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專家考證,《宮樂圖》完成于晚唐,正值飲茶之風昌盛之時,茶圣陸羽《茶經(jīng)》便完成于此際?;仡欀袊嫴柙戳?,唐以前都屬于粗放式煮飲法。陸羽在《茶經(jīng)》里則極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一經(jīng)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堂間得到了廣泛響應(yīng)。
持茶聽樂
從《宮樂圖》里可以看出,茶湯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備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應(yīng)該由侍女們在另外的場所完成;飲茶時用長柄茶杓將茶湯從茶釜盛出,舀入茶盞飲用。茶盞為碗狀,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說這是典型的“煎茶法”場景的部分重現(xiàn),也是晚唐宮廷中茶事昌盛的佐證之一。
飲茶似醉
飲茶佐以點心,在唐代就有記載,《宮樂圖》描繪的宮中茶筵,其中海棠似的小碟中放有核桃仁。有史料記載,唐代茶筵中的茶點較為豐富。對于粽子,唐玄宗詩云:“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餛飩,古時的餛飩即現(xiàn)在的餃子,或蒸或煮,味道極美;餅類,皮薄,內(nèi)有肉餡,煎制而成,外酥內(nèi)嫩;蒸筍,放在一個小瓦罐中,與飯同蒸;胡食,如胡餅,搭納,勒漿;小天酥,是一種用雞或鹿肉剁成碎粒,而后拌上米粉炸成的食物;柿子,唐代重要的果品之一,唐人認為柿子果食甜美,是吉祥長壽的象征;消靈炙,是一種用羊肉烤成的特殊食物,至于烤肉里放些什么調(diào)料不得而知。這種叫作“消靈炙”的茶點是僅供皇帝食用的珍品,唐懿宗時同昌公主出嫁后,皇帝賜御饌,其中就有消靈炙。以上所舉為唐宮中茶筵之茶點的一部分,唐代茶點之豐富,讓現(xiàn)代人驚嘆。
唐代的音樂藝術(shù)發(fā)展也是歷史上的高峰期,尤其器樂藝術(shù)的發(fā)達更是獨占鰲頭,而倍受寵愛的當屬撥弦樂器,《宮樂圖》中描繪的恰是最好的例證。
奏樂
《宮樂圖》中四位婦人演奏的樂器分別為:篳篥(管子)、琵琶、古箏與笙。以下作些簡要介紹:
篳篥(隋代源于西域龜茲)
篳篥
篳篥,今稱管子。約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由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傳入中原。隋唐的九部樂、十部樂中篳篥都是十分重要的樂器。唐代時也傳入朝鮮、日本。今日本奈良正倉院中仍珍藏著唐代的篳篥。宋以后,流入民間。現(xiàn)主要在我國北方民間流行,南方主要在廣東、福建一帶使用。管子為木制,上開八孔(前七后一),管口由雙簧哨子(蘆葦制)和桿子(多用紅木,也有用鉛或錫制成的)兩部分構(gòu)成。管子的聲調(diào)高亢,音質(zhì)堅實,近人聲,演奏技巧與嗩吶大致相同,但其用氣較嗩吶吃力,因為音色高亢在大型民樂隊中常常用以領(lǐng)奏。
琵琶(漢代載《釋名·釋樂器》)
琵琶
古稱“批把”,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币饧磁咽球T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后挑進稱做把;根據(jù)它彈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琵琶古代也有寫作“枇杷”二字,表明是木質(zhì)樂器。大約至魏晉時期,根據(jù)琴、瑟等樂器的用字習慣,去掉挑手旁或木字旁,增加兩個并列“玉”字在頂部,正式定名“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jù)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xiàn)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發(fā)展而來的。南北朝時,曲項琵琶由波斯經(jīng)今新疆傳入中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從敦煌壁畫和云岡石刻中,都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重要地位。
在唐代,琵琶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個高峰,上至宮廷樂隊, 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這種盛況在唐代的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就非常形象地對琵琶的演奏及音響效果這樣寫道:“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制作構(gòu)造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彈奏變?yōu)樨Q抱彈奏, 由手指直接彈奏取代了用撥子彈奏。琵琶構(gòu)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這兩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tǒng):輪指系統(tǒng)和彈挑系統(tǒng);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tǒng):按指系統(tǒng)和推拉系統(tǒng)。
古箏(春秋戰(zhàn)國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
古箏
古箏是中國最古老撥弦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盛行于“秦”地(今陜西和甘肅一帶)。司馬遷在《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因此之后,箏常被稱為“秦箏”。據(jù)古文獻記載,箏最早為“五弦筑身也”。由早期的五弦發(fā)展為漢代十二弦,進而為隋唐十三弦箏,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現(xiàn)了十六弦乃至現(xiàn)代的二十一弦箏。早期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彈唱的箏歌。隨著漢代相和歌的興起,古箏藝術(shù)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并逐步發(fā)展為六七種絲竹樂器更相迭奏,歌手擊節(jié)唱和的形式。
古箏的結(jié)構(gòu)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diào)音盒、琴足、后岳山、側(cè)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zhì)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
唐代古箏彈奏時,常用寸余長的鹿骨爪進行彈撥,也有和現(xiàn)在一樣,要戴指甲,用右手大、食、中、無名四指撥弦,彈出旋律、掌握節(jié)奏,左手在箏柱左側(cè)順應(yīng)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增進音質(zhì),完善韻律。箏的彈奏指法頗多,右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
笙(商代載《詩經(jīng)》)
笙
笙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中國簧管樂器,早在商代(公元前1401至前1122)甲骨文中就有關(guān)于笙的記載?!对娊?jīng)》中也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小雅·鹿鳴)?!薄稜栄拧め寴贰酚洠骸按篌现^之巢,小者謂之和?!钡綉?zhàn)國、秦漢時期,笙作為重要的樂器已非常流行,它與竽并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唐時期,竽、笙仍并存應(yīng)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樂,逐漸失去重要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
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筑、十七簧、 十三簧。唐代還有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至宋代,有人記述“今巢笙、和笙,其管十九,十二管發(fā)律呂之本聲,以七管為應(yīng)聲,用之已久?!泵髑鍟r代,民間流行的笙有十七簧和十三簧的。
笙的構(gòu)造是:將銅制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匏制、木制或銅制的帶有吹孔的斗子上。吹時用指按著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產(chǎn)生共振而發(fā)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早期的笙為竹制,后來改為銅制。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有方、圓、大 、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建國之后,笙類樂器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出現(xiàn)了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擴音笙、中音抱笙、小排笙、鍵盤排笙等,形成各音區(qū)的系列笙建制,在大型民樂隊中起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