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久違的故宮“九龍吐水”再上頭條。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再現(xiàn)“九龍吐水”,一時在抖音、頭條廣為流傳。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故宮博物院95周年,“九龍吐水”也趕來祝賀。 故宮九龍吐水 仔細研究,不得不佩服這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紫禁城是明永樂年間由“活魯班”蒯祥父子支持設計、建造的,作為江蘇籍的匠人,蒯氏父子深知皇宮排水系統(tǒng)的重要性,一旦定型無法更改,且稍有差池,人頭不保。要想地面不積水,同一時間內(nèi)排水量大于降水量即可,因此蒯氏父子遵循自然與人為的理念,按照明溝暗渠、內(nèi)排外輸?shù)乃悸吩O計、建造了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 紫禁城 紫禁城的自然構造紫禁城北靠燕山,東臨渤海,地勢上為北高東低,因此地理上水流向東南。蒯氏父子等對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進行了精密測量和精細施工,在紫禁城的構造上符合了北京城的地理環(huán)境。 其一,整體走勢亦呈北高南低,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為44.28米,落差為1.77米,降水易于向南流; 其二,御路、甬道都是中間高兩邊低,形成“熊背”,降水不會集攢在路面,易于自然流向兩側; 其三,紫禁城占地72萬平米,上覆青石磚,下有夯土層。青石磚利于雨水下滲,而夯土層既要緊實,又要有厚度,使其易于吸水、容水。地表兩者的結合使得雨水易于向下滲透、吸收。 以上紫禁城的種種自然構造就為雨水自然排水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紫禁城鳥瞰 紫禁城的人為管理每年春季,太監(jiān)們都會定期清掃、套挖,以確保雨季到來前,紫禁城的排水系統(tǒng)的通暢。當下暴雨時,人員管理也要到位。在暴雨過程中,有專門的太監(jiān)負責,宮內(nèi)外積水情況,必要時打開金水河,開閘放水,適時調(diào)節(jié)內(nèi)金水河水量水位,確保紫禁城的排水。 故宮青石磚路面 四通八達的明溝暗渠紫禁城共有90多個院落,院落之間相互阻隔,自流能力被其削弱,大雨時仍需要靠溝渠來排水。所以宮里院里均設有主次分明、明暗結合、縱橫交錯的人工排水網(wǎng)絡。 故宮院落 下雨時,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著建筑屋頂琉璃瓦落到地面,雨水流到路邊的明溝,之后匯流到地下暗渠;還有一部分雨水降落到路上,形成地表徑流,順地面坡度流入最近的石頭“錢眼”或石槽明溝,再匯流到暗渠中;還有一部分雨水降落到臺階,或雨水流過臺階時,則從“溝眼”穿過,匯入暗渠中。地下的暗渠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水流根據(jù)暗渠,由支渠匯集到干渠,經(jīng)干渠排入內(nèi)金水河中。需要說明的是暗渠在靠近中軸線時較淺(0.4至0.5米),反之較深(1米到2米)。 紫禁城的屋檐降雨 即紫禁城的人工排水系統(tǒng)由明溝、暗渠,而暗渠又有支渠、干渠之分,加之有涵洞、流水溝眼等眾多排水設施組成。 紫禁城排水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 連通京城的河道水系紫禁城內(nèi)所有的雨水通過內(nèi)部的排水系統(tǒng)最終將匯流到內(nèi)金水河中,之后又流入到紫禁城城墻外側52米寬的護城河中,從而進入北京城的河道水系中。圍繞紫禁城的河道水系,可分為三道防線。 第一道為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 護城河其實就是金水河,流經(jīng)故宮內(nèi)太和門前的叫內(nèi)金水河,流經(jīng)天安門前的叫外金水河。金水河源自京西的玉泉山,經(jīng)高粱河、積水潭,通過西北城角的城下涵洞進入紫禁城,順西城墻南流,由武英殿前的內(nèi)金水河東行,出東南城角,與外金水河匯合,出京城最終入通州的通惠河,總長12公里。 紫禁城的護城河內(nèi)金水河 大明濠,原舊稱河漕,北起西直門內(nèi),向南流經(jīng)今趙登禹路、白塔寺路口、太平橋大街,向東經(jīng)今三十五中,再向南經(jīng)民族飯店西側,出今復興門內(nèi)大街,沿佟麟閣路向南,從宣武門西的象房橋流入南城墻外護城河,總長10余公里。 故宮北門的護城河 太平湖,即是老舍先生投湖自盡處,為明代京城西北城墻外的湖澤,盛產(chǎn)蓮花,1972年建造地鐵時填平。 太平湖舊照 第二道防線為西苑太液池,即現(xiàn)在的北海、中海。 太液池 第三道防線為外金水河、筒子河。筒子河的水源來自神武門西靠近西北角樓城墻根下面的進水閘,由一條南北直長的地道穿過城墻轉(zhuǎn)道紫禁城里改為明溝。 北京城的河道水系既將紫禁城的雨水排出即泄洪,又能將外部的洪水隔絕即防澇,確保紫禁城皇宮的安全。同時又可作為城市供水和交通,如慈禧太后就經(jīng)護城河、高粱河、積水潭直到玉泉山泉的水路去頤和園避暑。 眺望玉泉山 千龍吐水正是因了紫禁城龐大有利的排水系統(tǒng),紫禁城內(nèi)六百年來從未收到洪澇災害困擾,倒是暴雨時皇宮內(nèi)千龍吐水甚為壯觀。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一個八米多高的工字型臺基上,臺基四周欄桿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其口內(nèi)為鑿通的圓孔,就是主要的排水口。共有龍頭1142個。 千龍吐水 雨量到一定程度時,雨水從臺基上逐層下落,使得臺面無積水。雨水從石龍頭孔中流出,在大雨時如白練,小雨時如冰柱,而暴雨時,則會呈現(xiàn)“千龍吐水”景象,蔚為壯觀。 吐水的魑首 石龍頭,即魑首,魑為上古傳說龍生九子之一。據(jù)《左傳》載,魑,無角、獸形、嘴大、肚闊,為山神。曹植《桂之樹行》中“桂生一何麗佳,揚朱華而翠葉,流芳布天涯。上有棲鸞,下有盤螭?!?/p> 紫禁城的千余魑首,雨天時守護著宮里皇家,晴天時則震懾各方妖魔。與古老龐大的排水系統(tǒng)一起,陪伴著它的主人紫禁城,忠于職守,發(fā)揮作用,歷經(jīng)六百年。可惜的是在這歷史長河中,紫禁城卻幾經(jīng)易主,物是人非。 紫禁城 站在北京看“九龍吐水”,震撼于紫禁城強大的排水系統(tǒng),不禁感慨萬千。南望湖北、安徽等南方多省的汛情,應該是每年的雨季,南方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汛情,都會對經(jīng)濟造成較嚴重的損失。如今我們迎來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當前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即將上馬,或許應該借鑒下古人的匠人智慧,為中華民族多留下福澤萬年的水利工程。 洪水中的房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