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袞騎虎救駕 張玉虎 “騎虎難下”這個成語,可以說是人人耳熟能詳,“騎虎難下”所比諭的那種尷尬處境,人們也都能心領(lǐng)神會,勿需多言。但是騎老虎這樣的事情可就不是人人都體驗過的了,甚至可以說是人人都沒有體驗過的。馬戲團的訓(xùn)虎女郎所騎的老虎,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虎了,那是人們玩于股掌之間的寵物、玩偶。中國古典小說中所描寫的那些打虎英雄們,也都是或用弓箭或用梢棒或用快刀把老虎射殺打死了事,沒有哪一個是騎在老虎背上讓老虎馱著跑的。其中勇氣最為人們稱道的武松騎在老虎背上時,老虎已經(jīng)元氣喪盡,只能等著受死了。倒是史書上記載了這么一個騎虎救駕的孤例,這個敢于騎虎的英雄是我們山西大同人。 據(jù)《遼史〉載,遼圣宗開泰五年(公元1016年)秋七月甲辰,遼圣宗和群臣獰獵于赤山皇家圍場。這個遼圣宗名叫耶律隆緒,就是我們在戲曲舞臺上看到的楊家戲上的那個常與宋王朝交戰(zhàn)的蕭太后的兒子。那時遼國的疆域包括現(xiàn)在華北的北部和東北的大部,國力十分強盛,皇帝出來打獵也十分排場。讓若干士兵圍住一片山林,皇帝的車駕就在空出的一個口子上等著。士兵們一邊縮小包圍圈,一邊虛張聲勢制造響動,受驚嚇的動物們便往皇帝所在的那個口子上跑去,皇帝的任務(wù)就是挽弓放箭。射中了大家高呼皇帝神勇。射不中了當(dāng)然也沒人敢喝倒彩,人們只會說“不是皇帝箭法差,而是獵物跑得太快了”之類的話而已。一般時候圍獵能打到的動物也不過是些鹿狍狐兔之類的,可是那一天的運氣特別好,“哄場”士兵們竟將一只雄健強壯色彩斑爛的成年東北虎趕到了皇帝的眼前。遇上這樣的“好事”,其他人當(dāng)然不敢逞能,不敢“ 先下手為強”了。大家都在一旁騎著馬袖著雙手恭觀皇帝如何開弓放箭??刹辉虢o皇帝駕車的那匹馬雖然驃肥體壯又高又大,卻是一個“銀樣蠟槍頭”,一見到老虎就嚇得又叫又跳,弄得個皇帝也手忙腳亂起來,箭還沒有搭到弓弦上呢,那只暴怒的老虎早騰身向皇帝撲來?;实凵磉叺挠周姾徒紓円矅樀没觑w魄散,早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一個個抱頭鼠竄四散躲避。眼看老虎就要傷著皇帝了。這時忽見一個人跳下馬來,乘老虎不注意從側(cè)面抓住老虎的耳朵從身躍到老虎背上。這一招還真是厲害,嚇得那老虎全不顧百獸之王的威儀,背上那人扭身就向樹林跑去?;实坻?zhèn)靜之后,全不顧老虎背上還有一個人,連忙命令士兵們快放箭。騎著老虎的人則怕傷著自己,連連大聲呼喊不要放箭。人們見老虎已跑遠了,也就沒有去放箭。虎背上的人伺機拔出短劍來刺死了老虎。 虎口脫險的皇帝對殺虎英雄贊不絕口,當(dāng)晚便設(shè)宴犒賞,還把酒桌上的金銀酒器全部都賜給了他。還朝后賜他“國姓”,也就是讓他改姓耶律,封他為“圍場都太師”,還命當(dāng)時的御用文人張儉、呂德懋作了一篇專門贊揚他的長篇大賦。 這個人名叫陳昭袞,小名王九,云州(今大同市)人,他從小就勇而善射,由于處在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雜居的地區(qū),通曉雙方語言,能充任翻譯。仕遼后他曾任過補祇候郎君,奚拽刺詳穩(wěn)、敦睦宮保并兼掌圍場事等官職。遼圣宗遇虎時,他正是負責(zé)這次打獵的官員,皇上一旦出事,他必然罪責(zé)難逃,怪不得他要那樣地“奮不顧身”了。 陳昭袞的這一“英雄事跡”人們之所以知之甚少,可能是由于多年來大漢族主義的影響,對發(fā)生在“非正統(tǒng)”地區(qū)的史實不感興趣所造成的吧。其實,當(dāng)時的遼、金等與內(nèi)陸趙宋王朝平行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由于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其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都發(fā)展很快,特別是他們強大的軍事力量更是不容忽視的。關(guān)心中華民族發(fā)展史的人,也應(yīng)該很好地研究一下這一部分歷史。 |
|
來自: 享道 > 《駐館作家:張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