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湯頭歌訣》白話解 作者:周長泰 整理:莫若嗇 ——2018.08.10 《湯頭歌訣》,古代醫(yī)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694年。書中選錄中醫(yī)常用方劑300余方,分為補益、發(fā)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于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笙鄳?yīng)地出現(xiàn)了多種后人續(xù)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湯頭歌訣白話解》,就是本書較為詳明的注釋本?,F(xiàn)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50余種。 一、四君子湯加減變換歌 參術(shù)苓草四君湯,補中益氣基本方[1]。 氣滯陳皮異功是,體虛自汗黃芪當。 脾胃虛甚芪山藥,虛熱嘔酸加貝姜[2]。 益以夏陳六君子,和胃健脾莫如此[3]。 胃寒嘔吐丁藿和,香砂六君更消食[4]。 十味人參源六君,柴胡葛根芩芍施[5]。 倦瘦無力遺與滑,龍牡蓮須黃柏加。 帶下脾虛濕盛致,芡實樗皮雞冠花。 痞滿胸悶正氣微,陳皮木香當歸砂[6]。 脾虛厭食肢無力,升陽益胃用無疑; 六君合入柴風瀉,二活芍連與黃芪[7]。 內(nèi)熱芩連與花粉,腳弱木瓜共防己[8]。 中虛久瘧宜四獸,烏梅草果六君與[9]。 健忘芪遠木香菖,龍眼當歸棗仁居[10]。 肥人眩暈六君主,歸芎芪桔麻芷需[11]。 驚悸怔忡遠茯神,萸藥棗菖麥味依[12]。 補氣運脾六君由,姜芪砂仁九味求[13]。 歸脾則由四君化,遠棗芪歸香圓肉[14]。 健脾陳皮三仙用,香連砂藥肉蔻成[15]。 參苓白術(shù)虛濕并,豆藥蓮砂苡桔同[16]。 七味白術(shù)藿木葛,芪豆相逢六神名[17]。 補中益氣緣異功,芪麻柴歸減茯苓[18]。 麻柴易作桂五味,拯陽補脾益腎精[19]。 四君四物名八珍,氣血雙補培元根[20]。 安胎飲中無甘草,芪附艾榆蠣斷芩[21]。 泰山磐石去茯苓,芪斷芩砂糯米新[22]。 胎元飲亦宗八珍,只把苓芎易杜陳[23]。 毓麟珠療不妊娠,杜菟鹿椒調(diào)沖任[24]。 八珍芪桂稱十全,虛勞姜棗一并煎[25]。 養(yǎng)榮可由十全化,無芎反增陳味遠[26]。 十全除去芪地草,胃風湯中粟米兼[27]。 十四建中遵十全,蓯蓉麥夏附子添[28]。 肺癆咯血用保真,二冬知柏地骨尋; 合入養(yǎng)榮去遠桂,柴胡樸棗與蓮心[29]。 四君變化無窮妙,臨證隨機運如神。 【注釋】 [1]四君子湯(《和劑局方》)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基本方劑;方中以人參為君,性甘溫而大補元氣;白術(shù)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脾為使。四藥相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脾胃乃人之后天之本,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余臟受蔭,自然身強體健。此四君子湯立方之大意。明于此,則可舉一反三矣。此方可用于治療脾胃氣虛、運化無力所致之食少便溏,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細弱或沉緩等證。但目前臨床上單獨使用本方的情況已不多,往往是在本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不同情況隨證加減,靈活運用,并可由此衍化出許多方劑以適應(yīng)臨床以脾胃虛弱為主證的多種疾病。 [2]本方加陳皮,名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主治脾胃虛弱兼有氣滯之證,癥見不思飲食,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者。 體虛至虛熱嘔酸句,是指本方加黃芪;本方加黃芪、山藥;本方加浙貝、炮姜;以治療在具有四君子湯基本適應(yīng)證的前提下,又表現(xiàn)有不同證候者。加黃芪,增加了補氣助陽固表的作用;加浙貝、炮姜,有助于制酸止嘔,對于虛熱而嘔用之亦無妨。本方加黃芪、山藥,亦名六君子湯,出處不詳,為大病愈后調(diào)理及助脾進食之劑,與本文后述之六君子湯并非一方。 [3]本方加半夏、陳皮(或加姜棗同煎),名六君子湯(《醫(yī)學正傳》)。主治脾胃不健兼痰濕之證,癥見食少便溏,咳嗽白痰,短氣痞滿,或胸膈不利,膨脹嘔吐吞酸等證。本方以補劑治療痞滿、膨脹,有塞因塞用之意。蓋此痞滿、膨脹系脾虛濕痰所致,健脾之中又予除濕利氣,故痞可去,脹可消。由此亦可知臨證用藥不可過于拘泥。 [4]胃寒嘔吐,可用六君子湯加丁香、藿香治療。 六君子湯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萬病回春》),理氣醒胃之功尤著。主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悶,納呆消瘦,虛寒胃痛或腹痛泄瀉等證。 [5]十味人參散(玉機微義)由六君子湯加柴胡、葛根、黃芩、白芍組成,治療中氣虛弱、身體倦怠兼有虛熱者。 [6]倦瘦無力至當歸砂句,仍講四君子湯本方的加減。龍牡,指龍骨、牡蠣;砂,指砂仁。限于歌訣形式,此處只列出應(yīng)增加的幾種常用藥物,臨床使用時并不僅限于此,宜隨證靈活變通。 [7]升陽益胃湯(《脾胃論》)由六君子湯加柴胡、防風、澤瀉、羌活、獨活、白芍、黃連、黃芪組成。主治脾虛不能制濕,癥見怠倦嗜臥,四肢無力,體重節(jié)痛,飲食無味,口干舌干,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頻數(shù)等證。方中六君子助陽益胃健脾,加黃芪以補肺而固衛(wèi)氣,白芍斂陰調(diào)營;羌活、獨活、柴胡、防風除濕而清陽;茯苓、澤瀉瀉濕熱而降陰濁;又佐以少許黃連以退陰火;是為補中有散,發(fā)中有收,使中氣充足,脾陽得升,中州健旺也。 [8]脾胃氣虛兼有內(nèi)熱者,用四君子湯加黃芩、黃連、天花粉;脾虛濕盛,足弱痿軟者,用四君子湯加木瓜、防己。 [9]四獸飲(《三因方》)由六君子湯加烏梅、草果組成。主治脾虛氣弱,痰飲結(jié)聚,并與衛(wèi)氣相搏以致成瘧者。亦治瘴瘧。 [10]健忘句,是指四君子湯加黃芪、遠志、木香、菖蒲、龍眼肉、當歸、棗仁。 [11]肥人句,是指六君子湯加當歸、川芎、桔梗、升麻、白芷。 [12]驚悸句,仍指四君子湯加遠志、茯神、山茱萸、棗仁、菖蒲、麥冬、五味子。 [13]補氣運脾湯(《統(tǒng)旨方》)由六君子湯加生姜、黃芪、砂仁共九味藥組成。主治脾虛之噎膈反胃,癥見飲食不下,食后欲嘔,面白神疲,氣短腹脹者。 [14]歸脾湯(《濟生方》)由四君子湯(茯苓改為茯神)加遠志、棗仁、黃芪、當歸、木香、桂圓肉組成(煎時加生姜、大棗)。有益氣補血之功,是治療心脾勞傷、氣弱血虛的重要方劑之一;并可用于婦人脾虛氣弱所致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中漏下等證。方中以四君補脾益氣;茯神寧心健脾;木香醒脾,又行血中之滯;當歸養(yǎng)血;遠志、棗仁、桂圓肉補心血而寧心神;諸藥配合,共奏益氣補血、安神寧心之功。 [15]健脾丸(《證治準繩》)由四君子湯加陳皮、三仙(山楂、神曲、麥芽)、木香、黃連、砂仁、山藥、肉豆蔻組成。治療脾虛停食兼有濕熱之脘腹痞滿,食少難消等證。 另有一方健脾丸(見《醫(yī)方集解》)與此方不同,由人參、白術(shù)、陳皮、枳實、麥芽、山楂、神曲組成。主治睥虛氣弱,飲食不消,該方在臨床上使用亦較廣泛,并有多種變方,茲收《醫(yī)方集解》所述列于后,以供參考。 本方去山楂、麥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氣健睥丸,治脾虛食少。本方去山楂、麥芽、陳皮,加當歸、芍藥、芎、麥冬、柏子仁,名養(yǎng)榮健睥丸,治脾陰不足,飲食不為肌膚(血充然后肉長)。本方去人參、枳實、麥芽,加香附、木香、半夏、茯苓、神曲,黃連、當歸、芍藥(一方無芍藥),荷葉燒飯丸,名理氣健脾丸,治睥胃虛弱,久瀉久痢。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神曲、川芎、香附,曲糊丸,名舒郁健脾丸,治脾氣郁滯,飲食不消。本方去山馇、麥芽,加半夏、膽星、蛤粉、茯苓,神曲糊丸,名化痰健脾丸,治內(nèi)傷挾痰。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半夏、山梔、黃連,水丸,名清火健脾丸,治脾虛有火。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木香、檳榔、厚樸、半夏、甘草,名和中健脾丸,治胃虛饑不欲食;再加人參名妙應(yīng)丸,治胃虛不能食,臟腑或結(jié)或瀉。本方去山楂,加半夏、青皮、木香、砂仁、草蔻、干姜、炙甘草、茯苓、豬苓、澤瀉,蒸餅丸,名寬中進食丸(東垣),補睥胃,進飲食。 [16]參苓白術(shù)散(《和劑局方》)由四君子湯加扁豆、山藥、蓮肉、砂仁、苡仁、桔梗組成。主治脾胃氣虛挾濕,癥見四肢無力,形體虛羸,飲食不化,胸脘痞塞,或吐或瀉,面黃,舌苔白膩,脈虛緩者。方中四君益脾補虛;茯苓、山藥、苡仁理脾滲濕;砂仁調(diào)氣行滯;諸藥配合共奏補脾胃氣虛,除濕行滯之功。 [17]七味白術(shù)散(《小兒藥證直訣》)由四君子湯加藿香、木香、葛根組成。治療脾胃虛弱,發(fā)熱口渴,泄瀉,納呆等證。又有人在此方基礎(chǔ)上再加五味子、柴胡,治療消渴不能食。四君子湯加黃芪、扁豆,名六神散(《三因方》)。治療脾胃虛弱,津氣不足,食少身熱等證。 [18]補中益氣湯(《脾胃論》)由異功散加黃芪、升麻、柴胡、當歸,減茯苓組成(煎時加生姜、大棗)。方中黃芪補肺固表;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白術(shù)健脾燥濕;當歸和血養(yǎng)陰;升麻、柴胡升舉陽明、少陽清氣;陳皮行氣導滯;姜棗調(diào)和營衛(wèi)。諸藥相互配合,共奏益氣升陽,調(diào)補脾胃之功。主治脾肺氣虛,中氣下陷。以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舌質(zhì)淡、苔白,脈虛軟無力為辨證要點。以素體氣虛,易患感冒者,以及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久泄久痢等證屬中氣虛陷者,也可以此方為基礎(chǔ)進行治療,往往亦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此外,補中益氣湯去當歸、白術(shù),加木香、蒼術(shù),名調(diào)中益氣湯(《脾胃論》),主治脾胃不調(diào),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嘔吐等證;加蒼術(shù)、半夏、黃芩,名參術(shù)益胃湯(《脾胃論》),主治內(nèi)傷勞倦,燥熱口渴;去白術(shù),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主治內(nèi)傷飲食,滿悶短氣、惡寒;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東垣),主治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或脫血后食少水瀉。 [19]拯陽理勞湯(《醫(yī)宗金鑒》)由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肉桂、五味子組成。主治脾腎氣虛,癥見面色蒼白,懶言無力,倦怠自汗,食少納呆者。 [20]四物湯(《和刑局方》)由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組成。為治療營血虛滯之通劑,詳見四物湯加減變換歌。 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并,稱八珍湯(《活法機要》)(煎時可加生姜、大棗),為補益氣血之通劑。主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虧的病證。臨床應(yīng)用時常在原方基礎(chǔ)上隨證加減,頗多變化??蓮V泛用于各種慢性病,病后體虛,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產(chǎn)崩漏諸疾,瘡瘍久不收口等。凡癥見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zāi)垦#霟o力,氣短懶言,心悸納呆,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者,皆可隨證化裁用之。 [21]安胎飲(《素庵醫(yī)要》)由八珍湯去甘草,加黃芪、香附、艾葉、地榆、牡蠣、續(xù)斷、黃芩組成。治療妊娠氣血兩虛,胎動不安,小腹墜脹,或胎漏下血等證。 [22]泰山磐石飲(《景岳全書》)由八珍湯去茯苓,加黃芪、續(xù)斷、黃芩、砂仁、糯米組成。治療婦人氣血兩虛,飲食無味,四肢無力,胎動不安等證。 [23]胎元飲(《景岳全書》)由八珍湯減茯苓、川芎,加杜仲、陳皮組成。治療婦女氣血兩虛,沖任失守,胎氣不安,胎元不固者。 [24]毓麟珠(《景岳全書》)由八珍湯加杜仲、菟絲子、鹿角霜、川椒組成。治療婦女血虛不孕。 [25]八珍湯加黃芪、桂心(煎時加生姜、大棗)名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方中四君補氣;四物補血;黃芪助陽固表;肉桂引火歸元;共奏補脾益腎之功。治療虛勞喘嗽,遺精失血,以及婦女氣血兩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等證。 [26]人參養(yǎng)榮湯(《和劑局方》)由十全大補湯減川芎,加陳皮、五味子、遠志組成。方中四君、黃芪、陳皮。補氣行氣;四物補血;人參、黃芪、五味子補肺;甘草、陳皮、茯苓、白術(shù)健脾;當歸、白芍養(yǎng)肝;熟地滋腎;遠志通腎氣以寧心;桂心導諸藥入營血。諸藥配合,使五臟交養(yǎng)互益,共奏補益氣血和安神之功。治療氣血兩虛之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夜夢不眠等證。 又人參養(yǎng)榮湯去五味子、遠志(即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陳皮),名溫經(jīng)益元散(《傷寒六書》)。治太陽病汗后頭眩心悸或汗出不止,以及下后下利不止,中焦虧虛,身痛者。 [27]胃風湯(《和劑局方》)由十全大補湯去黃芪、熟地、甘草,加粟米(即小米)組成。治療胃腸虛弱而受風冷侵入,癥見大便泄瀉,內(nèi)有完谷,或大便下血,血清色鮮,面色萎黃等證。 [28]十四味建中湯(《和劑局方》)由十全大補湯加肉蓯蓉、麥冬、半夏、附子組成。有補益氣血,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功。方中黃芪益衛(wèi)壯氣;四君補陽益氣;四物補陰養(yǎng)血;半夏和胃健脾;麥冬清心潤肺;肉蓯蓉補命門火;肉桂、附子引火歸元。諸藥配合,可用于治療氣血不足,虛損勞倦,短氣少力,欲成勞瘵,以及陰寒太盛,虛火上炎,熏灼肺臟所致之陰證發(fā)斑等證。 [29]保真湯(《十藥神書》)由人參養(yǎng)榮湯加天冬、麥冬、知母、黃柏、地骨皮、柴胡、厚樸、大棗、蓮子心,去遠志、肉桂組成(方中地黃用生地、熟地兩種)。有補益脾肺、滋養(yǎng)腎陰之功效。治療肺癆咳血,陰陽兩虛,骨蒸勞熱,遺精盜汗,少津乏力,氣喘納呆等證。 四君子湯的變化遠不止此,貴在臨證隨機變通。明乎四君子湯,補益之劑掌握大半矣。 二、六味地黃丸加減變換歌 六味地黃益腎肝,地萸藥芩丹澤全1。 陰虛火旺著知柏,虛甚鱉甲地骨添2。 養(yǎng)陰明目合杞菊3,麥味可療肺腎虛4。 血虛歸芍一并加5,下焦?jié)駸岚?span>滑。 腎陽亦虛巴淫入,陰虛少液麥玄斛6。 腎不納氣泄瀉苦,納氣沉砂一同煮7。 疏肝益腎柴芍先,芎丹歸梔是清肝8。 滋水清肝加歸芍,梔子柴胡一并煎9。 肝陽上亢黃芩膽,腹脹脅痛枳陳兼。 氣虛人參黃芪見,遺滑金櫻芡牡蓮10。 都氣五味止勞嗽11,再入磁菖左慈丸12。 無比山藥少丹皮,石脂菟蓉巴戟天; 牛膝杜仲同鍋煮,遺滑腳軟與頭眩13。 還少丹亦宗山藥,枸菖遠茴楮味著; 除卻澤脂與菟絲,脾腎虛寒療效高14。 附桂六味日腎氣15,濟生還加車牛膝16。 或加茸味成十補,面晦足冷腎陽虛17。 或增砂益補骨脂,老人虛喘與遺溺18。 左歸飲補真陰劑,只把丹澤易草杞19。 右歸益火從左歸,去苓酌加杜附桂20。 巴戟蓯蓉艾茅共,下元虛冷腎陽微21。 三補三瀉六味丸,出神入化任指揮。 【注釋】 1.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原名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萸肉、干山藥、白茯苓、丹皮、澤瀉六味藥組成??芍仆鑴┓嗫芍瞥蓽珓┓?名六味地黃湯)。具有滋陰、補腎益肝的作用,為補陰方劑的代表。主治腎陰虧虛,肝腎不足,癥見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Q耳聾,遺精,盜汗,消渴,骨蒸勞熱,手足心熱,牙齒動搖,小便淋瀝,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以及小兒囟門遲閉,病初愈后恢復期的調(diào)理等。本方既補腎陰,又補肝脾;既有補,又有瀉。六味藥中三味補藥,三味瀉藥。即,熟地配澤瀉:熟地補元陰,益精髓,澤瀉則瀉腎降濁;山茱萸配丹皮:山茱萸酸溫,滋腎補肝而益精氣,丹皮則瀉肝火;山藥配茯苓:山藥補脾養(yǎng)腎,茯苓則滲脾濕。