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蟲為昆蟲類虻科復帶虻的雌蟲體,又名牛虻。主產于廣西、四川、浙江、江蘇、湖北、山西、河南和遼寧等地。虻蟲在仲景書中,《傷寒論》入2方次,《金匱要略》入2方次。 【藥性特點】虻蟲苦,微寒。有小毒。入肝經。功能破血逐瘀,通經消癥。主治太陽病,虛勞病等。 【虻蟲的臨床應用】(一)治太陽病 太陽病變證 蓄血證 1.抵當湯證 見證、證質、證治、證方(見大黃條)。 虻蟲在抵當湯中,合水蛭,皆為蟲類藥,藥性峻猛,善破瘀積惡血。抵當湯證,亦見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之瘀熱內結證,屬異病同治例。 2.抵當丸證 見證、證質、證治、證方(見大黃條)。 虻蟲在抵當丸中,減少了虻蟲、水蛭的用量,加重了桃仁的用量,并將湯劑改成丸劑,其攻逐瘀血的作用較抵當湯緩和,為逐瘀瀉熱的和緩之劑。 (二)治虛勞病 干血癆證 大黃?蟲丸證見證、證質、證治、證方(見大黃條)。 虻蟲在大黃?蟲丸中,合大黃、桃仁、干漆、?蟲、水蛭和蠐螬等活血化瘀。 【虻蟲的配伍應用】1、配水蛭,一潛一飛,皆吸血之物,逐惡血,散結,治血結上下俱病者,功效尤彰。兩藥之破血逐瘀力量大于三棱,莪術,常治療瘀血閉經,癥瘕積聚,折傷墜撲,蓄血疼痛。 【虻蟲的用量用法】用量:常用量3—6克。 最小量30個(約6克),如抵當湯。 最大量1升(24克),如大黃?蟲丸。 按:虻蟲入肝經血分,能攻血瘀,功用與水蛭相似,常用于血瘀癥結之證。但藥力更為峻猛,服后可致暴瀉,藥過即止。體弱及孕婦均禁用。 【文獻摘要】 《神農本草經》:“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 《本草綱目》引《名醫(yī)別錄》:“主女子月水不通,積聚,除賊血在胸腹五臟者,及門候痹結塞?!?/p> 《本經疏證》:“治血結于下而病在上者?!?/p> 【參考資料】 1.據(jù)藥理研究 提高耐缺氧、擴張血管和加強血流量,提高心肌收縮力的效果,對腦垂體后葉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據(jù)現(xiàn)代臨床 主治肝大,脾大,肝硬化,肝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