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些人生活在洞穴里,只能固定面向洞壁。他們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燒,火光將一些影像投到洞壁上。這些人不能回頭,不知道影像來歷,以為這些影子是“實在”,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它們并習慣了這種生活。 一天,當某人掙脫束縛回頭看到火時,發(fā)現(xiàn)以前所見是影像而非實物。他繼續(xù)努力,走出洞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等回到洞穴里,他跟大家講述外面的世界,但沒人相信他。 這個故事便是有名的“洞穴寓言”,出自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七章蘇格拉底與葛爾康的對話。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然而我們看見的就一定是真實的嗎,聽到的就一定是虛構的嗎。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腦中的景象是真實的,就一定會把腦中的的世界等同于外部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就如寓言中的洞穴人一樣。 我們很難會對影響我們行為的信念進行反思,卻又自以為是的嘲笑其他人的世界是多么荒誕無知。 在我看來《理想國》可以說是西方的《論語》,借由蘇格拉底、玻勒馬霍斯、格勞孔等人的對話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諸多問題。 讀書會邀請?zhí)旖驇煼洞髮W的楊無銳教授,通過《理想國》中的兩個人物:蘇格拉底和塞拉西馬克,談談他們所代表的兩種哲學與我們現(xiàn)代人生活有什么關聯(lián),作為一名現(xiàn)代人從中又能獲得什么幫助。 楊無銳 (文學博士 天津師范大學老師) 專業(yè)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思想史,對西方政治哲學亦感興趣。近年來致思于古典哲思與現(xiàn)代意見的對話與會通。專業(yè)方面著作有《中唐文學思想與士人心態(tài)研究》、《林泉高致校注》、《佛教與傳統(tǒng)文人生活》。其他著作有《解讀舊制度與大革命》、《其實不識字:在漢字里重審生活》。 時間:本周五(11月23日)18:50-21:00 地點:優(yōu)檀書院簽約室(南開區(qū)紅旗南路與楚雄道交口喜馬拉雅一層,地鐵6號線一中心站A口右轉200米) 人數(shù):30人 費用:20元 報名方式:文末留言報名 ●●● 活動流程 1.請楊老師主講; 2.座談交流,哲學對我們的意義; 3.悅讀漂流,歡迎大家?guī)鴣斫粨Q閱讀; 4.征集悅讀年會創(chuàng)意,尋求贊助支持。 人海雖然茫茫,但只要你愿意 總會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 來這里,尋找那些與你相似的靈魂 畢竟,和相知的人相遇是幸福的事 編輯:跑跑單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