和行為,并為未來設定規(guī)劃和目標。 商業(yè)上的成功值得尊重,但不應該以犧牲我們的自尊、自我和生命消耗為代價。當你放下手機,捧著孩子的臉,端著母親的手,感受雨滴打在臉上的清涼,聞著飯香等待愛人歸家的時候,可能你的認知與感悟會上升到新的層面。 立個flag戒抖音,為自己點贊 -End- 【參考資料】 1.K?rcaburun, K. (2016a). Effects of gender and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on twitter addiction among Turkish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7(24), 33–42. 2.Shepherd, D. A., & Haynie, J. M. (2011). Venture failure, stigma,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self-verification, self determination view.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5, 178-197. 3.Swann, W. B. (1996). Self-traps: The elusive quest for higher self-esteem. New York: Freeman. 4.Wang, C. W., Ho, R. T., Chan, C. L., & Tse, S. (2015). Exploring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s: Trait differences for gaming addiction and social networking addiction. Addictive Behaviors, 42, 32–35. 專業(yè)指導:黃貝爾,澳大利亞女性心理治療中心,從業(yè)12年。擅長心理治療,有焦慮、抑郁、家庭沖突等問題,可在怡禾健康公眾號上向貝爾咨詢。 來源:“怡禾心理”微信公眾號 |
|
來自: 劉溝村圖書館 > 《戒網(wǎng)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