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家并不怎么出名的安徽汽車公司屢屢登上中國資本市場的頭條,這就是江淮汽車。原因無他,著名的德國汽車巨頭大眾盯上了江淮,大眾收購江淮50%的股權,到底看上了江淮汽車哪一點? 近日,一則盛傳的德國大眾集團股份并購消息,使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控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據(jù)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稱,大眾集團正就并購江淮控股50%股份展開最后談判,并購額至少為35億元,或將是中國電動汽車領域最大的并購交易。受上述消息影響,江淮汽車股價在二級市場持續(xù)發(fā)酵,多次被推上漲停板。截至5月28日收盤,江淮汽車報收8.38元,相比10天前4.95元的股價,漲幅接近70%。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以下簡稱“大眾中國”)和江淮汽車均宣布,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yè)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幾乎同步宣布的還有,大眾中國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電池生產企業(yè)國軒高科(002074)26%的股份并成為其大股東。江淮汽車和國軒高科的總部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大眾中國稱這兩項投資均將在今年內完成。這也意味著,年內,大眾將要在合肥投資21億歐元(約166億人民幣)。大眾中國方面表示,除提升在華電動產品數(shù)量和發(fā)展充電基礎設施外,大眾還將在電動汽車生產價值鏈領域加強投入,助力將安徽省打造成為中國電動出行的產業(yè)基地之一。 根據(jù)媒體報道,2018年6月,中國宣布將陸續(xù)放開汽車合資股比限制,不少外國車企隨即展開行動。同年10月,寶馬宣布,將對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華晨寶馬也因而將成為第一家外資股比超過50%的合資車企。大眾也被曝正尋求提高合資企業(yè)的股份。 目前,大眾在中國共有三家合資公司,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上汽大眾成立于1985年,上汽集團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達、桑塔納、帕薩特等眾多熱銷車型;一汽大眾成立于1991年,一汽集團和大眾、奧迪分別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奧迪、邁騰、高爾夫等大量熱門車型;江淮大眾成立于2017年,江淮汽車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僅有思皓一個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純電動車型。 江淮汽車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其營收為472.86億元,同比下滑5.6%;新能源汽車補貼為其重要收入來源,2019年扣非凈利潤為-9.78億元,2018年、2017年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77億元和-9.31億元,連續(xù)三年為負。 一家之前合作成果并不好的企業(yè),而且還連續(xù)多年虧損,德國大眾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這場收購大事件我們到底該怎么看? 江淮汽車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2001年08月24日,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上市,啟信寶數(shù)據(jù)顯示,江淮控股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獨資持有的國有公司,為江淮汽車的控股股東,持有其25.23%的股份。近些年,江淮汽車最讓市場關注的事情,無疑是江淮汽車成為中國著名造車新勢力品牌蔚來汽車的代工企業(yè),代工蔚來汽車幾乎成為了江淮最讓人關注的新聞。那么,作為世界汽車巨頭的德國大眾到底看上了江淮什么呢? 首先,三大大眾合資企業(yè)收購江淮無疑是最劃算的買賣。正如我們前文說的,2018年國家陸續(xù)開放了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在大眾面前一下子放著了三個選擇,一個成功推出桑塔納、斯柯達的上汽大眾,另一個是推出奧迪、高爾夫的一汽大眾,以及最后的江淮大眾,但是問題是上汽和一汽都是中國國產汽車的絕對巨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可是上汽、一汽這兩大巨頭手中的絕對現(xiàn)金奶牛,放著任何一家都不會把這么好的業(yè)務拱手相讓,想象寶馬一樣徹底控制華晨寶馬幾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對于大眾來說不得不把眼光放得低一點,看看江淮汽車,相比于上汽和一汽,江淮汽車無疑是個小字輩,無論是體量還是經營能力都遠不能和前兩者相提并論。對于大眾來說,既然前兩者都那么難以拿下,大眾又不會僅僅只能夠滿足于合資生產汽車,之前之所以弄合資工廠畢竟是有政策約束,既然政策放開了,這個時候拿下江淮讓江淮汽車成為大眾最好控制的企業(yè)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好生意,所以擅長做買賣的大眾會選擇江淮也并不讓人意外。 其次,新能源汽車才是大眾心中永遠的目標。近幾年來,大眾被“排放門”事件弄的焦頭爛額,遭受了高達300億歐元的罰款。并且,隨著歐盟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對于大眾來說,無論想不想都必須要走上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路上來,因此大眾宣布到2025年,每年銷售300萬輛以上的純電動汽車,其中,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但是,問題來了,大眾在上汽和一汽的合資企業(yè)生產的可都是燃油車,電動車方面大眾并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那么,這個優(yōu)勢怎么來呢?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收購,自己沒有收購一個不就有了,而再來反觀江淮汽車,江淮汽車雖然無論是收入還是業(yè)務都非常不景氣,但是無可否認的是江淮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最早的玩家,雖然發(fā)展的不怎么太好,但是江淮的新能源汽車本身就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而且還有大量的產能剩余,江淮汽車目前的工廠產能近一半閑置。這點在蔚來汽車挑選江淮作為自己的汽車主要代工廠商的時候就能夠證明,對于大眾來說,收購江淮無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拿到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體系,稍加改造就可以為我所用,大眾可以充分把這部分產能利用起來,去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么好的事情,大眾當然不會放過。 第三,對于江淮來說大眾入主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除了大眾看上江淮之外,其實還有江淮本身需要大眾,江淮汽車雖然布局新能源汽車較早,但是長期以來一直都處于不好不壞的狀態(tài),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車4月28日晚間披露一季報,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yè)收入91.20億元,同比下滑37.68%;凈利潤為虧損3.5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6463.59萬元。一季報如此不好,其實也體現(xiàn)出來當前江淮汽車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而大眾如此粗的“大腿”對于當前的江淮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一方面,江淮汽車拿到大眾投資的10億歐元將會有效幫助自己渡過當前的難關,從而緩解當前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大眾的技術能夠幫助江淮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再加上大眾品牌力的加持,對于江淮來說的確不是壞事。 大眾投資江淮的確是江淮最近一段時間難得的好事,只是兩方聯(lián)姻到底能否結出碩果,這就要看下一步的真正發(fā)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