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可以啊 · 主播 | 佳音 十點讀書原創(chuàng) 《壇經(jīng)》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六組慧能途經(jīng)法性寺,看到兩個小和尚在經(jīng)幡下面爭論不休。 其中一個和尚大聲說道:“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這明明就是風(fēng)中的經(jīng)幡在動,沒什么好爭辯的?!?/p> 但另一個和尚卻反駁說:“如果風(fēng)不動,經(jīng)幡又怎么會飄動,所以應(yīng)該是風(fēng)在動?!?/p> 兩人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快,兩個小和尚身邊圍繞了一群人,就“究竟是風(fēng)在動,還是幡在動”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 慧能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走上前去,對人們說: “既不是風(fēng)在動,也不是經(jīng)幡在動,而是大家的心在動啊。” 到底是風(fēng)動、幡動、還是心動? 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六祖慧能的這番話,卻讓我有所感悟。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身不由己,有時候言不由衷,似乎總有煩惱圍繞著我們。 但有時候過得好與壞,仿佛都在一念之間,一心之間。 佛說:“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p> 煩惱由心生,凡境皆心造,一切由心生,一切隨心動。 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會折磨你,你計較什么,什么就會困擾你。 人心之煩,煩在計較 亞里士多德曾說: “沒有誰能折磨一個人,除了他自己。” 人生中很大一部分煩惱,都來源于心中的計較。 越計較得失,你就越痛苦,越計較真相,你就活得越迷茫。 很多人都聽過那句“難得糊涂”,卻從未真正明白過,糊涂的奧義。 從前有個貧苦的漁夫,偶然間,從一個大蚌中獲得了一顆碩大而通透的珍珠。 然而,他并沒有想象中開心。 因為他發(fā)現(xiàn),在那顆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黑斑點。 “只要把這個小斑點去掉,那它肯定能成為世間最美的珍珠?!?/p> 但他嘗試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洗掉珍珠上的斑點。最后,他猶豫再三開始打磨珍珠的表面,隨著珍珠表層被破壞,斑點肉眼可見地淡了一點。 于是,他開始無休止地打磨珍珠。 想必結(jié)果你也猜到了,最后斑點消失了,但同時珍珠也不復(fù)存在了。 當(dāng)漁夫只注意到珍珠身上的斑點時,就忽略掉珍珠本身的光芒。 很多人覺得漁夫蠢,殊不知,我們在很多時候也成了那個“眼里只有斑點”的漁夫。 不知道你有沒有相似的體驗:當(dāng)你只著眼于生活中的煩惱時,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背叛你。 但其實,只要你往其他地方看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很多美好的事物,初生的朝陽,路邊冒著熱氣的早餐攤,迎風(fēng)歌唱的小鳥,欣欣向榮的花朵…… 當(dāng)你開始發(fā)現(xiàn)美好,世界的美好都會與你環(huán)環(huán)相扣。 《紅樓夢》里,精明如斯的王熙鳳,計較錢財、權(quán)利、卻落得個“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俗話說得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計較得到的,費力爭取的,可能本就不屬于你。 大江東去,綠水東流,緣來則來,無法抗拒;緣去即去,難以挽留。 所以,只有萬物順隨,才會順心,萬事如法,才會如愿。 人生之苦,苦在執(zhí)著 柏拉圖說:
人生之苦,苦在執(zhí)著,很多時候,無謂的堅持,除了把人撞得頭破血流,別無它用。 要明白:當(dāng)一條路即將走到盡頭,你得學(xué)會轉(zhuǎn)彎。 1845年,一個連續(xù)遭受生活暴擊的年輕人,帶著一把斧子,獨自走到了瓦爾登湖畔,開始了隱居生活。 在這之前,他諸事不順。 事業(yè)上,他嘗試過很多職業(yè)來糊口:小學(xué)校長、調(diào)查員、做鉛筆的工人、園丁、手工業(yè)者,甚至還做過暴風(fēng)雪和暴風(fēng)雨的監(jiān)測員。 但他始終無法獲得公職,甚至領(lǐng)不到微薄的薪水。 雖然供職于一家大雜志社,勤奮地寫作,但始終不被賞識,換來的只有無盡的痛苦。 愛情上,他和哥哥竟然同樣愛上了一個女人,為了維持親情,他決定等待,但最終愛情也是無疾而終。 后來,他哥哥因病去世,愛人也杳無音信,生活的連續(xù)暴擊讓他踹不過氣,一場大病之后,他走向了瓦爾登湖畔。 他在那里建了一個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起初,夜幕降臨,巨大的孤寂感將他深深籠罩,他急切地渴望尋找一位鄰居。 但當(dāng)他試圖沉下心來,融入環(huán)境,聆聽風(fēng)的嘆息,樹的呢喃之后,他恍然大悟:人和自然之間,也存在一種深深的羈絆,而這種羈絆足以讓我們以之為鄰。 于是他放下了找鄰居的渴望,詩意地棲身于湖畔,也逐漸放下了心中的執(zhí)念。 以前無法獲得編輯賞識的痛苦,反倒讓他獲得了動力; 雖然無法獲得所謂的公職,但也因此有時間和大自然獨處; 至于失去的愛情,再怎么懷念,也必須“相忘于江湖”了。 幾十年后他的這本生活游記《瓦爾登湖》,震驚了世界文壇。 佛說:“不受第二只箭?!?/p> 生活中沒人能萬事勝意,苦難和得不到才是常態(tài)。 但決定人生高度的,往往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放下了什么。 一味執(zhí)著于得不到的東西,往往會讓你沉溺于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只有學(xué)會放下,才能得到解脫。 《周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p> 只有看淡榮辱,生命才會不再慌張;只有看淡得失,生活才能自在從容。 選擇放下,不是為了原諒別人,只是為了放過自己。 人生之難,難在放下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寺廟詢問禪師: “我心中有無盡的痛苦,因為放不下一些人和一些事?!?/p> 禪師聽后,點頭一笑說道:“我覺得沒用什么東西,是放不下的?!?/p> 年輕人急忙解釋:“可我真是難以放下?!?/p> 禪師聽完,沒用說話,只是輕輕走到年輕人身邊,拿起了一個茶杯,放在年輕人手里。 他讓年輕人拿著茶杯,自己轉(zhuǎn)身拿了一壺水。 然后對著茶杯不停地倒水,直到水溢了出來,年輕人被燙到急忙松開了拿著杯子的手。 禪師說道:“你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有句歌詞寫得很好:
世事難料,人心復(fù)雜,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人,不是你想要,就能留住的。 后半生,看淡人走茶涼,享受世事無常。 人生一世,總有難以解開的心結(jié),與其苦苦執(zhí)拗,不如瀟灑放下,是你的東西,不用爭,不用搶,命里注定你會得到。 不是你的,即便你費盡心思,苦心鉆營,也會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與其抓住,不如放下。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得不到,也見不到的人,朝思暮想,輾轉(zhuǎn)反側(cè),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你聲嘶力竭地爭取,用眼淚和不舍,終究還是留不住一個已經(jīng)變心的人。 人生這場旅途,太漫長了,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你走到最后,但你也要相信: 所有的失去,都是上天安排,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該走的留不住,該來的擋不住。 與其糾纏,不如體面離開。 知乎上有個提問:“與人交往最好的態(tài)度是什么?”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做好自己,親疏隨緣?!?/p> 正如梁實秋在《送行》里寫道:“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fēng)雨,我要去接你?!?/p> 共勉。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