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審美風格豐富多彩,審美風格術語與中國文化的積淀是分不開的,把很多文化精華理念充實到書法的意象美中。 拙樸,便是審美之一。拙,巧之反,樸,麗之反,作為美學范疇,拙樸是與工巧、精致、華艷、飄逸、瀟灑、柔媚等相對。相當或相近于稚拙、生拙、古拙、質拙、丑拙、質樸、素樸……在藝術中,拙樸美于很多領域存在。如: 在雕塑和工藝美術領域里,古代的陶俑,泥塑等,若是去掉其拙味,審美價值就大為降低。在繪畫領域里,某些“原始繪畫”、漢代的畫像石到花鳥畫、漫畫……都有一種拙樸美。在篆刻藝術領域,印章的拙也在品評標準之列,尤其是秦漢古印的拙味,為當代篆刻藝術所吸收。朱屺瞻說: “拙樸最難,拙近天真,樸近自然。能拙樸,則渾厚不流為夸侈,強烈不流為滯膩?!?/p> 由此可見拙樸之難成。 作為藝術審美的特點之一,“拙”早已躋身于審美王國中而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品。清人黃鉞在《二十四畫品·樸拙》中寫道: 大巧若拙,歸樸返真。草衣卉服,如三代人。 相遇殊野,相言彌親。寓顯于晦,寄心于身。 譬彼冬嚴,乃和于春。知雄守雌,聚精會神。 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拙”、“真”等都是密切相關的,它們聯(lián)系于道體,屬于最高的境界;而它們和所謂華”、“巧”等,則是相對立的。各門類藝術家們把“養(yǎng)拙”、“守真”作為藝術目的來追求。如謝榛《四溟詩話》就說:“返樸復拙,以全其真?!边@類觀念滲透到藝術作品之中,成為一種風格。 在書法美的歷史流程中,比起其他風格來,拙樸產生最早。甲骨上的契刻,銅器上的銘文,拙樸可愛,特別是銅器銘文中的圖形、族徽,還不脫“亦書亦畫”的遺意,都顯得簡古拙樸,非常耐看。秦、漢時代,秦詔版竹木簡書法,其中多數(shù)也顯得規(guī)整不足,拙趣有余,樸率稚拙… 書法中的拙樸美歷史邈遠,有關的理論批評,在南朝宋虞穌《論書表》中提到了“古質而今妍”,一個“質”字,側面涉及拙樸之美。直到唐代,虞世南《書旨述》才首次提到“巧拙相沿”,但未加闡發(fā)。張懷瓘《書斷》評張芝書,認為“質素之風”不及其師,這是最早對有關書家的品評。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竇眾在《述書賦》中,較多地運用了“拙”、“質”、“樸”這類品評標準,到了宋代,黃庭堅才主張“凡書要拙多于巧”(《李致堯乞書書卷后》),這是融入了他的體驗。但真正從風格美學的視角發(fā)現(xiàn)拙樸的,是趙孟堅。其《論書法》寫道:“北方多樸,有隸體,無晉逸雅,謂之'氈裘氣’”指出了北碑的拙樸特質。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論用筆》認為:“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边@一反拙樸觀點的提出,應和了宋“尚意”,元、明“尚態(tài)”的時代需要。 明末清初,看厭了長期廣為流行的“尚態(tài)”之風的傅山,旗幟鮮明地提出“四寧四毋”,其中第一就是“寧拙毋巧”。此說雖不免有其負面影響,但應指出,這正是清代“尚質”的先聲,也是清代包括康有為等人在內的倡導碑學的先聲。 