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七年,會發(fā)生多少事情?階級的鴻溝努力就可以跨越的嗎? 婚姻對于幸福人生有多重要? 63歲的你會如何回顧一生?...... 去年我的豆瓣影單里躺了兩百多部“想看”,漫長的日夜宅家期間劃拉著看掉了一大批。最想來聊聊的是一系列很出名的英國紀錄片叫《人生七年》,可能好多人都聽過,最后一集去年六月剛剛播完。相信大部分人看完都會有所啟發(fā),特別是如果為人父母。 導(dǎo)演跟拍了14個英國人的真實人生,從第一集的7歲到第九集的63歲,從懵懂活潑的幼年,到叛逆倔強的青春期,到擁有事業(yè)婚姻家庭的中年,最后到肥胖謝頂白發(fā)蒼蒼皺紋密布的老年。他們歷經(jīng)結(jié)婚離婚、失業(yè)升遷、父母離世、生病奔波,觀眾眼看著他們經(jīng)歷變遷,好像一場赤裸溫柔的人類觀察。 14人中只有一個人跨越了童年的階級,大部分的人生平凡又充滿波折。不過在我看來,他們的生活并不是通往某個階級的一條線,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圓點,在某一個具體的點上,一些人比另一些更加幸福和滿足。 所以今天想借由他們的故事聊聊,影響人生幸福的到底是哪些事情? 1. 原生家庭的愛和傷紀錄片的初衷是為了探討階級問題,顯而易見,階級跨越異常艱難。如果我們把視角回歸到微觀的個體身上并且把時間尺度放大到63年,階級于人生的重要性沒有預(yù)想得那么核心。導(dǎo)演多次提及這個問題,受訪者幾乎都表示,這個問題沒有給他們帶來過困擾,若不是每七年會被問一次,他們壓根不會思考這個問題。 相比階級,原生家庭下的其他因素幾乎是刻骨銘心地影響著一生,包括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父母與孩子的關(guān)系。 紀錄片中一半孩子的父母都離婚了,大部分人后來都承認了父母離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當家庭破碎發(fā)生在心智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 來自于中產(chǎn)階級的Neil,在7歲時是招人喜愛閃閃發(fā)光的小天使,有些殘忍地看著他14歲時變得沉悶,21歲時輟學(xué),28歲成為流浪漢,往后一直靠救濟金度日,直到42歲狀態(tài)才有一點點好轉(zhuǎn)。21歲接受采訪的時候他明確表達了對父母的怨恨,他說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父親非常嚴肅、諱莫如深,母親又過于情緒化,后來幾十年間他和父母關(guān)系都是僵化的。 而到了63歲的時候,問及人生最重要最快樂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把家庭放在了其他任何事情的前面。 2.性格從童年養(yǎng)成性格的形成除了天性使然,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原生家庭和童年時期父母的言傳身教。 紀錄片里邊最樂觀開朗的男孩Tony和女孩Sue,都擁有幸福穩(wěn)定的原生家庭,他們和父母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也得到了父母的無限關(guān)愛和支持。成年后,憑借這份來自心底的樂觀和自信,勇敢地嘗試種種人生。 尤其是Tony,7歲時說想當騎師、14歲時說想當出租車司機、后來說想演戲和開酒吧,他都一一嘗試了,又都一一失敗了,但是他毫不在意,坦然面對鏡頭開心地說“我嘗試過了”。 被寄養(yǎng)在兒童福利院的兩個孩子Symon和Paul,自幼感受到了父母的拋棄,他們表現(xiàn)出了比較明顯的自卑和害羞,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成年后,因為工作上的自卑,Paul接受過心理治療。 3.好的婚姻是救贖如果說原生家庭對前半生起著決定性影響,那么婚姻的的確確對后半生起著決定性影響。這種影響在紀錄片里體現(xiàn)得比我預(yù)想的更加強大,原來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是可以很大程度被治愈的,治愈的催化劑之一就是婚姻。 自卑的Symon和Paul都遇到了愛說愛笑樂觀開朗的妻子,給予他們愛與自信。Paul的妻子說被他年輕時候的無助所吸引,看到他7歲時候的采訪非常心疼。能真實看到他們在婚姻的滋養(yǎng)里慢慢放松和舒展開來。 改變最明顯的是富家女Suzy,仿佛一瞬間被婚姻拯救。14歲時,她的父母正在離婚,她叛逆地不愿意看鏡頭,甚至對著鏡頭翻白眼。21歲時,她化著大濃妝,一刻不停得抽煙。28歲時,Suzy簡直判若兩人,變得異常平和溫柔,導(dǎo)演追問原因的時候她說是因為丈夫。 除此之外,紀錄片中一半人都經(jīng)歷了離婚,不過大部分人都在后來收獲了更加幸福的婚姻,離婚并不意味著失敗,只是適時結(jié)束一段錯誤的關(guān)系。 4.