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斗轉(zhuǎn)星移, 月缺又月圓,轉(zhuǎn)眼又一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jié)。 農(nóng)歷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主要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 中秋節(jié)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祈 福 《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边@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中秋祭祀月亮。 這種風俗逐漸影響到民間,逐漸成為拜月祈福。 宋朝大文豪蘇軾,在中秋佳節(jié),曾寫下千古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句子。祈愿天下所有的親人、友人、愛人,能夠安穩(wěn)長久,團團圓圓。 中秋節(jié)大家必備柚子,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祈福之意。 《易經(jīng)》:“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天上月圓的時候,人們求神祈福,希望地上人圓。 四季往復,陰陽輪轉(zhuǎn)的自然秩序,也是離別團圓的人間秩序。 中秋祈福,即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對天地自然的順應與尊重。 珍 惜 蘇軾曾在中秋節(jié)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周易·系辭下》講:“易之為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天道難測,人生無常,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得變動之中。 人生無常,珍惜當下。幸福從來不是去追逐最好的,而是珍惜當下?lián)碛械摹?/span> 看似最平常的,才是最珍貴的。 游子歸鄉(xiāng),一家團圓,在秋天清亮澄澈的月光下,搬一張八仙桌,擺上一桌好菜,準備好瓜果月餅,一家人一起幸福地吃完,這就是最好的團圓。 覺 悟 辛棄疾曾說: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意思是說,中秋節(jié)沒有月亮,只能賞花。 大團圓的節(jié)日里,也有遺憾。人生的覺悟,就是接受遺憾,“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王陽明說:“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相比月圓,更重要的是心圓。 去掉遮蔽內(nèi)心的雜念,恢復到本來的“良知”,也就養(yǎng)得了一顆光明的心,無論月亮陰晴圓缺,無論世界悲歡離合,內(nèi)心總是光明富足。 《易經(jīng)》說:純正以養(yǎng),保持內(nèi)心的光明,自然可以安定自己,撫育萬物。 平淡平靜,平凡,平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超然物外,自在安然,若能修至如此心境,則此生圓滿。 在這一天,漂泊的人終于得以還家,多年不見的舊友也可以再次相聚。 但愿人長久,平淡是真,千里共嬋娟,團圓是福! 祝愿大家中秋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