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道出了古代交通不便的年代,家書在人們心目中無可比擬的珍貴。一封家書浸透無盡的親情,飽含綿綿的希冀。而今,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新型通訊方式的普及,書信已漸行漸遠,寥若晨星,真擔心早晚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閑時翻閱收藏的來往信件,我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那遙遠而又近在眼前的往昔時光??茨欠饷嫔鲜煜び帜吧墓P跡,那一個個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身影仿佛從書信里站起來,一步一步的向我走來;那一聲聲或高亢或低沉,或清脆或暗啞的聲音仿佛在耳邊回響。一種久違的暖意襲滿我的心房。 寫信是一種情感的流淌。夜闌人靜的夜晚,一燈一茶,一筆一紙,以心靈中的情愫為墨,將傾訴的思語訴于筆端。該是多么情意融融的場景。而等信則是一種期待,是一種“望盡千帆皆不是"的煎熬,是一封在手翻閱的快意和釋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訊技術十分落后。一個生產(chǎn)大隊只有一部老式的手搖電話機,若是不與隊干部有點沾親帶故,不說使用電話,就連多看它一眼,也是一種奢想。于是,信件就成了人們情感傾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 因父母是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nóng)民,念信就理所當然成了我的專利。那時,父母收到的信件實在不多,只是偶爾會收到遠在部隊當兵的大哥來信。沒有文化的父母對讀信有一種天生的儀式感。只要有來信,父母便早早招呼我們吃過晚飯。一家人圍坐在點著煤油燈的木桌邊。我坐在燈光最明處,清清嗓子,用最動聽的土音將無聲化為有聲。遇到不識的字,或跳讀而過,或念半邊音,反正父母是看不出其中的門道來的,他們臉上只盛滿了愜意和放心?!熬G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有點這樣的味道吧。 八十年代初,我考入了皖西北的一所學校讀書。鄉(xiāng)下人的裝束,鄉(xiāng)下人的口音,鄉(xiāng)下人的拘謹,我一時難以融入新環(huán)境,落寞,無助,孤獨,像一大片陰影遮住了本應明媚的青春。這時,家人的來信便成了我精神上的食糧。每當收到家人來信,我就像餓了幾天的乞丐撲在面包上。讀著這些來信,我便陰轉多云,如釋重負,心里一下子明朗多了。那溢滿字里行間的親情,像一股來自山野的風,驅走了陰翳;那出自內心的叮囑,則化為勤奮讀書的動力。 畢業(yè)了,從農(nóng)村里走出來,又從城里走回去,生活從原點出發(fā)又回到原點。山區(qū)學校的簡陋擊碎了我所有的夢想,苦悶、焦慮像兩條毒蛇追得我失魂落魄。正當我絕望之際,一封來自老山前線同學的來信,似一盆冷水澆醒了我:與前方戰(zhàn)士血雨腥風的戰(zhàn)斗場面,"吃虧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奉獻精神相比,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猛然覺悟,振作精神,在山區(qū)教育的田地里,快樂耕耘,播下理想,收獲桃李。 真真懷念過去那素箋上或美或不美的字跡,因為那是一顆一顆赤誠跳動的心。 仰望天空,鴻雁依舊北飛南歸,只不過再也不傳書了。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書信文化該不會又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吧。 --END-- 來源:文鄉(xiāng)樅陽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必究 左克友,網(wǎng)名一樹花開。 樅陽錢鋪中學老師。 推薦閱讀 文鄉(xiāng)小故事|”成人之美”與”趁人之?!?/a> 溫馨提示:凡在文鄉(xiāng)樅陽微信公眾平臺刊載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平臺與作者共有。本平臺享有作品處置權。作者投稿本平臺,即視為同意。感謝您的認可及支持! |
|
來自: 文鄉(xiāng)樅陽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