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駕崩以后,嘉慶帝才真正算是將皇權(quán)握在了手中,那么嘉慶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皇帝的兩大寵臣紀曉嵐與和珅呢?據(jù)歷史記載,乾隆去世半個月后,嘉慶就賜死了和珅。那么,作為和珅好友的紀曉嵐,結(jié)局又是怎樣的呢? 其實,雖然兩人是好友,也同為乾隆帝的心腹大臣,但是兩個人還是有所不同的。1754年,滿腹才氣的紀曉嵐在而立之年高中甲戌科進士,從此以后踏入仕途。 先是翰林院庶吉士,接著成為鄉(xiāng)試主考官,還做過知府,最后又因為才華橫溢被留在乾隆身邊,成了侍讀學士。他的仕途可以說是非常的平坦。不過在1768年是,紀曉嵐卻因為姻親而走漏了朝廷消息,被流放至今天的烏魯木齊。 后來,乾隆帝修纂《四庫全書》,由于這部書囊括了乾隆之前的所有文史百科典籍,所以朝廷對于這項工程十分重視,但是被任命為該書的總裁官是當朝的大學士劉統(tǒng)勛,時年74歲他深知自己難擔大任,所以思來想去他向朝廷舉薦了才學淵博的紀曉嵐。 于是,乾隆召紀曉嵐回京,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纂。耗時十年,終將內(nèi)容浩大的《四庫全書》編纂而成。 顯然,紀曉嵐的努力沒有白費,乾隆對這部書非常滿意,所以將紀曉嵐提拔為禮部尚書,兼經(jīng)筳講官。乾隆雖然喜歡紀曉嵐,但更多的是看重他的才華,而非他的政治成績,所以紀曉嵐并沒有太大的政治作為,這一點與和珅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紀曉嵐與和珅兩人更多是像忘年交,偶爾兩人會因為雙方的政治立場不用而爭得面紅耳赤,和珅年輕的時候,性格外向,為人處世潑辣直接,而為人風趣幽默,處世逐漸圓滑的紀曉嵐則會時常善意地提醒著他。 不過在朝堂之上,更多的時候則是和珅關照紀曉嵐。和珅是一位極其了解乾隆心思的大臣,他知道乾隆雖然說準備禪讓,但是內(nèi)心卻舍不下皇權(quán),于是他便聯(lián)合群臣請求乾隆收回退位承諾,被駁回后,他又給乾隆出謀劃策,幫助乾隆退位不退玉璽。 而紀曉嵐則在乾隆禪讓大典上為嘉慶帝力爭玉璽,這讓嘉慶帝對紀曉嵐頗為敬重,不過,嘉慶帝也清楚,紀曉嵐雖然才華橫溢,但是政治方面并不出眾,所以并沒有重用紀曉嵐,1805年,嘉慶拜紀曉嵐為協(xié)辦大學士,并任命紀曉嵐為太子少保,令他掌管國子監(jiān)的事務。 也就在這一年,紀曉嵐哮喘發(fā)作,81歲的紀曉嵐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病逝后,嘉慶感念他的功績,賜他謚號“文達”,并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以此肯定了他的能力和學問。相較于和珅被賜死的結(jié)局來說,紀曉嵐的一生真的是要好很多。 同樣是乾隆的寵臣,兩人卻是不同的命運,可見貪婪永遠是將自己引向毀滅的罪魁禍首。倘若和珅能預見到兩人不同的結(jié)局,或許這位清朝第一貪官,終會回頭是岸。 此網(wǎng)頁由新浪新聞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