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梁時有一位高僧,法名契此(“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之意),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契此常用一杖背負一個大布袋,到處云游,人們就稱他為布袋和尚。傳說他云游時,要幫農(nóng)家插稻。 有四家農(nóng)戶都請他幫忙插秧,他都答應(yīng)了。插秧完了,這四家農(nóng)戶都請他吃飯,他也都答應(yīng)了,四家都有布袋和尚去吃飯。人們才知他有分身述。當(dāng)時就有人問他,幫人插稻有何感想?于是他隨口唱出一首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我以此詩為內(nèi)容,寫了一幅草書書法作品如下: 布袋和尚圓寂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于是人們認(rèn)為他是彌勒的化身。 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就是以他的形像塑造的。 這首詩有不同的版本。第一句,手把青秧插滿田,又一本作:手捏青苗種福田。福田是佛家語,凡敬佛敬僧,孝順父母等,就能得到福德、功德。就像田地能長出糧食。第三句,心地清凈方為道,又一本作:六根清凈方成稻。六根也是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第四句的退步,又一本作后退。 這首詩富含哲理,就只說說最后一句吧,寓意最為顯明。雖然他表面只是講插稻秧要退著插,每退一步,就離完成任務(wù)的目標(biāo)前進了一步。注意這里是用了雙關(guān)的手法,實質(zhì)上是指,遇事凡是后退一步就會海闊天空。 講個實例。清朝宰相張英,一天接到家書,寫道,在他桐城老家,家人正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鬧糾分,想讓他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介入一下。張英寫了回信勸止,并附上一首詩: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效仿相讓。桐城有個六尺巷,凡到桐城市來旅游的,都要看一下。六尺巷就是這樣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