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進入日本社會并最終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經歷了一個長期、復雜的發(fā)展與演變過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國人的熟知的三國文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了三國文化傳入日本的時間及在日本社會的發(fā)展,那么,三國文化是從什么時間開始融入?有什么樣的代表作品?對三國文化的后續(xù)發(fā)展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筆者結合相關文獻,對這一問題做一個簡概。 《三國志》及《三國演義》傳入日本后,起初只是日本皇室及上層社會精通漢語的人群中傳播,直到十七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日譯本出現,才面向普通民眾并逐漸成了日本社會的大眾讀物。三國文本在早期兩百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日本學者大都依照原著,進行直譯或意譯。在這一時期中出現的諸多相關研究文學等作品,都秉承著尊重原著的前提,忠實地向讀者講述驚心動魄的三國故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新的《三國演義》譯本出現之前。 據《日本人與<三國演義>》中的記載,日昭和十四年(公元1939年),由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以日譯版《通俗三國志》為母本,創(chuàng)作而成的長篇小說《三國志》面世之后,在性質上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吉川英治是日本近代知名作家,十歲時就已經開始向日本的各大媒體投稿,具有非常扎實的文學創(chuàng)作功底。他的成名之作有兩部,一部是日昭和十年(公元1935年)創(chuàng)作的、以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將領為原型的長篇歷史類小說《宮本武藏》,另一部就是《三國志》。 吉川英治版《三國志》最大的特點,就是完全脫離了原著,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內容,進行了全面重塑。該書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曹操與劉備,在形象上也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作者通過對人物形象、服飾、對話等內容的大篇幅描述,將自己對三國故事及人物的解讀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的形象、性格、經歷等各方面,更加接近日本民眾的閱讀習慣和審美需求。該書出版之后,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廣泛好評,民眾爭相購買、傳閱,成了迄今為止銷量最大的三國譯本。 吉川英治在漢語和文化等方面幾乎一竅不通,這是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優(yōu)勢。他在創(chuàng)作時可以完全擺脫比照原著進行直譯、意譯的困擾,將自己的理解、解讀、觀點、精力等,全部集中投入到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所以,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被當今學者們普遍認為是《三國演義》融入日本民族文化的開始。同時,該部《三國志》也是最具日本民族特色三國文化的代表作品。 在該書發(fā)行的過程中,還發(fā)生過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精通漢語及文化的日本學者立間詳介,以 《三國演義》原著為母本,直譯了一部最為詳盡、也最接近原著的《三國志演義》譯本。在譯著該書時,立間詳介翻閱了大量古籍資料和《三國志》原著,對書中的人名、地名、時間、職位等進行了嚴謹的考證,力圖將真實的原著呈現給日本大眾。為達到此目的,立間詳介還特意在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來介紹《三國志》正史與《三國演義》中虛構部分的區(qū)別。 然而,當該部最接近原著的譯作在日本面世之后,受到的境遇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立間詳介在該書發(fā)布的過程中不斷收到日本讀者的投訴,稱《三國志演義》可讀性與趣味性差,對原著的修改太過明顯,希望他能尊重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原著。由此可以得知,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自發(fā)布之后在日本社會的影響極大,以至于民眾都以為這才是《三國演義》原著的忠實體現。 此外,吉川英治版的《三國志》在后期的發(fā)展與傳播過程中,對日本的游戲、動漫、戲曲、影視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在游戲行業(y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風靡一時的《三國志》單機游戲。這部游戲就是以該部著作為母版,由日本的游戲開發(fā)工作者們制作而成的。還有就是上世紀末,在日本各大劇院上演的超級歌舞伎戲曲《新·三國志》,其中的整個故事架構與人物的塑造,其靈感也是來源于該部著作。 我在上篇文章中簡單地介紹了戲曲《新·三國志·關羽篇》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那么,在該系列劇中,諸葛亮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又會有怎樣顛覆我們認知的故事發(fā)生呢?接下來,筆者結合相關文獻,對《新·三國志·孔明篇》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本世紀初,超級歌舞伎版的《新·三國志·孔明篇》在日本各大劇場上演,其盛況比第一部《關羽篇》上演時還要熱烈。該劇中,諸葛亮不僅是一位智絕的軍師,還是一位癡情的熱血男兒。諸葛亮被劉備招募之后,預感到前路危機重重,不忍心讓自己的初戀情人翠蘭陷入危險的境地,毅然將其留在了魏國。諸葛亮在劉備帳下效力期間,以其卓越的風采吸引了孟獲的妹妹祝融。在祝融對其百般追求的過程中,屢屢被諸葛亮拒絕。后來,祝融終于知道了諸葛亮還心念初戀翠蘭。于是,祝融不顧個人安危,遠赴魏國幫助諸葛亮尋找戀人。 諸葛亮在與魏國交戰(zhàn)的過程中,對魏國名將姜維甚是心儀,想將其收入帳下為蜀國效力。終于有一天,諸葛亮再次與姜維在戰(zhàn)場上相遇,不過,此時戰(zhàn)場上還出現了一個長相跟翠蘭一模一樣的女人。經諸葛亮詢問之下才得知,這個長相跟翠蘭一樣的女人,竟然是他與初戀翠蘭所生的女兒,而姜維則是她同母異父的弟弟。之后的劇情,我想不用多說,朋友們也都腦補出來了。翠蘭已經在多年前病逝,姜維在魏國也得不到司馬懿的重用,正巧又趕上祝融找到了諸葛亮的女兒,于是,姜維就毅然投靠了諸葛亮,為蜀國效力,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維成了蜀國的中流砥柱。 整部劇情荒誕不羈,國人對之嗤之以鼻,卻在日本大受歡迎,擁有極大的空間和市場。這既是日本特色三國文化的體現,也是吉川英治版《三國志》在日本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又一證明。 參考書籍:《三國演義在日本的流傳及影響》、《日本戲劇》、《日本人與三國演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