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月資料卡片 半邊月(Weigela japonicavar.sinica)來自于忍冬科,錦帶花屬。別名半邊月,木繡球,水馬桑,雞骨柴,麻布柴,白馬桑。 半邊月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qū)。文中的半邊月是在安徽鷂落坪發(fā)現的。 半邊月生于海拔450-1800米的山坡林下、山頂灌叢和溝邊等地。有一種在山東青島、江蘇南京、上海、浙江林州及江西廬山等地庭園或寺廟中栽培的觀賞樹木。 陳嶸的《中國樹木分類學》中稱為海仙花,其花的形態(tài)和本種十分相似,但葉較本種為寬,呈闊橢圓形或近圓形至倒卵形。該植物在我國未見有野生的。 【土家藥】白馬桑:根、枝枝葉用于腰膝疼痛,勞傷身痛,疔瘡,癰疽;外治燒燙傷。 開頭 半邊月與海仙花,錦帶花這幾個小姊妹似乎很像。學校是有錦帶花,用途只寫了觀賞兩字,所以對他印象很深刻。 查閱錦帶花的資料時,記得有一句詩詞“錦帶為名俚且俗,為君呼做海仙花”。于是便以為錦帶花是海仙花了,可上面的半邊月也被稱作海仙花呢。 在我看到的兩者的差別中,花色是最明顯的。但這不能作為區(qū)分的依據,錦帶花屬在中國植物志上,他下面有兩個種。 種子沒有翅的是錦帶花,種子多少具有翅的是半邊月。就叫他半邊月,好美好美的名字,上面民族藥簡單提了他的功效。 但是怎么用的資料沒能找到,在文獻庫中查找半邊月,出現的是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是個開發(fā)程度很淺的植物呢,我對其中的治療燒燙傷比較感興趣。 前面沒有介紹過燒燙傷方面的資料,這又是一個比較容易遇見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燒燙傷的定義 燒燙傷是指因沸水(油)、烈火、光、電、放射線或化學物質等作用于人體而引起的損傷它包含皮膚或黏膜損傷。 嚴重者可能傷及皮下組織,如肌肉、骨、關節(jié)甚至內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見且極其復雜的外傷疾病之一。 化學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燒燙傷的化學藥物較多,如抗菌藥物、銀鹽等,主要作用是消炎、抗菌、鎮(zhèn)痛。 但存在有一定不良反應,對深度燒傷的創(chuàng)面促進肌膚組織的再生能力差,治療燒傷后的消水腫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之處。 中藥治療 中藥在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方面,目前認為具有較明顯的特色和優(yōu)勢,擁有消炎、生肌、去熱毒等作用的燒燙傷膏常被使用。如京萬紅、美寶濕潤燒傷膏等。 熱毒 中醫(yī)認為熱毒為燒燙傷的病因,清熱解毒類藥為常用治療藥。 晉代至唐代的醫(yī)家如葛洪、孫思遵等指出燒燙傷多因火熱毒邪而致,當以苦寒收斂為治則。 常用梔子、黃芩、白斂、柳白皮等清熱藥治之,以去熱毒。之后燒燙傷的治療逐步細化,如明代醫(yī)家根據燒燙傷發(fā)病時期及程度的不同辨證施治。 熱勝 近代中醫(yī)文獻多數認為燒傷是因熱所致,熱勝則內腐,以致肌膚腐爛。 治療上仍多采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外用制劑或方藥,如大黃涂膜劑、復方虎杖液、解毒燒傷膏等。 燒燙傷制劑的演變 燒燙傷的中藥劑型多為散劑、糊劑、油膏劑等。其制法常常是把藥物粉碎成粉未后直接加入賦形劑,或是用油炸的方法得到藥物油炸液再加賦形劑制得。 但所得制劑一般較粗糙,有效成分未明確且未進行收集,又因制備過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壞。致使這些傳統(tǒng)工藝獲得的制劑療效較低,且質量不穩(wěn)定。 另外還有酊劑、噴霧劑、膜劑、貼劑等更為便捷有效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 目前,臨床常用的中藥制劑有燒傷止痛藥膏、美寶濕潤燒傷膏、康復新液、紫草燒燙傷噴劑、燒燙傷膏、京萬紅軟膏、大黃紫草膏、國藥燒傷膏、燒傷止痛膏、 復方桐葉燒傷油、復方雪蓮燒傷膏、生肌象皮膏、珍石燒傷膏、十味紫草燙傷膏、燙傷合劑、紫草油、中藥燒燙靈等。 均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抗炎、止癢、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治療燒燙傷效果肯定,獲得廣泛認可。 燒傷ll號油 由生地、地榆、虎杖、黃連、黃柏及貝母等組成。治療輕中度燒傷患者116例,其止痛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等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療效顯著。 紫霞燒傷膏 由地榆、白芷、黃連、黃柏、黃芩、紅花、虎杖、米殼、紫草組成。治療128例燒燙傷患者,燙傷類型涉及熱液、熱蒸汽、熱金屬、化學試劑等。 燙傷程度包括l度71例、淺Ⅱ度48例、深Ⅱ度9例,患者經過經換藥治療后,治愈率達100%,治療時間最短2d,最長20d愈合。 燙傷合劑 由兩面針、地榆、虎杖、金銀花等組成,治療燒燙傷患者162例,在止痛、減少色素沉積、縮短創(chuàng)傷意合時間及抑制瘢痕形成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 濕潤燒傷膏治療面部I度燒傷143例,在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色素沉著,防止瘢痕形成,降低創(chuàng)面感染率方面。 均優(yōu)于磺胺嘧啶銀干燥暴露治療,及0.5%碘伏半暴露治療法。 康復新液 為蜚蠊科美洲大蠊全蟲提取物制成的溶液劑型,主要成份是肽類、多元醇類和黏糖氨酸。 將其外用治療l度燙傷患者50例,發(fā)現在減輕患者換藥疼痛,減少創(chuàng)面滲液,促進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生長及縮短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等方面均優(yōu)于碘伏濕敷對照組,且無不良反應。 特點 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及其制劑具有無毒、藥性平和等特點,且在應用過程中具有抑菌作用較強。 且不易產生耐藥性,能有效減少創(chuàng)面分泌物,加速創(chuàng)面結痂從而減少感染機會及抑制瘢痕增生等優(yōu)點。 作用機制 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主要包括4個階段:炎癥反應階段、細胞增殖階段、結締組織形成階段及創(chuàng)面的收縮和重塑階段。 4個階段之間既相互交叉、相互重疊,又涉及多種修復細胞、炎癥介質、生長因子和細胞外基質成份的共同參與,在機體的調控下呈現出高度的有序性、完整性和網絡性。 