六藥兩兩相配,形成三補三瀉的格局,分別針對腎、肝、脾三臟,補瀉開合,相輔相成,共奏益肝腎、健脾土之功,實為補陰之要劑,故歌訣之未有“三補三瀉”之語。本方劑臨床衍化應(yīng)用,范圍頗廣,現(xiàn)代亦常用于高血壓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貧血、糖尿病、神經(jīng)衰弱、更年期綜合征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中。 2.本方加知母、黃柏,名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滋陰降火的功效增強,可用于治療陰虛火旺,骨蒸潮熱,虛煩盜汗,夢遺,腰脊酸痛,尺脈有力者;下元虛甚者,可酌加鱉甲、地骨皮。 3.本方加枸杞、菊花,名杞菊地黃丸(《醫(yī)級》),有滋腎養(yǎng)肝明日之功。治療肝腎陰虛所致之眼花歧視,夜視不清,枯澀疼痛,迎風落淚等。 4.麥味地黃丸(《醫(yī)級》),又稱八仙長壽丸。由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組成,有滋陰、斂汗、止遺之功。主治肺腎雙虛,癥見虛喘,咳痰帶血,潮熱盜汗,夢遺滑精等。 5.辨證肝腎陰虛且合并血虛較重者,可用本方加當歸、白芍治療,或竟以本方與四物湯合方使用。 6.自下焦?jié)駸峋渲陵幪撋僖壕?,仍講六味地黃丸的臨證加減:其中柏滑,指黃柏、萆、滑石;巴淫,指巴戟天、淫羊藿;麥玄斛,指麥冬、玄參、石斛。 7.納氣丸(《張氏醫(yī)通》)由六味地黃丸加沉香、砂仁組成。有止滑泄,溫納腎氣之功。主治脾腎不足,倦怠泄瀉及蒸熱咳嗽者。 8.疏肝至清月干句:清肝湯(《類證治裁》)由柴胡、白芍、川芎、丹皮、當歸、梔子組成。有疏肝逆,瀉肝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脅痛口苦,頭暈耳鳴,急躁易怒等證。腎陰虛兼肝火旺者,可將六味地黃丸與清肝湯合用;臨床上現(xiàn)常用于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的治療。 9.滋水清肝飲(《醫(yī)宗己任篇》)由六味地黃丸加當歸、白芍、梔子、柴胡組成。有滋補肝腎,理氣化郁之功。治療肝腎陰虛,肝氣郁滯,肝氣上逆,癥見脅肋不舒,咽干目澀,頭眩目花,舌紅少苔,脈弦或細軟者。其功效與六味地黃湯清肝湯合方相近。 10.自肝陽上亢句至遺滑句,仍指六味地黃丸的加減:合并肝陽上亢者亦可用六味地黃丸加黃芩、龍膽草治療;枳陳,指枳實、陳皮;金櫻芡牡蓮,指金櫻子、芡實、牡蠣、蓮子心。 11.都氣丸(《醫(yī)宗己任編》)由本方加五味子組成。有納氣平喘之功效。主治腎陰虛之氣喘,面赤呃逆等證。 12.耳聾左慈丸(《中國醫(yī)學大辭典》)由本方加五味子、磁石、石菖蒲(亦有用五味子、磁石、柴胡者)組成。有滋陰通竅之功,主治肝腎陰虛之耳鳴、耳聾、目眩等證。 13.無比山藥丸(《干金方》)由六味地黃湯減丹皮,加赤石脂、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牛膝、杜仲組成。有滋補腎陰腎陽,強腰益腳起痿之功。主治下元虛損,癥見腰腿酸軟無力,頭眩、耳鳴、陽痿、遺精滑精等。 14.還少丹(《楊氏家藏方》)的組方可由無比山藥丸變換而來,即由無比山藥丸加枸杞、石菖蒲、遠志、小茴香、楮實子、五味子,減澤瀉、赤石脂、菟絲子組成。此方重在補命門之火以強脾土,用于治療脾腎虛寒,氣血匱乏,癥見腰膝酸軟,不思飲食,神疲乏力,發(fā)熱盜汗,健忘怔忡,或遺精白濁,陽痿早泄等證。 15.腎氣丸(《金匱要略》)亦稱八味丸,由六味地黃湯加附子、肉桂組成(亦稱桂附地黃丸)。六味地黃湯中增入附桂,意在微微生火,以溫陽化氣而行水也。此方重在溫補腎陽,是治療腎陽不足的代表方劑。主要用于腎虛陽弱,化氣藏精不足者,癥見腰痛腳軟,浮腫氣喘,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質(zhì)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微;以及痰飲、消渴、腳氣等證?,F(xiàn)代多以此方為基礎(chǔ),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神經(jīng)衰弱、更年期綜合征、慢性支氣管炎等。 16.腎氣丸再加車前子、牛膝,名濟生腎氣丸,又名加味腎氣丸(《濟生方》)。有溫陽補腎利水之功,主治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等證;治療范圍與腎氣丸相似,但利水作用更強,且牛膝引血下行,更利于腰以下浮腫及下肢酸軟無力者。 17.腎氣丸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補丸(《濟生方》)。可治療腎陽衰微所致之面色黧黑,足冷腳腫,耳鳴耳聾,形體瘦弱,腰膝酸軟,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沉弱等證。 18.濟生腎氣丸加砂仁、益智仁、補骨脂,名脾腎丸(《嵩崖尊生書》)。有益腎、固攝下元之功效,療老人下元虛損之多尿遺溺及虛喘者。 19.左歸飲(《景岳全書》)由六味丸減丹皮、澤瀉,加甘草、枸杞組成,為純甘壯水之劑。主治真陰不足諸證,癥見腰酸膝軟,潮熱盜汗,遺精滑泄,口燥咽干,舌光紅少苔,脈沉數(shù)者。又,此方加天花粉、沙參等,用治Ⅱ型糖尿病,辨證屬腎陰虛者,效果較好。 20.右歸飲(《景岳全書》)由左歸飲去茯苓,加杜仲、附子、肉桂組成,為溫腎填精之重要方劑之一,屬“陰中求陽”之方。主治腎陽不足之氣怯神疲,腹痛腰酸,畏寒肢冷,下利遺尿,陽痿遺精、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陰盛格陽,真寒假熱之證。 21.下元虛冷,腎陽衰微者,還可用六味地黃湯加巴戟天、肉蓯蓉、艾葉、仙茅等治療。 三、秦艽扶羸湯加減變換歌 秦艽扶贏療虛勞,鱉骨柴參甘草著; 夏歸紫菀一并入,骨蒸潮熱自汗消1。 氣虛黃芪熱胡連,肺火黃芩知母添。 盜汗牡梅浮小麥,顴紅熱甚銀胡煎。 柴珠茜根療吐紅,少液陰虛沙麥元。 虛陽上越牡珠母,咽干金燈與射干2。 勞熱久嗽膠貝沙,或用固金或紫菀3。 陰陽氣血皆虛弱,黃芪鱉甲投之痊; 知苓桂地桑芍桔,天冬一入當歸減4。 秦艽鱉甲蒿知烏,參草夏菀皆可刪5。 青蒿鱉甲五味成,生地知母與牡丹6。 清骨蒿知銀胡草,秦鱉地骨共胡連7。 【注釋】 1.秦艽扶羸湯(《楊氏家藏方》)由秦艽、鱉甲、地骨皮、柴胡、人參、甘草、半夏、當歸、紫菀組成(煎時加生姜、大棗)。有養(yǎng)血養(yǎng)陰,退熱除蒸的作用,是治療肺勞、肺痿的代表方劑之一。主治肺勞、肺痿證,癥見骨蒸體瘦,潮熱自汗,咳嗽聲啞,咯血,四肢無力,脈虛數(shù)者。方中以柴胡清解肌熱,秦艽退骨蒸,二者配合使表邪得散,里熱得清;鱉甲、地骨皮滋陰血而退骨蒸;人參、甘草補中氣、健脾以生肺金;當歸和血補血;紫菀潤肺除痰,半夏除痰止嗽又療聲??;再加姜棗以調(diào)和營衛(wèi)。諸藥配合,以達表里交治、氣血兼調(diào)的作用?,F(xiàn)代亦常以此方為基礎(chǔ)而治療肺結(jié)核、矽肺、塵肺、慢性氣管炎等疾病。 2.自氣虛黃芪熱胡連句至咽干金燈與射干句,是講本方臨床應(yīng)用中的加減。其中:胡連,指胡黃連;牡梅,指牡蠣、烏梅;銀胡,指銀柴胡;紫珠茜根,指紫珠草、茜草根;沙麥元,指沙參、麥冬、元參;牡,指牡蠣。 3.勞熱久嗽句:肺傷已極,勞熱久嗽者,可用秦究扶羸湯加阿膠、川貝母、沙參(或竟以沙參替人參)治療;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改用百合固金湯或紫菀湯治療。 百合固金湯(趙蕺庵)由生地、熟地、百合、貝母、麥冬、玄參、桔梗、當歸、白芍、生甘草組成。有滋腎補肺、清虛熱的作用。主治肺陰腎陰兩虛,虛火上炎之勞嗽,以勞熱久咳,咽干喘嗽,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為辨證要。方中百合保肺止嗽;麥冬清熱潤肺;桔梗、甘草利咽除痰:生熟地黃滋腎水,清虛熱,玄參亦輔二地滋腎壯水;當歸、白芍補血、養(yǎng)血平肝。諸藥配合,共奏保肺潤肺,滋水退火之功。 紫菀湯(《醫(yī)壘元戎》)由紫菀、阿膠、知母、貝母、桔梗、五味了、蓮肉、人參、枝苓,甘草紹成。亦有補肺潤肺、滋陰的作用,主治肺勞、肺痿,肺傷已極,久嗽吐紅等證。方中以紫菀、阿膠潤肺補虛,消痰止嗽;知母、貝母潤燥消痰;人參、茯苓、蓮肉、甘草健脾.扶脾土以生肺金;并以桔梗載藥上行脾肺并利咽喉;五味子滋腎水,又收斂肺金耗散之氣。諸藥配合,共奏補肺潤肺,消痰之功。 4.黃芪鱉甲散(《衛(wèi)生主鑒》)由秦艽扶贏湯加知母、茯苓、肉桂、地黃、桑皮、白芍、桔梗、天冬,云當歸組成。主治氣血陰陽皆虛,癥見骨蒸盜汗,日晡發(fā)熱,五心煩熱,咳嗽咽干,四肢無力,自汗食少者。 5.秦艽鱉甲散(《衛(wèi)生寶鑒》)由秦艽扶羸湯加青蒿、知母、烏梅,減人參、甘草、半夏、紫菀組成。有滋陰養(yǎng)血,清熱除蒸之功。主治骨蒸潮熱證,癥見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口燥咽干,困倦盜汗,咳嗽,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 6.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由青蒿、鱉甲、生地、知母、丹皮五味藥組成。有養(yǎng)陰退熱之功。主治溫病后期陰液已傷.邪熱內(nèi)伏之證,癥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能食形瘦,肺勞骨蒸,脈細數(shù)者。此方亦可用于小兒夏季熱,以及婦女更年期發(fā)熱等癥。 7.清骨散(《證治準繩》)由青蒿、知母、銀柴胡、甘草、秦艽、鱉甲、地骨皮、胡黃連組成。有清熱退蒸之功。主治虛勞骨蒸,潮熱多汗,或低熱日久不退,癥見唇紅顴赤,形瘦盜汗,舌紅少苔,兩脈細數(shù)者。此方亦常用于更年期潮熱自汗者。 四、麻黃湯等解表劑加減變換歌 麻黃湯用桂杏草,表實惡寒服此好1。 桑蘇陳苓易桂枝,痰阻氣滯華蓋討2。 喘滿三拗無桂枝3,有濕白術(shù)不可少4。 發(fā)熱頭痛表虛證,桂枝芍藥草姜棗5。 風寒濕痹威黃辛6,頭項強痛葛根巧7。 陽虛肢冷附子用8,咳喘厚樸杏仁炒9。 桑菊銀翹荊防作,原方獨用已不多10。 杏桔翹草蘆根薄,桑菊宣肺散風熱11。 痰稠不爽加萎貝,熱盛而喘芩膏策。 麻疹未透蟬衣葛,咽腫玄牛與馬勃。 渴甚知母天花粉,頭痛蔓荊細辛合12。 銀翹荊桔竹葉豉,牛蒡蘆根草薄荷13。 胸悶藿郁渴花粉,瘡瘍二丁大青葉。 痰盛杏貝蔞芩好,津傷花粉斛玄妥14。 雖為辛涼可變通,風寒脈緊麻桂著15。 荊防解表法辛溫,杏蘇曲芷蔥苓陳16。 蔥豉桔梗辛涼用,翹草薄梔竹葉斟17。 脾虛參芪胸悶蘇,陰虛生地熱酒芩。 挾濕香薷佩蘭使,腹脹陳砂厚樸尋18。 復有麻杏石甘湯,郁熱致喘是主方19。 黃痰蛤粉魚腥草,肺火芩蔞射干20。 桂枝姜棗大青龍,表寒里熱一劑康21。 靈活處方熟而巧,隨證深思莫慌張。 【注釋】 1.麻黃湯(《傷寒論》)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是辛溫解表的經(jīng)典代表方劑。具有解散表寒,發(fā)汗宣肺,平喘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以惡寒發(fā)熱,頭及全身痛,無汗而喘咳,舌苔薄白,脈浮緊為辨證要點?,F(xiàn)代亦常用其治療流感、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方中麻黃辛溫,發(fā)散風寒,宣肺平喘為君;桂枝解肌通陽,并助麻黃發(fā)汗解表為臣;杏仁宣肺降氣,助麻黃止咳平喘為佐;甘草既可防止麻桂之辛散太過,又可和中止咳化痰,為使。諸藥配合,共奏發(fā)汗、平喘、宣肺之功。 2.華蓋散(《和劑局方》)由麻黃湯去桂枝,加蘇子、桑白皮、陳皮、赤茯苓組成。有宣肺祛痰之功。主冶外感風寒,肺氣失宣,痰阻氣滯所致之咳嗽上氣,痰吐不利,喉間有水雞聲,胸腹?jié)M悶,聲重鼻塞,頭目眩暈等;也可用于小兒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3.三拗湯(《和劑局方》)由麻黃湯去桂枝組成。主治太陽表證頭痛身痛,喘咳胸滿,痰白清稀者?,F(xiàn)亦常用其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4.麻黃加術(shù)湯(《金匱要略》)由麻黃湯加白術(shù)組成。主治外感風寒濕邪,癥見惡寒無汗,骨節(jié)煩痛者。與麻黃湯相比,此方祛濕作用增強,而發(fā)汗之力減小。 5.桂枝湯(《傷寒論》)由桂枝、芍藥(一般用白芍)、甘草、生姜、大棗五誅藥組成。為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經(jīng)典方劑,具有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之功。以惡風發(fā)熱,頭痛,有汗,脈浮緩等為辨證要點。蓋傷寒表虛證乃風寒客于表,營衛(wèi)不和,衛(wèi)陽不能外固,營陰不能內(nèi)守所致。必須通過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才能使邪氣得解。方中以桂枝辛溫解肌發(fā)表,并佐以生姜散寒祛風;用白芍和營斂陰,并佐以甘草、大棗以益氣,助白芍之和營斂陰之功;—散—收,使營衛(wèi)調(diào)和,而汗發(fā)不傷陰,汗止不斂邪,是為散中有收。諸藥配合,共奏滋陰和陽,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肌發(fā)表之功。 6.風寒句:風寒濕痹可曱桂杖湯加戒靈仙、姜黃、細辛治療。 7.桂枝湯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湯(《傷寒論》)。治療太陽表虛證,惡風兼有頸部及后背痛或不適者。 8.桂枝加附于場(《傷寒淪》)由佳枝湯加附子組成。主治桂枝湯證兼陽虛肢冷者。 9.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傷寒論》)由佳枝湯加厚樸、杏仁組成。主治桂枝湯證兼有喘咳者,現(xiàn)多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10.在外感性疾病中,目前單獨使用經(jīng)典的麻黃湯或桂枝湯的機會已漸減少,而多代之以桑菊飲、銀翹散、荊防解表湯等方劑加減使用。 11.桑菊飲(《溫病條辨》)由桑葉、菊花、杏仁、桔梗、連翹、甘草、蘆根、薄荷組成。為辛涼解表的代表方劑之一。有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主治風溫初起,邪在衛(wèi)分,咳嗽微渴,身不甚熱,舌苔薄白,脈浮等。由于本方主治之證為風溫初起,溫邪客表,肺氣失宣所致,方中用桑葉、菊花、薄荷辛涼清輕發(fā)散之品以疏風解表,宣透風熱;以連翹苦寒清熱解毒;蘆根甘寒以止渴生津;并用桔梗、杏仁、甘草以止咳化痰,清咽利膈。諸藥配合,共奏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 12.自痰稠不爽句至頭痛蔓荊細辛合句,講桑菊飲的臨證加減:其中蔞貝,指瓜蔞、貝母;芩膏,指黃芩、石膏;葛,指葛根;玄牛,指玄參、牛蒡子。 13.銀翹散(《溫病條辨》)由銀花、連翹、荊芥穗、苦桔梗、淡竹葉、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薄荷組成(煎時加鮮蘆根)。亦為辛涼解表的代表方劑之一,有解表、清熱解毒作用。主治溫病初起之風熱表證,以發(fā)熱無汗,微惡風寒,頭痛口渴,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為辨證要點。本證的各種表現(xiàn)系外感溫熱病邪,衛(wèi)氣遏郁,熱毒內(nèi)盛所致。方中銀花、連翹有清熱解毒、辛涼解表的作用,并輔以薄荷、荊芥、豆豉等辛散之品,以助其解表之力;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利咽止咳;淡竹葉清熱除煩利水;鮮蘆根生津止渴。諸藥配合,共奏清解熱毒,宣通衛(wèi)氣,辛涼解表之功。 銀翹散與桑菊飲二者皆為辛涼解表的常用方劑,但二者亦略有區(qū)別:銀翹散清熱解毒之功重于宣肺止咳,桑菊飲則相反,功偏宣肺止咳,清熱解毒之力不如銀翹散。 14.自胸悶句至津傷句,是講銀翹散的加減:其中藿郁,指藿香、郁金;二丁,指紫花地丁和黃花地丁(蒲公英);杏貝蔞芩,指杏仁、貝母、瓜蔞、黃芩;花粉斛玄,指天花粉、石斛、玄參。 15.桑菊飲和銀翹散雖均為辛涼解表劑,但對外感風寒者亦非不可使用。使用時可根據(jù)癥狀在原方基礎(chǔ)上增入麻黃、桂枝等藥物,并稍減原方中寒涼成分,也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16.荊防解表湯(《時氏處方學》)由荊芥、防風、杏仁、蘇葉、建曲、白芷、蔥白、赤茯苓、陳皮(煎時加生姜)組成,屬辛溫解表劑。治療風寒感冒,亦為臨床治療外感表證的基本方劑之一。 17.蔥豉桔梗湯(《時氏處方學》)是在蔥豉湯(由蔥白、淡豆豉組成,用于外感風寒之輕證《肘后方》)的基礎(chǔ)上加桔梗、連翹、生甘草、薄荷、梔子、淡竹葉組成。屬辛涼解表劑,有解表解熱,通陽宣肺的作用,多用于風熱感冒者。 18.自脾虛句至腹脹陳砂厚樸尋句:無論辛溫解表劑還是辛涼解表劑(指上述桑菊飲、銀翹散、荊防解表湯、蔥豉桔梗湯),均可根據(jù)臨床具體情況,通過適當加減靈活運用。如脾虛者可酌加人參(黨參)、黃芪;胸悶者可加蘇葉或蘇子等等。 19.麻杏石甘湯(《傷寒論》)由麻黃、杏仁、石膏、甘草組成。此方較麻黃湯、桂枝湯常用。有辛涼泄熱、清肺平喘之功。主治表邪化熱,壅遏于肺的喘逆。以發(fā)熱,有汗或無汗,咳逆氣急,甚或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黃,脈浮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之品,以清肺之郁熱;并輔以麻黃宣肺平喘;杏仁肅降肺氣,并助麻黃平喘止咳;甘草亦兼止咳化痰。