教育:足夠努力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教育幾乎是實現(xiàn)階級跨越的主要途徑,但同時又是階級跨越難以實現(xiàn)的原因之一。因為越是底層階級,能在教育上投入的資源越少;越是上層階級,對于教育的投入越大。 成年之后他們紛紛聊了子女教育的問題,有意思的是,越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越早地意識到教育的重要。21歲還在劍橋念書的Andrew就說,教育是能給孩子提供的奪不走的財富。 相比之下中下階層對小孩的教育選擇更加寬松和隨性,當然一部分原因是選擇的余地更少。沒上過大學(xué)、又因為生病長期沒有工作的Jackie當了祖母之后,卻一直告訴孫女要上大學(xué),原因是不希望她和自己一樣目光短淺。 養(yǎng)尊處優(yōu)的John前八集都看起來優(yōu)秀得毫不費力,七歲說自己要上劍橋然后去了牛津。但最近的一集他透露說,大家對他有太多誤會,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庭經(jīng)濟陷入困境,他也和其他人一樣拼命讀書才拿到了牛津的獎學(xué)金。 5.健康隨著時間越來越重要健康的問題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很少提及,好像不在人生的考慮范圍內(nèi),中年以后,健康開始越來越重要,甚至嚴重影響著生活質(zhì)量。 Lynn35歲時被查出患有先天疾病,非常殘酷地看到她后面幾十年中的衰老程度遠超過其他同齡受訪者,63歲采訪時已經(jīng)離世五年。Jackie 42歲患了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無法工作,導(dǎo)致生活艱難。唯一實現(xiàn)了階級跨越的Nick 63歲患了喉癌,他說疾病的折磨是目前最令人難過的事情。 6.喜愛的工作讓人閃閃發(fā)光對于他們每個人來說,工作的意義似乎都不只是養(yǎng)家糊口,更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 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容易嗎?似乎在任何地方都不容易。紀錄片里大部分人屢次變換過工作和行業(yè),少數(shù)人說特別熱愛當下正做的事情。記憶猶新的是沒有讀過大學(xué)的Sue,小孩長大之后她去倫敦大學(xué)做了行政工作然后逐漸升為主管。 整個人在這個階段閃閃發(fā)光榮光煥發(fā),她說自己非常幸福也非常幸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覺得自己天生就該干這個,從來不會不想上班。 7.幫助他人非常意外地發(fā)現(xiàn)很多受訪者都有一顆善良助人的心,不分階級。 中產(chǎn)階級小天使Bruce在7歲時就說希望長大后到非洲去教那里的孩子學(xué)習(xí),牛津大學(xué)畢業(yè)后果然去了一家公立學(xué)校教移民的孩子,后來還前往孟加拉做了一段時間教學(xué)。 上層階級John一生致力于自己家族所在的保加利亞的慈善。 工人階級Lynn在兒童圖書館工作,一直熱心地幫助殘障兒童閱讀。特別令人欣慰的是,63歲拍攝時,雖然Lynn已離世五年,但是其生前所在圖書館為了紀念她27年來的貢獻,特意以她的名字重新命名這座圖書館。 底層階級Symon和第二任妻子加入收養(yǎng)組織并陸續(xù)資助了130個孩子,63歲拍攝時,他們邀請了這130個孩子參加Symon妻子的生日慶祝,震撼又感動。 8.過不去的坎是父母老去父母的離世是所有人都過不去的坎。紀錄片中每一個人,不管平時鏡頭下多么開朗多么平靜,在提到父母離世的時候無一例外都哽咽落淚。 這是我們不愿去想但終究要面對的,我想我們一定可以再多做些什么。 9.認識自己最后一集很奇妙的,會看到63歲時所有人都變得平和,那是時間和閱歷給予老年的智慧和Inner Peace。人的一生是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救贖自我、重塑自我的過程,這對其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重大的人生課題。 即便曾經(jīng)窮困潦倒如Neil也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從政成為議員的夢想,糟糕的原生家庭和童年噩夢摧毀了他,沒有婚姻救贖他,但他終究還是通過宗教的方式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 看完整個紀錄片后,會完全忘記預(yù)設(shè)的階級跨越命題,也無法用成功與否這樣的字眼去概括一個人的人生。這些維度相較于人生,實在是太過于狹隘太過于輕浮。我分明看到紀錄片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生命,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