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這個故事想必很多讀者和觀眾都是熟悉的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話更是千古名句。 當時的情況是戰(zhàn)國末年,七雄并立,遠在關(guān)外的秦國“奮六世之余烈”,兵強馬壯,開啟了征服東方六國的步伐,在公元前230年的時候,秦國在秦王嬴政的統(tǒng)領(lǐng)下,現(xiàn)實滅了韓國,隨后在公元前228年,秦王派遣大將王翦遠征趙國,并且占領(lǐng)了趙國的都城邯鄲,接著將大軍繼續(xù)向北,逼近趙國北部的燕國。面對強大的秦軍,燕國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此時的燕國可以說是面臨著亡國的危機,所以燕國上下,都十分焦慮。其中包括燕國的太子,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太子丹。 太子丹心想,如果能找個人將秦王嬴政刺殺,那么燕國豈不是就可以化解這個危機了,所以太子丹經(jīng)過一番物色,選中了燕國一個很有本領(lǐng)的勇士——荊軻。經(jīng)過太子丹的一番游說,荊軻答應了,決定為了燕國百姓,去秦國刺殺秦王嬴政,最終的結(jié)果是,失敗了,荊軻死在秦王的劍下。 千百年來,無數(shù)人被荊軻的英雄壯舉所折服,同時也為他的失敗而扼腕嘆息,但是在荊軻行刺秦王的過程中,發(fā)生了讓人費解的一幕,就是荊軻在向秦王展示地圖的時候,匕首露了出來,荊軻立刻用右手握住匕首像秦王刺去,秦王非常吃驚,立馬轉(zhuǎn)身逃跑,但是被荊軻抓住了袖子,情急之下,甚至把那只袖子掙斷了。與此同時,秦王伸手去拔身上佩戴的佩劍,但是卻沒有拔出來。而此時荊軻已經(jīng)拿著匕首追了過來,秦王又急忙拔劍,但是又沒有拔出來。兩次拔劍不出,秦王有些著急,開始逃命,于是便繞著朝堂上的大柱子跑,但是荊軻緊追不舍,秦王只好一邊跑,一邊繼續(xù)拔劍,但是依舊沒有將佩劍拔出,秦王不禁大驚。由于事出突然,秦王手下的臣子們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竟來不及去救駕,眼見荊軻就要追上秦王,慌忙之中,秦王的一個御醫(yī)夏無且拿起來手邊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突然見到有外物襲來,伸手一擋,將藥袋拍了出去。 而就在這一瞬間,秦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秦王再一次拔劍,這次終于將寶劍拔了出來,接著揮劍斬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瞬間倒地,但是依然沒有放棄,他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將匕首向秦王擲去,秦王嬴政將身一閃,躲過了匕首,接著持劍將荊軻殺死。這次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行刺,以失敗告終,在這次行刺中,秦王嬴政總共拔了四次劍,但是前三次都沒有拔出,直到第四次才將佩劍拔出,這是為什么?關(guān)于這個問題,引起很大讀者和史學家們疑惑。 太史公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于是司馬遷這樣解釋:秦王的佩劍太長,所以不能及時拔出。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且往下看。 根據(jù)歷史記載和很多青銅劍的出土,史學家們認為古時候的青銅劍都很短,一般不超過60厘米,以著名的越王勾踐劍為例,也只有55.6厘米,按照常理,這種長度的佩劍,應當隨手就可以拔出,秦王怎么可能會因為佩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所以很多讀者和史學家們開始懷疑司馬遷的解釋,但是自己也給不出合理的解釋,所以一直以來這件事好像成了“懸案”。 但是在1974年一件文物的出土,總算完美解釋了秦王之所以三次都沒有拔出佩劍的原因了。197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fā)現(xiàn)了一把青銅劍,這把青銅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這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中國古代最長的青銅劍。據(jù)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分析,將劍做的如此之長,是為了在戰(zhàn)斗中更容易刺中對手,兵器講究“一寸長,一寸強”,秦國當時志在統(tǒng)一天下,所以秦國將普通的青銅劍加長,制造了很多長劍,而秦王嬴政就對長劍情有獨鐘,所以隨身佩帶長劍,也正是因為佩劍太長,在慌亂的緊急情況下,要將一米左右的長劍拔出,確實沒有那么容易。 由此看來,秦王之所以在荊軻刺秦時連續(xù)三次沒有拔出佩劍,就是因為佩劍太長,兵馬俑中出土的長劍這件文物完美的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