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讀到《三國演義》后半卷時,不少讀者不得不感嘆諸葛亮的識人之明。因為他看中的接班人姜維真的很努力,后者不僅完美執(zhí)行了諸葛亮兵出隴右的戰(zhàn)略決策;而且在蜀漢亡國之后,姜維還孜孜不倦想著復國。在姜維的挑唆之下,鐘會神奇地出現(xiàn)了野心,遂與姜維策劃了謀反。不過兩人辦事不密,致使消息走漏,最終都死在亂軍之中。 說到這,或許有讀者感到奇怪,鐘會本是司馬昭的心腹,他為什么如此輕易的就被姜維策反了?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白,鐘會自己的態(tài)度。從正史中記載的來看,即便姜維不策反鐘會,他也生出了異心。而且鐘會謀反,其實是臨時起意,跟姜維的教唆并沒有太大關系。在不少人看來,鐘會剛剛立下滅蜀大功,他在這時候卻選擇謀反,豈不是無比愚蠢的行為嗎?其實恰恰相反,鐘會就是因為太聰明了,才讓他一時鬼迷心竅。 鐘會出身潁川,乃是太傅鐘繇幼子。《三國志·鐘會傳》中便提到過,鐘會從小便很聰明,頗有才氣,而且“博學精練名理,以夜續(xù)晝,由是獲聲譽?!碑敃r不少人都非??春苗姇?,王獨就稱鐘會為“王佐之才”,甚至還有人把他比作張良。這樣聰明的鐘會,他竟然日后會謀反,這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說到這,便不得不提魏國伐蜀之戰(zhàn)的深層原因了。當時的魏國內部,曾發(fā)生了一場叛亂。司馬氏的掌權人司馬師在平叛過程中,受到驚嚇,舊傷復發(fā)而死。魏帝曹髦覺得這是一次翻盤的機會,于是他暗中制定了翻盤的計劃。不巧的是,阻止曹氏重新執(zhí)掌朝政的人,正是鐘會。在他的幫助之下,司馬昭順利接過了兄長司馬師的權力。但此時的魏國內部,經過這次內亂,似乎隱隱分為了兩派。為了轉嫁國內矛盾,司馬昭決定通過戰(zhàn)爭來緩和一下。從這方面考慮,司馬昭此舉和昔日諸葛亮北伐,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就這樣,作為司馬昭的心腹,鐘會被任命為鎮(zhèn)西將軍,總覽討伐蜀國事宜。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鄧艾竟然帶兩千兵馬偷渡陰平,打了蜀國一個措手不及,進而一鼓作氣拿下了蜀國。對此,恐怕魏蜀吳三國都沒想到吧。鐘會接到消息之后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反而是惶恐;因為功高震主的道理,鐘會太了解了。 鐘會的求生欲不可謂不強,他甚至在大軍開拔之時,便已經采取自污的手段了。據(jù)《三國志·鐘會傳》記載:“(鐘會)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后行,而橋穿,馬足陷,于是斬儀。”許儀乃是許褚之子,但鐘會卻不由分說斬殺了他。此舉看似魯莽,實則是鐘會為自己留下的一條后路。此時的鐘會,確實沒打算立功,他甚至還有退兵的打算。據(jù)《三國志·姜維傳》記載:“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p> 鐘會與姜維在劍閣相持了一段時間,這時候正要退兵,但是一個大功勞就砸在他頭上了。鄧艾帶了二千人馬,就讓蜀后主劉禪投降了。盡管這個奇功不是鐘會立的,但他畢竟是魏國統(tǒng)帥,理應受到嘉獎才對。鐘會這個聰明人腦子一熱,最終生出了反心。他先是將另一位副將諸葛緒的兵權給奪走,然后上書給司馬昭,說鄧艾有謀逆之意。不僅如此,蜀國投降以后,鐘會還主動拉攏姜維等蜀漢大臣,以求得他們對自己的好感。鐘會種種行為,都是發(fā)生在鄧艾滅蜀以后;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鐘會確實是為了自保臨時生出了謀反的念頭。 不久之后,司馬昭的回信來了,他支持鐘會對鄧艾采取措施:“司馬文王懼艾或不從命,敕會并進軍成都,監(jiān)軍衛(wèi)瓘在會前行,以文王手筆令宣喻艾軍,艾軍皆釋仗,遂收艾入檻車?!钡岀姇鼮榛炭值氖?,鄧艾已經被自己給控制住了,司馬昭竟然還派大軍前來。因而在鐘會看來,司馬昭是想把自己也給一并收拾了。鐘會情急之下,最終選擇了謀反。當然,鐘會是一個聰明人,他選擇謀反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慮的。 一方面,鐘會剛剛取得了大勝,“獨統(tǒng)大眾,威震西土”。在此情形之下,鐘會又控制住了姜維,此時他“自謂功名蓋世,不可復為人下,加猛將銳卒皆在己手,遂謀反。”可以看到,鐘會對自己的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他甚至打算讓姜維帶一支兵馬直取長安:“欲使姜維等皆將蜀兵出斜谷……以為五日可到孟津,與騎會洛陽,一旦天下可定也?!倍硪环矫?,鐘會也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一旦謀反失敗,他干脆可以學劉備那樣,退守蜀中自成一派,繼續(xù)維持著另一種三國鼎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fā)。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p> 想到這里,鐘會便與姜維兩人迅速發(fā)動了叛亂。鐘會這個聰明人,在做出這個決定后,反而得意洋洋:“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然而諷刺的是,鐘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自以為魏軍都被自己掌控在手中,從而忽略了事情的機密性。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鐘會要謀反的消息一夜便傳盡了整個魏軍。在胡烈的刻意引導之下,魏軍內部最終發(fā)生了兵變,鄧艾、鐘會、姜維三位良將最終都死在了亂軍之中。鐘會屢立戰(zhàn)功,最終卻落到這個結局,也難免讓人唏噓不已。 參考書籍:《三國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