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紊亂,都將直接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的進程。治療燒燙傷的根本是希望藥物能有效地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縮短愈合時間,預防瘢痕增生。 1,促進生長因子的分泌與釋放 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生長因子是一類在創(chuàng)傷修復過程中,發(fā)揮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蛋白質。 其在創(chuàng)傷局部主要由修復細胞、炎癥細胞、血小板等產生和分泌。有促進細胞生長、增殖的作用,能調節(jié)傷口修復的全部過程,是影響傷口愈合的重要因素。 研究認為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與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等促進傷口愈合作用明顯。 多數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可通過促進生長因子的生成或表達,發(fā)揮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作用。 2,抑制炎癥反應 炎癥反應是組織損傷或致病因子入侵機體時的基本反應,也是損傷修復的始動環(huán)節(jié)。 適度的炎癥反應是創(chuàng)傷修復所必需的,但過度炎癥反應是燒燙傷創(chuàng)面早期繼續(xù)加深和壞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能使修復細胞過度增殖,膠原大量沉積,瘢痕增生過度,組織修復不良。 此外,燙傷后創(chuàng)面會因炎癥反應、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導致體液滲出。 皮膚含水量增加,局部組織水腫,創(chuàng)面缺血、缺氧,加重組織損害,使創(chuàng)面加重。 研究表明,嚴重燙傷后炎癥介質在全身炎癥反應中發(fā)揮主導作用。一方面與炎癥細胞相互作用,加重局部炎癥反應; 另一方面,激活細胞因子級聯反應,進一步誘發(fā)炎癥介質的釋放,導致劇烈的全身炎癥反應,使機體進入“膿毒癥狀態(tài)”。 致使炎癥反應失控,從而發(fā)展到不可逆轉的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階段。 因此,早期減輕燒燙傷創(chuàng)面的炎癥反應對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減少患者全身反應非常必要且重要。 3,調控膠原的合成與代謝 燒傷創(chuàng)面修復過程中所形成的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是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構成燒傷創(chuàng)面基質,為創(chuàng)面上皮化提供一個支架。 燙傷創(chuàng)面的修復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成纖維細胞增殖,并產生大量膠原的過程。 膠原的生成是創(chuàng)面修復、瘢痕形成的決定性因素。羥脯氨酸是膠原中特有的氨基酸,其含量可間接反映膠原含量,是創(chuàng)面愈合評價指標之一。 多數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制劑,可通過影響羥脯氨酸的水平而增加膠原合成。 4,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 重度燙傷后早期,因缺血再灌流損傷致使組織發(fā)生過氧化反應,產生大量氧自由基,引起脂質過氧化反應發(fā)生。 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為機體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能清除自由基。提高創(chuàng)面抗氧化能力,保護細胞免受損傷,進而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 丙二醛作為體內自由基作用于生物膜所發(fā)生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終產物,細胞毒性明顯。 能損傷生物膜,并使蛋白質喪失活性,組織中丙二醛的含量能間接反映細胞氧化損傷的程度。 抗脂質過氧化損傷途徑同樣是多數治療燒燙傷中藥的作用機制之一。 5,其他纖維結合蛋白 其他纖維結合蛋白為特異糖蛋白,能與細菌、膠原類物質、肝素和組織碎片發(fā)生特異性黏附而提供基質背景。 從而發(fā)揮趨化調理、增強吞噬、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作用,在調控創(chuàng)面修復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研究發(fā)現外用地龍?zhí)崛∥镌诖笫鬆C傷后,能使創(chuàng)面中纖維結合蛋白顯著性增高,是其作用機制之一。 總結 中藥主要通過促進燒燙傷動物血清和創(chuàng)面組織生長因子的分泌及釋放;抑制炎癥反應,降低燙傷組織含水量,減輕創(chuàng)面水腫; 調控膠原的合成及代謝,提高創(chuàng)面羥脯氨酸含量而促進膠原合成; 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等環(huán)節(jié),來促進燒燙傷創(chuàng)面的愈合,有效預防或減少疤痕形成,提高愈合質量。 多數中藥制劑同時具備上述幾種作用機制,體現了中醫(yī)藥多途徑、多靶點、多層次的綜合調控作用特點,也是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所在。 結尾 半邊月的介紹就到這里啦,夠不到懸掛在天邊冰冷的月亮,便只能是心中的白月光啦。 只是不知這從地上冒出的粉紅鋪面的半邊月啊,能否像治療燙傷一樣,除去心中若隱若現的瘢痕,成為一顆朱砂痣呢。 參考文獻: (1)中藥在燒燙傷治療中的應用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楊勝群,熊茜,鄒俊波,張形,桑文濤,含南(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材標準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中藥資源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利用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成都611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