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有藥性,穴有穴性。掌握了藥性,可據以處方遣藥;同樣,掌握了穴性,在隨癥取穴時,就有了依據。 本節(jié)將常用的主要腧穴,依其性能,大致分為42類,可作為臨床辨證施治、立法選穴的參考。 補氣穴:氣海、氣海俞、中脘、關元、足三里、三陰交。 理氣穴:膻中、內關、氣海、太沖、行間、大陵。 補血穴:脾俞、膈俞、章門、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 通脈穴:太淵、內關、神門、心俞、厥陰俞、膈俞、血海、三陰交、足三里。 止血穴: (1)止鼻衄:上星、膈俞、尺澤、禾髎、血見愁(上星與囟會間) (2)止咳嗽唾血:承山、孔最、膈俞、二白。 (3)腸風下血:長強、承山、二白。 (4)經漏:交信、合陽、沖門、氣沖。 散瘀穴: (1)急性腰扭傷:委中(刺血)。 (2)胸中瘀血:足三里。 (3)脅肋扭傷:大包、陽陵泉。 (4)腕關節(jié)扭傷:陽池、大陵。 (5)肩臂扭傷:肩井、曲池。 (6)踝關節(jié)扭傷:丘墟、昆侖。 (7)膝關節(jié)扭傷:膝眼、陽陵泉。 通經穴:天樞、水道、歸來、血海、水泉、地機、太沖。 催產穴:合谷、三陰交、至陰、獨陰、昆侖。 通乳穴:乳根、膻中、少澤、足三里。 止嘔穴:內關、足三里、天樞、中脘、公孫、中魁、膻中、勞宮、三陰交。 催吐穴:內關、中脘。 止瀉穴:天樞、大腸俞、足三里、大橫、曲澤、委中、內庭。 通便穴:天樞、大腸俞、足三里、豐隆、支溝、陽陵泉、照海、大敦、內庭。 生津止渴穴:金津、玉液、海泉、液門、照海、三陰交、然谷、太溪、胃管下俞。 發(fā)汗穴:合谷、復溜、大杼、大都、經渠。 止汗穴:陰郄、后溪、合谷。 利尿穴:中樞、膀胱俞、三焦俞、陰陵泉、三陰交、關元、腎俞、水分、氣海、列缺、兌端。 止咳穴:列缺、太淵、尺澤、肺俞、天突。 定喘穴:列缺、四縫、定喘、喘息、膻中、肺俞、璇璣、氣海、膏肓。 祛痰穴:豐隆、中脘、內關、巨闕、脾俞、列缺、肺俞、上脘、天突。 消食穴:足三里、公孫、脾俞、璇璣、中脘、天樞、合谷。 消散穴: (1)瘰疬:天井、少海、肘尖、臂臑、五里、建里。 (2)乳蛾:合谷、少商、中商、老商、照海。 解毒穴:靈臺、合谷、委中、百勞。 消炎穴: (1)扁桃體炎:少商、合谷、天突。 (2)急性中耳炎:耳門、聽會、聽宮、翳風、中渚、外關、陽陵泉、丘墟。 (3)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髃、曲池、合谷、環(huán)跳、陽陵泉、絕骨、風市、足三里、膝眼、腎俞、腰陽關、腰眼。 (4)急性單純性闌尾炎:上巨虛、足三里、闌尾穴、天樞、曲池。 清熱穴:大椎、曲池、合谷、陶道、陷谷、內庭、血海、肺俞、勞宮、少商、商陽、中沖、少府、少沖、魚際、二間、前谷、液門、解溪、行間、大都、然谷、俠溪、通谷。 祛寒穴:神闕、中極、命門、中脘、溫溜、地機、陰陵泉、氣海、關元、章門、隱白、列缺、膻中。 舒筋穴: (1)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陽陵泉、筋縮、頸臂。 (2)下肢:環(huán)跳、陽陵泉、絕骨、筋縮。 抗瘧穴:大椎、陶道、崇骨、至陽、間使、后溪、肝俞、膽俞、復溜、合谷、足三里。 壯陽穴:命門、腎俞、精宮、關元、氣海、關元俞、神闕、中極。 溫中回陽穴:氣海、關元、神闕(皆灸),足三里、內關、百會(皆針)。 袪黃穴:至陽、腕骨、陽綱、膽俞、日月、陽陵泉、后溪、陰陵泉、脾俞、勞宮、涌泉、中脘、三陰交。 祛風穴:風池、風府、百會、風門、曲池、昆侖。 升血壓穴:內關、患門。 降血壓穴:血海、足三里、曲池、少海、太沖、涌泉。 醒腦穴:水溝、百會、十宣、十二井穴、勞宮、涌泉、四神聰。 鎮(zhèn)靜穴:百會、定神、四神聰、腰奇、間使、后溪、豐隆、涌泉、太沖、印堂、神庭。 鎮(zhèn)痙穴:百會、大椎、印堂、后溪、曲池、陽陵泉、承山、太沖、昆侖、筋縮、水溝、攢竹、風府、合谷。 安神穴:百會、神門、內關、心俞、三陰交、太溪、安眠。 開竅發(fā)音穴:啞門、廉泉、頰車、通里、天突。 抗癆穴:中府、肺俞、膏肓、魄戶、百勞、結核穴、足三里、四花、患門、大椎。 提托穴:提托穴、子宮穴、會陰(均針),氣海、百會(均灸)。 止痛穴: (1)頭痛:太陽、風池、印堂、列缺、頭維、攢竹。 (2)牙?。侯a車、合谷、內庭、下關、承漿、太溪、尺澤。 (3)喉痛:少商、商陽、合谷、天突、照海。 (4)項痛:列缺、后溪、天柱、大椎、落枕、昆侖、風池、大杼。 (5)胸痛:內關、膻中、豐隆。 (6)心絞痛:大陵、內關、神門、郄門、心俞、巨闕。 (7)胃痛:中脘、內關、足三里、內庭、公孫。 (8)腹痛: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天樞。 (9)脅肋痛:支溝、期門、日月、太沖、陽陵泉、丘墟、章門。 (10)腰背痛:后溪、膈俞、命門、腎俞、委中、昆侖、大椎、肝俞。 (11)腰尻痛:十七椎下、次髎、秩邊。 (12)手背痛:合谷、后溪、八邪。 (13)肘關節(jié)痛:曲池、手三里、天井、少海、陽溪、養(yǎng)老、外關。 (14)腕關節(jié)痛:陽溪、陽池、陽谷。 (15)肩關節(jié)痛:肩髃、肩髎、臑俞、肩內陵、巨骨、肩貞。 (16)髖關節(jié)痛:環(huán)跳、承扶、環(huán)中、秩邊、居髎。 (17)膝關節(jié)痛:膝眼、鶴頂、膝中、陽陵泉、秩邊、承山。 (18)下肢痿痹痛:髀關、伏兔、四強、足三里、絕骨。 (19)踝關節(jié)痛:解溪、昆侖、商丘、丘墟。 (20)足趾腫痛:太沖、足臨泣、八風。 (21)痛經:中極、氣海、三陰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