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分享了嗎? 【甘寧界·教育雜談】:(寧夏)伏曉玲 ‖《一段視頻引發(fā)的思考》 一段視頻引發(fā)的思考 (寧夏)伏曉玲 今天看了這樣一段視頻:講的是一位媽媽在檢查督促孩子學習時埋怨、批評老師的話題。留言也是眾說紛紜。 無論是視頻內(nèi)容還是每一位讀者、觀眾的留言,我都不會去反駁,因為每個人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雖然看起來很矛盾,可是這些問題矛盾不僅僅是雙方原因,已成為一個社會矛盾——社會對學校的期望、父母望子成龍的欲望……這些期待難免給學校造成壓力,繼而又給老師造成壓力,最終會讓孩子們?nèi)コ袚@一切。老師的苦衷是覺得僅靠短短的四十分鐘是無法達到學校與家長的期望,只能將學習延伸到課外,于是便有了家庭作業(yè)的說詞,而這部分作業(yè)老師并沒有大量的時間去批閱,老師的工作是鎖碎而又繁忙的,只能抽時間批閱課堂作業(yè),所以這部分作業(yè)只好要求家長幫忙督促孩子們完成。這樣,與家長勢必產(chǎn)生矛盾,因為家長一方面望子成龍心切,不斷地追求高分數(shù),另一方面又怕孩子課業(yè)負擔重。這個矛盾的心理促使心中怨氣縱生,將矛頭指向了老師。 但是,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家長口中——將一切教學任務(wù)都推給家長的育人方式——老師們最多也只是要求家長們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而不是讓家長批閱課堂作業(yè)和講解;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耐心去每天輔導自己孩子的學習。 不管怎樣,我覺得孩子的教育問題除了受社會的影響外,更是學校和家庭的雙渠道教育,僅僅靠一方都不能完成教育的終極目標。但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它是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終身的一所學校,孩子一生人格的形成與健全,受家庭因素更為重要?!昂⒆邮歉改傅囊幻骁R子”這句話,說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是非觀念比較模糊,模仿意識較強,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然后會一點一滴地去模仿,在自己個性與人格的形成中去慢慢地固化,所以說,父母的教育將對孩子個性的形成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孩子的人格能否健全,決大部分因素取決于父母,而不是學校。同一個老師、同樣的要求,可以走出千差萬別的學生,這不是一個老師可以造就的。成就這巨大差異的,除了社會影響與孩子的個性差異外,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長們各不相同——社會背景不同、受教育的層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在這眾多的差異中受到了不同的熏陶,怎么會不產(chǎn)生更大的差異呢?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自私自利,缺少愛心,我覺得,并不是因為老師的教育出了問題,而是現(xiàn)代家庭結(jié)構(gòu)與父母的行為造就的。很多孩子一出生便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疼著,爺爺奶奶慣著,外婆外公寵著,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孩子,什么事兒都是孩子優(yōu)先。甚至有的年輕父母嫌棄年邁的父母,空巢老人遍地存在,只記住了什么是“愛幼”,卻忘記了什么是“尊老”。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家庭與氛圍中,孩子們也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的地位,變得自我意識強烈,以“我”為中心、目中無人、自私自利、毫無愛心、不體諒父母、蠻橫無理,甚至有時還會產(chǎn)生奇異的想法……難道這些都是學校教育造成的嗎? 還有,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少責任心、做事丟三落四、自理能力差……而這種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主要是父母的過度溺愛和凡事親力親為、包辦的結(jié)果。記得我們那會兒上學的時候,父母忙于農(nóng)活,早晨起來,都是自己收拾好書包,裝上一塊餅和一小瓶涼水就可以作為早餐(就這,也不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它只是部分家庭好一點兒的學生可以享受的待遇),獨自走兩三公理(有的學生甚至更遠)的路去上學,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都是我們自己獨立完成上下學的任務(wù)。可是現(xiàn)在的孩子,早晨還在熱騰騰的被窩里熟睡時,家長就已經(jīng)準備好豐富而又可口的早餐,一路上學,不是小汽車就是電動車、自行車,偶爾也有幾個步行的,小書包都在家長身上,孩子的脊背后光禿禿的,若不是一套校服在身,根本就認不出來那是個學生。別說書包誰背了,就連書包里的學習用品,每天都是家長整理,很少有學生是自己整理的。孩子們就這樣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時日久了,他們已習慣于什么事情都依賴于父母,便沒了責任心,做任何事情總會丟三落四,失去了自我生存的意識,甚至有的學生到了大學乃至走上社會,都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試問這些也是老師的責任,是學校教育的結(jié)果嗎? 學校是孩子們學習的陣地,老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作為老師應該盡職盡責,可以要求家長配合一起督促、監(jiān)管學生,決不能把學生的學習全部推給家長,家長也不能把學生的成長都推給老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去督促、監(jiān)管學生,積極配合老師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配合學校抓好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孩子有任何問題都去找學校、找老師。有時候也要做好自身的反思工作,一分為二地看待孩子的問題,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 俗話說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家校合一、齊抓共管,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路上健康快樂地行走。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作者:楓葉飄飄,寧夏西吉人,一名極其普通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閑暇時喜歡游戲文字,輕彈心愫。常有論文被載于《寧夏教育》、《寧夏教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