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前海西街 (老阿帶您胡同游之二百零五) 由地安門路口往西,路北過了蓮花市場的第一條胡同就是前海西街。前海西街呈倒L型走向。南起地安門西大街,西折至柳蔭街,全長601米。東西段原為玉河故道,因北側(cè)為清代恭王府,河邊道路遂稱恭王府后身,南北段東側(cè)為一小湖泊,屬前海一部分,故湖邊道路稱前海西河沿,20世紀(jì)50年代初,填平了河道與小湖泊。1965年兩段合并,改稱前海西街。東側(cè)為什剎海體育場,北側(cè)為清恭王府,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 前海西街18號為郭沫若故居,其基址原是清代僅臣和砷的一座花園,同治朝時成為恭親王府的馬廄和草料廠。民國年間,恭親王后代將其賣給達(dá)仁堂樂家作宅園。1963年11月,詩人、作家、學(xué)者郭沫若遷此居住。1994年成立郭沫若紀(jì)念館,有藏品1.16萬件。 前海西街17號為恭王府。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恭王府在后門西三轉(zhuǎn)橋,和珅舊第。初為慶郡王永磷邸,咸豐初,賜六爺恭親王奕居住。和珅倒臺以后,就將王府賜給了慶親王。相傳乾隆末年,諸王相聚,談到和珅,爭著要表達(dá)自己的看法,唯獨慶王不說話,仁宗和諸王問他。慶王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什么遠(yuǎn)大的志向,只想將來分封時,得到和珅的府第就足夠了。大家一笑而散。和坤倒臺以后,仁宗真的就像他說的那樣,把和珅王府給了他。 恭親王奕訢(1833-1898),道光帝六子,咸豐帝異母弟。他是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名王重臣,洋務(wù)運動的首領(lǐng),為中國近代工業(yè)創(chuàng)始和中國教育的進(jìn)步做出了貢獻(xiàn)。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開拓者,他出謀劃策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挽救清朝危機,迎來同治中興。在政治舞臺上經(jīng)歷幾番大起大落,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讓他經(jīng)歷了很多不幸,兒女多早殤,僥幸活下來的則難堪造就。他有4個兒子,長子載澄、次子載瀅、三子載浚、四子載潢。其中三、四兩子俱幼殤。長子載澄襲貝勒,成年后胡作非為。這三個兒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個兒子載瀅,一度過繼給奕訢的弟弟鐘郡王奕詥,襲貝勒爵位。庚子事變(1900年)時,因卷入義和團活動又被奪去一切職銜。 和珅是乾隆時軍機大臣兼內(nèi)務(wù)府大臣,又和乾隆是兒女親家。他又廣收賄賂,真是既富且貴。所以他便在明代宦官李廣第的舊基上,蓋起新的府邸,規(guī)模豪華壯麗,以致和珅被抄家時其罪狀之一,就是"所蓋楠木房屋,奢侈逾制,隔斷式樣,皆仿仁壽宮制度。"這府邸竟能使皇子永磷羨慕,可見其建筑的出色了。到了清代咸同年間,這府邸才歸了恭親王奕,他原住西郊朗潤園(今北京大學(xué)內(nèi))以后才改建此府,成為恭王府。 辛亥革命后,恭王后代把府邸及花園售予輔仁大學(xué)。解放后,其南部為中國音樂學(xué)院、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恭王府是解放后北京城內(nèi)所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整修后對外開放。又《飫咫偶聞》稱:(恭王)邸北有鑒園,則恭王自筑。這里所說的鑒園,在王府北大翔風(fēng)胡同(原名大墻縫胡同)。清制,王府中不準(zhǔn)挾妓宴飲,恭王為了方便,遂建此園,其后由東北名仕宋小濂住,再后莫德惠亦曾住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