諸藥配合,共奏清肺熱、平喘止咳之功。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小兒肺炎喘息,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等癥,臨證加減,效果較好。或問邪熱壅肺,用麻黃辛溫之藥妥否?蓋臨證處方,石膏之量往往倍于麻黃,經(jīng)驗證明,大量石膏與麻黃相伍,麻黃只顯宣肺平喘之功,不顯辛溫發(fā)表之力。二藥相配,一清肺熱,一宣肺郁,可起相輔相成的作用。但對肺熱甚者,臨床上亦常加用黃芩等清熱藥物。 20.黃痰句:指麻杏石甘湯的加減。芩蔞,指黃芩、瓜蔞。 21.大青龍湯(《傷寒論》)由麻杏石甘湯加桂枝、生姜、大棗組成。有解表發(fā)汗,清熱除煩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兼有里熱者。以發(fā)熱惡寒,寒熱俱重,身痛,煩躁無汗,脈浮緊為辨證要點。此方雖在麻杏石甘湯基礎(chǔ)上衍化而成,但方中石膏之用量比例較麻否石甘湯要小,且又增入了桂枝,生姜,故其解表發(fā)汗之力增強,治療方向亦發(fā)生改變,轉(zhuǎn)向以表寒表實證為主而兼有里熱者。我輩亦當從此體會先賢用方之妙。 五、防風通圣散加減變換歌 防風通圣表里療,硝黃柜革芩薄翹; 歸芍芎術(shù)滑桔梗。麻黃荊芥與石膏1。 表輕除去麻防荊2,體實內(nèi)熱歸術(shù)芍3。 風熱重者牛桑用4,里熱輕者膏芩削5。 瘡癰宜增銀芪地6,驚狂鉤羚效果高7。 心煩嘔惡竹茹葉8,大便通軟去黃硝9。 咽腫射干與萱草,透疹牛子共櫻桃10。 祛風至寶療中風,人參熟地柏連著。 羌活獨活天麻配,細辛全蝎共一槽11。 【注釋】 1.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由防風、當歸、白芍、川芎、白術(shù)、滑石、桔梗、麻黃、荊芥、石膏、芒硝、大黃、梔子、甘草、黃芩、薄荷、連翹(丸劑用生姜煎湯送服,湯劑及散劑煎服時亦加生姜)組成。有解表攻里,清熱解毒之功。主治一切風寒暑濕,饑飽勞役,內(nèi)外諸邪所傷,表里三焦俱實,癥見憎寒壯熱,頭昏目眩,目赤腫痛,耳鳴鼻塞,口苦咽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嗽喘滿,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洪數(shù)或弦滑者。通過加減,亦可治療瘡瘍腫毒,斑疹痧癮,驚狂譫語等有表里證者,以及陰部濕疹,小兒急驚風,及各種風證。 方中防風、荊芥、薄荷、麻黃以解表散寒;大黃、芒硝破結(jié)通幽;梔子、滑石利水降火;桔梗、石膏清肺瀉胃;當歸、白芍、川芎和血補肝;黃芩清上焦中焦之火;連翹散氣聚血凝;白術(shù)健脾而燥濕;甘草緩峻而和中。諸藥配合,共奏表理通治之功,且寓溫養(yǎng)于散瀉之中,以達汗不傷表,下不傷里之目的。 本方藥味繁多,但通過對方義的簡單分析,亦可窺見先賢立方大意之一斑。現(xiàn)該方劑除有水丸劑供使用外,臨床多通過加減變換使用,單用原方的情況已不多。 歌訣第二句,“硝黃梔草芩薄翹”,是指芒硝、大黃、梔子、甘草、黃芩、薄荷、連翹七味藥。這七味藥實際上是涼膈散(《和劑局方》)的組方(竹葉為引)。涼隔散為瀉下清熱的代表方劑之一,有瀉火通便之功。主治上中二焦熱、實、燥證,癥見煩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瘡,胸膈煩熱,咽痛吐衄,便秘溲赤者,以及小兒急驚風等證。方中大黃、芒硝攻瀉中焦之燥實,輔以梔子、黃芩、薄荷、竹葉以清中上二焦之熱,連翹解毒清熱,并輔之以甘草,兼能和胃緩急。諸藥配合,清上泄下,使上焦郁熱、中焦燥實得清,胸膈自利也。 2.表輕句:指表證較輕者,應(yīng)減去原方中的麻黃、防風、荊芥等解表藥物。 3.體實句:內(nèi)熱盛,體質(zhì)壯實者,應(yīng)減去當歸、白術(shù)、白芍等藥物。 4.風熱重者,本方加牛蒡子、桑葉;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減少諸如當歸、白芍、川芎等藥物。 5.里熱不重者,本方去石膏、黃芩,或?qū)⑹?、黃芩減量使用。 6.瘡瘍者用時宜加銀花、黃芪、生地等,以增強其解毒、涼血、托瘡之功能;而荊芥、麻黃、防風等可適當減去。 7.鉤羚,指原方加鉤藤、羚羊角(羚羊角價昂,藥源短缺,可以十倍量之水牛角或珍珠母等藥物代之)。 8.竹茹葉,指加竹茹、淡竹葉。 9.本方去大黃、芒硝,名雙解散(《醫(yī)方集解》),功略同,用于大便軟者。 10.麻疹已出未透,里熱盛者,可用本方加牛蒡子、櫻桃核治療。但應(yīng)用時必須注意當時患者情況酌情加減,不宣原方照搬。 11.祛風至寶丹(《醫(yī)方集解》)由防風通圣散加人參、熱地、黃柏、黃連、羌活、獨活、天麻、細辛、全蝎組成,治中風證,唯用藥繁雜,臨證不宜原方照搬使用。 六、小柴胡湯加減變換歌 小柴半夏參芩草,少陽經(jīng)病臺姜棗; 寒熱往來口苦煩,嘔而脅痛服之好1。 或用前胡代柴胡,或加陳皮與芍藥2。 目痛咽干不得眠,葛根知芍黃連炒3。 里實潮熱芒硝入4,除瘧常果鱉青蒿。 熱入血室陰血傷,生地丹皮皆可著。 瘀血互結(jié)少腹痛,歸桃延胡去參草; 兼寒酌把肉桂加,氣滯枳香不可少。 濕痰厚樸并蒼術(shù),腹中拘急芩易芍。 胸脘痞滿不欲食,三仙枳殼一處調(diào)。 心悸溲秘芩易苓,咳加五味參棗停5。 心下支結(jié)柴桂湯,桂枝合入除煩痛6。 痰阻氣滯枳桔湯,茶葉陳皮共響應(yīng)7。 經(jīng)期發(fā)熱合四物8,失眠遺滑加牡龍9。 渴而不嘔頭汗出,柴桂干姜亦有名10。 脅下痞滿熱猶盛,牡蠣枳桔石膏增11。 煩渴瀉利熱不減,小柴原方配四苓12。 若是身黃小便專,連梔黃柏茵陳行13。 腑買參草不再用,軍枳芍入大柴成14。 唇焦口燥煩渴甚,合入白虎有奇功15。 柴胡飲子無半夏,更有歸芍與川年16。 溫疫或為風邪盛,柴胡羌活加防風17。 表里和解小柴胡,萬變不離肝膽經(jīng)。 【注釋】 l.小柴胡湯(《傷寒論》)由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甘草、生姜、大棗組成。本方原為傷寒少陽證而設(shè)。為和解表里的代表方劑。主治少陽病,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等證。蓋少陽屬半表半里,又為表里之間的樞紐。邪入少陽則正邪交爭,并牽連脾胃,導致胃失和降,肝逆乘脾,而出現(xiàn)上述癥狀。治療時既不宜發(fā)表,也不宜清下,故先賢立和解一法以治之。方中柴胡能透達少陽半表半里之邪熱而引其外出,并能疏暢氣機之郁滯,條達肝木;黃芩清瀉少陽之郁熱,且能鎮(zhèn)靜除煩,二者配合共達和解清熱之目的;并輔以半夏、生姜和胃止嘔,且辛散之味更助去寒熱之邪;人參、甘草、大棗益氣和中,扶正祛邪,并制半夏等卒燥之性;姜棗又能調(diào)和管衛(wèi)。諸藥配合,共奏解表和胃,散郁疏肝和脾之功。此外,本方還可用于治療婦人傷寒,熱入血室(即經(jīng)期外感旺),以及瘧疾、黃疸等雜病而見少陽證者;現(xiàn)代還用于治療肝炎早期,消化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內(nèi)耳眩暈癥等。 2.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湯(崔氏),治證與小柴胡湯略同。本方加陳皮、芍藥名柴胡雙解飲(《傷寒六書》),治證亦與小柴胡湯略同,解郁利氣作用增強。 3.目痛咽干句,指小柴胡湯加知母、白芍、炒黃連。 4.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湯(聯(lián)傷寒論》)。治療少陽證兼有里實潮熱者。 5.白除瘧常果鱉青蒿句至咳加五味參棗停句,仍講小柴胡湯的臨證加減:其中常果鱉,指小柴胡湯加常山、草果、鱉甲等;瘀血互結(jié)句,用小柴胡湯加當歸、桃仁、延胡,減人參、甘草。枳香,指枳實、香附。腹中拘急句,指原方去黃芩,加白芍。 三仙,指山楂、麥芽、神曲;芩易苓,指以茯苓代替原方中的黃苓。 咳加五味參棗停句,指原方加五味子減人參、大棗。 6.心下支結(jié)句:小柴胡湯合桂枝湯,名柴胡桂枝湯(《傷寒論》),治療傷寒證發(fā)熱微惡寒,肢體煩痛,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解者。 7.柴胡枳桔湯(《通俗傷寒論》)由小柴胡湯加枳殼、桔梗、陳皮、細茶葉,去人參、大棗、甘草組成。主治邪在少陽而兼痰阻氣滯,邪偏表偏上者,癥見往來寒熱,兩頭角痛,耳聾目眩.胸脅滿痛,咳嗽多痰,舌苔白滑,脈弦等。歌訣中未提及去人參、大棗、甘草,實踐證明,不減此三味并不影響療效,對氣虛脾弱者,還可提高療效。 8.小柴胡湯1份加四物湯2份,名柴胡四物湯(《醫(yī)壘元戎》)。主治婦女血虛日久,癥見微熱,或寒熱往來,郁悶,口苦,經(jīng)少經(jīng)閉,或經(jīng)期寒熱往來如瘧者。 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各1份合方,名調(diào)經(jīng)湯(《氣宜保命集》)。治證與上略同。 9.小柴胡湯加龍骨、牡蠣,常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多夢、夜驚及夢遺、滑精者。 又,小柴胡湯只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湯,治少陽證痰多者。 10.柴胡桂枝干姜湯(式金匱要略》)由柴胡、桂枝、干姜、黃芩、甘草、牡蠣、瓜蔞根組成(歌訣中未指出全部藥物)。治療小柴胡湯證寒多熱少,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者;或小柴胡湯證兼津虧痰結(jié)者;并治寒瘧; 11.枳桔,指枳實、桔梗。 12.指小柴胡湯與四苓散合用。四苓散(《奇效良方》)由五苓散減桂枝組成(即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功專健脾利水滲濕,主治內(nèi)傷飲食,水濕內(nèi)停,小便赤少,大便溏泄而無表證者。又治血淋。 13.指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黃柏、茵陳。 14.大柴胡湯(《金匱要略》)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川軍)、枳實、白芍組成。主治邪在少陽而兼陽明腑實的少陽陽明合病,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大便秘結(jié),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者?,F(xiàn)代有以此方為基礎(chǔ)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等疾病者。 15.指小柴胡湯與白虎湯合用,又,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合入白虎湯,名柴胡石膏湯,治暑日咳喘而口渴者。 16.柴胡飲子(《宣明論方》)由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當歸、白芍、大黃組成,清熱作用增強,兼有養(yǎng)血和血之功。用于素體血虛兼有少陽證,且表里均熱較重者。 17.柴胡羌活湯(《醫(yī)方集解》),由小柴胡湯加羌活、防風組成。解表作用增強,用于少陽證表證較明顯者,以及溫疫少陽證。 七、白虎湯加減變換歌 陽明白虎屬氣分,熱渴汗洪四證真; 石膏知母粳米草1,素體虛弱加人參2。 合入麥夏去知母,竹葉石膏養(yǎng)胃津3。 津枯液少沙石斛,嘔吐連翹竹茹存4。 風濕熱痹加桂枝5,關(guān)節(jié)腫痛蒼薏仁6。 熱盛風動鉤龍羚;神昏菖蒲和郁金7。 發(fā)斑譫語人不識,化斑玄犀。效如神8。 胃熱發(fā)斑著青黛,再入?yún)d連地柴9。 若兼表證加荊薄,熱甚芩梔青葉來10。 氣血兩燔犀羚用,清瘟犀地白虎尋; 更入連芩梔翹桔,玄參竹葉可救陰11。 毒蔓臟腑實熱極,十全苦寒白虎意; 并入大承減甘草,三黃犀角莫遲疑12。 癰瘍銀翹與雙丁13,熱毒熾盛合清營14。 白虎中堅膏知母,隨證加減效無窮15。 【注釋】 1.白虎湯(《傷寒論》)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藥(犀角:我國衛(wèi)生部巳明令禁止將犀角用于一般處方中。應(yīng)用時可用10倍量的水牛角停代。下同。)組成。是治療陽明經(jīng)證、氣分實熱證的經(jīng)典方劑。具有清熱生津之功。主治傷寒熱在陽明經(jīng),或溫病熱在氣分,癥見高熱、大煩渴、大汗出、脈洪大有力或滑數(shù)者,即以熱、渴、汗、洪為辨證要點。方中重用石膏,以其辛寒既可透解肌表,以解外感之邪,又可制陽明胃熱,且能生津止渴,鎮(zhèn)靜除煩。并配以知母甘寒涼潤,以瀉肺胃之熱,又滋養(yǎng)內(nèi)耗之陰。再輔以甘草、粳米,以養(yǎng)胃益氣和中,且防石膏、知母辛寒過甚。各藥相互配合,共奏清氣泄熱,生津止渴之功。本方通過衍化,現(xiàn)代亦常用于治療流腦、乙腦、傷寒、大葉肺炎、流行性出血熱、中暑等疾病。 2.人參白虎湯(《傷寒論》)由本方加人參組成。能增強本方的益氣生津作用。治療素體虛弱,傷寒表證已解,里熱較盛,氣津兩傷;或夏月中暑,癥見身熱,煩渴不止,汗多,背部微覺惡風寒,脈浮大無力等氣津損傷較重者。 3.竹葉石膏湯(《傷寒論》)由本方加麥冬、半夏、竹葉,去知母組成。具有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之功。其治療方向由白虎湯的功專清熱,轉(zhuǎn)化為清熱養(yǎng)陰。主治熱病之后大熱已去,余熱未清,氣津兩傷之證,癥見煩渴欲嘔,嘔惡氣逆,喉干嗆咳,心胸煩悶,虛弱少氣;或虛煩不寐,口干唇燥,舌紅少苔。脈虛而數(shù)者。亦可用于暑熱證之氣津兩傷,胃陰不足.癥見身熱多汗,體虛氣短,煩渴喜飲,舌質(zhì)紅干,脈虛數(shù)者。 又,另有一方亦名竹葉石膏湯,由竹葉、石膏、木通、薄荷、桔梗、甘草組成。主治中焦實火,身熱咳嗽,口渴,小便黃赤者。 4.津枯句,仍講白虎湯之加減:沙。指沙參。 5.本方加桂枝,名白虎加桂枝湯《金匱要略》),兼有通經(jīng)絡(luò)和營血,止痛作用。主治風濕熱痹,癥見高熱汗出,氣粗煩躁,口渴,關(guān)節(jié)腫痛,脈弦數(shù)者。 6.本方加蒼白,名白虎加蒼術(shù)湯(《類證活人書》),司治療關(guān)節(jié)腫痛屬濕困熱重者,兼見身體沉重,胸中痞悶,頭沉如裹,身熱口渴,舌苔膩,脈洪大等證。為增強祛濕作用,在上方基礎(chǔ)上還可以加薏苡仁等藥物。 7.熱盛風動句,仍講白虎湯的加減;其中鉤龍羚,指鉤藤、地龍、羚羊角。 8.化斑湯(《溫病條辨》)由白虎湯加玄參、犀角組成。具有氣血兩清,涼血解毒之功。治療溫病熱入營血,氣血兩燔之證。以神昏譫語,外發(fā)斑疹,壯熱煩躁,舌質(zhì)紅絳苔黃燥為辨證要點,臨床上可用于麻疹合并肺炎、高熱等患者。 9.消斑青黛飲(《傷寒六書》)由化斑湯再加青黛、人參、梔子、黃連、生地、柴胡組成(和醋煎)。治療胃熱發(fā)斑,以斑色深紅,壯熱煩渴,舌絳苔黃,脈數(shù)有力為辨證要點。 10.若兼表證句,仍講白虎湯之加減,但在上述其他各方證中亦可參考使用。其中荊薄,指荊芥、薄荷;芩梔青葉,指黃芩、梔子、大青葉。 11.自氣血兩燔句至玄參竹葉可救陰句,講氣血兩燔之證可用犀羚白虎湯或清瘟敗毒飲治療,以及兩方劑的組成。 犀羚白虎湯(《溫熱經(jīng)緯》)由白虎湯加犀角、羚羊角組成。治療溫熱病氣血兩燔,癥見高熱煩渴,神昏譫語,抽搐等證。 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由犀角地黃湯加白虎湯(去粳米),再加黃連、黃芩、梔子、(即黃連解毒湯去黃柏)連翹、桔梗、玄參、鮮竹葉組成。本方是治療溫熱病氣血兩燔證的有效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救陰之功。主治一切火熱證,及火毒之邪侵入營血。臨床以大熱煩躁,渴飲干嘔,頭痛如劈,昏狂譫語,或發(fā)斑吐衄,舌絳唇焦,脈沉細而數(shù)或浮大而數(shù)為辨證要點。方中以白虎湯清陽明之熱毒,并輔以犀角、地黃清熱涼血;黃連、黃芩瀉心肺之火;丹皮、梔子、赤芍泄肝經(jīng)之火;連翹、玄參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陽扶陰。諸藥配合,而成大寒解毒之重劑,奏氣血兩清之效。 犀角地黃湯(《千金方》)由犀角、生地、丹皮、赤芍組成。有清熱解毒,涼血滋陰,散瘀止血之功。主治神昏譫語,熱入血分,迫血妄行所致之吐衄,尿血,便血,發(fā)斑,斑色紫黑,舌絳起刺者;以及蓄血發(fā)狂,漱水而欲咽,腹不滿但自言滿,大便色黑而易解者。方中犀角清心,涼血解毒;生地涼血,養(yǎng)陰清熱;二者為本方之中堅。并輔以丹皮、赤芍以涼血泄熱,活血散瘀;諸藥配合,可直清營血之熱,且有散瘀清心之功,從而構(gòu)成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基本方劑之一?,F(xiàn)代臨床上可用其治療各種急性發(fā)熱性疾病之出血,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癥,毒血癥,尿毒癥等疾病。 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組成。有瀉火解毒之功。用治三焦實熱而津液未傷者,癥見大熱煩躁,口燥咽干,吐血衄血,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等。 12.十全苦寒救補湯(《廣溫熱論》)由白虎湯合入大承氣湯,減甘草,加黃芩、黃連、黃柏(即黃連解毒湯去梔子)、犀角組成。治療熱毒蔓延臟腑,實熱已極。以大熱大渴或絞腸欲絕,或頭痛欲死,口噤不語,渾身發(fā)臭,舌干黑無苔,或黑苔起瓣為辨證要點。 大承氣湯(《傷寒論》)由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組成。