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農歷六月廿六—農歷七月初六 秋老虎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也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稱末伏,從今天開始,就正式進入末伏了。 秋老虎雖然是立秋之后,氣候還會回熱,就像一只老虎一樣蠻橫霸道,所以得名“秋老虎”。 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就在末伏這10天,逢轉折點,必須謹慎,注意調理。防不好秋老虎,過不好末伏,太傷身體了! 01 秋老虎為什么那么兇? 天氣轉涼,疾病多發(fā) “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因為末伏十天是由夏入秋,由熱漸冷,陰陽變化的交替點,自然界的陽氣也從“長”的狀態(tài)逐漸轉向“收”。 白天炎熱,早晚涼快,隨著溫差的加大,更是許多疾病的多發(fā)時候。 短期回熱天氣,最傷心 氣候的回熱容易產生焦躁、煩躁等情緒,出現“情緒中暑”。中醫(yī)認為,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血氣運行。 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 02 夏末初秋要謹防這些病 秋老虎的到來,引起氣溫炎熱,人們往往不適應氣候忽冷忽熱的差異,容易出現感冒、上火、燥熱等。而且老人們常說,“秋老虎過不好愛生病”,這句話并不假。 1. 心血管病—— 一不小心要人命 “秋老虎”這種悶熱、高溫天氣,會使人體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發(fā)生血栓、心梗、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2. 中暑——嚴重的致死率高達60% 在“秋老虎”天氣,中暑不是什么罕見事兒。在中暑里面,有一種最嚴重的中暑叫做“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是臨床表現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3. 肺炎——全年高發(fā)的時間 很多人都認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易發(fā)在冬季,但數據顯示,在“秋老虎”這種悶熱天氣里,肺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別小心。 4. 風燥感冒——嘴巴鼻子干巴巴 由夏入秋,悶熱潮濕的天氣變得干燥,也是風燥感冒的高發(fā)期。風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癥狀,即頭疼、咽喉腫、鼻塞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是“干”,咽喉干、嗓子緊,連咳嗽都是干咳,沒有痰。 5. 面癱——滿臉大汗更易面癱 “秋老虎”這段時間,還有一個最高發(fā)的疾病——面癱!早晚天氣變涼,風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現面部神經炎,即面癱病癥。 秋風又被稱為“邪風”“賊風”,這一時間段如果過度吹風,常常會導致面部神經麻痹,嚴重時嘴歪眼斜。建議在“秋老虎”這段時間,一定要少吹涼風,讓身體自然降溫。 03 秋老虎保平安,這樣吃 俗話說:“秋后一伏熱死人”,末伏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此時,暑熱容易耗氣傷津,秋末伏飲食最重要的一大紀律就是保護脾胃,清熱祛濕,健脾益氣扶陽,清補最宜。 1. 末伏清補,以健脾利濕為主 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古人稱蓮子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為“脾之果”,乃地氣脾之精華,可以調理水木金火,有“瑞蓮”之名。 中醫(yī)上講,蓮子不僅有助緩解失眠,還可以用于治療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等癥,有養(yǎng)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 此外,多吃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鏈子淮山粥、蓮子銀耳湯、桂圓蓮子紅棗冰糖湯,都是養(yǎng)陰潤肺、清熱養(yǎng)心的養(yǎng)生食療。 2. 末伏最適合吃的“神魚” 《補缺肘后方》里面,記載:“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大鯉魚一頭,醇酒三升。煮之,令酒干盡,乃食之,勿用醋及鹽、豉他物。” 古人認為鯉魚能除濕開胃、利水消腫,因此特別適合在三伏天這種濕熱的環(huán)境中食用。另外,鯉魚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適合兒童、孕婦、老人等各類人群的肉類食品。 三伏天里,做鯉魚時可以適當加一些能除濕的食材,比如陳皮、冬瓜、蔥白等??人缘幕颊呖梢詫Ⅴ庺~與少許川貝一起煮湯食用。 赤豆鯉魚湯是一道經典的緩解腎炎水腫的食療方,有增強鯉魚利水消腫的功效。 3. 末伏吃好“鴨”,清補! 秋天講究清補,大補容易補“過”了。不愛吃魚的朋友們怎么辦?沒事,還有另一種末伏神物:鴨子。 菜譜·冬瓜薏米老鴨湯 薏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祛濕解暑的功效,而老鴨湯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養(yǎng)胃的作用。薏米冬瓜老鴨湯有清熱祛濕、滋陰養(yǎng)顏的功效。 材料:鴨子一只、冬瓜250克、生薏米30克、生姜及調料適量 做法: 1、鴨褪毛后,去內臟,洗凈,沸水焯過后,切塊。冬瓜削皮切塊備用。 2、先以清水3L煮生薏米30分鐘。 3、再加入鴨塊、冬瓜、調料,文火燉1個小時以上即可。 04 秋老虎注意這幾點,少生病 1. 莫貪寒涼物,免損脾胃陽 末伏時白天溫度仍較高,但早晚氣溫則明顯變涼,晝夜溫差逐漸增加。取涼須有節(jié)制,切忌猛吹空調、過吃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此外,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進行戶外運動以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規(guī)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2. 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 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推薦三種除燥補益的水果:香梨(潤肺止咳),葡萄(補肝益氣),龍眼(滋補安神)。 3. 保健招:極泉穴——理氣護心 極泉穴對治療心痛、胸悶、咽干煩渴有效,經常彈按“極泉”能調暢氣血,進而寬胸理氣,養(yǎng)護心肺。 方法: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第一要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彈按時力度應柔和,動作應連貫,一般彈按10次左右。 夏末秋初 是萬物收獲的季節(jié) 愿你不論在人生哪個階段 都希望你有所收獲 初秋,安好! 點“分享”,把健康分享給你關心的人?? |
|
來自: 明醫(yī) >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