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之死,在漢朝乃至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件影響深遠(yuǎn)的大事。韓信死后,原本和漢朝廷比較融洽,定期到朝廷報道的異姓王們,在韓信死之前,是對朝廷充滿信任的,韓信被殺后,很多也都對朝廷產(chǎn)生了懷疑,不敢上朝覲見了,有的還未自己留退路。梁王彭越的所謂的謀反罪證,其實就是他為自己留退路而準(zhǔn)備,反而授人以口實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劉邦對各諸侯王打壓歸打壓,但還是給他們一條活路的,韓信降為淮陰侯,彭越打發(fā)為庶人......而那些諸侯們的反叛,或者說“取死之道”,是與呂后有關(guān)的。 史書上韓信案之始末較為詳盡,但漏洞百出,不足為據(jù)。 司馬遷列傳曰:“假令韓信學(xué)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睆淖置嫔系囊馑紒砜矗n信之死的原因,他本人要負(fù)部分責(zé)任,這個責(zé)任,后世人往往認(rèn)為是韓信作死。 【韓信】 司馬遷在記敘了韓信的一生后,作此總結(jié),應(yīng)該是考量了韓信全部事跡的蓋棺定論。但這個評價的重心,應(yīng)該是落在韓信廢王為侯之后的種種表現(xiàn)。因為戰(zhàn)爭期間弄出來的不愉快,固然也是韓信與劉邦的矛盾所在,但畢竟事過境遷,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就是俗話說的那樣,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就讓他過去吧。 所以關(guān)鍵的事情應(yīng)該發(fā)生在韓信的最后歲月。這個最后歲月,指韓信于漢六年被擒失王,至漢十一年被殺,時間長達(dá)五年。 韓信云夢受擒、廢王為侯的歷史記錄虛假的成分太多了,顯然這些虛假來自于漢政權(quán)。但是無論韓信的罪名是否為漢政權(quán)造假,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韓信的王位是徹底沒了。韓信云夢受擒、廢王為侯之后,劉邦對韓信的防范游戲,至此也應(yīng)該落下帷幕,劉邦再也用不著為防范韓信而大操其心了,畢竟王爵是有號召力的,而“侯爵”嘛只是個名譽而已。 此事有史料為佐證,當(dāng)時就有臣下以此為賀,以為韓信之擒與劉邦定都關(guān)中,同等重要??磥恚?dāng)時的朝野上下都意識到韓信問題的解決,對穩(wěn)定漢政權(quán)的重要性。那么,韓信的所謂反叛,就如同燕王臧荼之反一樣,實乃是一個符合當(dāng)時政治需要的一個罪名。 因為韓信是漢陣營的中堅力量,且其所謂的反叛并不能坐實,于是就出現(xiàn)了罪名很重、處置很輕的奇特現(xiàn)象。日后韓信受封為淮陰侯,也只是一個榮譽閑職,卻始終沒有歸封。 我們在后世的文本中見到的劉邦韓信論兵“多多益善”的故事,用了個“?!弊?,古時常與嘗通。嘗表示曾經(jīng),常則為經(jīng)常。但無論司馬遷的用意是曾經(jīng)或者經(jīng)常,只要劉韓兩人能私下里討論這種事情,足見劉邦沒拿韓信當(dāng)外人,還是屬于非常信得過的。 而韓信對劉邦的回話也非常隨便,且沒有顧忌。此情此景既表明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仍然是非常熟絡(luò)沒有客套,也表明在只有兩個人的場合,不太注重上下尊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即使是失意的韓信在與劉邦的交往時也是非常坦然不拘,一些不能放上臺面的話,也可以無所顧忌地講了出來。韓信對劉邦的不爽,借這個機會表達(dá)了出來,而劉邦對韓信的冒犯也一笑了之。 另外,雖然韓信說劉邦不善將兵,但也認(rèn)可其能將十萬,而到了十萬這個層面,已不能算不善了。至于善將將這一點,韓信與劉邦的差距就非常大了。 韓信帶兵數(shù)年,沒有培養(yǎng)出任何一個高級將領(lǐng),此事頗為可怪。高祖功臣一百四十多,絕大多數(shù)有戰(zhàn)功,居然沒有一個是韓信從基層培養(yǎng)出來的。功臣中有幾個齊降將、趙降將是韓信的部下,但他們加入漢陣營時的起點就非常高,不能算韓信培養(yǎng)的。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韓信若要反叛,成功的希望是多么渺茫,這也反證了韓信之不可叛。韓信的言論也表明,他對劉邦本人是服氣的,他坦陳輸給劉邦的原因,實際上也是表明了他自己是絕無反意的。因此,強勢的劉邦可以容忍韓信的冒犯,而處在不爽位子的韓信也知道他的冒犯不會有什么不良后果。 史料中僅存劉韓議事的場面,也提示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并不敵對,所有的事都可以攤開來說,像韓信失去王位這樣的事,都可以不回避,也證明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至少不是不共戴天的。