是寒下攻里的經(jīng)典方劑,有通里峻下,散熱破結(jié)之功。主治陽明腑實證,以痞、滿、燥、實為辨證要點;以及熱厥,身體壯熱,手足發(fā)涼,痙病或發(fā)狂屬里熱實證者。方中大黃苦寒,瀉熱通便散結(jié);芒硝咸寒,潤燥軟堅,軟化燥屎;二者合用,使結(jié)于胃腸之有形瘀滯從下而解。厚樸、枳實則理氣消積,去氣滯痞滿,以消除壅結(jié)胃腸之無形瘀滯。四藥配合,從而使胃腸疏通,六腑積熱得清,痞滿、燥實得消。 13.癰瘍句,指癰瘍所致之實熱證,可根據(jù)癥狀選用白虎湯或其他清熱解毒方劑另加銀花、連翹、地丁、蒲公英(黃花地丁)治療。 14.清營湯(《溫病條辨》)由犀角、黃連、銀花、連翹、竹葉心、生地、麥冬、玄參、丹參組成。為清營分熱的代表方劑。有清熱解毒,透熱養(yǎng)陰之功。主治溫病邪熱初入營分,以身熱夜甚,口渴或反不渴,時有譫語,心煩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干,脈細數(shù)為辨證要點。對熱毒熾盛者,可將白虎湯(或去粳米、甘草)與清營湯合用。 15.白虎湯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石膏、知母,二藥伍用,可相互促進,增強清泄肺胃實熱之功?,F(xiàn)代研究亦認為,二者相互配合,有解熱、鎮(zhèn)靜、消炎的作用。臨床可將此二味與多種方劑配合應(yīng)用,對治療各種火熱證往往有效;對表現(xiàn)有發(fā)熱煩躁、汗出口渴、舌燥唇干、舌苔黃厚甚至發(fā)暗發(fā)黑,脈洪大有力者,皆可用之。 八、香薷散加減變換歌 三物香薷厚樸扁1,四味香薷有黃連2; 黃連香薷無扁豆3,新加銀連豆花全4。 五物香薷合苓草5,六味再把木瓜添6。 參芪術(shù)陳成十味,津傷清暑益氣痊7。 表邪重者加青蒿,鼻塞流涕蔥豉兼。 腹張巧把薄荷使,干嘔烏梅紫蘇堪。 瀉利蒼陳與葛根,濕濁藿香共佩蘭。 中暑兼有中風證,羌防芪芍可同煎8。 二香五味合香蘇9,藿薷正氣并三物10。 香葛三物共葛根11,經(jīng)驗良方勿輕忽。 【注釋】 1.香薷散(《和劑局方》)由香薷、厚樸、扁豆三味藥組成,故又稱三物香薷散,現(xiàn)多作煎劑使用。有祛暑解表,化濕和中之功。為治療一切感冒暑氣通劑之一,用于暑月乘涼飲冷,外感于寒,內(nèi)傷于濕之發(fā)熱惡寒,頭重頭痛,無汗,或自汗肢倦,煩渴,胸悶腹脹,吐瀉,舌苔白膩;脈浮等證;此外,對夏令胃腸型感冒偏于寒濕者效果亦較好。唯本方力較薄,臨床應(yīng)用時多在原方基礎(chǔ)上進行加減。方中香薷辛溫香散,能入脾肺氣分,發(fā)越陽氣,以散皮膚之蒸熱;厚樸苦溫,散滿除濕,以解心腹之凝結(jié);扁豆甘淡,能消脾胃之暑濕,降濁而升清;各藥配合,而奏解暑濕,宣衛(wèi)氣之效。 2.四味香薷飲(《類證活人書》)由本方加黃連組成。主治中醫(yī)熱盛,里濕化熱,口渴心煩重者。蓋增入黃連,能清心睥之熱而除煩也。 3.黃連香薷飲(《類證活人書》)由本方加黃連,去扁豆組成(即四味香薷飲去扁豆)。治證與四味香薷飲略同,而表現(xiàn)為濕盛于里,或大便下鮮血者。 4.新加香薷飲(《溫病條辨》)由黃連香薷飲再加銀花、連翹、扁豆花組成,有祛暑兼清熱之功。主治暑溫初起,冒暑感寒等證。 5.五物香薷飲(《醫(yī)方集解》)由本方(即香薷散)加茯苓、甘草組成。有驅(qū)暑利濕和中之功,治療小便不利,腹脹泄瀉者。 6.六味香薷飲(《醫(yī)方集解》)由五物香藿飲加木瓜組成,濕邪太盛或有腿足轉(zhuǎn)筋者用之。 7.十味香薷飲(《百一選方》)由六味香薷飲加人參、黃芪、白術(shù)、陳皮組成。香薷散,無論三味、四味、五物、六味,均用于外傷暑濕,內(nèi)傷生冷所致之諸證,有清暑解表之效;然對脾胃原本不足者,效力自然較差。十味香薷飲即針對這一問題而設(shè),對素體脾胃虛弱者之傷暑效果較好。方中增入人參、黃芪,以補肺益氣;茯苓、白術(shù)、陳皮、甘草,以助脾和中;木瓜酸溫,利濕收脫,能于土中瀉木,平肝而和脾;香薷則清暑解表。諸藥配合,可用于治療素體中焦虛弱,又外感寒濕或暑濕,頭痛吐利,多汗神疲,體倦乏力者。 如中氣不足,外感暑熱,耗氣傷津,氣陰已傷,癥見身熱多汗,口渴心煩,體倦少氣,脈虛而大者,治療時不僅要清其暑,同時還需益氣生津。此時可將十味香薷飲與清暑益氣湯相互合并化裁,靈活應(yīng)用,才可收到一定效果。 清暑益氣湯(《溫熱經(jīng)緯》)由人參、石斛、麥冬、知母、黃連(暑熱不甚、津液大傷者可去之)、竹葉、荷梗、西瓜翠衣、甘草、粳米組成。有清暑熱、益氣陰之功。主治外感暑濕暑熱,陰耗津傷,身熱心煩,口渴惡心,不欲食,自汗身重,小便赤澀,脈虛無力者。 8.自表邪重句至羌防芪芍可同煎句,是講香薷散臨床使用中的加減,其中: 鼻塞流涕句是指外感流涕鼻塞者,可與蔥豉湯合用。蔥豉湯(《肘后備急方》)由蔥白、淡豆豉組成。有解表散寒之功。為治療輕淺外感之通劑。主治微惡風寒,或見微熱,頭痛無汗,鼻塞流涕,噴嚏,舌苔薄白,脈浮者。 蒼陳:指蒼術(shù)、陳皮;羌防芪芍,指羌活、防風、黃芪、白芍。 9.二香散(《醫(yī)方便懦》)由五味香薷飲與香蘇飲合并而成。即由香薷、扁豆、厚樸、甘草、木瓜、香附、蘇葉、陳皮、蒼術(shù)組成。治療暑濕傷人內(nèi)外,身熱惡寒,胸腹脹悶等證。 五味香薷飲(聯(lián)湯頭歌訣為)由六味香薷飲減茯苓組成。主治與五物香薷飲略同。 香蘇飲(《醫(yī)方便懦》)由香附、蘇葉、陳皮、蒼術(shù)(局方香蘇飲無蒼術(shù),有甘草)組成。主治四時感冒,頭痛發(fā)熱,兼有胸膈滿悶,噯氣,不欲食等證。 10.藿薷湯(《醫(yī)方便懦》)由藿香正氣散(見平胃散加減變換歌)與三物香薷散合方而成。主治伏暑吐瀉。 11.香葛湯又名香薷葛根湯(《醫(yī)方集解》)由三物香薷散加葛根組成。治療夏月傷風而見項背拘急或咳嗽者。 九、理中湯加減變換歌 理中湯療陰寒盛,中虛嘔利腹內(nèi)痛; 人參干姜與術(shù)草,寒甚還需附子并1。 四味回陽術(shù)易附2,急救回陽附桃紅3。 脾濕藿佩蒼厚樸,失運薏仁與藥苓。 僻下冷痛澄茄胡,肝逆青皮香附行。 腹痛白芍延胡索,腹脹厚樸神曲同。 胃寒吳萸與良姜,氣滯枳實合木香。 久泄余糧會訶子,嘔逆陳藿與生姜4。 蟲痛安蛔椒烏用,或把烏梅配檳榔5。 寒痛牽睪橘核茴,宮寒需把桂艾嘗6。 丁蔻理中止吐瀉7,住血艾膠地榆強8。 桂附理中專祛寒9,理中化痰夏苓藏10。 二方再合陳味麝,寒中三陰可回陽11。 枳實理中茯苓入12,或加黃連連理湯13。 桂枝人參兼表證,或入姜棗與蘇防14。 治中湯療冷食積,青陳二皮益胃腸15。 脾虛氣郁用溫胃,歸芍陳樸椒姜良16。 黃芪湯亦治脾虛,藿香白芍陳皮當17。 中寒理中是根本,臨證變通宜審詳。 【注釋】 1.理中湯(《傷寒論》)由人參、干姜、白術(shù)、炙甘草四味藥組成,亦可制成丸劑使用,名理中丸。具有溫中散寒,補益脾胃之功。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基本方劑,許多溫中散寒的方劑,均由此方衍比而成。方中以人參補脾胃之虛弱;以干姜祛脾胃之里寒;并輔以白術(shù)健脾燥濕;炙甘草和中益氣;各藥相互配合,以奏溫補中州之功。臨床應(yīng)用時,虛重寒寸時,則以人參為君,寒重于虛時,則以干姜為君,虛寒并重時,參姜皆為君藥。此方王要用于治療脾胃陽虛,陰寒內(nèi)盛,運化失職所致之腹痛喜按、喜溫,瀉利清稀,少食嘔吐;腹?jié)M不食,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以及霍亂等證;亦可用于治療陽虛失血,中焦虛寒所致之小兒慢驚,病后喜唾涎沫和胸痹等證。近年亦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婦女月經(jīng)病等。 本方在臨床應(yīng)用中,對寒甚者,往往增入附子一味,以增強其祛寒功能,名附子理中湯(《和劑局方》),主治脾腎虛寒,脈微肢厥,昏睡露睛,以及寒中內(nèi)臟之霍亂吐利,腹痛泄瀉,日久不愈等陰寒重證。 2.四味回陽飲(《景岳全書》)由本方去白術(shù),加附子組成(即附子理中湯去白術(shù))。其治療方向由脾胃虛寒轉(zhuǎn)向里寒證,與四逆湯等作用相似。用于陰盛厥逆證,以眩暈昏仆,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肢冷汗出,脈沉微無力為辨證要點。 3.急救回陽湯(《醫(yī)林改錯》)由本方加附子、桃仁、紅花組成(其中人參可代之以黨參)。療瘟毒,以吐逆瀉利,轉(zhuǎn)筋,身涼肢冷,多汗,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4.自脾濕句至嘔逆句,講理中湯臨證應(yīng)用的加減:其中藿佩蒼,指本方加藿香、佩蘭、蒼術(shù);藥苓,指山藥、茯苓;失運,指脾虛運化水谷不能;澄茄胡,指蓽澄茄、胡蘆巴;余糧,指禹余糧;陳藿,指陳皮、藿香。 5.本方加川椒、烏梅(或更加茯苓,去甘草《萬病回春》),名理中安蛔湯,有溫中祛寒,安蛔止痛之功。用治脾胃虛寒之蛔蟲癥及蛔蟲病腹痛、嘔呃、吐蛔等證。治蛔亦可用理中湯加烏梅和檳榔。 6.此句仍講理中湯之加減:茴,指小茴香;宮寒,指子宮虛寒;桂艾,指肉桂,艾葉。 7.丁蔻理中湯由本方加丁香、肉蔻(或再加神曲)組成。主治脾胃虛寒之胃脘脹痛,嘔吐呃逆腹瀉等證。 8.本方加艾葉、阿膠、地榆炭,可用于潰瘍病出血及功能性子宮出血,證屬脾胃虛寒者。 9.桂附理中丸(《三因方》)由理中湯加肉桂、附子組成。回陽暖胃祛寒之力更強,用于脾腎虛寒甚,腹痛泄瀉日久,或癥狀較重者。 10.理中化痰丸(《明醫(yī)雜著》)由理中湯加半夏、茯苓組成。主治脾胃虛寒而致聚濕生痰,痰飲內(nèi)停,癥見咳嗽痰多清稀,或嘔吐清水者。 11.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由桂附理中丸加理中化痰丸,再加陳皮、五味子、麝香(無脈者另加豬膽汁)組成。有回陽救逆,益氣生脈之功。主治寒邪直中三陰,陽氣衰微而見四肢厥冷,惡寒倦臥,腹痛吐瀉,不渴,手足甲端及口唇發(fā)青,舌淡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甚至無脈等證。 12.枳實理中丸(《類證活人書》)由理中湯加枳實、茯苓組成。主治寒實結(jié)胸欲絕,中焦痞滿,痰飲,腹痛等證。 13.連理湯(《證因脈治》)由理中湯加黃連組成。主治脾胃虛寒,嘔吐酸水;以及外感盛暑,內(nèi)傷生冷而作瀉者。 14.理中湯加桂枝,倍用甘草,名桂枝人參湯(《傷寒論》)。有溫中祛寒,通陽解表之功。主治脾腎虛寒兼有外感表證者;或加生姜、大棗、蘇葉、防風同煎亦妙。 15.治中湯(《類證活人書》)由理中湯加青皮、陳皮組成。有溫中理氣之功。主治冷食積滯,癥見胸脅痞滿,腹脹腹痛,吞酸嘈雜,或瀉利清水者。 16.理中湯加當歸、白芍、陳皮、厚樸、川椒,生姜煎,名溫胃湯(《醫(yī)方集解》)治療憂思郁結(jié),睥肺氣凝,脹滿上沖,飲食不下等證。 ⑩理中湯加黃芪、藿香、白芍、陳皮,名黃芪湯(《陰證略例》),治療素體陽虛,脾胃虛冷,嘔逆者。 十、二陳湯加減變換歌 二陳橘夏與草苓,水飲痰濕此方宗; 姜悔力引增療效,臨證枳桔常伴行1, 熱痰須把芩連增,寒痰砂枳味辛司。 胸悶白前與蘇子,脾虛參術(shù)可成功2。 外感涼燥合杏蘇,姜棗枳胡與桔梗3。 歸地合入曰金水,肺腎陰虛嗽可寧4。 濕邪外感一并作,紫蘇桑皮前胡烹。 上買下虛痰涎盛,蘇胡歸樸肉桂從5。 火郁在胸老痰成,瓜蔞枳桔與元明。 恥間有痰白芥子,積熱停痰膏藿星。 水停心下枳二苓,脹飽吞酸萸連增6。 痰在四肢與經(jīng)絡(luò),竹瀝姜汁可疏通。 痰熱上擾與膽虛,溫膽枳竹棗定驚7。 心煩口苦痰熱重,黃連溫膽跟之清8。 中風痰證滌痰湯,或加人參膽星菖9。 十味溫膽治驚遺,參遠棗仁熟地黃10。 痰厥卒然不識人,枳星合入導痰方11。 順氣導痰烏附木,風痰眩暈麻木鑲12。 加味二陳蒼枳姜,痰攻眼腫酒家傷13。 二陳消痰雖有驗,臨證還需細端詳。 【注釋】 1.二陳湯(《和劑局方》)由橘紅、半夏、甘草、茯苓四味藥組成,用時加生姜五片、烏梅一個同煎。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止嘔之效,是治療痰濕水飲證的基礎(chǔ)方劑。方中以半夏為君,辛溫滑燥,以行痰利水降逆;以橘紅、茯苓為臣,橘紅行滯氣兼醒脾,氣順則痰降,茯苓滲濕利水,濕去則痰消;又以甘草為佐,和中而補土,脾運而使痰飲不能聚積;加之生姜消痰止嘔,烏梅稍斂肺氣。諸藥相合,脾運濕除,痰病自消。臨床上多以本方作為治療各種痰飲的基礎(chǔ),而用于脾虛濕困,聚濕成痰所致之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脹滿,惡心嘔吐,頭眩心悸等證;并以苔白厚潤,脈滑為辨證要點。本方隨證加減,可廣泛應(yīng)用于其他痰證(詳下),但無論作何種變化,作為治療痰證的基本方,其中橘紅、半夏絕不可少。前人說“治痰先治氣”,蓋氣郁則易生痰,痰阻則氣機更加阻滯,二者互為因果。故祛痰之劑必須配合調(diào)暢氣機之理氣之品,俾使氣順而痰易消。本方中橘紅理氣而助半夏化痰,從而使氣順痰降,氣化痰亦化矣。另如六君子湯,其理亦莫不如此,宜反復體會。又,本方在臨床應(yīng)用中,還常與枳殼、桔梗等相配合應(yīng)用。 2.熱痰至脾虛句,是指本方在臨床應(yīng)用中的加減:熱痰加黃芩、黃連。又,二陳湯只加黃芩,名茯苓半夏湯(《宣明論方》),亦治熱痰。茯苓半夏湯去茯苓、甘草,名三圣丸(《醫(yī)方集解》),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饑。 寒痰加枳殼、砂仁、五味子、細辛。又,二陳湯只加枳殼、砂仁,名砂枳二陳湯(《醫(yī)方集解》),有寬胸豁痰之功,主治胸滿嘔吐痰涎者。 陶脅痞悶,痰涎壅塞加白前與紫蘇子;脾虛甚者加人參、白術(shù)(實為六君子湯)。 3.杏蘇散(《溫病條辨》)由二陳湯加杏仁、蘇葉、生姜、大棗、枳殼、前胡、桔梗組成。治療外感涼燥證,以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稀痰,鼻塞,舌苔白薄,脈弦為辨證要點。 4.二陳湯(去烏梅)加當歸、熟地,名金水六君煎(《景岳全書》)。有滋養(yǎng)肺腎,祛濕化痰之功。主治肺腎不足,或年邁陰虛所致之濕痰內(nèi)盛,咳嗽痰喘,腰膝酸軟,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證。近年有人以此方為基礎(chǔ)治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取得較好療效者。 5.上實下虛句:二陳湯加蘇子、前胡、當歸、厚樸、肉桂,療上實下虛之喘咳,痰涎壅盛,胸悶等證?;煤蟮姆絼┙M成,類似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該方中無茯苓(其組成為:蘇子、前胡、厚樸、當歸、橘紅、半夏、肉桂、甘草,煎時加生姜),有降氣平喘,溫化寒痰之功。治療肺氣壅實,失于宣發(fā)肅降以致喘咳多痰,胸膈滿悶,以及下元虛衰,腎不納氣,虛陽上攻,氣不升降,呼多吸少,喘咳氣短等證,即歌訣中所說的“上實下虛”。方中蘇子、前胡、厚樸、橘紅、半夏皆有散郁降逆祛痰作用,當歸性潤以和血,甘草緩中,肉桂引火歸元,諸藥配合而治上證。 6.自火郁在胸句至脹飽吞酸句,仍講二陳湯在臨床應(yīng)用中的加減:其中枳桔與元明,指枳實、桔梗、元明粉;膏藿星,指石膏、藿香、膽星;枳二苓,指枳殼、茯苓、豬苓;萸連,指吳茱萸、黃連。 7.溫膽湯(《千金方》)由二陳湯加枳實、竹茹、大棗(去烏梅)組成,加姜煎。有降逆、清化熱痰,理氣和胃,除煩之功效。主治痰在膽經(jīng),膽虛痰熱上擾,虛煩不寐,驚悸,口苦嘔涎,肝胃不和等證。溫膽湯是臨床較常用的一個基本方劑,溫膽湯讓的病機,主要有痰和熱兩個方面。方中以竹茹、枳實清膽胃之熱,降膽胃之逆,用以治熱;更以橘紅、半夏祛痰燥濕,理氣和胃,以治痰;并以茯苓、甘草、姜棗以和中健脾;從而共奏清熱化痰兼有和胃止嘔之效。近年有以此方為基礎(chǔ),用以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經(jīng)官能癥等而取得顯效者。 8.溫膽湯加黃連,名黃連溫膽湯,用于痰熱重而心煩、口苦較甚者。 9.滌痰湯(《奇效良方》)由溫膽湯加人參、膽星、菖蒲組成。有滌痰開竅之功。主治中風痰迷心竅,以痰涎壅盛,舌強不語,脈沉滑為辨證要點。方中人參、茯苓、甘草補心益脾而瀉火;橘紅、南星、半夏利氣燥濕而祛痰;菖蒲開心竅;枳實破痰利膈;竹茹清燥開郁。諸藥配合,痰消火降,經(jīng)通而舌柔矣。 10.十味溫膽湯(《醫(yī)方集解》)由溫膽湯加人參、遠志、棗仁、熟地黃組成。與溫膽湯比較,增強了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主治因氣血虧虛較重而致心虛煩悶,坐臥不安,驚惕,夢遺等證。 11.導痰湯(《濟生方》)由二陳湯加枳實、南星(去烏梅)組成。與二陳湯比較,增加了搜風祛痰作用,有燥濕豁痰,行氣開郁之功。治療痰厥、風痰偏勝之頭目眩暈,或卒然昏倒,神識不清,喉有痰聲,以及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咳嗽,涕唾稠粘,坐臥不寧,飲食不思等證。 11.順氣導痰湯(《類證治裁》)由導痰湯加烏藥、香附、木香組成。具祛痰開郁之功。治療痰氣郁結(jié)之精神抑郁,神志呆傻,語無倫次,舌苔膩,脈弦滑等證。 二陳湯加天麻、白術(shù),名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醫(yī)學心悟》)。主治風痰證之眩暈、頭痛、嘔吐等。 12.加味二陳湯(仁齋)由二陳湯加蒼術(shù)、枳殼、姜黃組成。主治痰攻眼腫,以及酒家手臂重痛麻木等證。 十一、逍遙散加減變換歌 逍遙組方類八珍,柴薄姜易地芎參l。 肝火上炎連龍膽,肝郁脹痛郁芎青。 胸脘痞悶加夏陳,濕熱柏茵梔子烹。 氣滯血瘀丹延紅,肝大棱莪鱉蠣行2。 添加丹梔更清熱,合入地黃療漏崩3。 清肝達郁菊橘入,丹梔除卻白術(shù)成4。 加味逍遙療癲疾,蘇木遠志與桃紅5。 古方逍遙加陳皮,養(yǎng)血舒肝郁可清6。 乳腺脹痛經(jīng)驗方,姜薄甘草皆不用; 不留血藤丹附加,或入枯蠣與路通7。 【注釋】 1.逍遙散(《和劑局方》)的組方,為便于記憶,可認為與八珍湯類似(不是指功用)。