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城市袁渡鎮(zhèn)王洲村下房4個村小組,經(jīng)上級批準建秀美鄉(xiāng)村,對老村盤子里的未住人的老房、危房拆除。在拆除房的地基上,修一條能過車的水泥便道,建“六無"、“五凈"通水通電的現(xiàn)代化公廁,改造村下水道及排污凈化水工程,以達到秀美鄉(xiāng)村建設(shè)歸劃之要求。 王家洲是個千多年歷史文化之古村,早在公元901年,就建立了墟口,時稱黃洲,隸屬臨川。據(jù)今豐城縣志記載,王洲圩(街)歷史,比袁渡街早360年,比佛嶺圩早870年,屬豐城市農(nóng)村最早設(shè)立的三大圩口之一。我因參與了編修宗譜,在由我地遷居萬載縣仙源鄉(xiāng)王氏族譜中,發(fā)現(xiàn)有一副地圖,名叫祖居撫臨五十四都三圖“黃洲全圖”,其中還有七言排律詩:“環(huán)洲四畔水茫茫,宛在中坻宅我王;鶴嶺鸞騫鐘秀脈,麟峰鵠立峙明堂。千樟古木常垂蔭,七寶名巖屢發(fā)祥;鳴吠相聞彌廿里,室盧斗角普三房。長湖遠隔義公寢,中巷遙連孝子坊;地出甘瓜徵土德,墳封柏木料骸香。男勤女儉宗風古,士勵官清世澤長;動我溯洄桑梓念,操觚肯惜賦家鄉(xiāng)?!?,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王洲村圖,而這首七言排律對當時的村容村貌表述得清楚明白,應(yīng)該是最具權(quán)威的歷史證據(jù)。 建秀美鄉(xiāng)村老舊破房要拆,許多販子知道這些老房有價值,于是以幾千元乃至萬元的低價購買,販賣至城市建民俗村(街),以開發(fā)旅游景點之需?,F(xiàn)在下房的中巷和西巷約有十多幢老房被賣,天天有幾十人在此拆房運料,將所有木料、牆磚及門楣拖走,尤其是那些有歷史文化紀念意義的門楣石,如:“三槐遺蔭”、“三槐競秀”、“金紫流芳”、“槐蔭滿庭"等。我看著這些珍貴文物從此消失,心疼難忍,于是用手機拍了些照片,以期后人能不忘鄉(xiāng)愁,記住這些歷史時刻。 現(xiàn)在的年青人,有些對歷史文化認識不足,家鄉(xiāng)村史典故也不清楚,我因參加與過修譜,對這幾塊門楣石的題字略有了解,故拋磚引玉與諸位探討和分享。 “三槐”、“槐蔭”乃家族或支派的代稱的堂號,上面幾塊門楣匾額是堂號贊詞。通過堂號我們可以判斷出自己姓氏家族的血親源流,起到追源溯祖的作用。 “三槐堂"的由來,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縣(宋時屬大名府,今屬山東省),以文學見長。五代時先仕晉,后及漢、周,北宋建國后,宋太祖趙匡胤拜其為監(jiān)察御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以尚書兵部侍郎知制誥。乃舉家遷來京城,落戶開封。時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開寶二年(969年)之間,有人密告魏州節(jié)度使符彥卿謀叛。宋太祖乃派王祜權(quán)居大名府,衣錦還鄉(xiāng),許以“便宜”行事,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訪,卻查無實據(jù)。宋太祖旨召面問,王祜直言稟報,符彥卿無謀叛事實,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擔保。甚至直諫太祖要吸取晉、漢(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濫殺無辜的教訓。太祖聽后很不以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來,王祜升遷宰相的許諾落空。王祜赴襄州任前在自家宅院內(nèi),手植槐樹三棵,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后來的事實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yù)言變成了現(xiàn)實。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號,而且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 關(guān)于槐蔭堂有個傳說故事:傳說江西有名叫王槐蔭,原居住在江西省的瓦礫壩(今江西省鄱陽縣的西嶺村)。全家世代以耕地為生,清貧度日,沒想到因一場戰(zhàn)亂,攜三子輾轉(zhuǎn)顛簸異地。原來,在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勢力向南方發(fā)展遇到一個強敵,那就是陳友諒,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斗,陳友諒大傷元氣,同時,朱元璋的聲勢卻越來越大。過了幾年,陳友諒又帶領(lǐng)六十萬大軍進攻洪都,朱元璋親自帶領(lǐng)二十萬大軍援救,陳友諒沖出包圍退到鄱陽湖,朱元璋則把出口封鎖起來,陳友諒戰(zhàn)敗帶著殘兵敗將突圍時,被朱軍一陣亂箭射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大戰(zhàn)”。 這場戰(zhàn)爭是給當?shù)乩习傩赵斐闪司薮髶p失,為求生存,很多人不得不舍棄家園,背井離鄉(xiāng),王槐蔭就是其中之一,因戰(zhàn)亂吃盡了苦頭,帶著繼宗、繼志、繼先三個兒子,遷到了當時的合肥縣東鄉(xiāng)。由于生活艱難,日子難以為繼,后又讓三個兒子各自謀生。為了以后能有機會團聚,拿了一個銅鑼把它一分為三,兄弟各執(zhí)一塊,以便今后團聚時相認。這個傳說在槐蔭堂的族譜里有記載,后人們把他們父子最先居住的地方稱為“圓鑼王村”(位于今包河區(qū)內(nèi))。從此三子天各一方,沒能團聚。長子王繼宗遷到了肥西六十墩,次子王繼志留在父親身邊,在圓鑼王村落戶扎根,小兒子遷到了合肥的南門,后代裔孫則分布全國各地。為了彌補祖宗生前遺憾,將王蔭槐及其三子的墳,同遷到了圓鑼王村,修譜則以始祖名為“槐蔭堂”。 我們豐城王氏乃至王家洲王氏宗譜,都屬槐蔭堂號,老譜頁中側(cè)都印有“槐蔭堂"三字,說明我們也是槐蔭堂無疑。按照世系分析,“槐蔭堂”實際是“三槐堂”下面的分支堂號,也正如“三槐堂”是“太原堂”號下面分支一樣。 “金紫流芳”這塊門楣匾額,則是頌揚我們豐城王氏始祖、江西省首位狀元王季友公的豐功偉績。季友公是太子晉位下笫五十世祖,我們宗譜記載王季友公享年81歲,于貞元十年(公元794年)甲戍十二月十八日歿,葬株山南、龍澤坑、智度寺后,當朝皇帝下旨誥勅文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詩禮成身嶽降篤生,於明哲蟬聯(lián)世碩材,茂顯於家邦。冀司耳目,之科宜嗣鈞衡之任,德符元運道合中和。金紫光祿大夫、御史臺御史大夫,兼太子賓客。王季友忠勤王事,孚洽民心先政后刑。中外咸沽於清化,尊賢樂義,措置不越於舊章。激濁揚清,予褒崇之重銘,彝食鼎寵膺眷顧之隆。讞議卓比於皋陶,宣佈實侔於公奭。欽哉,彝典宜易故,封諡豫章伯,余并如故。貞元十一年(公元795)三月 日御筆之寶?!币虼送跏虾笠釀t在門楣上書“金紫流芳”四字以作紀念,要求自己裔孫學習季友公的精神品德,代代傳承并發(fā)揚光大。 為了留住記憶,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留作紀念。我想秀美鄉(xiāng)村建成之后,那時更能顯現(xiàn)我們的家鄉(xiāng)美景如畫。 2020/8/13農(nóng)歷庚子六月二十四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