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北京是運河漂來的”,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fā)中心在費孝通等領導、專家的指導與關懷下組織書畫家、專家、學者三百余人,耗資逾千萬元,歷時八年組織創(chuàng)作了《古運回望圖》及其姊妹篇,反映清代康乾盛世老北京風貌的182米國畫長卷《京門九衢圖》等文化工程。 |西直門孫軼青題 詠 西 直 門 [清]王士禎 都城負太行,勃碣地形古。 城西富流水,磬析頗參伍。 |西直門-作用西直門位于內城西墻。形制與阜成門大體相同。西直門在元代時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姊妹門,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那時的北京城里皇家用水,都取自西郊玉泉山,因為它在京城九門當中,為運水進城的唯一通道,所以俗稱西直門為“水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 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由來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于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 圖為《京門九衢圖》-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等專家創(chuàng)作研討中圖片 |西直門歷史元代和義門城門北側設有水關,郭守敬引白浮泉水經翁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入水關匯入城內積水潭。明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城,和義門改稱“西直門”。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jiān)阮安等監(jiān)修京師九門城樓,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完工,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門洞,將原甕城包在新建的甕城之中。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清代城門基本沿襲明制,在營建圓明園、暢春園等西郊園林時,西直門是必經之路,故多次對西直門及城外官道維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頤和園及西直門外道路時,又對城門進行全面修繕,后因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未及完工即告中斷。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甕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huán)線地鐵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fā)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甕城門,現原址現已辟建為路。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 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結構西直門城樓臺基底寬40.9米,城臺頂進深24米,城臺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臺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臺通高32.75米。甕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甕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新修的西直門包括門樓、門洞、箭樓、甕城、甕城門各一,均采用山東臨清燒制的特大城磚。門樓通高34.41米(包括樓臺),為3層飛檐歇山式建筑,柱、門、窗皆為朱紅色,檐下的梁枋上飾以藍、綠兩色圖案,頂部為綠色琉璃瓦,飾有望獸及脊獸。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在門樓臺下部正中與城垣墻身垂直方向,辟有券頂式城門洞,因沿襲和義門之制,較內城其他門洞低。裝有向內開啟的城門一合,用福山壽海5面包錠鐵釘固定。城門正前方為一重檐歇山頂箭樓,西、南、北3側共有箭窗82孔。箭樓西側面闊7間,內側底座面闊5間,通高30米,俯視呈“凸”型。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甕城連接城樓與箭樓,為東西62米、南北68米的方形。西北角設有甕城廟。在甕城南墻辟有一甕城門。與城門方向成曲尺型,以利屏蔽城門。上方有一座單檐硬山譙樓有兩層12個窗,又稱甕城門樓。城外護城河木橋改為石橋。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 西直門篇鑒賞? |西直門風情-西門折柳西直門外長河沿岸,垂柳成行,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每年清明過后,草色青青花盛開,親朋好友相邀互攜,到西直門外長河畔春游,臨別時依依不舍,折柳相贈。久之,形成了“西門折柳”的說法兒。當盛春時,城中仕女云集,當官的、舞文弄墨的,沒有不到這里游覽的。人們稱此地為“小似錢塘西湖”。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西直門盛景 1 -西直水紋在西直門的甕城門洞中嵌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它是西直門功用的標志,也是京城九門一絕,稱“西直水紋”一景。傳說西直門城門晝夜不關,因為北京城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一時一刻離不開生活用水。不是城里沒有水井,可那井水大多是苦水,有所謂“苦海幽州”一說嘛。玉泉山的水,清冽甘甜,曾被乾隆帝譽為“天下第一泉”,那是紫禁城皇家的日常專供。從玉泉山來的人推驢拉的運水車,都有皇上簽發(fā)的特別通行證,車頭插著一面杏黃小旗,一路飄飄展展,浩浩蕩蕩,晝夜不停地進出西直門。 圖為《京門九衢圖》—— 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西直門盛景 2 -薊門煙樹“燕京八景”之一的“薊門煙樹”碑豎立在元代土城遺址上。元、明以來把德勝門外元大都城健德門(俗稱“土城關”)當做戰(zhàn)國薊門舊址,元代稱做“薊門飛雨”,明時始稱“薊門煙樹”。傳說門外有兩個大土堆,“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因此得名。僧帽形碑首,刻雷紋。方形碑座,碑的陽面為乾隆帝手書“薊門煙樹”四字,碑陰為乾隆帝御題七律詩。 圖為《京門九衢圖》分段畫卷 —— 西直門篇鑒賞 |長卷內容摘要圖為《京門九衢圖》- 分段畫卷 《京門九衢圖》所展現的老北京城以宮城為核心,宮城中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在中軸線兩側,一些壇廟、寺觀、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對稱布局。格局嚴謹、層次分明形成了這座著名都城獨具特色的整體風貌。 圖為《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創(chuàng)作資料用圖 經過元、明、清三代發(fā)展形成的這座都城,是歷史文化、科技藝術和建筑藝術巧妙結合的集中體現,是勞動人民智慧創(chuàng)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作者介紹谷建華,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fā)中心董事長,北京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北京市通州區(qū)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 中國網大運河頻道主編,大運河文創(chuàng)產品聯盟主席,北京大運河翰林文化開發(fā)中心董事長,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館長,東方劍橋瀚林華馨教育集團董事。 為續(xù)接千年歷史文脈,傳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華先生先后組織創(chuàng)作了《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迎澳門回歸書畫百米長卷》《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50周年》《紀念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京門九衢圖》《古運回望圖》及《重游運河圖》等七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對京杭大運河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被新華通訊社授予“運河之子”的榮譽稱號。 《古運回望圖》長卷是明代中興時期歷史橫切面的真實寫照,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生動的再現了明代京杭大運河兩岸綿延約1800公里沿線的航運、河道管理、農業(yè)、手工業(yè)、工商業(yè)、民俗等繁華景象。 《京門九衢圖》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國傳統(tǒng)繪畫“工兼寫”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六朝古都北京“內九外七皇城四”二十個城門樓以城墻和護城河為紐帶聯結起來的建筑格局,展現清王朝鼎盛時期(康乾盛世)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筑、體育、民俗等方面壯麗廣闊的場景面貌。 |背景介紹大家關注此今日頭條號,下一篇谷建華圖說老北京西便門下的精彩故事等著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