即把八珍湯(當歸、白芍、茯苓、白術(shù)、甘草、熟地、川芎、人參)中的熟地、川芎、人參換成柴胡、薄荷、生姜。本方是調(diào)和肝脾的代表方劑之一,具有養(yǎng)血疏肝解郁,健脾和營之功。可治療肝郁血虛、肝脾不和所致之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熱往來,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作脹,舌淡紅,脈弦而虛等證。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為君;以當歸、白芍補血和營以養(yǎng)肝為臣;君臣相配,既疏肝氣,又補血虛,理氣而不傷陰,柔肝而不滯氣;以茯苓、白術(shù)、甘草健脾和中為佐;以生姜和胃,薄荷助柴胡疏肝解郁為使。諸藥配合,共奏舒肝理脾、和營養(yǎng)血之功。目前,此方經(jīng)臨床加減多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慢性胃炎、潰瘍病、婦女月經(jīng)不凋、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慢性盆腔炎、神經(jīng)官能癥等疾病。 2.自肝火上炎句至肝大句,講逍遙散的臨證加減。肝火過旺而上亢者,宜加黃連、龍膽草;肝氣郁滯重者宜加郁金、川芎、青皮;夏陳,指半夏、陳皮;濕熱內(nèi)蘊甚至已發(fā)黃疸者,宜加黃柏、茵陳、梔子;氣滯血瘀致痛者,宜加丹皮、延胡索、紅花;對肝脾腫大者,宜加三棱、莪術(shù)、鱉甲、牡蠣等。 3.逍遙散加丹皮、梔子,名丹梔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凈),又名八味逍遙散。治療血虛肝郁而有熱象者,癥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潮熱自汗或盜汗,或頭痛目眩,肚腹脹痛,或小便澀痛,頰赤口渴等。逍遙散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遙散(《女科指要》)。治療肝郁血虛所致之經(jīng)前腹痛,漏崩,及婦人感邪熱入血室,脈弦而虛昔。 4.清肝達郁湯(《通俗傷寒論》)由丹梔逍遙散加橘葉、橘白、菊花,減白術(shù)組成。有清肝火,疏肝和脾之功,治療肝郁火旺,胸脅疼痛,婦女經(jīng)行先期,量少、色赤等證。 5.加味逍遙散(《世醫(yī)得效方》)由逍遙散加蘇木、遠志、桃仁、紅花組成。有解郁安神寧志之功。治療癲疾歌唱無時,逾墻上屋者。另有一方,以逍遙散加丹皮、梔子、地榆炭、側(cè)柏葉、樗根皮,亦名加味逍遙散。主治赤白帶下,證屬肝經(jīng)郁熱者。 6.古方逍遙散(《醫(yī)貫》)由逍遙散加陳皮組成,養(yǎng)血舒肝、理氣解郁的作用更強。 7.治乳房脹痛經(jīng)驗方(《中醫(yī)方藥手冊》)由逍遙散去生姜、薄荷、甘草,加王不留行、雞血藤、丹參、香附組成??捎糜谥委煁D女乳腺增生、乳腺囊性擴張所致之乳房脹痛等癥。臨床應(yīng)用時,還可適當增入夏枯草、牡蠣、路路通等,以軟堅通絡(luò)。 十二、柴胡疏肝散加減變換歌 柴胡疏肝陳枳草,香附川芎與白芍1。 合入青皮效亦同,脅痛郁金延胡著2。 四逆除卻香芎陳,理脾疏肝郁熱消3。 脾虛砂參與白術(shù),化食三仙不可少。 水停中焦豬苓腹,氣郁化火黃芩炒。 經(jīng)痛歸延與坤草,泄痢頭翁地榆妙。 兼瘀桃紅不可忘,腑實硝黃走下焦4。 實火濕熱龍膽梔,芩車通澤瀉肝好5。 黃疸濕熱茵梔軍,酌入金錢效更高6。 膽道蛔蟲痛難當,烏梅苦楝棟與川椒7。 【注釋】 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由柴胡、枳殼、甘草、香附、川芎、白芍組成。有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治療肝氣郁結(jié),胸忘脹滿,疼痛,口苦,寒熱往來,精神抑郁等證。方中柴胡、枳殼相配,能升清降濁;加香附,以流暢氣滯;白芍、甘草可緩急主痛;川芎配香附,又能和血理氣。諸藥配合,共奏疏肝理脾,和血,調(diào)氣去滯之功。 2.本方加青皮,名青皮飲(協(xié)定處方),舒肝行氣作用更強。脅痛重者可酌加郁金、延胡索。 3.四逆句:本方減香附、川芎、陳皮,并將枳實易枳殼,名四逆散(《傷寒論》)。有疏肝理脾,和解表里,透解郁熱之功。主治肝脾(胃)不和,及陽氣內(nèi)郁所致之熱厥,癥見胸脅脘腹疼痛,泄利下重,胸腹?jié)M悶,口苦咽干,或手足厥冷,脈弦者。 4.自脾虛句至走下焦句,是講柴胡疏肝散的加減。其中砂參,指砂仁、黨參;三仙,指神曲、山楂、麥芽;腹,指大腹皮;歸延,指當歸、延胡索;桃紅,指桃仁、紅花;硝黃,指芒硝、大黃。 5.實火至瀉肝好句:龍膽草、梔子、黃芩、車前子、木通、澤瀉為龍膽瀉肝湯減去當歸、生地、柴胡后所剩余的藥物。上述幾味藥物與柴胡疏肝散合并后,其處方實為龍膽瀉肝湯的演變方。治證與龍膽瀉肝湯相似。 龍膽瀉肝湯(《醫(yī)宗金鑒》)由龍膽草、黑梔子、黃芩、車前子、木通、澤瀉、柴胡、甘草、當歸、生地組成。為治療肝膽實火、清泄肝膽濕熱的常用方劑,有疏肝瀉火、利濕之功。治療肝郁火郁,肝經(jīng)濕熱所致之頭痛,目赤口苦,耳聾耳腫,胸脅脹痛,或小便澀痛、淋濁,陰腫陰癢,婦女帶下等證。近年亦用其治療急性膽囊炎、泌尿系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病、更年期高血壓以及急性結(jié)膜炎等。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龍膽草瀉肝膽實火;以柴胡疏肝氣之橫逆;并輔以黃芩、梔子以清熱,澤瀉、車前子以利水,使肝經(jīng)濕熱自小便而出;加用當歸、生地養(yǎng)血益陰以和肝,使瀉中有補,疏中有養(yǎng)。諸藥配合,共奏抑肝膽之火上逆和清泄肝膽濕熱之功效。 又,一方無黃芩、梔子、甘草,亦名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主治濕熱客于下焦之陰濕、陰癢等證。 一方無當歸、生地、木通、澤瀉、車前子,而有人參、五味子、麥冬、黃連、知母,亦名龍膽瀉肝湯(《醫(yī)方集解》)主治筋痿攣急,口苦爪枯等證。 原方龍膽瀉肝湯去木通、澤瀉、車前子、柴胡、甘草、生地,加黃連、蘆薈、青黛、木香、麝香為丸,名當歸龍薈丸(《宣明論方》)。主治一切肝膽實火所致之眩暈,頭鳴耳聾,抽搐,涼悸、神志不寧,狂躁、譫語,兩脅痛引少腹,便秘,尿赤等證。 6.黃疸句至效更高:濕熱黃疽可用茵陳蒿湯(《傷寒論》)治療。該方由茵陳、梔子、大黃組成。有清熱利濕之功,主治陽明郁熱在里、濕熱交蒸于肝膽之發(fā)黃(陽黃)。另有一茵陳蒿湯(《湯頭歌訣》)則由茵陳、附子、干姜組成。有溫陽利濕之功,主治陰黃。這兩個茵陳蒿湯通過臨證衍化,現(xiàn)代已廣泛應(yīng)用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等治療中,不論陰黃陽黃,可分別將不同的茵陳蒿湯與柴胡疏肝散配合使用,并通過臨床加減,對黃疸有較好療效。如果再加入金錢草,療效會更好。 7.對于膽道蛔蟲癥,可根據(jù)臨床辨證,用柴胡疏肝散加烏梅、苦棟子、川椒等治療。 十三、平胃散加減變換歌 平胃陳蒼樸草成,濕阻中焦此調(diào)停1; 飲食無度脾胃傷,砂附積殼木香行2。 或入青皮檳榔片,木香順氣更寬胸3。 食積麥芽神曲炒,肉積山楂內(nèi)金同4。 酒傷連葛烏梅入,嘔吐丁夏藿香寧。 氣滯佛手沉木香,肝郁柴枳郁金盟5。 熱積停滯便難通,順氣另加川軍攻6。 冷積姜桂莪術(shù)用,濕熱交蒸茵連并7。 泥砂結(jié)石茵梔隨,郁金金錢效如應(yīng)8。 和解藁桔與姜棗,自汗咳嗽與頭疼9。 嘈雜吞酸螵蛸芍,呃逆柿蒂赭石丁10。 枳術(shù)平胃療停水,砂苓曲茹名四正11。 泄瀉胃苓含五苓12,霍亂轉(zhuǎn)筋木瓜能。 腹痛木香白芍配,痞滿蘿枳青皮成13。 身重膚腫桑皮好,對金飲子利水靈14。 外感風寒內(nèi)濕停,藿香正氣有奇功; 平胃無蒼合二陳,蘇桔芷腹可因循15。 單加藿夏亦成方,外感腹脹不換金16。 太無神術(shù)加菖藿,邪正交爭在陽明17。 氣郁痰多胸中煩,孕胃原方配二陳18。 五積斗陳幟殼桔,麻桂姜芍芷歸芎19; 平胃小柴日柴平,濕瘧脘悶手足沉20; 以上加減皆大略.臨證處方更認真。 【注釋】 1.平胃散(《和劑局方》)由陳皮、蒼術(shù)、厚樸、甘草四味藥組成。可制成散劑服用,更多是加生姜、大棗煎服。本方是燥濕和胃,治療濕病的基本方劑,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功。主治濕困脾胃,氣機不暢,運化失權(quán),癥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乏味,嘔噦惡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等。方中蒼術(shù)辛香苦溫,燥濕健脾為君;厚樸苦溫,行氣除濕散滿為臣;陳皮辛溫,行氣和胃而利痰,姜棗和胃益脾,共為佐;甘草中州主藥,能補能和,為使。諸藥配合,重在苦溫燥濕,次及行氣化濕,從而使?jié)袢テ⒔?,中焦升降運化自如,則諸證自除。 2.脾胃因飲食所傷,脘腹脹滿、氣滯甚者,本方宜去甘溫之大棗、甘草,酌加砂仁、香附、枳殼、木香等行氣除滯之品。 3.平胃散加砂仁、香附、枳殼、木香,再加青皮、檳榔,名木香順氣散(《統(tǒng)旨方》)。有健脾寬胸舒郁之功。治療氣滯不舒,胸悶疼痛,兩脅脹滿,噯氣,腹?jié)M腹痛、大便不利等證。 4.平胃散加麥芽、神曲名加味平胃散(《丹溪心法》)。主治宿食不消,吞酸噯臭。肉積可用本方加山楂和雞內(nèi)金。 5.酒傷至肝郁句,講平胃散臨證應(yīng)用時的加減:連葛,指黃連、葛根;丁夏,指丁香、半夏;沉木香,指沉香、木香;柴枳,指柴胡、枳實。 6.順氣另加川軍攻句,指用木香順氣散加大黃,用于熱積停滯臟腑,腹?jié)M便難者。 7.仍講平胃散的加減:姜桂,指干姜、肉桂;茵連,指茵陳、黃連。 8.平胃散加茵陳、梔子、郁金、金錢草,名肝膽管結(jié)石方(協(xié)定處方),主治泥砂樣肝膽管結(jié)石。 9.和解散(《和劑局方分)由平胃散加藁本、桔梗、生姜、大棗組成。主治平胃散證兼有外感、煩躁自汗、咳嗽頭痛者。 10.講平胃散的加減:螵蛸芍,指海螵蛸、白芍;丁,指丁香。 11.平胃散加枳實、白術(shù),名枳術(shù)平胃散(經(jīng)驗方)。主治胃部停水,痞脹作痛。平胃散加砂仁、茯苓、神曲、竹茹及姜汁少許(兌服)。名四正散(《醫(yī)醇剩義》)。主治暑季感冒,及胃寒、嘔吐等證。 12.平胃散合五苓散,名胃苓湯(《丹溪心法》)。主治中暑傷濕,寒濕困脾,停飲挾食,腹瀉腹痛等證。五苓散(《傷寒論》)由豬苓、茯苓、澤瀉、白術(shù)、桂枝組成,是滲濕利水的代表方劑。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效。主治外有表證,內(nèi)有蓄水,頭痛發(fā)熱,渴欲飲水,或水入即吐,或水腫,小便不利等;以及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眩暈,膚腫,身重,或濕濁吐瀉等證。本方現(xiàn)代亦常用于治療急性腎炎水腫,心源性水腫,泌尿系感染等證。五苓散之化濕利水是從脾腎二經(jīng)入手,方中重用澤瀉,甘寒入腎而利水;并輔以茯苓、豬苓淡滲之品,以增其利水除濕功能;又輔以桂枝辛甘而溫,以溫暖膀胱而通水道(溫陽化氣而行水);白術(shù)甘溫以健脾,脾健則濕易去。諸藥相互配合,共奏健脾利濕,化氣行水之功。 又:五苓散去桂枝,名四苓散(《明醫(yī)指掌》)。功專健脾利水滲濕,治療水濕內(nèi)停而無表證者。 五苓散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在清熱利濕之功,治療濕熱內(nèi)停之黃疸。 五苓散加人參,名春澤湯(《證治準繩》),實為五苓散與四君子湯之合方。更適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水濕停滯之浮腫、身重、吐利等證。 此外,五苓散在臨床應(yīng)用上還有許多變化,簡介如下,以供參考:五苓散加蒼術(shù),名蒼桂五苓散,治寒濕。 五苓散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積熱。 五苓散加石膏、滑石、寒水石,名桂苓甘露飲(《宣明論方》),可清六腑之熱。 五苓散合六一散,再加琥珀,名茯苓琥珀湯(《衛(wèi)生寶鑒》),治小便短赤、諸淋澀痛。 13.自霍亂轉(zhuǎn)筋句至痞滿句,仍講平胃散的加減:蘿枳,指蘿卜子、枳實。 14.平胃散加桑白皮,名對金飲子(么和劑局方》)。有燥濕健脾利水之功,治療脾胃受濕、飲食不進、腹脹身重、肢酸(酸)膚腫者。 15.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由平胃散減蒼術(shù),加二陳湯、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大腹皮組成(原方半夏改用法夏曲;陳皮、橘紅二味只用陳皮;煎時加生姜、大棗)。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主治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之表寒里濕之吐瀉,胸皖滿悶,腹痛腸鳴泄瀉,惡心嘔吐,惡寒發(fā)熱、頭重頭痛等證。目前本方亦常用于治療夏月胃腸型感冒,以及急性腸炎、中暑等證。 16.平胃散只加藿香、半夏。名不換金正氣散(《相利局方》),亦名藿香平胃散。主治干胃散證兼有外感者,癥見胃寒嘔吐,腹脹腹痛,惡寒發(fā)熱等,并治瘴疫濕瘧。 17.太無沖術(shù)散(《醫(yī)方考》)由本方加菖蒲、藿香組成。主寧時行不正之氣從口舁而入,傳入陽明胃經(jīng),正邪交爭所致之憎寒壯熱,一身盡痛,頭面腫大等證。 18.平胃散與二陳湯合方,名平陳湯(經(jīng)驗方),治療有平胃散證但氣郁痰多,煩悶,水濕停痰較重者。 又,平陳湯再加藿香,名除濕湯(《攝生眾妙方》),治傷濕腹痛,身重足軟,大便溏泄者。 19.五積散(《和劑局方》)則是在平陳湯的基礎(chǔ)上再加枳殼、桔梗、麻黃、肉桂、干姜、白芍、白芷、當歸、川芎組成的。治療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癥見身熱無汗,頭痛身痛,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者;也可治療婦女因風寒所致之氣血不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證。分析此方用藥,其中麻黃、桂枝、白芍、甘草實為麻桂各半湯,以解表散寒也;平陳湯以和中降逆,行氣除濕;又有當歸、川芎以治血和血;且佐以干姜、白芷以祛寒濕;枳殼、桔梗以利膈寬胸;諸藥配合,組成解表溫中除濕之劑,去痰消痞調(diào)經(jīng)之方。 20.平胃散合小柴胡湯,名柴平湯(《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主治濕瘧,癥見脘腹脹滿,手足沉重,一身盡痛,寒熱往來寒多熱少,脈濡者。 十四、越鞠丸加減變換歌 越鞠丸用蒼香芎,曲梔合入六郁通; 氣血火濕痰與食,隨證加減各不同1。 氣郁偏重香附主,另入木香枳殼烹。 血重川芎桃紅入,食重神曲麥楂靈。 火以梔君芩連黛,痰加夏陳瓜蔞星。 挾寒姜萸可酌添,濕盛白芷與茯苓2。 婦人痛經(jīng)脅苦悶,白芍薄荷有奇功; 佛手郁金亦可用,肝郁得疏經(jīng)可行3。 【注釋】 1.越鞠丸(《丹溪心法》)又名芎術(shù)丸,由蒼術(shù)、香附、川芎、神曲、梔子五味藥組成。有行氣解郁,舒肝理脾之功。治療氣郁、血郁、火郁、濕郁、痰郁、食郁之六郁屬實證者。以胸膈痞悶,胸脅脘腹脹痛,嘈雜吞酸,飲食不化,噯氣嘔惡,舌苔白膩,脈弦為辨證要點。方中蒼術(shù)燥濕運脾,用治濕郁;香附行氣解郁,用治氣郁;川芎活血祛瘀,用治血郁;神曲消食導滯,用治食郁;梔子清熱瀉火,用治火郁。臨床上可根據(jù)以何郁為主而重用某藥,即下文所說的氣郁偏重者應(yīng)重用香附;血郁偏重者應(yīng)重用川芎等等。因五郁得解,痰郁亦隨之而消,故方治六郁,藥僅五味,不另加化痰藥物矣。 又,本方通過加減,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潰瘍病,慢性胃炎,肝炎后綜合征,膽石癥,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以及肋間神經(jīng)痛,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疾病。 2.雖本方五味藥物配合精當,但先賢立方,僅示治郁之大法也,實際應(yīng)用時仍有力薄之嫌。故臨床使用時,氣郁重者,醫(yī)者仍喜另加木香、枳殼等;食郁偏重時,除重用神曲外,仍喜另加麥芽、山楂等;火郁偏重時,以梔子為君藥,另加黃芩、黃連、青黛;痰多痰重時,酌加南星或膽星;挾寒加干姜、吳茱萸;濕過盛者,宜加白芷、茯苓;全在醫(yī)者變通也。 3.婦人痛經(jīng),閉經(jīng),脅痛,苦滿,煩悶者,多屬肝郁氣滯不舒所致,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用本方加白芍、薄荷、佛手、郁金等藥物治療。 十五、四物湯加減變換歌 四物地芍與歸芎,補血調(diào)經(jīng)此方宗1, 芎歸聯(lián)袂為核心,方中之方另有名2。 腎虛肝郁經(jīng)無定,定經(jīng)湯中無川芎; 芥穗柴胡菟絲子,茯苓山藥八味成3。 過期飲用桃紅附,通莪甘草肉桂入4。 后期若為虛寒屬,艾萸參橘與菖蒲5。 暖宮丸療宮虛寒,芪桂艾萸斷香附6。 經(jīng)因寒痛桃烏附,氣郁阻經(jīng)陳與樸7。 經(jīng)來寒熱似瘧發(fā),四物合并小柴胡8。 經(jīng)血紫黑及先期,黃芩黃連與丹皮。 四物二連及三黃,臨證加減勿遲疑9。 陽虛有寒經(jīng)血少,寒六合湯姜附趨10。 氣滯血熱經(jīng)來遲,連附六合總相宜11。 經(jīng)來過多無證尋,溫六合湯入術(shù)芩12。 血虛有熱經(jīng)妄行,熱六合湯梔連跟13。 瘦人經(jīng)閉桃仁入,肥人痰多共二陳14。 