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要表達的原話應該是“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吧。因為古人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杯酒解決不了萬丈紅塵啊! 這句原話是出自國學大師翟鴻燊的《大智慧之溝通技巧》。意思是說紅塵中紛紛擾擾的事情,在三杯兩盞淡酒里談過;世上任何的霸業(yè)雄圖,于午后一壺茶里消磨。 這句話我認為是對蕓蕓眾生千古人生的最有詩意和哲理的概括。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能從中參到人生的意義之所在。因為: 萬丈紅塵三杯酒,那是告訴我們?nèi)松缇啤?/strong>我們知道這新酒剛烈辛辣,而老酒醇香綿柔。人在年輕的時候,猶如新出的烈酒,萬丈豪情,熱情似火,敢闖敢拼,無所畏懼;人到年老時,又如陳年老酒歷經(jīng)滄桑和歲月洗禮,少了銳角和野性,多了內(nèi)涵和內(nèi)容,看透了人世,看開了榮辱,看淡了得失。 對酒當歌也好,把酒問天也罷,每一個人都在被酒薰著、催化著或醉著,同時也被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控制著或放縱著。有人說“酒不醉人人自醉”,那醉的是一份人世間的情和自己的一顆心;有人說"酒逢知己千杯少",那少的是知己,只有情濃于酒才會覺得千杯不醉、千杯還少;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那是一種為消除一個"愁"字而喝酒買醉尋醉。 萬丈紅塵三杯酒,一杯是清醒,一杯是糊涂,一杯是難得糊涂。喝下這三杯酒,第一杯頭腦清醒,文質(zhì)彬彬;第二杯,熱血沸騰,威風凜凜;第三杯,瘋瘋癲癲,胡言亂語。 鄭板橋說"酒能亂性,所以佛戒之。酒能養(yǎng)性,所以仙家飲之。所以,有酒時學佛,沒酒時學仙。" 我們常說“無酒不成宴”。酒不僅和飯局聯(lián)系起來,還和政治、文學、愛情等聯(lián)系一塊,如歷史上的鴻門宴、煮酒論英雄、貴妃醉酒、杯酒釋兵權等。就是當下,請人吃飯又怎么能少了酒呢?成是酒、敗也因酒,生是酒、死也要酒,開心事要喝歡慶酒,苦惱心要以酒釋然。這酒里裝著人生百態(tài),這酒也盡顯人生百味! 千秋大業(yè)一壺茶,那是告訴我們茶如人生。茶有六類五色,其性又有熱性、溫性和寒性之別。茶只有"沉、浮"兩種姿態(tài),飲茶人也只有"拿起、放下"兩種姿勢,品茶也有"頭苦、二甜、三回味"三種滋味。這人生就很像茶,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有苦有甜。面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古往今來又有幾人參透和悟到呢?否則就不會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遺憾。 辛棄疾的"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的詞中之意是說,年老之時一到春天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是啊,當下的小孩子喜歡喝甜甜的飲料,年輕人大部分都愛喝酒,中年人基本上一半是酒一半是茶,到老了也才獨自喝喝清茶。所以這茶中的苦、茶中的沉浮和拿在手中的杯,大多也只有到老了才能真正明了,往往為時已晚。 人生不過一杯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起要穩(wěn),放下要平;先苦后甘,先濃后淡。茶越喝越清醒,茶越喝越理智,茶中有人生的狀態(tài),茶中有人生的味道,茶中有人生的智慧。 總之,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講透了人生的整個過程。茶酒是人生、人生是茶酒。這既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又說明了人生的不同狀態(tài)。年輕時的人生更如酒性,年老時的人生更如茶性。生活似酒,所以燈紅酒綠,萬丈紅塵;事業(yè)像茶,所以碧空通透,萬古常青。 茶酒并不爭你高我低,卻也不好互相替代,否則就不是那個味,也不是這個道,但可以像耳目一般出現(xiàn)在詩中:“看風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舉頭中酒后,引手索茶時”。三杯酒和一壺茶便是整個人生。酒的世界別具一格,茶的天地了然于心。詩酒煮年華,茶語泡人生。 (文/原創(chuàng) 圖/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