摩崖石刻《郙閣頌》 在清代,作為品評標準的“拙樸”開始被廣泛地運用;而關于拙樸的理論,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宋曹《書法約言》:熟則巧生,又須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 ● 梁同書《頻羅庵書畫跋》:唯真故樸,唯樸故厚。 ● 翁方綱《〈化度〉勝(醴泉〉論》:拙者勝巧,斂者勝舒,樸者勝華。 ● 劉熙載《藝概·書概》提出:正、行二體始見于鐘書,其書之大巧若拙…… 批評家們發(fā)現(xiàn)了漢碑的古拙美,評價了鍾繇、北碑的拙中之美、樸中之趣,論述了巧與拙互補相生的美學關系……這類理論品評,又反過來有力地推動了清代的“尚質”書風。 清代的“尚質”,和元、明二代相比,主要表現(xiàn)為對古代篆隸以及碑學的濃厚興趣,至于對質樸美的創(chuàng)造,除了金農、伊秉綬、劉墉等少數(shù)書家外,大多尚未達到“拙”的程度。因此,本節(jié)在時代上擬著重論述漢碑、北碑,因為這兩個朝代的拙樸之風表現(xiàn)得最充分,最典型,也最有個性。在論述內容方面,先重點結合實例論析稚拙,兼及古拙和生拙。 姚孟起《字學憶參》說: “作隸須有拙筆乃古” 漢代的隸書碑刻,有著以拙筆創(chuàng)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藝術系列?!遏斝⑼蹩淌返暮啒愎抛?,《開通褒斜道刻石》的拙質天成,《武梁祠畫像題字》的古樸憨厚,《衡方碑》的豐肥拙樸楊準表紀》的拙質古秀,《校官碑》的淳拙古厚,《張遷碑》的方樸拙茂……不勝枚舉。 漢代的《郙閣頌》,該摩崖除了具有寬博、方整、茂密、豐肥等多種風格美之外,還突出地具有樸拙特別是稚拙的特征,見于如下品評: ● 萬經(jīng)《漢魏碑考》:字樣仿佛《夏承》,而險怪特甚。相其下筆粗鈍,酷似村學堂五六歲小兒描朱所作,而仔細把玩,一種古樸、不求討好之致,自在行間。 ● 祝嘉《書學論集》:《石門頌》巧多于拙;《西狹頌》巧拙各半;《郙閣頌》則純用拙…… 該碑粗鈍的拙筆,沉重滯澀,而且運行中似是指揮失控,把筆不住,因此不但平直的筆畫只是平直,而且其作為隸書的波挑也短而不伸,直而不曲,很不到位,似無意于追求一波三折的翩翻之美、有時只是收筆時略略示意而已,可謂“善藏其器”,史載王僧虔常用“拙筆”,其實,此摩崖才是真正的拙筆,確實像小兒所書其次,它的結體也既樸又質,堪稱拙構。如“斯”字左旁的“其”,似過于開闊,過于板律,線條缺少變化,下面兩點也基本相同;“析”字左旁的“木”,一撇拙鈍,毫無一般隸體之飛揚。而“斯“析”二字右旁的“斤”,更不以巧取勝。智果《心成頌》云:“變換垂縮:謂兩豎畫一垂一縮……'斤’字右垂左縮?!边@是示人以結體之巧,使左右有所區(qū)分,顯出參差之美。然而,此碑卻一反常規(guī),兩豎一樣長,以拙態(tài)打破人們的期待視野。再如“里”字有五橫、理應長短伸縮,以變化見其巧心。 《郙閣頌》局部放大 《郙閣頌》粗鈍失靈之筆、直率失控之構、相遇殊野之容、歸料返真之趣,雖似是無味,其實卻是值得深味的“至味”。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拙中之巧,鈍中之利,愚中之智,丑中之妍,這就是《郙閣頌》“無味”中的審美意味。 中國書法的稚拙美,是在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哲學、美學土壤中土生土長地出現(xiàn)的,總的來說,書法的稚拙風格,可分為靜態(tài)稚拙和動態(tài)稚拙兩類。 《瘞鶴銘》文字拓片,部分。 