愈帶能療赤白帶,良姜黃柏與樗根15。 驚夢難眠心血少,并入?yún)⑻K號補心16。 參芪四物日圣愈,氣血雙補代八珍17。 人參滋血云芩藥,血虛心悸與眩暈18。 血瘀硝黃或桃紅,陰虛盜汗知柏存。 勞熱骨蒸柴芪鱉,知母骨皮效果真19。 桃紅還治胸瘀血,青皮胡附與丹參20。 肝血不足目昏花,補肝麥草棗木瓜21。 癰疽潰后營血乏,圣愈膠桂白術(shù)加22。 胎元不固加參術(shù),或益芩術(shù)地黃除23。 膠艾四物療胎漏,胎痛砂仁并紫蘇24。 有孕傷寒用何方?海藏妊娠六合湯25; 表虛六合地骨桂26,表實細辛配麻黃27。 少陽柴胡黃芩好27,陽明石膏知母良28。 膀胱腑病苓澤瀉29,虛煩不眠芩梔強30。 風濕防風與蒼術(shù)31,溫毒發(fā)斑麻翹鑲32。 胎漏膠艾前文述33,虛痞樸實頗相當34。 脈沉寒厥宜桂附35,便秘蓄血桃仁黃36。 子腫可服鯉魚羹37,術(shù)苓姜橘減地芎。 子懸蘇參腹橘草,地黃不用見奇功38。 子煩腹草梔柏好,腹脹枳殼砂蘇并39。 產(chǎn)后血暈清魂用,芎歸參澤草與荊40。 血虛生風頭眩暈,風六合湯羌艽同41。 產(chǎn)后發(fā)熱芪防參,姜炭一味不可輕42。 當歸地黃產(chǎn)后風,藁防白芷與細辛43。 產(chǎn)后氣滯乳汁停,下乳涌泉不留行; 柴芷青皮漏通草,甲桔花粉與木通44。 三合散療產(chǎn)后虛,四物四君小柴烹45。 四物變化實難測,女科良方任縱橫。 【注釋】 1.四物湯(《和劑局方》)由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四味藥組成。是補血調(diào)血的最基本方劑之一,也是治療各科婦產(chǎn)疾病的基礎(chǔ)方劑之一,主要用治血虛血滯證。本方又是調(diào)經(jīng)的良劑,凡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前產(chǎn)后者疾,皆可以此方為基礎(chǔ),通過加減變化,靈活應(yīng)用于臨床。主治營血虛滯,癥見驚惕頭暈,耳鳴目眩,唇爪無華,婦人月經(jīng)量少,或經(jīng)閉不行,臍腹作痛,舌質(zhì)淡,脈弦細或細澀者。方中當歸入心脾,生血活血;熟地入心腎,滋血養(yǎng)陰;白芍入肝脾,斂陰養(yǎng)血;川芎入血分,通上下而行血中之氣。四藥配合,補血而不生滯,活血而不妄行,共組成補血調(diào)經(jīng)之基礎(chǔ)組方。臨床上單獨使用四物湯的機會并不太多,實際使用的大多是原方的衍化方劑。 2.四物湯的核心藥物為當歸和川芎。當歸能補虛補血養(yǎng)血,川芎則行氣活血,二者配合,共奏補血活血之效。二藥合用名芎歸湯(《濟生方》),亦名佛手散(《本事方》)、君臣散(《易簡方》)等,主治產(chǎn)后血虛頭痛及胎動下血等證。臨床上常將歸芎二藥同時與其他方劑合方,以適應(yīng)多種不同情況。嚴格說來,四物湯也是由芎歸湯加熟地、白芍衍化而成。 3.定經(jīng)湯(《傅青主女科》)由四物湯減川芎,加荊芥穗、柴胡、菟絲子、茯苓、山藥組成。方中增入了菟絲、茯苓、山藥,旨在健脾益腎;柴胡、芥穗,旨在舒肝解郁。諸藥配合,以治療肝郁腎虛所致之經(jīng)來先后無定期,精神抑郁,脈弦等證。 4.過期飲(《女科準繩》)由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香附、木通、莪術(shù)、甘草、肉桂組成。有調(diào)沖任,活血祛瘀,通經(jīng)之功。治療血虛瘀重,癥見月經(jīng)過期不至,經(jīng)來量少,色暗有塊,少腹脹痛,舌紫黯,脈澀者。 又,本方只加桃仁、紅花名元戎四物湯(《醫(yī)方集解》),除治療婦女血虛有瘀經(jīng)少等證外,尚可用于跌仆損傷、瘀血作痛,以及臟結(jié)便秘等證;如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竹瀝、姜汁,則可用于血瘀偏重的半身不遂患者。 5.后期句:月經(jīng)后期屬虛寒所致者,用四物湯加艾葉、吳茱萸、人參、橘紅、菖蒲治療,該方名艾煎丸(《邯鄲遺稿>))。有溫經(jīng)補血,活血行氣之功,臨床上以經(jīng)血后期,色淡量少,面色蒼白,喜暖怕冷,舌淡苔白,脈沉遲或細弱為辨證要點。 6.暖宮丸(《仁齋直指方》)又名艾附暖宮丸,由四物湯加艾葉、香附、黃芪、官桂、吳茱萸、續(xù)斷組成。有溫補下焦,暖宮補血調(diào)經(jīng)之功。主治子宮虛冷,癥見帶下白淫,面色痿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肚腹冷痛,久不受孕,小便清長,脈沉遲者。 又,四物湯只加艾葉、香附,亦名艾附暖宮丸,治同上;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經(jīng)水不調(diào)。 7.痛經(jīng)屬于寒證者,用四物湯加桃仁、烏藥、香附治療。 氣郁句:氣郁經(jīng)阻所致之月經(jīng)不暢,腹脅脹痛者,用四物湯加陳皮、厚樸治療。該方兼有理氣開郁之功,名氣六合湯(《氣宜保命集》)。氣六合湯也可以由四物湯加木香、檳榔組成,治證略同,及兼有血氣上沖者。 8.指四物湯與小柴胡湯合用(詳小柴胡湯加減變換歌)。 9.自經(jīng)血紫黑及先期句,至臨證加減勿遲疑句:經(jīng)血紫黑先期為有熱也,宜四物湯加黃芩、黃連、丹皮之屬以治療;也司選用四物二連湯(《醫(yī)壘元戎》),即四物揚加黃連、胡黃連,該方主治血虛煩熱、熱入血室等證;或選用三黃四物湯,即四物湯加黃芩、黃柏、甘草,主治兼陰虛潮熱者。 10.寒六合湯(載《湯頭歌訣》)由四物湯加附子、干姜組成。兼有溫陽散寒之功。治療素體陽虛,血少有寒所致之月經(jīng)色淡量少,甚至稀發(fā),腹痛氣短,脈虛者。 本證亦可用附子六合湯治療(詳后),或用四物湯去熟地加干姜治療(四神湯《易簡方》)。 11.連附六合湯(載《湯頭歌訣》)由四物湯加黃連、香附組成。兼有清熱行氣之功。治療氣滯血熱所致之月經(jīng)來時色黑不暢,或有或無痛經(jīng),每次都過期才至。 12.只是單純月經(jīng)過多而無其他證候者,可用溫六合湯(載《湯頭歌訣》治療。該方又名黃芩六合湯,由四物湯加白術(shù)、黃芩組成。兼有清陽涼血,健脾統(tǒng)血的作用。 13.熱六合湯(載《湯頭歌訣》)由四物湯加梔子、黃連組成。兼有清熱涼血作用。治療血虛有熱所致的上經(jīng)妄行,發(fā)熱心煩,不能睡臥。 14.肥人句:講肥人閉經(jīng)因多痰所致,宜用四物湯合二陳湯治療。 15.愈帶丸(《飼鶴亭集方》),由本方加高良姜、黃柏、樗根白皮組成。治療婦人沖任不固,或濕熱下注所致之帶證。癥見赤白帶下,經(jīng)濁淋漓,舌苔微黃,脈滑數(shù)者。 16.并入?yún)⑻K號補心句:四物湯合參蘇飲,名補心湯。 參蘇飲(《和劑局方》)由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姜半夏、茯苓、陳皮、桔梗、枳殼、木香、甘草組成(煎時加姜棗)。主治虛人外感風寒,內(nèi)有痰飲者,癥見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嘔逆咳嗽,痰多,胸膈滿悶,苔白,脈弱等證;以及素體陰虛,傷寒已汗而仍發(fā)熱不止者。 補心湯(《醫(yī)學傳心錄》)主治心血不足,驚夢難眠,并有外感證者。 17.圣愈湯(嫂蘭室秘藏》)由四物湯加入?yún)?、黃芪二藥組成。二藥健脾益氣,加強了四物湯的益氣生血作用。主治氣血兩虛所致的各種病證(類似八珍湯的作用),癥見失血過多,或血虛心煩,睡臥不寧,或五心煩熱等。 18.人參滋血湯(《產(chǎn)寶百問》)由四物湯加人參、云苓、山藥組成。實際上也等于八珍湯的作用,補血作用更強,兼能健脾益氣。治療氣血兩虛并以血虛為主所致的眩暈證,癥見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痿黃,或婦人經(jīng)來量少色淡,及產(chǎn)后血虛眩暈者。 19.自血瘀句至效果真句:仍指四物湯的臨證加減:血瘀重者原方加芒硝、大黃,名玉燭散(《醫(yī)宗金鑒》),治療血瘀兼血虛所致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紫黑有塊,少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等證。血瘀兼血虛證也可用本方加桃仁、紅花治療,其方名桃紅四物湯,亦名元戎四物湯(詳前)。 陰虛盜汗者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治療,方名滋陰降火湯(《中醫(yī)治療學》)。有補血滋陰的作用。主治陰血虧虛所致虛火上沖,潮熱,多汗、盜汗,以及更年期綜合證等。 血虛勞熱,骨蒸者用四物湯加銀柴胡;黃芪、鱉甲、知母、地骨皮等治療。 20.桃仁紅花煎(《素庵醫(yī)要》)由四物湯加青皮、延胡索、香附、丹參、桃仁、紅花組成。有活血化瘀開郁之功。主治瘀血阻于胸中,氣機不暢所致各證,癥見胸悶不舒,心痛,卒瘀氣滯,唇甲青紫,舌有瘀斑;以及月經(jīng)過期不至,經(jīng)來量少,有血塊,少腹疼痛等。 21.補肝湯(《醫(yī)宗金鑒》)由四物湯加麥冬、炙甘草、棗仁、木瓜組成。治療肝血不足,癥見頭昏眼花,目澀,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舌淡,脈細者。 22.癰疽破潰,血虛而久不收口者,用圣愈湯加阿膠、肉桂、白術(shù)治療。 23.胎元不固還可用四物湯加黃芩、白術(shù),減熱地治療。該方名當歸散(《金匱要略》),治療婦人血虛有熱之胎氣不固,癥見面色無華,爪甲白淡,胎動不安,舌苔薄黃,脈細數(shù)者。此方與黃芩六合湯頗相似(見前),唯無熟地而已。 又,黃芩、白術(shù)二味為丸服,名安胎丸(《婦科玉尺》),主治胎動不安因火熱者。此證為血虛兼熱而致胎元不固,故安胎丸與四物合方也。 24.膠艾四物湯(《金匱要略》),又名膠艾湯、芎歸膠艾湯。由四物湯加阿膠、艾葉組成(一方有甘草)。有養(yǎng)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安胎的作用。主治婦女沖任虛損所致之崩漏下血,經(jīng)水淋漓,月經(jīng)過多,或流產(chǎn)后下血不止,或妊娠出血,胎動不安,腹中疼痛等證;或妊娠傷寒,經(jīng)發(fā)汗或攻下后,胎氣受損,胎動不安,血漏不止者。 25.妊娠六合湯(《醫(yī)壘元戎》),王海藏創(chuàng)制,為妊婦患傷寒而設(shè)。王氏認為妊娠期患傷寒,應(yīng)以養(yǎng)血安胎為主,因此以四物湯為主方,并根據(jù)六經(jīng)證候分別加入兩味適當?shù)乃幬铮偡Q妊娠六合湯;治療各經(jīng)證候的方劑,則分別稱某某六合湯。 妊娠傷寒表虛證,用表虛六合湯治療,該方由四物湯加地骨皮、桂枝組成。 26.妊娠傷寒表實證,用表實六合湯治療,該方由四物湯加細辛、麻黃組成。 27.方名柴胡六合湯。 28.方名石膏六合湯。 29.妊娠傷寒而有小便不利的足太陽膀胱腑證,宜用四物湯加茯苓、澤瀉治療,方名茯苓六合湯。 30.妊娠傷寒經(jīng)發(fā)汗或攻下后,虛煩不得眠及虛痞脹滿者,用四物湯加梔子、黃芩治療,方名梔子六合湯,有補血兼清三焦虛熱的作用。 31.妊娠感受風濕,四肢關(guān)節(jié)煩痛,頭痛身重,發(fā)熱脈浮者,用四物湯加防風、蒼術(shù)治療,方名風濕六合湯。 32.妊娠傷寒下后過經(jīng)不愈,轉(zhuǎn)為溫毒發(fā)斑如錦紋者,用四物湯加升麻、連翹治療,方名升麻六合湯。 33.見膠艾四物湯(方中無甘草),治證亦同。該方名膠艾六合湯。 34.妊娠傷寒經(jīng)發(fā)汗或攻下后,心下虛痞,腹中脹滿較重者,用四物湯加厚樸、炒枳實治療,方名樸實六合湯;如余熱未盡,心煩不眠,而腹中脹滿較輕者,可用梔子六合湯(見前)。 35.妊娠傷寒,癥見脈沉而遲,四肢拘急,腹中痛,身涼有微汗的少陰證,用四物湯加附子、肉桂治療,以散寒回陽。方名附子六合湯。 36.妊娠傷寒,癥見大便色黑而硬,小便色赤不暢,腹脹痞滿而脈沉數(shù)的陽明、太陽本病,用四物湯加大黃、桃仁治療,以瀉結(jié)破瘀,除下焦蓄血。方名大黃六合湯。 37.鯉魚羹(《千金要方》)由鯉魚、白術(shù)、茯苓、生姜、橘紅,加四物湯,減熟地、川芎組成。治療妊娠水腫,心胸氣逆者。 38.子懸句:子懸,用四物湯加紫蘇、人參、大腹皮、橘紅、甘草,去熟地治療。 39.子煩用四物湯加大腹皮、甘草、梔子、黃柏治療;妊娠腹脹,用四物湯加枳殼、砂仁、蘇子。 40.清魂散(《濟生方》)由川芎、人參、澤蘭、甘草、荊芥組成。治療產(chǎn)后血暈證。以產(chǎn)后極度疲乏,頭暈?zāi)炕?,昏迷不知人事,舌淡少苔,脈虛弱為辨證要點。該方加當歸效果更好,故歌訣中仍提到“歸”字。此方雖與四物湯用藥有異,其實仍屬四物衍化活用范疇。 41.風六合湯(《氣宜保命集》)由四物湯加秦艽、羌活組成。治療血虛而生內(nèi)風,頭目眩暈者,或加天麻更好。亦可用于治療產(chǎn)后血脈空虛,感受風邪而發(fā)痙厥等證。 42.產(chǎn)后發(fā)熱句: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可用四物湯加黃芪、防風、人參、姜炭治療。 43.當歸地黃湯(《證治準繩》)由四物湯加藁本、防風、白芷、細辛組成。治療產(chǎn)后風(破傷風),癥見牙關(guān)不利,肢體牽強,脈軟弱無力者。竊以為單獨用此方治療破傷風療效未必可靠,臨證切不可執(zhí)一方而不思變。但用此方治療產(chǎn)后外感性疾病,卻頗有效。 44.下乳涌泉散(《清太醫(yī)院配方》)由四物湯加王不留行、柴胡、白芷、青皮、漏蘆、通草、甘草、穿山甲、桔梗、天花粉、木通組成。有補血、行氣、通乳之功。主治產(chǎn)后氣滯所致之乳汁匱乏,胸悶納呆等證。 45.三合散(《宣明論方》)由四物湯、四君子湯(即八珍湯)與小柴胡湯合方而成。有氣血雙補及和解表里的作用,主治產(chǎn)后氣血兩虛,日久不得恢復,兼有輕度寒熱往來及肝胃不和等證者。 十六、生化湯加減變換歌 產(chǎn)后宜服生化湯,芎歸桃草與炮姜1。 惡露已行去桃仁,腹塊疼痛胡靈黃2。 血寒腹冷加肉桂,血虛發(fā)熱丹芍嘗3。 血塊未消參芪莫,氣虛血脫參無妨4。 胞衣不下坤丹艾,或合艾膠四物湯5。 惡心嘔吐山楂好,產(chǎn)后便秘枳蓯鑲6。 血虛津枯便艱難,養(yǎng)正通幽亦良方7。 生化原方為根本,臨證知變才稱良。 【注釋】 1.生化湯(《傅青主女科》)由川芎、全當歸、桃仁、甘草、炮姜五味藥組成,水煎服或酌加黃酒同煎(一方由當歸、川芎、白術(shù)、香附組成,亦名生化湯,療產(chǎn)后氣虛,胞衣不出)。具有養(yǎng)血化瘀,溫經(jīng)止痛之功。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行或所下甚少,癥見小腹冷痛,痛處拒按,有塊,舌邊黯紫,脈沉澀等,辨證屬虛寒型瘀血內(nèi)阻者。治療當以溫化為主。方中用當歸補血活血,去瘀生新;川芎活血,行氣止痛;二藥合用,補產(chǎn)后血虛而不滯;更輔以桃仁,以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以炮姜溫暖下元而散寒;以甘草緩急而調(diào)和諸藥;酌加黃酒通血脈而助藥力之發(fā)揮。諸藥配合,共奏祛瘀生新,散寒止痛之功。 民間多有不論寒熱,產(chǎn)后必服生化湯之說。其實并不妥當,之所以如此,蓋婦女產(chǎn)后虛寒者多,熱證者少也。且本方產(chǎn)后服用,有加速子宮復元,減輕腹痛;和促進乳汁分泌作用。如若惡露過多,出血不止,甚至,汗出氣短神疲,辨證屬熱者,則不宜原方照服,可酌情去炮姜,略加黃芩、丹皮等清熱藥物可世(見后)。 2.腹塊句:指本方加延胡索、五靈脂、生蒲黃。又,后二味組方名失笑散(《和劑局方》),具有活血化瘀,散結(jié)止痛的作用。亦可用于治療產(chǎn)后惡露不行,腹痛者。但更多用于瘀血內(nèi)阻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證。 3.產(chǎn)后屬血虛而熱者并非不可用生化湯,只要經(jīng)過變通,用之效果亦很好。屬血虛發(fā)熱者宜加丹參、赤芍,炮姜可去可不去;熱甚者可酌加黃芩、銀花等。 4.產(chǎn)后惡血尚未排出,傳統(tǒng)上多不主張加用人參、黃芪等甘補壅氣之品。但實踐證明也不盡然,如產(chǎn)婦原本血虛,雖然血塊未消,惡血未盡,但只要有氣血虛脫之證,或暈或厥,甚則汗出如珠,口氣漸冷,煩渴喘急者,則不可拘泥參芪之甘壅,但加之無妨。加參生化湯(《傅青主女科》)即為此而設(shè)。由本方加人參組成,即可活血化瘀,又能益氣固脫。 5.胞衣不下、胎盤殘留,出血腹痛者,可用生化湯加益母草(坤草)、丹皮、艾葉等治療;亦可用生化湯與艾膠四物湯(方見四物湯加減變換歌)合方治療。 6.惡心句,仍講產(chǎn)后使用生化湯的加減:枳蓯,指生化湯加枳殼、肉蓯蓉。 7.養(yǎng)正通幽湯(《胎產(chǎn)心法》)由生化湯去炮姜,加肉蓯蓉、火麻仁、陳皮組成。有養(yǎng)血潤腸通便之功。可用于治療婦女產(chǎn)后血虛津枯而致大便干燥難解等證。方中用生化湯養(yǎng)血活血,去瘀生新;加火麻仁、肉蓯蓉以溫潤滋液,滑腸;加陳皮理氣行滯;諸藥配合,共奏養(yǎng)血潤腸通便之功。 十七、血府逐瘀湯加減變換歌 血瘀為患何方用?血府逐瘀可調(diào)停: 四物牛膝桔梗柴,枳殼甘草與桃紅1。 膈下地牛桔柴去,更加丹烏延附靈2。 丹參桂枝通心脈,肺熱茅根和公英。 偏郁偏熱心胃痛,檀香砂仁丹參寧。 血瘀化熱醬銀翹,肝瘀青皮郁茵苓3。 頭面瘀血用通竅,桃紅姜芍麝棗芎4。 眩暈?zāi)懖莨蚕目?,頭風藁蒺與蔓荊5。 少腹癥結(jié)少腹用,失笑桂姜沒茴行; 歸芎赤芍與延胡,活血調(diào)經(jīng)療漏崩6。 膀胱有熱砂石韋7,下焦蓄血改桃承8。 經(jīng)多枸杞杜仲入,便難硝黃酌以攻9。 痹證有瘀肢身痛,羌秦蒼柏沒膝龍。 香附歸芎與甘草,桃紅芪脂一般同10。 祛瘀耗陰不無慮,酌予扶正不可輕11。 【注釋】 1.血府逐瘀湯、隔下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身痛逐瘀湯,是治療血瘀性疾病的四首重要方劑,均源于清·王清任的《醫(yī)林改錯》。先講血府逐瘀湯者,因該方臨床更具代表性且常用。 