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chuàng)文章,已開啟全網(wǎng)維權(quán),抄襲必究! 和珅,一個權(quán)臣,一個貪官,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是,婦孺皆知并不代表真正了解,真實歷史中的和珅與王剛老師塑造的影視形象實則相去甚遠。 影視作品中的和珅,肥胖陰險,貪贓弄權(quán),既無治國之才,又無愛民之心。但真實歷史中的和珅貪歸貪,其他方面卻是可圈可點,不但精明強干,堪稱一代能臣,而且才貌雙全,學(xué)識淵博,既是個大帥哥,又是個大才子。 和珅熟讀四書五經(jīng),詩、詞、文俱佳,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對《三國演義》和《春秋》均有深入研究。有一則歷史典故,最能直觀體現(xiàn)和珅的文學(xué)造詣。 (和珅劇照) 那是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在出行途中接到來報,說“云南急奏,緬甸要犯逃脫”,因而大怒,罵道:“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孰之過與?” 皇上突然掉起了書袋子,隨行文武百官竟無一人領(lǐng)會其意,正當(dāng)大家面面相覷時,一位初出茅廬的鑾輿侍衛(wèi)高聲回答道:“回萬歲,典守者不得辭其咎!”沒錯,這個當(dāng)時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小侍衛(wèi),就是日后權(quán)傾朝野的權(quán)臣和珅。 原來,乾隆的問句典出《論語·季氏》,大意是:老虎犀牛這樣的猛獸從籠子里跑出,龜甲玉器這樣的珍寶在匣子里丟了,是誰的過錯?和珅的答句同樣出自《論語》,意思就是:看守的人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一問一答中,頗見和珅讀書之廣,學(xué)藝之精。和珅得到乾隆的賞識與器重,正是從此事開始的。那一年,乾隆62歲,和珅23歲。 (青年和珅真實長相,面容清秀,氣宇不凡) 眾所周知,乾隆是歷史上著名的文藝皇帝,熱衷于漢文化,酷愛附庸風(fēng)雅,和珅能深得寵幸,靠的不僅僅是揣摩圣意和阿諛奉承,更多的則是才能與才華。為了迎合乾隆的審美趣味,和珅苦學(xué)作詩,苦練書法,由于天賦異稟,竟然頗有成就。 和珅詩作良多,有《嘉樂堂詩集》傳世,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溜須乾隆的奉迎之作,但也不乏驚艷之筆,比如感慨工作太忙的《即事有感》: 獨有風(fēng)塵客,忙中學(xué)閉關(guān)。 長年余案牘,片晷獵溪山。 何藥能醫(yī)俗?無錢可買閑! 醉來慵睡里,又夢鬢毛斑。 再比如他被賜白綾后所寫的《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年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后身。 (中年和珅畫像) 相對比于詩詞,和珅的書法成就更高,從故宮收藏的真跡來看,主要以楷書為主,風(fēng)格典雅莊重,字跡清秀娟麗,與他的“美男子”長相頗為匹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