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日漸涼、白日漸短,當你猛然注意到時,和孩子們相伴的又一個夏天又過去了,馬上又迎來新學期的開學,越來越多的父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面臨開學這個階段,總是在家煩躁不安、脾氣暴躁或者郁郁寡歡、緘默無語。 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孩子這個狀態(tài),自然就有想去關心孩子的沖動與意愿,但是又擔憂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與孩子溝通,因為我們通常會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緒表現(xiàn)同時,伴隨的還有不被父母接納的各種言行舉止。 那是什么樣的言行舉止讓父母不接納、不同呢?通過我的了解大概都是以下這些:孩子依舊黑白顛倒的玩游戲,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孩子臨近開學不寫作業(yè),孩子與父母表達說不愿上學…… 今天,我就這些天指導『親子溝通學習圈』家長的真實案例來談談這個話題:孩子不寫作業(yè)要玩手機,開學臨近,父母該如何溝通才能幫到他? 孩子不寫作業(yè)某位即將上初三的女孩媽媽這幾天一直跟我抱怨,女兒馬上就要開學了,但是作業(yè)仍舊沒有完成,媽媽每天都在催促女兒早點完成暑假作業(yè),可女兒每天都在跟媽媽提條件:“你先借給我手機玩半個小時唄,我就馬上寫作業(yè)?!?/p> 每天女兒都是如此要求,為了女兒能夠按時完成作業(yè),媽媽都是違心的把自己的手機借給孩子,本意讓孩子每天按時完成該有的學習進度,可是卻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玩手機著迷后忘了時間的約定,而且隨著開學的臨近,這種現(xiàn)象愈演愈烈。 媽媽每天為此事苦惱不已,前幾天在朋友的建議下嘗試去拒絕孩子玩手機的要求,結果孩子直接不寫作業(yè)來對抗。 這種情況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了,媽媽身心疲憊,線上找到我傾訴,尋求怎樣溝通才能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 著名心理學家薩提爾女士曾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女兒不寫作業(yè)本身不是問題,媽媽應對女兒不寫作業(yè)的方式,那就是個問題了。 以下是我們的對話,我在每個提問的后面,標注了提問的意義,僅供你參考: 媽媽:“老師,孩子用不寫作業(yè)來對抗,問我要手機,該怎么處理?。俊?/p> 我:“孩子不寫作業(yè)這個問題已經(jīng)持續(xù)多少天了 ?”(探索具體事件) 媽媽:“三天了!” 我:“當孩子不寫作業(yè)卻總是找你要手機玩,那你有沒有聽聽孩子要手機的理由???”(核對當孩子有請求時,媽媽是否能夠用好奇的提問去重視孩子的外在需求) 媽媽:“我每次都問她了,她總是回答就是玩玩而已!” 我:“那么你是怎么問孩子的?。课夷苈犚幌聠??”(好奇這位媽媽的溝通方法) 媽媽:“我都是這么說的,你怎么又要手機了???作業(yè)又沒看到你完成,以前給你手機玩,說好的半個小時,你總是不能遵守!” 我:“那孩子當時是怎么回答的???孩子聽到這樣的提問,是否有情緒呢?”(好奇孩子的應對方式) 媽媽:“孩子有點不耐煩,直接大聲地跟我說,把手機給我!” 我:“那你面對孩子這種不耐煩地語氣與大聲地命令,你當時是怎么應對的呢?”(好奇媽媽的應對方式) 媽媽:“我當時就生氣了,心想這孩子怎么這個態(tài)度對我說話啊,我于是板著臉不理他!” 我:“那孩子看到你不理她,她又是怎樣地應對呢?”(好奇女兒的應對方式) 媽媽:“女兒當時就直接挑釁我說,你不給我手機我今天就不寫作業(yè)了!” 我:“女兒這么回應你,你又是如何應對的呢?”(好奇媽媽的應對方式) 媽媽:“我直接丟給女兒一句話,你寫不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反正我今天是不會給你手機玩的!說完后我就轉(zhuǎn)身回房間不再理她了。” 我:“于是女兒當天就真的不寫作業(yè)了,是嗎?”(探索具體事件) 媽媽:“嗯,的確沒寫作業(yè),連續(xù)三天都是這樣的!” 我:“那你這么做的目的,是不是希望女兒能夠每天主動地去完成作業(yè)啊?”(核對媽媽當時行為背后的個人期待) 媽媽:“是啊!” 我:“那現(xiàn)在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媽媽:“沒有啊,女兒好像知道了我的痛處,每天都是如此,不給手機就堅決不寫作業(yè)!” 我:“那你現(xiàn)在有沒有覺察到自己與女兒的溝通有什么不妥當之處呢?”(提醒媽媽現(xiàn)在學會自我覺察) 媽媽:“我現(xiàn)在覺得當時應該好好地與孩子說話,耐心聽聽女兒玩手機的理由,可是我也問過她啊,她總是回答,就是想玩!” 我:“你的期待是想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完成當天作業(yè),結果卻是帶來了母女關系的相互對抗,你覺得這樣急于解決問題的溝通方式,好嗎?”(提醒媽媽覺察自己溝通的起心動念是否正確) 媽媽:“嗯,老師,這種溝通方式的確不好,可我也沒有辦法啊?!?/p> 看到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類似這樣急著解決問題的溝通,在很多家庭當中比比皆是,大人們面對孩子的問題,無意識地就用了上一代人教給我們的『聽話教育』模式去應對孩子的問題,結果都是無功而返,收效甚微。 對話讓孩子覺察那么我們該怎樣去溝通才能激發(fā)孩子自動自發(fā)地去寫作業(yè)呢?