血府逐瘀湯由類似四物湯的四味藥物(生地、當歸、川芎、赤芍)加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桃仁、紅花組成。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是治療血瘀胸脅的常用方劑之一。它治瘀血內(nèi)阻,血行不暢所致之胸痛,頭痛,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nèi)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入暮漸熱,呃逆干嘔,舌質(zhì)黯紅,舌邊有瘀斑,或舌面有瘀血點,唇黯或兩目黯黑,脈澀或弦緊等證。本方為胸中血瘀而設(shè)。血瘀生成,必自氣滯而始,故祛瘀必行理氣。胸中瘀阻,氣機不暢,日久必生內(nèi)熱,或擾及心神。治療上當以活血逐瘀為主,必兼開胸行氣,引血熱下行。就本方藥物組成而言,實為四逆散與桃紅四物湯之合方,另加牛膝、桔梗而矣。其立方之旨,一是順暢胸中之滯氣,二是活血和血逐瘀。方中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皆為活血化瘀之品;生地清血分瘀熱;柴胡、枳殼、桔梗去胸中氣滯,使氣行血行;牛膝引血下行;諸藥配合,使氣暢、瘀除、熱清,而諸證自除。目前此方已廣泛應(yīng)用于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神經(jīng)性頭痛,肋軟管炎,肝病之胸脅疼痛,腦震蕩后遺癥等。 附:四逆散(《傷寒論》)由柴胡、芍藥、枳實、甘草組成,有斂陰泄熱之功,主治陽熱之邪所致之厥逆證。后人亦常用其治療肝氣橫逆之胸脅苦滿痞悶等證。 2.膈下逐瘀湯由血府逐瘀湯減生地、牛膝、桔梗、柴胡,加丹皮、烏藥、延胡索、香附、五靈脂組成。功效與血府逐瘀湯相似,但偏重于治療中部血瘀病證。與血府逐瘀湯比較,其行氣止痛效果更大些,并善治腹部積塊、痞結(jié)、疼痛等。主要用于膈下瘀血所致之兩脅及部腹部脹痛,痛處不移,或形成積塊,臥則腹墜者;以及小兒痞塊等證。 自丹參桂枝通心脈句,至肝瘀柴胡郁茵苓句:是講無論是血府逐瘀湯還是膈下逐瘀湯,臨證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通過加減,靈活運用。其中偏郁至丹參寧句,是講偏郁偏熱心胃痛者,可選以上二方之一方,酌情與丹參飲合方應(yīng)用。 丹參飲(《醫(yī)宗金鑒》)由檀香、砂仁、丹參組成。有行氣化瘀之功。主治氣滯血瘀互結(jié)于中焦,胃脘疼痛,舌有瘀點者。 醬銀翹,指敗醬草、銀花、連翹;郁茵苓,指郁金、茵陳、茯苓。 4.通竅活血湯由桃仁、紅花、生姜、赤芍、麝香、紅棗、川芎(煎時加黃酒、老蔥)組成。主治頭面部瘀血疾患,有活血化瘀,通竅止痛作用。用于瘀血阻于頭面所致之頭痛昏暈,耳聾,脫發(fā),面色青紫,酒糟鼻,紫斑等證;以及婦女干血癆,小兒小科,腹大青筋,納呆發(fā)黃,消瘦,潮熱等證。 5.眩暈句,是講通竅活血湯的加減;膽草共夏枯,指龍膽草、夏枯草;藁蒺,指藁本、白蒺藜。 6.少腹逐瘀湯由失笑散(五靈脂、蒲黃)與肉桂、干姜、沒約、小茴香、當歸、川芎、赤芍、延胡索組成。功偏治療下部(少腹部)瘀血病證,適用于少腹血瘀兼寒者,又有溫經(jīng)止痛之效??芍委熒俑桂鲅e塊,疼痛或不痛,或但痛而無積塊,或少腹冷感、脹痛,經(jīng)期腰酸腰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色紫或黑,有瘀塊,或崩漏而兼少腹疼痛等證。 7.膀胱有熱有瘀,尿痛尿血,可用少腹逐瘀湯加海金砂、石韋等治療。 8.下焦蓄血改桃承句:下焦蓄血,少腹急結(jié),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甚則譫語煩渴,至夜發(fā)熱,其人如狂,脈沉實或澀者,不宜再用少腹逐瘀湯加減,而應(yīng)改用桃仁承氣湯加減治療。 桃仁承氣湯(《傷寒論》)由桃仁、大黃、桂枝、炙甘草、芒硝組成。有破瘀泄熱之功,主治下焦蓄血證, 9.經(jīng)多句,仍講少腹逐瘀湯的加減,硝黃,指芒硝、大黃。 10.自痹證有瘀句,至一般同句:痹證有瘀者,可用身痛逐瘀湯治療。該方由羌活、秦艽、蒼術(shù)、黃柏、沒藥、牛膝、地龍、香附、當歸、川芎、甘草、桃仁、紅花、黃芪、五靈脂組成。有活血行氣,祛瘀通絡(luò),通痹止痛之功。主治氣血痹阻,經(jīng)絡(luò)不通所致之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經(jīng)久不愈者。 11.活血祛瘀之劑多有耗血傷正之弊,不可不慮,臨證處方宜酌情稍加扶正養(yǎng)陰之品。 十八、補陽還五湯加減變換歌 補陽還五用桃紅,歸芍芎芪與地龍; 氣虛血瘀中經(jīng)絡(luò),此方化裁有奇功1。 瘀甚山甲與丹參,虛甚酌把黨參增。 痰多半夏天竺黃,肢麻桂枝與蜈蚣。 口眼歪斜僵蝎附,下肢癱瘓膝杜仲。 神暗菖蒲遠志郁,虛風內(nèi)動齒鉤藤。 偏寒稍加附子桂,血虛燥熱知母行。 陰傷沙參麥冬蕤,肝盛膽草梔子清。 脾虛術(shù)苓補中土,語蹇遠志菖蒲能。 小兒麻痹后遺癥,淫羊藿與桑寄生2。 桃紅飲去芪龍芍,更加麝威痹瘀通3。 趁痛歸桃龍花在,乳沒羌膝草香靈4。 活血散瘀軍蘇枳,蔞檳歸芍與桃芎5。 三方治證雖各異,活血祛瘀一般同。 【注釋】 1.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由桃仁、紅花、當歸尾、赤芍、川芎、生黃芪、地龍組成。有補氣、活血、通絡(luò)的作用。主治邪中經(jīng)絡(luò)及中風后半身不遂,肢體動轉(zhuǎn)不靈或痿廢,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大便干燥,舌苔白,脈緩者。近代本方主要應(yīng)用于腦血栓形成之后遺癥者,就其病因而言,多屬氣虛血滯,血流不暢,以致脈絡(luò)瘀阻,筋脈失養(yǎng),故治療上當以益氣、活血、通絡(luò)為原則。本方中重用黃芪以補氣,氣旺則促血行;以歸尾補血活血,并輔以赤芍、川芎、桃紅、紅花等活血祛瘀之藥;更以地龍活血通絡(luò)。諸藥配合,共奏益氣行血,活血祛瘀,通絡(luò)之功。然本方只提示了治療此類癥證之大法,臨床應(yīng)用時,還需通過加減變化,以適應(yīng)不同之需。此外,通過加減,本方還可用于其他腦血管意外的后遺癥.以及小兒麻痹癥等。 2.自瘀甚山甲與丹參句,至淫羊藿與桑寄生句,是講此方的臨證加減:其中僵蝎附,指僵蠶、全蝎、白附子;膝,指牛膝;郁,指郁金;齒,指龍齒;桂,指肉桂(附子、肉桂不宜多用);蕤,指萎蕤,即玉竹;術(shù)苓,指白術(shù)、茯苓。 3.桃紅飲(《類證治裁》)由本方去黃芪、地龍、赤芍,加麝香(一方無麝香)、威靈仙組成。有活血,除痹,通絡(luò)之功。治療瘀血凝滯之痹痛,癥見關(guān)節(jié)腫大甚至變形,痛有定處,舌質(zhì)青紫,脈沉澀者。 4.趁痛散(《證治準繩》)由歸尾、桃仁、紅花、地龍、乳香、沒藥、羌活、牛膝、甘草、香附、五靈脂組成。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絡(luò)之功。主治血瘀痹證及腦血栓后遺癥,癥見肢麻,癱瘓無力等。 5.活血散瘀湯(《中醫(yī)治療學》)由大黃、蘇木、枳殼、瓜蔞仁、檳榔、當歸、赤芍、桃仁、川芎組成。有活血化瘀,理氣寬中之功。治療血瘀于胸腹者,癥見胸腹?jié)M悶,腹痛有塊,痛有定處,大便秘結(jié)者。 十九、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變換歌 鎮(zhèn)肝熄風重潛陽,龍牡代赭龜板藏; 玄參牛膝茵陳草,冬楝白芍麥芽鑲1。 痰多膽星川貝母,頭眩枯鉤菊花良。 熱甚黃芩石膏入,經(jīng)前艾坤與木香。 腎虛熟地山萸肉,津竭阿膠石斛當。 便溏龜板赭石減,拘攣鉤決與白僵2。 肝陽上亢腦中痛,張氏另立建瓴湯3: 龜玄茵草皆不用,地芍柏藥鐵銹。 【注釋】 1.鎮(zhèn)肝熄風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由生龍骨、生牡蠣、代赭石、生龜板、玄參、牛膝、茵陳、甘草、天冬、川楝子、白芍、生麥芽組成。有鎮(zhèn)肝熄風的作用。主治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癥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或腦中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甚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后不能復原,脈弦長有力者。方中以代赭石重鎮(zhèn)降逆,平肝潛陽;輔以龍骨、牡蠣、龜板增強潛陽熄風之力;復以牛膝引血下行,深潛肝陽;以白芍、玄參、天冬滋陰養(yǎng)血,柔肝熄風;以川楝子、茵陳、生麥芽疏理肝氣,并輔助他藥平降肝陽;用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配合,共奏平肝折亢、鎮(zhèn)肝熄風之功?,F(xiàn)代該方常用于高血壓病、高血壓腦病、類中風、婦女經(jīng)前緊張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 2.自痰多句至拘攣句,是講鎮(zhèn)肝熄風湯的臨證加減:其中枯鉤,指夏枯草、鉤藤;經(jīng)前艾坤與木香,指當本方用于經(jīng)前緊張綜合征時可酌加艾葉、益母草、木香;大便溏者,方中減去龜板、代赭石不用;有手足拘攣者加鉤藤、石決明、白僵蠶。 3.建瓴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亦為張錫純所創(chuàng)。由本方減龜板、玄參、茵陳、甘草,加生地、生杭芍、柏子仁、生淮藥組成,磨取鐵銹水同煎服。主治肝陽上亢之頭目眩暈、肋中作痛,心悸健忘,多夢失眠,脈弦硬而長者。 二十、二仙湯加減變換歌 二仙湯可調(diào)沖任,知柏當歸巴戟進1。 血虛合入四物湯,氣虛體倦增四君2。 氣郁陳樸與香附,或合逍遙一并飲3。 肝陽偏亢膽梔芩,脾虛納少術(shù)內(nèi)金。 經(jīng)痛延胡白芍藥,血瘀桃紅并丹參。 潮熱銀柴白薇好,心煩心悸麥棗仁。 虛汗秦艽地骨皮,頭痛菊花共葛根4。 更年經(jīng)少不須問,寒熱往來小柴斟5。 二仙雖主女子病,男子更年亦可品: 或加杞子與麥味,或合龍牡及遠陳6。 【注釋】 1.二仙湯(《中醫(yī)方劑臨床手冊》)由仙茅、仙靈脾(即淫羊藿)、知母、黃柏、當歸、巴戟天組成。有溫養(yǎng)腎氣、疏瀉相火,調(diào)節(jié)沖任二脈的作用??捎糜谥委熌I陰不足、相火上炎,沖任不調(diào)所致之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癥見高血壓或血壓不穩(wěn)定,忽高忽降,面紅潮熱,心悸、自汗,心煩不眠,月經(jīng)變化較劇烈等屬于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 方中以仙茅、仙靈脾溫養(yǎng)腎陽,以巴戟天滋養(yǎng)腎陰,從而使腎中之水火相濟,陰陽平衡;并以黃柏、知母瀉下焦之虛火,制妄動之相火;以當歸和血養(yǎng)血以調(diào)理沖任。諸藥配合,補中有泄,共奏滋陰益腎瀉火,養(yǎng)血和血,調(diào)理沖任之功。 2.二仙湯在應(yīng)用上應(yīng)根據(jù)不同情況,隨證加減,對于素體血虛者,可將本方與四物湯合用;偏于氣虛者,可與四君子湯合用。 3.氣郁至一并飲句:氣郁者可用本方加陳皮、厚樸、香附,或根據(jù)臨床辨證改為本方與逍遙散合用。 4.自肝陽偏亢句,至頭痛菊花共葛根句,仍講二仙湯臨證加減:其中膽梔芩,指龍膽草、梔子、黃芩;術(shù)內(nèi)金,指白術(shù)、雞內(nèi)金;桃紅,指桃仁、紅花;銀柴,指銀柴胡;麥棗仁,指浮小麥、酸棗仁。 5.更年經(jīng)少至小柴斟句:婦女更年期月經(jīng)漸趨減少,屬正?,F(xiàn)象,如無其他癥狀,無須治療。如伴有寒熱往來,陣冷陣熱,胸脅苦悶等癥狀,可考慮用本方與小柴胡湯合方治療。 6.二仙湯主要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但實踐證明,對男子更年期綜合征也有一定療效,主要用于癥見心煩急躁、多汗、易激動,血壓不穩(wěn),忽高忽低,睡眠不安,胸脅苦滿、自感性功能減退等。使用時可在原方基礎(chǔ)上酌加枸杞子、五味子、麥冬;或酌加龍骨、牡蠣、遠志、陳皮等。原方中的當歸一味,可去可不去,也可將其換成熟地黃。 二十一、安神定志丸加減變換歌 安神定志可寧神,神菖遠齒與苓參1。 辰砂合入名遠志2,定志有草去芩齒3。 陰虛龜板知柏加,血虛阿膠丹參是。 心火過旺燈蓮心,心煩珠母梔與豉。 心腎不交龜板桂,肝火旺時著膽梔4。 不眠柏仁棗仁鄉(xiāng),桔味參冬仿天王5。 養(yǎng)心湯療心怔忡,本方除卻齒神菖; 更入歸味芪芎夏,肉桂甘草柏棗藏6。 【注釋】 1.安神定志丸(《濟生方》)由茯神、菖蒲、遠志、龍齒、茯苓、人參組成,亦可作湯劑使用。有鎮(zhèn)心安神定志之功。治療心火上炎或心失所養(yǎng),心神被擾所致之心神不寧,睡眠不安,夢中驚跳怵惕,驚悸恐懼等證。方中以茯神、菖蒲益心智;以遠志、龍齒鎮(zhèn)心神,安魂魄;以人參、茯苓益元氣并壯脾土;脾土充實,心神自安。諸藥配合,共奏安神定志之功。 2.遠志丸(《濟生方》)由安神定志丸加辰砂組成。安神定驚作用更強。辰砂屬硫化汞類物質(zhì),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止慢性汞中毒。 3.定志丸(《千金方》)由安神定志丸加甘草,減茯苓、龍齒組成。治療心神不定,健忘,虛煩,失眠,多夢等證。另有一定志丸(《儒門事親》),治證略同,其組成為安神定志丸去龍齒,加柏子仁、酸棗仁。 4.自陰虛句至著膽梔句,仍講安神定志丸的臨證加減,其中:燈,指燈心草;珠母梔與豉,指珍珠母、梔子、淡豆豉;桂,指肉桂;膽梔,指龍膽草、梔子。 5.安神定志丸加柏子仁、酸棗仁、佶梗、五味子、元參、丹參、天冬、麥冬等,其組方與天王補心丹相仿??芍委熜募率?,神疲健忘等證。 天王補心丹(《攝生總要》)原名補心丹。由柏子仁、酸棗仁、桔梗、五味子、天冬、麥冬、白茯苓、遠志、人參、元參、丹參、生地、當歸身組成(朱砂為衣)。有滋陰清熱,安神補心之功。治療陰虧血少,心腎不交,而致陰虛陽亢,擾亂心神,心虛火擾之心煩,心悸,睡眠不安,精神恍惚,健忘夢遺,不耐思慮,大便干燥,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等證。方中以生地涼血滋陰,補腎養(yǎng)心,并輔之以元參、二冬以加強生地滋陰清熱之力;輔以人參、茯苓健脾以益心;當歸、丹參養(yǎng)血以補心;柏子仁、遠志益心氣以寧心神;以五味子、酸棗仁酸收安神以斂心氣;桔梗載藥入上焦;朱砂鎮(zhèn)心(為防止汞中毒,建議不用)。諸藥配合,共奏滋陰安神之效。 又,參苓棗仁湯(《本草綱目》)亦與安神定志丸相似,僅由人參、茯苓、酸棗仁三味藥組成,具有養(yǎng)心斂陰,寧心安神之功,主治失眠、盜汗、心悸多夢等證。 6.養(yǎng)心湯(《證治準繩》)由本方減龍齒、茯神(亦有不去茯神而加姜棗煎者,《丹溪心法》)、菖蒲,加當歸、五味子、黃芪、川芎、半夏曲、肉桂、甘草、柏子仁、酸棗仁組成。亦為養(yǎng)心安神劑,治療心虛血少,心悸怔忡,以氣短自汗,精神倦怠,舌淡,脈弱為辨證要點。方中以人參、黃芪補心氣;當歸、川芎養(yǎng)心血;扶苓、遠志、柏子仁、酸棗仁瀉心熱而寧心神;五味子斂心神:半夏除擾心之痰涎;肉桂通陽以利心脈。諸藥配合以治上證。 二十二、八正散加減變換歌 八正散中車瞿燈,滑蓄梔子黃草通1, 尿血莖痛茅根薊2,熱盛柏銀與地丁3。 砂淋石淋金砂琥4,石韋五淋效亦同5。 心經(jīng)蘊熱瞿麥湯,冬芩茅葵竹葉成; 除卻軍梔車萹草,或加萱根更通淋6。 血瘀桃紅穿山甲,膏淋萆薢龍桓清。 腎陽偏虛巴戟桂,陰虛內(nèi)熱蒿鱉烹, 兼寒姜附加少許,烏藥川楝治腰疼。 表證桑枝桂枝好,半表半里柴胡盟7。 脾不運濕溲不利,原方不用改五芩8。 【注釋】 1.八正散(《和劑局方》)由車前子、瞿麥、燈心(煎時另加)、滑石、萹蓄、梔子、大黃、甘草梢、木通組成,常作煎劑使用。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的作用,是通淋利水的代表方劑之一。其特點是以“通”和“利”為主。主治濕熱下注膀胱,癥見尿頻不暢,尿少而赤,淋瀝澀痛,甚或癃閉不通,小腹急結(jié),腰腹脹痛,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shù)實者。對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jié)石,產(chǎn)后尿潴留等,皆可以本方加減治療之。方中木通苦寒,清心利水,宣通濕滯為君;并輔以車前子、萹蓄、瞿麥、滑石,以清熱利水通淋,為臣;大黃清熱降火,導濕熱直達大腸;梔子苦寒,瀉三焦蘊結(jié)之濕熱,共為佐;甘草梢清熱解毒,并引藥力直達膀胱,燈心可加強木通清心火的作用,并引導心熱至膀胱,共為使。諸藥配合,共奏清利膀胱積熱,疏通水濕之功。 2.尿血句:熱傷血絡(luò),癥見尿血、莖中痛者,可用八正散加茅根、大薊、小薊等治療。 3.熱盛句:八正散雖有清熱作用,但對熱盛者清熱解毒之力仍感不足,故對濕熱較盛,或證見發(fā)熱者,可用本方酌加黃柏、銀花等治療。如屬尿路感染,無熱者亦可加用之。 4.金砂琥:指金錢草、海金砂、琥珀。此句講砂淋石淋可用八正散加上藥治療。但這類疾病也可以用石韋散或五淋散治療,故下句有“效亦同”語。 5.石韋散(《普濟方》)由石韋、木通、車前子、瞿麥、滑石、榆白皮、甘草、冬葵子、赤茯苓組成。主治石淋,癥見少腹疼痛,莖中痛,尿中有砂石者,亦可用治其他淋證。 五淋散(式和劑局方》)由赤茯苓、當歸、甘草、赤芍、梔子組成。主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之熱淋、血淋、石淋。癥見頻頻小解,淋瀝不盡,膀胱急痛,休作有時,勞倦即發(fā),或尿如豆汁,或尿中有砂石者。 6.瞿麥湯(《證治匯補》)由八正散加冬瓜子、黃芩、白茅根、冬葵子、竹葉,減大黃、梔子、車前子、萹蓄、甘草梢組成。