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詩歌文化集大成的時期,在這個時代涌現(xiàn)出了眾多優(yōu)秀的詩人,他們留下無數(shù)的佳作名句一直流傳至今,其中要說家喻戶曉的佼佼者當屬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位。雖然詩文絕美,也能證實三人的才華洋溢不同尋常,但是要說出仕做官僅憑詩詞歌賦那是不行的,科舉考試是那個時代的人誰也躲不掉的事情。登科及第是每一位學子的愿望,可最終能夠如愿的又有幾人呢?其實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位大詩人在當時就比較尷尬,他們因為各種原因,狀況分別是:不能科舉,科舉不中以及靠關系中舉。 李白浪跡天涯蹤跡 滿腹經(jīng)綸難施展李白的境地相對來說比較的殘酷,他當時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的,因為他出生在西域地區(qū),后來父親才把他帶到了四川養(yǎng)大,這一點幾乎是沒有疑問的。他自己在也描述父親是個很有錢的大商人,自己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在社會上卻始終碰壁。根據(jù)《唐六典》的規(guī)定,但凡是受過大刑的家庭或者家庭中從事工商等職業(yè)的都不能參加國家的科舉考試。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李白才會想到去京城為權貴家族獻詩養(yǎng)活自己,包括著名的《蜀道難》等名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寫出的。 杜甫出行圖 杜甫的出身中規(guī)中矩,是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他雖然在詩歌方面造詣很深,但是和莘莘學子一樣按照規(guī)矩參加了科舉,在我們看來以他這樣的才華考個功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杜甫生活在中唐時代,此時唐玄宗對待朝政日趨懈怠,權臣李林甫掌握大權,而杜甫參加科舉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李林甫。 當時李林甫上奏這期的考生中幾乎沒有人才,唐玄宗竟然不假思索的批準一人也不錄取,皇帝一句話也決定了杜甫的落榜。在科舉上不得志的杜甫決定游歷大好河山,他到了泰山,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望岳》,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抒發(fā)了其曠闊的才情抱負。之后杜甫大半生幾乎都是顛沛流離的狀態(tài),到了晚年才勉強有了一個不重要的虛職,也正是因為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才讓杜甫成為站在巔峰的大詩人。 杜甫參加科舉考試 艱苦環(huán)境成就一代傳奇
白居易雖然中舉但是靠的是利用關系轉換戶籍的辦法,要知道唐代的科舉制度和后世不同,要根據(jù)地域不同錄取不同的人數(shù),白居易老家在山西,但卻在徐州長大,根據(jù)規(guī)定他要回山西科舉,但山西錄取名額太少,他就靠在安徽做官的叔叔改為安徽戶籍,最終才成功中舉。 白居易授課 總結三位大詩人在科舉之路上可謂充滿了艱辛,李白因為家庭出身不能參加科舉,一生郁郁不得志。杜甫遭遇時局變化未能如愿一生顛沛流離。白居易雖有才學卻也要依靠特殊的手段博取功名,這也能看出唐王朝雖然富強但也有很明顯的制度缺陷,這也為后來唐王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當然了,正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才有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人的詩歌成就。 參考文獻:《登科后》、《唐六典》 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由成敗皆史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