靜態(tài)稚拙美,如《開通褒斜道刻石》、《好大王碑》、《郙閣頌》等等。動態(tài)稚拙美,如《秦詔版》、《瘞鶴銘》、《爨龍顏碑》等。梁巘《承晉齋積聞錄·古今法帖論》說: ● “《瘞鶴銘》字結構多散,乍看去似孩童不善書者所寫,而宋之蘇、黃皆本于此?!?/p> 此銘,行的疏密,字的大小,都不經(jīng)意,其用筆出人方圓,結體多散,時或歪斜,且往往流動著稚拙因子,《鄭長猷造像記》堪稱動態(tài)稚拙的代表。該碑為楷書,又有明顯隸意,其筆畫隨意增減、伸縮、移動、變換,造成了一個個極富稚拙感的“碑別字”,再看其結構體勢如“鄭”字右旁特大特重,左旁一豎卻縮于一邊,使全字失卻了重心;“猷”、“敬”等字同樣因重心不穩(wěn)而傾左;“像”字則右重左輕,亦呈不穩(wěn)之態(tài)……加以某些隸筆的挑勢,更倍增一字字畸輕畸重的動態(tài)。而有些字則又顯得過于沉靜,如“上”、“士”再看“為”字,也嚴重違反形式美的多樣統(tǒng)一律。 如果說,《鄭長猷造像記》還帶有隸意,那么,《姚伯多造像記》純然是楷書,它幼稚、無知、天真、任性,無憂無慮,在書法上是常疏漏,多歪曲,筆畫失當,結構失衡,隨心所欲,信手而成。這一稚拙美的典型,和《廣武將軍碑》、《慕容恩碑》一起,被于右任稱為“三絕”。 《姚伯多造像記》拓本局部 《鄭長猷》、《姚伯多》一類拙樸的碑版,棄巧絕智,任性隨意,它們原始、生糙、幼稚、荒率,不精致,不協(xié)和,不經(jīng)意,不使才……然而卻符合于當今書法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某種心態(tài)。 拙樸一品之中,除了稚拙而外,還有“古拙”、“生拙”等。姚孟起《字學憶參》說:“作隸須有拙筆,乃古?!边@是把“拙”和“古”聯(lián)結在一起了,而古拙往往也是與稚拙互為交叉的。當然,有些抽樸之作中的稚拙,只取弱形式的表現(xiàn),那么,就主要是古拙了。拙樸中還有一種“生拙”,這也可能與“稚拙”、“古拙”呈現(xiàn)某種交叉,當風格成熟后為了防止陷人油滑(滑熟),必須進一步做到“熟后求生”,這用美學的語言說,也就是應“不斷否定長期熟練地重復而形成的舊我第二天性’,尋求性靈升華、真情流露、意外生奇、不主故常的生境”。 《張遷碑》拓本局部 拙與巧的美學關系。拙與巧有種種組合形式:可以純用拙,也可以純用巧,還可以巧拙相參互補,或巧中見拙,或拙中見巧。曾熙《吳讓之印存跋》還說,“從拙處得巧,毋從巧用巧”。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又有片面性。聯(lián)系書法來看,“拙處得巧”固然值得肯定,《張遷碑》伊秉綬的某些大隸等,拙中就暗含著巧的因子,甚至可稱為“大巧若拙”但是,對于“從巧用巧”同樣應予以肯定,如本章第一節(jié)“工巧”所舉鄭簋的隸書、楊沂孫的篆書等,除了巧之外,基本上還是巧,也應給以肯定性的審美評價。 姚孟起《字學憶參》說:“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氣象?!?/span>《鮮于璜碑》的章法,確乎有此萬千氣象。它一個個字除似巧若拙、似拙若巧外,還長短不齊,曲直不一;大小交錯、欹正交雜;看似粗直笨重,卻又頗活潑輕靈。《鮮于璜碑》正是曲與直、巧與拙、華與樸奇妙結合而“因自然以成器”的杰作,是中國書法史上拙樸美或稚拙美的佳作。 |
|
來自: 墨品書法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