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這個答案,在揭曉我的指導方案之前,我需要提醒你的是,與孩子對話是屬于情感教育的落地運用部分,對話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孩子,更多地是讓孩子有所覺察。 溝通的言語內(nèi)容不是引導孩子覺察的重要部分,遠比言語內(nèi)容更加重要的是大人的情緒是否平穩(wěn),內(nèi)心是否寧靜,非語言資訊是否正確,否則同樣的言語你拿去運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可能會被孩子認為你好假、好虛偽。 我邀請剛才這位媽媽來扮演女兒,我來扮演媽媽,這樣媽媽才能深刻地理解對話的意義與魅力。同時我也在重要語句后面做了注釋,標注我這樣溝通的目的與意義。 媽媽的扮演:『媽媽,給我手機玩會唄!』 我的扮演:『孩子啊,你想玩手機再寫作業(yè),是嗎?』(核對孩子的要求) 媽媽的扮演:『是的!』 我的扮演:『孩子啊,媽媽看到你好幾天都沒有寫作業(yè)了,你怎么了?』(探索孩子的行為) 媽媽的扮演:『我要先玩再寫作業(yè)!』 我的扮演:『孩子啊,媽媽現(xiàn)在沒法說服自己答應你這個要求,你能跟媽媽說說看先玩手機再寫作業(yè)的理由,好嗎?』 媽媽的扮演:『沒有理由就是想玩!』 我的扮演:『你就是想玩,并沒有其他理由,是嗎?』(核對孩子的觀點) 媽媽的扮演:『嗯!』 我的扮演:『孩子啊,謝謝你的誠實!可是媽媽聽到你的回答后,現(xiàn)在心里有些難受,因為媽媽從小被教導要先完成當天學習任務后,才能去玩耍的,你覺得這樣好嗎?』(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同時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 媽媽的扮演:『沒什么不好?。 ?/p> 我的扮演:『你真的覺得這樣很好,是嗎?』(再次核對孩子的觀點) 媽媽的扮演:『是??!』 我的扮演:『媽媽看到你這樣,內(nèi)心開始有擔心焦慮了,媽媽現(xiàn)在還是沒法答應你先玩手機再去寫作業(yè),那你該怎么辦呢?』(再次表達自己的立場,并引導孩子面對這個問題) 媽媽的扮演:『那你出去吧!你不給手機還那么多廢話!』 我的扮演:『孩子啊,媽媽聽到你此時在生媽媽的氣,是嗎?』(核對孩子的感受) 媽媽的扮演:『本來就是生氣嘛!』 我的扮演:『那你生氣的時候?qū)寢屨f:你給我出去!你覺得這樣表達生氣的方式,真的好嗎?』(引導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 媽媽的扮演:『沒什么不好!反正你又不給我手機!』 我的扮演:『孩子啊,媽媽看到你以這種方式與我說話,內(nèi)心也有些生氣,但是媽媽不會像你剛才那樣表達生氣,哪怕你幾天都沒寫作業(yè)了,媽媽都始終相信你會自己去負責任的,看來媽媽這個想法也許是錯的,媽媽現(xiàn)在就不和你聊了!』(再次讓孩子覺察) 我對這位媽媽的溝通指導示范就停在這里了,我然后問這位媽媽通過剛才的示范,她有什么感受?媽媽回應我:“同樣是沒有拿到手機,但是作為扮演孩子的我感覺到,媽媽是重視我的,很尊重我這個人,不像以前那種說教令人煩躁!”。 這位媽媽也開始覺察到自己過往與孩子的界限分不清,溝通時語速總是過快不能平和專注地與孩子談話,不知不覺就無意識地跟孩子說教或者脾氣上來了就演變成指責了,最終孩子的問題沒有解決,親子關系還進一步惡化。 同時這位媽媽也有一個疑惑問我:“老師,難道就這樣結束談話,不管孩子了啦?” 我:“家庭中每個人都有拒絕連接的自由與權利,你既然已經(jīng)意識到過往與孩子的界限不清,那么在反思的同時,當下還是需要一點點通過溝通去建立家庭規(guī)則與界限的,當你平和地表達了生氣并主動斷開連接,沒有必要繼續(xù)說教、指責?!?/p> 媽媽:“我還是擔心害怕孩子會繼續(xù)與我對抗,不去寫作業(yè),就這么一直耗下去!” 我:“這里你要看到,父母以前沒有立場,現(xiàn)在就有如此下場,你只要主動地去承擔責任就好了,沒啥擔心害怕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生命的本能就是主動學習,只是以前被你們的說教、指責不斷阻隔,沒有看到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才會逐漸演變成這樣的!” 我:“當孩子慢慢發(fā)現(xiàn),每次與你的溝通是平等的、被接納的、被尊重的,孩子內(nèi)心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就會慢慢提升,孩子自然就會遵循生命本能去主動學習了,所以不是不管孩子了,不是放任他,是通過對話做好孩子的心靈陪伴!” 總結:我們大人經(jīng)常是處于二元對立思維當中,看待孩子問題總是想急于去拿到答案,馬上能改變孩子,對于這樣的父母,我總是告訴他們:孩子的成長是螺旋式上升過程,孩子其實不需要被改變,需要改變的其實是父母。 對于孩子只要你始終遵循內(nèi)在生命本能的自然法則,盡量不要用錯誤的溝通方式去阻隔孩子的內(nèi)在自我建構成長,讓孩子內(nèi)在自我有秩序地、健康地自由發(fā)展,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基本上他自己會負責的,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個健康發(fā)展的孩子是不會完全丟掉自己當下的學習任務。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叛逆、早戀、厭學、玩手機……),或者想學習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微信聯(lián)系壹心大哥,免費幫你分析孩子教育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