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幾天前,我送女兒去補習班,遇到一個小男孩,哭著喊著不進門。媽媽先是給了安慰,但結(jié)果無效。 這孩子仍然拒絕進去。媽媽便生氣了,大聲喊道:“看誰像你這樣折騰,必須去?!苯Y(jié)果孩子還是哭了,他媽媽也就心軟了,說:“不去就不去吧,那休息一天吧!” 結(jié)果,一個星期過去了,孩子今天送來的時候又故技重施,但是今天是他爸爸送來的,他爸爸比他媽媽更嚴厲,打了孩子兩巴掌,然后把孩子推進去,轉(zhuǎn)身走了。爸爸一離開,小男孩就流下了眼淚,滿臉委屈地坐到位置上。 這情景讓我想起了今年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孩子。 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是初高中生,但他們的表現(xiàn)和父母的反應和眼前小孩的父母幾乎沒有差別。 昨天有一個因為學習壓力大而厭學的高中生過來咨詢。 他在小學和初中總是班里的尖子生,并且去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第一年的時候還沒有問題,他還能保持以前的學習態(tài)度,繼續(xù)努力。 然而,隨著課程變得越來越難,看著其他同學學的很輕松,自己卻要很努力才能地獲得一定的成績,開始逐漸對自己感到失望。 甚至開始放棄學習,顧著玩樂,成績一落千丈,老師找他談話,他覺得沒面子,就不想上學了。 回家后,父母勸不動孩子,很無力。一著急的時候,就說:“不想上,就別上了。”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之后,就真的就不想去學校了,父母讓他去收拾東西,也不去,死活不想進校門。 當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時,父母的回答很重要。如果不小心,可能會掉進一個陷阱,然后進一步傷害孩子脆弱的心靈。 02 當孩子說不想上學時 父母通常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苦口婆心,安慰,鼓勵加利誘。 家長的苦口婆心,大道理,孩子往往聽不進去。孩子會繼續(xù)折騰。就像在補習班門口遇到的小男孩母親的做法一樣,最后媽媽被折騰的受不了,孩子不愿意上課就直接帶回家了。 誘利可能對小孩子有用。例如,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家長會說放學后給你買一個肯德基,孩子就會背著書包上學去。 但是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尤其是高中生,這些誘利有時不起作用,或者他們想要的正是我們不想給的。 曾遇到一個初二的孩子,沉迷游戲,會用不上學來威脅父母買手機,直到他媽媽同意,他才愿意去上學。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孩子折騰的頻率會越來越高,因為他知道無論我是否想去上學,折騰一下總是有好處的,在這種拉鋸戰(zhàn)中,孩子獲勝次數(shù)越多,父母后面會越難以管理。 被迫政策,孩子不情不愿 另一個常見的反應是高壓政策:不去上學?看我不揍你。 這種方式也是不建議,打罵孩子會讓孩子性格要么變的焦慮暴躁,要么變得沉默寡言,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報復心理和反抗行為,會跟父母對著干。 父母沒招情緒發(fā)泄“不上就不上!” 這類父母一般經(jīng)歷了以上兩個階段,大道理講了,孩子也打了,最后,父母還是沒轍。 當孩子回家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一般來說是在學校會遇到挫折,這句話可能是情緒發(fā)泄或一種想法。 一旦家長和孩子說了“那就不去”,會加深孩子對這句話的印象,這會讓他們覺得不去上學也沒關(guān)系。 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描述了這種現(xiàn)象?!捌拼靶笔侵溉绻粭潣堑囊粋€窗戶被打破,那么很快這一片窗戶都會很快被砸破。 不想上學的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們第一次有這個想法時,他們不會立即行動。 我們可以把孩子的抱怨看作是打碎了窗戶,如果父母不耐煩地說,“不上就不上”,這意味著我們幫助孩子打破更多的窗戶。 因為破窗效應,他會認為反正我學不好,那就不學了吧! 03 當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時 我們該如何做出更好的反應 不想先去學校,先找原因,此時傾聽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不想上學,總會有原因的,我們需要找到原因,然后才能對癥治療。孩子不想去上學有三個原因: 1、學習動機太強,導致學習壓力太大。 一般來說,這類孩子開始學習都比較好,因為思維的改變或功課的增加會導致成績下降。 然而,這樣的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會給自己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這導致越努力失敗就越多。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有考試焦慮的情況,這導致厭學情緒的加重。 2、學習動力弱,無目的,無壓力,無興趣,覺得上課無聊。 一般來說,這類孩子基礎差。他們對上學感到無聊和痛苦,而導致厭學。 3、人際關(guān)系存在問題,導致厭學 這種主要發(fā)生在初中和高中。 初高中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世界觀還不夠明確,很容易與老師、同學發(fā)生沖突,從而導致不良的人際關(guān)系。覺得沒有人能理解自己,而不想去上學。 不管孩子們?yōu)槭裁床幌肴ド蠈W,第一步是傾聽,讓孩子說出他們不想去上學的真正原因。 傾聽是了解原因的第一步,也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這一步一定不能著急,而是要試著讓孩子說出更多的細節(ji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回應。 了解原因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當你知道原因時,不要著急和孩子爭論或者講大道理。要先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孩子情緒好,行為才能好。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必須先接受孩子的情緒。 在這里我們可以用“接納情緒+對孩子的期望+對未來的分析”這個公式。 不管孩子是壓力大厭學,還是學不會覺得上學很無聊,或者有人際關(guān)系問題,孩子內(nèi)心的情緒都是需要疏導的。 以那個高中生為例,因為他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和過大的學習壓力。 家長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學習很累,每天早起晚睡,比媽媽上班還累。努力學習卻得不到好成績,確實挺挫敗的!” 這樣,孩子就可以知道父母可以理解他痛苦,然后就可以說出家長的期望:“你辛苦了這么久,只剩下最后一年了。媽媽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媽媽一直希望你能上大學,然后走出去看看?!?/p> 最后,跟孩子一起分析未來,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夠清晰。當孩子看到更多的東西時,也會對他產(chǎn)生一個觸動。 “媽媽那時不努力學習,初中畢業(yè)后就去工作了。你看,現(xiàn)在在我們單位,我還在車間。對于那些上過學的人來說,他們有進入的領(lǐng)導職位,有些人自己也做過其他事情,但只有我母親幾十年來仍在做類似的事情。這真的很無聊。媽媽希望你將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前幾天,我看新聞說當和尚需要研究生學歷時,未來的學歷真的是太重要!” 控制自我情緒,避免破窗效應 當和孩子們談論是否去上學時,需要耐心、平和和心態(tài)的討論。 記得一次采訪中說,郎朗告訴他的父母,他不想練鋼琴,他的父親堅持站在他身后堅定的告訴他,你必須練習,在父親和孩子的堅持下,才有了今天聞名的鋼琴家。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父母適當?shù)乇破纫幌?,但是父母必須控制好的情緒,千萬不要順從他的意思,說什么不上就不上。然后就落入了“破窗效應”的陷阱。 很多時候,當我們放松時孩子就會退步很多。如果我們再堅持一會兒,孩子就能度過難關(guān)。 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不要說任何讓孩子沮喪的話,而是堅持讓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