那場對話不像是君臣,更像是兩個老友在相互揭短,過完嘴癮之后,就一笑了之。 從這種輕松的場面來看,劉邦絲毫沒有要殺韓信之征兆。韓信甚至可能會時常這樣表示不滿,你無中生有編造謀反罪名,這樣對我也太不夠意思了,不像個老大的作為。就劉邦韓信當(dāng)時的情況來看,韓信已屬于吃虧的一方,所以他有資格發(fā)牢騷講怪話,“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劉邦則因為做了過度的防范措施,難免會有些氣短,對韓信的“日夜怨望,居常鞅鞅”,也只能聽之任之。 何況韓信也不是完全跟劉邦對著干,他畢竟還跟張良一起整理兵法嘛。《史記.太史公自序》有專門記述:“于是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xué)彬彬稍進(jìn),詩書往往間出矣?!?/p> 于是,判明韓信之死的受益者,將有利于對韓信死案的研判。 誰是韓信死案的受益者?表面上看,肯定是劉邦,因為韓信的存在讓他感到威脅。但前面的研討,已基本排除了韓信威脅。 劉邦在此案中不僅沒有受益,反而也是個受害者。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沒有過硬證據(jù)的情況下,殺韓信是一件大大失分的事情,此事正是劉邦要千方百計去避免的事。就像當(dāng)初的鴻門宴,明明是劉邦自己在分封方案上簽字畫押的,但日后反悔反出漢中,就要千方百計把這個簽字畫押過程隱瞞掉,這表明其日后的所作所為,并不完全正當(dāng),甚至是相當(dāng)不光彩的事,所以才要百端遮掩。 從韓信之死造成的影響來看,異姓諸侯王人人自危,不反的也反了,沒反的也為自己的生死作了準(zhǔn)備,讓劉邦到處滅火,顯然對劉邦是不利的。 就以呂后是韓信之死的受益者一說,最早點名的是明朝人何偉然等人,如明人何偉然所纂、吳從先所定之《史輪 廣快書》卷八《韓信論》就以為,“信固知漢王之必不殺也”,但他成為呂氏篡漢的障礙,所以招致殺身之禍。 確實,從劉呂斗法的最終結(jié)果看,以呂易劉是呂氏的終極追求,而且最終布局幾近完成,只是功敗垂成而已。 劉邦因與呂氏家族可能有約定在先,所以給了呂后這個合伙人的代表以較大的權(quán)限及崇高的地位。但劉邦發(fā)現(xiàn)惠帝劉盈很可能不是自己的骨肉,便起了換太子之心,此舉也是阻止劉氏江山落入?yún)问鲜种械淖钣行侄?,事情在韓信死案之前就開始了,一直持續(xù)到劉邦臨終之前,因呂氏家族的頑強阻撓,最后劉邦不得不放棄此議。 從呂后攬權(quán)到主政時期的作為來看,以呂易劉工程始終在大力推進(jìn),呂氏子弟大批無功封王封侯,而韓信這樣的大功臣的存在,無疑會使此類事情頗不方便。所以將呂后定性為韓信一案的受益者,并非無稽之談。 至于呂后為何沒有利用漢七年韓王信之叛劉邦出征這個機會除掉韓信,是因為當(dāng)時其兄呂澤還活著,劉邦也還沒有開始廢太子行動,呂家的地位穩(wěn)如泰山,根本未顯現(xiàn)權(quán)力地位行將喪失的任何跡象。 所以,那個時候是沒有必要殺韓信的。而到了殺韓信的漢十一年,呂澤已死,劉邦廢除太子之舉雖然受挫,但其廢除太子之心始終未泯,所以呂后也在伺機削弱劉邦的勢力。 殺韓信一事,雖然不觸動劉邦的核心利益,但可以造成對劉邦的某種損害,所以呂后就抓住劉邦不在的時候出現(xiàn)的機會下了毒手。 再從呂后與劉邦的比較來看,無端殺害韓信也符合呂后的為人,而不像劉邦的為人。后世之人常常以為劉邦是個心狠手辣之人,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劉邦的長者風(fēng)范,在他的時代是個招牌式的標(biāo)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愿意跟著劉邦干。 既然是招牌,顯然不是靠做作所得,而是發(fā)自本性的一種一以貫之的行為模式。劉邦的這種稟性在當(dāng)時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其近臣可以對其不敬,而無須擔(dān)心會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局面。像周昌就敢于頂撞劉邦,但面對呂后的責(zé)罵,則一聲也不敢吭,原因很簡單,就是劉邦不會真的跟你過不去。 而呂后就不同了,那可是真正的心狠手辣,什么歹毒的事都能干得出來,所以萬萬不可得罪。 綜上所述,呂后誘殺韓信,呂后向劉邦污蔑彭越要謀反,還有一些諸侯王的謀反都是有人舉報的......再加上呂后在劉邦死后一系列的改劉易呂的操作,這很可能是呂后在為篡奪劉家江山而清除障礙。 因為呂后一旦奪權(quán),這些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們可是打仗的高手啊,反觀呂家有拿得出手的軍事人才嗎? 即使韓信彭越?jīng)]有兵權(quán)了,但呂后奪權(quán)后,朝廷再重新啟用他們勤王,那呂家誰能打得過,所以呂后欲除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