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你的財富之旅 大家好,我是簡七新媒體組的暢暢。 在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里,先跟大家說一聲:中秋快樂~ 應(yīng)著這個景,今天想跟大家一起,看一個關(guān)于親情的故事—— 必須承認(rèn),每個人都是會有些自己的“思維定式”的,我也一樣,一直以為: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多少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相關(guān)。 但上周末,看了一部英國的紀(jì)錄片《富哥哥,窮弟弟》后,卻顛覆了我的認(rèn)知:原來,人和人之間的分水嶺,并非完全是由出身決定的。 伊凡和大衛(wèi),是一對年齡僅相差一歲的親兄弟。 2人出生于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英國工薪家庭,爸爸是警察,媽媽是銀行的小職員。家境從未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 就是這兩個吃住上學(xué),都從未分開過的親兄弟,成年后的境遇卻天差地別。 弟弟大衛(wèi)過上了流浪漢一般的生活,吃住全在一個簡陋的房車?yán)铩h(huán)境狹小擁擠,堆滿了雜物,幾乎無處落腳,連用水都成問題。
所以,大多數(shù)情況下,大衛(wèi)一星期才能洗上一次澡。 他至今也沒有一份穩(wěn)定工作,偶爾靠打些搬磚、和水泥的零工,勉強度日。
要不是一直以來,都有來自母親和哥哥的暗中接濟,恐怕大衛(wèi)連一日三餐成問題。 而哥哥伊凡,就不光是能用富裕來形容的了。 當(dāng)被節(jié)目組問及資產(chǎn)狀況時,他只是用一句“無可奉告”輕描淡寫地回應(yīng)了一下。但光看看他的房產(chǎn),就知道伊凡收入頗豐——
如今的他,輪流居住在一套位于倫敦的四層聯(lián)排別墅、位于英國東蘇克賽斯的一幢13世紀(jì)老宅,和巴塞羅那上流社區(qū)的度假公寓中。
每一套都裝修別致,處處透露出伊凡對藝術(shù)不凡的品味。 可能是因為彼此狀況的天差地別,兄弟倆在20歲之后就分道揚鑣,過去25年時間里,相聚獨處的時間不超過48小時。
于是,在節(jié)目組牽頭下,兩人輪流進入對方家中,共同生活8天…… 雖然,年齡相差不大,但在伊凡眼中,弟弟大衛(wèi)一直是家里那個更受寵的孩子。即便經(jīng)常惡作劇、破壞公物,也幾乎從不會受到父母責(zé)罰。 相比之下,伊凡的童年就沒那么輕松了。從8歲起,他就開始打工:早上送報紙、晚上在超市或者包裝部門工作……
可能因為,一直以來都缺乏穩(wěn)定和認(rèn)可,伊凡也因此更渴望有所成就。 21歲那年,他獨自離家創(chuàng)業(yè),生性刻苦的他,第一筆小生意就做得不錯,轉(zhuǎn)賣后得到了100萬英鎊,算是他的第一桶金。 此后,他拿著這筆錢,再度創(chuàng)業(yè),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漸積累起如今過千萬的身家。
相比之下,可能就是因為童年生活過分輕松,愛闖禍的性格也始終沒得到約束,大衛(wèi)18歲那年沒能考上大學(xué)。 此后,他在參與汽車修理學(xué)徒和考試的過程中,再次中途放棄。 面對鏡頭,大衛(wèi)也直言不諱,來自親哥哥的壓力,讓他太急于求成。但越是想走捷徑,妄想撞大運,就離財富越來越遠。 也難怪,他始終無法在任何一份工作崗位上穩(wěn)定下來,更別說有所成就了。 出于對哥哥的嫉妒,大衛(wèi)開始變得憤世嫉俗,抨擊伊凡是貪婪的資本主義,甚至覺得每個踏實上班的人都是傻瓜。
對財富求而不得的情緒,讓大衛(wèi)變得性格偏激,他甚至迷信上一個“小行星沖撞地球”的末日理論,這些都讓他和哥哥漸行漸遠。 在兩兄弟重新生活在一起的那8天里,沖突和溫情交替上演。其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事。 記得在片頭,兄弟倆的母親,就如此評價她的兩個孩子:“伊凡總是很熱心,而大衛(wèi)則喜歡做些惡作劇,不是很壞的那種……” 伊凡在節(jié)目中也透露,雖然過去25年里,他與弟弟交集不多,但他一直在通過母親,暗中給弟弟金錢上的支持。
但這位不善表達、默默付出的哥哥,很顯然沒能得到弟弟的諒解。 共同相處的第2天,兩人就爆發(fā)了一場爭吵,起因是伊凡曾承諾給大衛(wèi),一艘價值10萬英鎊的游艇,卻最終食言了。 這件事給大衛(wèi)造成了哥哥不守信用的印象。即便伊凡一再解釋說:把一艘游艇拆解成零部件,從荷蘭運到英國的成本,遠超10萬英鎊。
但大衛(wèi)完全聽不進辯解,而是不斷通過:“你給我買了嗎?”的質(zhì)問,宣泄自己的情緒。 這不歡而散的一幕,讓我想起了,此前看過的一個理論——giver & taker。
很顯然,哥哥伊凡就是個典型的giver—— 從童年時,靠打工來減輕家里負擔(dān),到成人后暗中幫助弟弟,度過一場場難關(guān)。除此之外,他還是英國一慈善機構(gòu)的常駐成員。 而弟弟大衛(wèi),則是個明顯的taker:表面上看不起哥哥的財富,卻在言語中,始終繞不開對錢的計較,對游艇和富裕生活的渴望。
美國的沃頓商學(xué)院,就曾在一項研究中,對giver和taker的人生際遇,給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 相比taker這類“索取者”,在生活中扮演giver角色的人,更容易走到財富金字塔的頂端。 如此想來,兩位親兄弟之所以會走出如此天差地別的人生,似乎也找到了答案。
25年的兄弟隔閡,無法通過短暫的8天冰釋前嫌。但在紀(jì)錄片的片尾,兄弟倆罕見的給了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
大衛(wèi)在哥哥的車開走后,紅了眼眶。 伊凡也深知,幾十年來形成的生活和財富觀,他無力幫弟弟改變,金錢上的支持可能是他最后能做的一些補償,他因此深感無力。
而大衛(wèi),依然固守著他“小行星撞地球”的迷信,但也對久違的兄弟親情,萬分感激。 這部紀(jì)錄片的初衷,原本是想拉近兄弟倆的距離,但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窺見同一出身的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導(dǎo)演楊德昌,曾在自己的電影《一一》里,留下一句著名臺詞:“電影發(fā)明以后,人類的生命比以前,至少延長了3倍。” 其實,看紀(jì)錄片也好,讀書也罷,都有同樣的效果。重要的是,借別人的生活,反觀自己。 所以,如果不是出身決定了我們的貧富,到底是哪些因素更重要呢?我想在【留言】里看到你的答案。 祝各位中秋快樂 人團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