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都是不計回報的,在他們心里,只要子女過得好,家庭穩(wěn)定,婚姻幸福,那自己也就安心了,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還會為了子女的未來,心甘情愿的付出所有,自己舍不得吃穿,把僅有的錢財都留給了孩子,就是想讓他們在未來能夠多一份保障。 只不過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都不同,性格和三觀也有所差異,有的父母雖然也疼孩子,但是卻有自己的金錢觀,對于養(yǎng)兒防老并不是很看重,反而覺得錢財要放在自己手里才放心,一方面是覺得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的,給了也就拿不回來了,另一方面是害怕兒媳過于強勢,要是以后鬧了矛盾,自己手里沒點積蓄,也就沒有安全感了,思來想去后,才決定自己掌握經(jīng)濟大權(quán)才靠譜。 徐阿姨和老伴就是這樣的想法,雖然孩子剛出生時,他們也是各種寵溺和呵護,但是等到孩子大學畢業(yè),有了工作后,徐阿姨就不再給孩子經(jīng)濟上的幫助了,而是把錢存起來養(yǎng)老。 老兩口平日里就在大街上賣著早餐,忙完上午就收攤回家,雖然收入不多,但是日積月累下還是有了些存款,直到兒子準備結(jié)婚的時候,想跟徐阿姨借點錢買房,可老兩口一合計,始終不放心,雖然是借,那什么時候能還上誰都沒有底,而且徐阿姨一眼就覺得兒媳不好相處,估計這錢是要不回來的,索性也就拒絕了,還說家里有房子,沒必要再買新房了,兒子無可奈何,卻也沒辦法。 婚后不久,兒媳和徐阿姨就總是互相看不順眼,徐阿姨覺得兒媳太過強勢,兒媳卻覺得徐阿姨太過摳門,同個屋檐下的相處,婆媳矛盾也是愈演愈烈,最后還是兒媳的父母出錢,小兩口才付了首付住進了新房。 其實徐阿姨的兒子多少是有意見的,當初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時候,還跟父母要過錢,可徐阿姨的態(tài)度卻很堅決,還說道:出了社會你就得靠自己,要是現(xiàn)在就啃老,以后就沒出息了。好在有妻子的幫助,才得以熬下去。 直到后來,徐阿姨的老伴摔傷了腿,自己的身子骨又不好,可兒子回來照看了幾天也就回去了,還總說工作忙,沒什么時間過來,讓徐阿姨請個護工就好。 可是徐阿姨想來想去,始終覺得不穩(wěn)妥,護工再怎么好也比不上親人,于是又打了電話給兒子,想要去兒子家養(yǎng)老,可兒子卻為難地說道:媽,你也知道,我老婆是家里的獨生女,房子當初還是他們家出錢買的,現(xiàn)在她父母都在家里住了,哪里還有空房間的,你請個護工幫忙照顧下就好,錢我來出就行。隨后就說工作忙,把電話給掛斷了。 直到此時,徐阿姨才醒悟過來,雖然手里握著四十多萬存款,可她卻丟失了親情,連兒子都不愿搭理他們了,也怪自己把錢財看得太重,總想著自己有了積蓄,以后就不用看孩子的臉色,導致孩子有困難時,自己都舍不得借錢給他。 養(yǎng)老不是光有錢財在手就可以的,還需要親人間的照顧,晚年才會有真正的幸福,若是太過于斤斤計較,為了攢錢卻放棄了親情,只會寒了孩子的心,哪怕他們還會盡孝,也很難再去做到全心全意了,人心是相互的,你怎么對我,我就怎么對你,善待子女,自然也能贏得他們的孝順,若是把錢財看得太重,那一個家庭是沒有任何溫暖的,久而久之感情也就淡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