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姐終于趕在新版《小婦人》撤檔前,去電影院看了。 由于疫情的影響,這部影片在國內上映的日期,一度從 2 月延到 8 月??诒埠芨?,豆瓣評分停留在 8.1 分。 可票房卻相當堪憂。 但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姐覺得不聊聊實在可惜。 先看卡司,從導演到演員,《小婦人》堪稱好萊塢年度頂級配置。 三度入圍奧斯卡的「靈氣少女」西爾莎-羅南,和俘獲萬千少女心的「甜茶」,重組 CP。 兩人曾在《伯德小姐》中組過 CP 還找來一眾大咖做配角: 憑借《哈利·波特》系列紅遍全球的「赫敏」,艾瑪-沃森。 還有不久前拿下第四座金球獎的勞拉·鄧恩,和三獲奧斯卡的“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 導演是好萊塢新晉才女格蕾塔·葛韋格,執(zhí)導過的《伯德小姐》。 《小婦人》的小說原作,來自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被視為少女必讀經(jīng)典。 作為一個超級 IP,這部作品連續(xù)被改編成動畫、電影、連續(xù)劇、音樂劇等各種形式。 其實,故事不管怎么拍也都是那一個: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馬奇家里性格各異、人生理想各不相同的四姐妹,是怎么長成大人的。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 是什么讓《小婦人》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成為萬千女性的成長必修課? 152 年前標準的“大女主” 在事業(yè)上獨立自強
如果說四姐妹中最出圈的主角,那一定是二女兒喬(西爾莎·羅南 飾)了。 喬既是《小婦人》的主人公,又是原著小說的作者原型。
在那個女性不能工作、沒有收入的年代里,因為父親投身南北戰(zhàn)爭,喬不得不和母親、姐姐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 而這也作為契機之一,讓她開始覺醒獨立意識。 在姐姐梅格憧憬著愛情和漂亮裙子的時候,喬希望自己可以像個男人一樣成為作家,出版小說、撰寫文稿。 “我想先做一番事業(yè),做一件特別特別了不起的大事,就算死了也能被人記住。” 甚至在喬十幾歲時,就已經(jīng)看穿了當時婚姻中女性因為不工作、經(jīng)濟不獨立而必須要依附男性的事實。
當她拿著自己的書稿去出版社時,編輯會跟她強調: 小說里女人的結局要么嫁人,要么死掉。 換言之,女人的活法,是被社會規(guī)范好的,結婚是她們人生的某種終結,和死亡一樣。 唯有塵埃落定,才叫 “完整” 。 但喬并沒有妥協(xié)于男權社會賦予的身份地位。
不被婚姻束縛? 你要先知道,你是誰
在那個年代,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女人一生的關鍵就是要嫁得好。(至今還有人這么想呢……)
“沒有人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至少對所有女性來說,你得嫁得好?!?/p> 這聽起來,是不是像極了七大姑八大姨嘴邊的“教導”? 但是喬卻并不想被婚姻束縛,她想要依靠自己,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 當青梅竹馬勞里向她告白,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喬深知結婚之后,自己必須好好扮演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不可能去完成作家的夢想。 比起失去愛情,她更害怕失去自我。 在婚姻面前,她認定女性不必急著回答 yes or no,而是首先該要想好自己要成為誰。 在《小婦人》中,看似貪慕虛榮的小女兒艾米,提到另一個百年前的女性困境: “女性如同附庸,無法單獨繼承財產(chǎn)。有遺產(chǎn)的女性要通過嫁人才能由丈夫兌現(xiàn)這筆財產(chǎn);沒有遺產(chǎn)的貧窮女性沒有工作機會,無法自食其力,被迫靠婚姻謀生存?!?/p> 所以艾米作為無力對抗世俗的舊時代女性,為了讓自己過得好,選擇了順應游戲規(guī)則,為找到一個好丈夫禪精竭慮。 它道出獨立的代價——想實現(xiàn)婚姻自由,先實現(xiàn)財務自由。 就像姑姑教育喬的一樣:“想不結婚?前提是你得有錢?!?/strong> 別看這句話“俗氣”。但它說出的,是超越這個時代的警醒。 這也反襯了喬敢打破世俗的勇氣,到底有多可貴。
這段獨白,超越了 152 年的時光,在 2020 年的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共鳴。 最讓姐驚喜的是,在故事結尾,喬終于實現(xiàn)了少女時代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最后,她緊緊抱著這本心血之作,滿是幸福與激動。 說到底,那才是她心中最看重的東西,也是她一生最驕傲的成就—— 不是婚姻,而是手里的作品。 為什么在 2020 我們還需要《小婦人》?
而這種堪稱“妄想”的念頭,在那個“女人的宿命是結婚生子”的時代里,基本屬于夢話。
《小婦人》原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她曾在日記里寫道: 「讀者寫信來問小婦人嫁給了誰,似乎這是一個女人一生的唯一目標和結局,我不會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把喬嫁給勞里。」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和《小婦人》
即便她們生活在 152 年前,但她們的渴望和堅持,依然適用當下。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小婦人》成為萬千女性的成長教科書?
她們的存在,激勵了無數(shù)姑娘打碎原有思維和世俗的桎梏。 新版《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說:我意識到喬是我少女時代中的英雄,而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是我身為成熟女性的英雄。 女權主義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小時候經(jīng)常和姐姐玩《小婦人》的游戲,波伏娃總是扮演喬,她后來說:我告訴自己,我也像她一樣,我也會更優(yōu)秀,找到自己的位置。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加拿大最著名的小說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以及英國女作家 A·S·拜厄特,《暮光之城》的作家斯蒂芬妮·梅爾,都曾表示,這本書給她們帶來了鼓舞和方向。 紅極一時的《我的天才女友》里,《小婦人》也成為 2 個女孩的啟蒙書。 這本書的名人擁躉,名單很長,影響力覆蓋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 但所有被影響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女性。 她們有自己的夢想,但最初,她們不太敢堅持,因為在環(huán)境的壓抑下,她們身邊,沒有人做這樣的事情。 她們一度也不太確定,自己想要走的路,是否是對的?她們不想成為異類,但也沒有其他參照物。
于是,她們中有些人,突破了局限,讓更多女性,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小婦人》的忠實讀者之一,女權主義者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寫到過:
這大概也是《小婦人》被 6 次翻拍的重要意義: 希望姑娘們保持警覺,保持奮斗,別在錯誤的冒險中失去攀登的力量,不要把自己的權利拱手讓人。 就像《小婦人》作者路易莎所說的一樣: “我要用自己的頭腦做武器,在這艱難的世間開創(chuàng)出一條路來?!?/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