有清心利水通淋之功。主治心經(jīng)蘊熱,口舌生瘡,心煩不眠,小便短赤、澀痛,石淋等證。用治石淋(泌尿道結(jié)石癥)或泌尿系感染時,另加萱草根一味亦妙。 7.自血瘀句至柴胡盟句:仍指八正散有兼證時的加減使用:其中桂,指肉桂;蒿鱉,指青蒿、鱉甲;姜附,指干姜、附子。月療腰痛重者,用本方加烏藥、川楝子治療。兼有表證時加桑枝、桂枝;兼有半表半里證時,可將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 8.本方能清熱利水,使?jié)駸嶂皬南赂[而出,但并無健脾祛濕作用。如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氣化不利,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小便不利者,當選用五苓散加減,而不宜用本方。 二十三、蠲痹湯、薏苡仁湯加減變換歌 風寒濕痹用何方?蠲痹薏苡隨證量1; 羌獨歸芎桂草共2,蠲痹秦香乳海桑3; 著痹痛著選薏苡,川烏麻黃與蒼防4。 行痹防風獨桂歸,秦葛芩苓草杏黃5。 三方臨證變化奇,肝腎不足寄杜膝; 血虛或?qū)苏淙?,獨活寄生寓此?。 氣虛可用三痹湯,除卻寄生加芪續(xù)7。 寒勝草烏細辛用,濕多蠶薢和防己。 痰瘀互結(jié)桃紅芥,腎陽不足鹿仙與。 中虛芪術(shù)不可少,通絡(luò)地龍絲瓜需8。 熱痹秦桂不相宜,柏翹桑枝與丹皮9。 【注釋】 1.風寒濕痹可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蠲痹湯或薏苡仁湯治療。 2.以上兩個方劑中均有羌活、獨活、當歸、川芎、桂(薏苡仁湯為桂枝,蠲痹湯為桂心)、甘草這幾味藥。 3.蠲痹湯(《醫(yī)學心悟》)由上述兩個方劑中的共有藥物加秦艽、木香、乳香、海風藤、桑枝組成。主治風寒濕痹,以關(guān)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為辨證要點。方中以羌活、獨活、秦艽等祛風勝濕;當歸、川芎、乳香補血活血;桂枝溫陽化氣勝寒;木香理氣;海風藤、桑枝通絡(luò)止痛。諸藥配合,共奏祛寒濕,通絡(luò),活血止痛之功。 另有一蠲痹湯,該方出自(《百一選方斗》)。由羌活、姜黃、當歸、黃芪、赤芍、防風、甘草組成。有補氣和營,疏風祛濕之功,亦治風濕痹證,以身體重痛,項背拘急,舉動維艱,手足麻痹,腰腿沉重,苔白脈緩為辨證要點。組方不同,立意與《醫(yī)學心悟》之蠲痹湯既有類似之處,又有所不同:方中羌活、防風以社風除濕;當歸、赤芍活血而和營;姜黃理血中之氣,入手足而祛寒濕;黃芪、甘草則補氣而實衛(wèi),以杜風寒外邪再侵。諸藥配合,共奏補氣實衛(wèi),祛風除濕之功。 4.薏苡仁湯(《類證治裁》)由二方共有的藥物(即羌獨歸芎桂草)加川烏、麻黃、薏苡仁、蒼術(shù)、防風組成。主治著痹,痘見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嚴重,痛有定處,手足沉重,肌膚不仁,舌苔白膩,脈濡緩者。方中加用川烏、麻黃,增強了止痛溫陽的作用;蒼術(shù)、薏苡仁,增強了除濕作用。 5.防風湯(《宣明論方》)由防風、獨活、桂枝、當歸、秦艽、葛根、黃芩、赤茯苓、甘草、杏仁、麻黃組成。主治行痹,癥見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發(fā)熱惡風,脈浮者。 6.自三方臨證變化奇句,至獨活寄生寓此意句,是講上述三個方劑在臨床應(yīng)用時的加減變化。肝腎不足者,可在以上處方的基礎(chǔ)上酌增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藥物;對血虛者,可將八珍湯合入使用。獨活寄生湯即是治療風濕痹證兼補肝腎、補氣血的代表性方劑。以上的加減(治痹的同時兼補肝腎,補氣血)即含有獨活寄生湯立方之義。 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由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防風、桂心、細辛、八珍湯去白術(shù)(即人參、茯苓、甘草、干地黃、當歸、芍藥、川芎)組成,為補益性祛風勝濕的代表方劑之一。有祛風濕,止痛痹,益肝腎,補氣血的作用。主治痹證日久,氣血不足,肝腎兩虧,癥見腰膝冷痛,肢節(jié)屈伸不利,酸軟無力,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暖,舌苔淡白,脈沉弱者。究其病因,多先因氣血不足,肝腎兩虧,又受風寒濕邪侵襲所致,故在祛風勝濕同時,需酌加補益肝腎氣血之品,以扶正祛邪。方中用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并輔以肉桂、秦艽、細辛之辛溫之品,以散寒通陽活絡(luò);并用八珍湯補氣養(yǎng)血;以桑寄生、杜仲、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諸藥配合,祛邪扶正同時并舉,使血氣足而風濕去,腎肝強而痛痹除。 7.三痹湯(《千金方》)由獨活寄生湯減寄生,加黃芪、續(xù)斷組成。功效和治療范圍與獨活寄生湯相似。有祛風濕、補氣血、益肝腎、止痹痛之功,主治風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腰膝酸痛等癥。因氣虛重,故方中酌用補氣之品黃芪。 8.自寒勝草烏細辛用句,至通絡(luò)地龍絲瓜需句:在這幾句歌訣中并沒有單純講上述某一方劑的加減,而是籠統(tǒng)地指出,在使用上述各方劑時,可根據(jù)臨床具體情況加用某些藥物。其中:蠶薢,指蠶砂、萆薢;桃紅芥,指桃仁、紅花、白芥子。鹿仙,指鹿角、仙茅、仙靈脾(淫羊藿);芪術(shù),指黃芪、白術(shù)。 9.治療熱痹,所使用的方劑中不宜有秦艽、肉桂等溫熱藥物,可適當除去或減量;并酌加黃柏、連翹、桑枝、丹皮等藥物。 二十四、芍藥湯加減變換歌 下痢膿血芍藥湯,三黃檳歸桂草香1。 腹脹枳殼滑石入,寒痛烏藥與干姜。 濕重苓澤可利水,泄利不減加大黃。 秦艽皂角祛腸風,瘀血桃紅丹參強。 血虛阿膠側(cè)柏炭,氣虛參芪白術(shù)藏。 后重升葛軍檳棄,嘔噦竹茹姜汁嘗2。 導滯加枳除桂草,或入蔻楂效亦良3。 更有香連可療痢4,翁連秦柏亦成方5。 【注釋】 1.芍藥湯(《氣宜保命集》)由赤白芍、黃芩、黃連、大黃、檳榔、當歸尾、肉桂、甘草、木香組成。有清熱行滯之功,是治療痢疾的代表方劑之一。主治濕熱下痢,腹痛,大便膿血,里急后重者。方中芍藥、當歸尾調(diào)血行血;黃芩、黃連苦寒燥濕清熱;輔以大黃去胃腸之濕熱積滯;木香、檳榔行氣導滯;甘草調(diào)胃和中;并少加肉桂以為反佐,折諸藥苦寒之勢。諸藥配合,共奏宣通胃腸,除積行滯之功。 2.自腹脹句至嘔噦句,皆指痢疾治療中各種兼證時本方的加減用藥。其中:苓澤,指茯苓、澤瀉;服后瀉痢不減,因積重也,故大黃增量,再用之以攻下;參芪,指人參(黨參)、黃芪;對里急后重較重者,本方應(yīng)去大黃、檳榔,而加升麻、葛根,以升陽而提中氣也。 3.本方去肉桂、甘草,加枳殼,名導滯湯(《醫(yī)方集解》),功效略同,主治痢疾初起氣滯較重者。方中加入肉豆蔻、山楂效果亦好。 4.治療痢疾的方劑還有香連丸和白頭翁湯可供選擇。香連丸(《史載之方》)由黃連(與吳茱萸同炒)、木香組成,醋糊為丸劑服,亦可做煎劑使用。有清熱燥濕,行氣止痛之功。主治濕熱下痢,大便膿血,里急后重等證。方中因恐黃連苦寒傷胃,故用吳茱萸同炒,更用醋制丸,使之止利收斂功能增強。前人認為熱痢初起,宜下劑通利去邪,不宜遽投本丸,以防邪滯胃腸。其實臨床應(yīng)用證明,此方并無此弊。又,香連丸加訶子、龍骨、名黃連丸(《醫(yī)方集解》),治久痢。 5.白頭翁湯(《傷寒論》)亦為治療熱痢的常用方劑之一,由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組成。有清濕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主要用于熱痢初起,大便膿血,血多膿少,里急后重者。目前常以本方為基礎(chǔ)治療阿米巴痢疾。此外,尚可用于治療泌尿系感染、婦女濕熱血帶等證。 二十五、大黃牡丹湯加減變換歌 大黃牡丹硝桃瓜,腹痛拒按腸癰發(fā)1; 銀花公英可酌入,香芍鈴草亦可加2。 氣滯腸鳴檳枳著,瘀甚乳沒與紅花。 腹塊歸芍地丁用,陰傷生地玄參雜。 惡心佩藿夏陳予,熱盛花粉知膏恰, 神昏犀地與黃連,亡陽參附歸芪佳3。 【注釋】 1.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由大黃、牡丹皮、芒硝、桃仁、冬瓜子組成。有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之功。是治療腸癰證的基本方劑之一。主治腸癰初起,癥見發(fā)熱汗出,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腸癰尚未成膿者。近代曾以此方為基礎(chǔ),通過加減演變出多種方劑,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急性盆腔炎及其他炎癥性急腹癥。方中用大黃清熱解毒活血,蕩滌腸中壅滯之積熱,以芒硝,增強通下之力;丹皮清熱涼血;桃仁破血祛瘀;冬瓜子排膿消癰。諸藥配合共奏瀉瘀熱消癰腫之功。 2.本方在臨床使用中,還可酌加銀花、連翹、公英、地丁等以加強其清熱解毒之力。如果本方去芒硝、冬瓜子,加銀花、蒲公英、赤芍、金鈴子、生甘草,名闌尾清化湯(《中醫(yī)治療學》),清熱解毒,行氣化瘀之力更強。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初起,癥見發(fā)冷發(fā)熱或午后潮熱,口渴,右下腹疼痛,有反跳痛,或已形成闌尾周圍膿腫,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者。并可用治急性盆腔炎。 大黃牡丹湯去芒硝、桃仁,加銀花、蒲公英、木香、金鈴子、生甘草,名闌尾清解湯(《中醫(yī)治療學》)。有清熱解毒,行氣涼血之功,治療范圍與闌尾清化湯相似,但更多用于化膿性闌尾炎及闌尾穿孔并發(fā)腹膜炎者;亦可用于肛門周圍膿腫之急性期。實際應(yīng)用上,以上清化清解兩方可相互參照。 3.自氣滯腸鳴檳枳著句,至亡陽參附歸芪佳句,均講上述方劑臨床使用中的加減。其中:檳枳,指檳榔、枳實;乳沒,指乳香、沒藥;歸芍,指當歸、赤芍;佩藿夏陳,指佩蘭、霍香、半夏、陳皮;知膏,指知母、石膏(只在熱度過高時用,一般不宜單純追求退熱,應(yīng)著重清熱解毒);犀地,指犀角、生地;參附歸芪,指人參、附子、當歸、黃芪。病情發(fā)展時,患者往往有正氣漸虛的表現(xiàn),適當加參、芪、歸類藥物很有必要,附子亦可適當使用。急腹癥的中醫(yī)治療及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近年已積累頗多經(jīng)驗。但經(jīng)治后如效仍不著,甚至惡化者,亦不可拘泥,應(yīng)改用或同時使用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甚至手術(shù)解決問題(有人認為手術(shù)也可視為祛邪手段之一),以免延誤病情。 二十六、隨證用藥歌訣1 頭痛常須用川芎,偏寒吳萸不可輕。 熱痛桑葉菊花好,頑固頭痛僵附行。 腦后疼痛羌麻用,前額白芷與葛根。 巔頂藁膝不用芎,兩側(cè)芍蒺共蔓荊2。 眼痛黃連不宜少,羌活善治肢節(jié)疼。 胃痛寒因姜烏萸,熱痛黃連川楝需。 氣痛沉砂枳香附,虛痛參術(shù)與黃芪。 食痛三仙皆用炒,瘀痛靈延會三七3。 腹痛宜把白芍著,心下痞硬連枳可。 膨脹厚樸姜半夏,腑實硝黃去糟粕4。 脾胃濕困用白術(shù),下焦?jié)窕鸺喊啬浮?/span> 上焦?jié)駸嵊命S芩,中焦?jié)駸嵋疬B煮。 水瀉芍藥白術(shù)苓,血滯桃仁與蘇木。 氣滯必然用木香,痢疾連芍白頭屬5。 風寒咳嗽麻蘇杏,風熱桑菊與桔梗。 濕痰半夏樸陳皮,陰虛百合貝麥冬。 虛嗽五味可斂肺,虛喘阿膠效可應(yīng)。 痰飲姜辛五味子,肺癰蘆桔與魚腥6。 虛熱有汗秦骨知,無汗丹皮青蒿施。 口渴干葛白茯苓,胸中煩熱竹茹梔。 五心煩熱梔鱉梅,潮熱骨蒸柴連薇7。 五臟用藥宜認真,從頭慢慢說與君: 益心氣用茯草參,安神琥棗與柏仁。 附桂干姜益心陽,歸芍丹麥補心陰。 心經(jīng)有熱連蓮翹,開竅菖遠和郁金8。 補肝血用歸杞首,滋肝陰用貞萸肉。 理氣香皮蒺藜楝,清熱決菊與膽枯。 溫肝橘核小茴桂,潛陽鉤麻牡與珠9, 補脾參術(shù)藥草芪,溫陽姜砂益智取。 理氣陳皮木香樸,化濕藿佩蒼樸依, 升舉中氣麻柴葛,生津斛麥花粉濟10, 補肺氣用芪參草,養(yǎng)陰冬竹沙與膠。 清熱芩桑魚腥銀,溫肺辛麻款菀饒11。 滋腎陰用地萸貞,首烏龜板亦可斟。 溫腎附茸仙巴戟,杜斷牛膝可益筋。 利水二苓合澤瀉,車前防己皆可尋12。 【注釋】 1.前人遣方用藥,常有“引經(jīng)藥”一說,即某經(jīng)之病,必須用某藥引領(lǐng),以使方中群藥直達病所。前人又多講求臟腑用藥,即某某藥可補某臟某腑,或瀉某臟某腑云。雖然目前科學研究尚未能完全闡明其機理,但這些畢竟是前人經(jīng)驗的積累,尤其是初學者,對指導其臨床用藥有一定意義。為便于記憶,現(xiàn)亦編成歌訣以供誦讀。但應(yīng)用中必須認識到,某種藥物未必僅歸一經(jīng),主治某一證候的藥物,也往往會因配伍不同而改變其原來藥性。故實際使用時,切不可拘泥一端,務(wù)須靈活變通。 2.治療頭痛時,在基本處方之中更宜加用川芎,但須分清病證性質(zhì)是屬寒或是屬熱,以何部位疼痛為主,從而選用不同的藥物。例如,屬偏寒頭痛者宜用吳茱萸;屬偏熱頭痛者宜用桑葉、菊花;頑固頭痛宜加用僵蠶、白附子;腦后疼痛宜加用羌活、升麻;前額痛重者,宜用白芷、葛根;頭部巔頂痛,宜加用藁本、牛膝,而不用川芎;頭兩側(cè)痛宜加用白芍、蒺藜、蔓荊子等等。以上皆講治療頭痛時的用藥。 3.自胃痛寒因姜烏萸句,至瘀痛靈延會三七句,講胃痛時各種情況的用藥。其中:姜烏萸,指干姜、烏藥、吳茱萸;沉砂枳,指沉香、砂仁、枳殼;參術(shù),指人參(或黨參)、白術(shù);三仙,指山楂、神曲、麥芽;靈延,指五靈脂、延胡索。 4.自腹痛句至去糟粕句,講腹痛時各種情況的用藥。其中:連枳,指黃連、枳實;硝黃,指芒硝、大黃。 5.自脾胃濕困句至白頭屬句,其中:己柏母,指防己、黃柏、知母;茵連,指茵陳、黃連;苓,指茯苓;連芍白頭,指黃連、白芍、白頭翁。 6.自風寒咳嗽句,至肺癰蘆桔與魚腥句,講咳嗽痰飲等證的臨床用藥。其中:麻蘇杏,指麻黃、蘇葉、杏仁;桑菊,指桑葉、菊花(風熱咳嗽);樸,指厚樸;貝,指川貝母(陰虛咳嗽);姜辛,指生姜、細辛;蘆桔與魚腥,指蘆根、桔梗、魚腥草??人杂盟幹v完。 7.自虛熱有汗句,至潮熱骨蒸句,講虛熱癥狀的用藥。其中:秦骨知,指秦艽、地骨皮、知母;梔鱉梅,指梔子、鱉甲、烏梅;柴連薇,指銀柴胡、胡黃連、白薇。虛熱用藥講完。 8.自益心氣句,至開竅菖遠和郁金句,講心經(jīng)用藥。其中:茯草參,指茯苓、甘草、人參、太子參;琥棗與柏仁,指琥珀、酸棗仁、柏子仁;附桂,指附子、肉桂;歸芍丹麥,指當歸、芍藥、丹參、麥冬;連蓮翹,指黃連、蓮子心、連翹;菖遠,指菖蒲、遠志。 9.自補肝血句,至潛陽鉤麻牡與珠句,講肝經(jīng)用藥。其中:歸杞首,指當歸、枸杞子、何首烏;貞萸肉,指女貞子,山萸肉;香皮蒺藜楝,指香附、青皮、白蒺藜、川楝子;決菊與膽枯,指決明子、菊花、龍膽草、夏枯草;桂,指官桂;鉤麻牡與珠,指鉤藤、天麻、牡蠣、珍珠母。 10.自補脾句,至生津斛麥花粉濟句,講脾經(jīng)用藥。其中:參術(shù)藥草芪,指人參、白術(shù)、山藥、甘草、黃芪;姜砂,指干姜、砂仁;樸,指厚樸;藿佩蒼樸,指藿香、佩蘭、蒼術(shù)、厚樸;麻柴葛,指升麻、柴胡、葛根;斛麥花粉,指石斛、麥冬、天花秈。 10.自補肺氣句至溫肺句,講肺經(jīng)用藥。其中:芪參草,指黃芪、人參(或黨參)、甘草;冬竹沙與膠,指天冬、玉竹、沙參、阿膠(養(yǎng)肺陰);芩桑魚腥銀,指黃芩、桑白皮、魚腥草、銀花;辛麻款菀,指細辛、麻黃、款冬花、紫菀。 11.自滋腎陰句,至車前防己皆可尋句,講腎經(jīng)用藥。其中:地萸貞,指地黃、山茱萸、女貞子;附茸仙,指附子、鹿茸、仙茅、仙靈脾(溫補腎陽);杜斷,指杜仲、續(xù)斷(益腎壯筋骨);二苓,指茯苓、豬苓。 二十七、十二經(jīng)引經(jīng)藥歌 手太陰肺經(jīng),桔梗麻芷蔥1。 手足陽明地,葛芷麻膏去2。 脾經(jīng)足太陰,蒼麻芍葛根3; 心經(jīng)手少陰,黃連與細辛。 手太陽小腸,藁本黃柏羌4。 足太陽膀胱,上羌下柏黃5。 足少陰腎主,獨桂辛知母6; 厥陰心包屬,丹皮共柴胡7。 三焦手少陽,柴翹青地鄉(xiāng)8。 少陽厥陰經(jīng),下青上柴芎9。 十二引經(jīng)藥,一一要記清。 【注釋】 1.手太陰肺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為:升麻、白芷、蔥白。 2.手陽明大腸經(jīng)與足陽明胃經(jīng),二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同,皆為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3.足太陰脾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為:蒼術(shù)、升麻、酒炒白芍。 4.羌,指羌活。 5.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上行引經(jīng)藥為羌活,下行引經(jīng)藥為黃柏、麻黃 6.獨桂辛,指獨活、肉桂、細辛。 7.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為丹皮、柴胡。 8.柴翹青地鄉(xiāng)句,指手少陽三焦經(jīng)引經(jīng)藥,上用柴胡,中用連翹,下用青皮、地骨皮。 9.足少陽膽經(jīng)和足厥陰肝經(jīng),二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相同,皆為下行用青皮,上行用柴胡、川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