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孩子終究與我們分離,如果愛孩子,就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不幫孩子做任何他能做的事。 作者:簡兮(爸媽進化論主筆) 昨天晚上,看到朋友圈一組6歲小男孩下廚做飯的照片,我驚呆了。 身高不夠,凳子來湊,洗菜切菜樣樣會,連殺魚也是有模有樣,忍不住給這個男孩點贊,太給力了! 然而,同樣是6歲,閨蜜的女兒卻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候家長把飯端到手上還不好好吃,甚至喂上幾口。 一個是溫暖的小暖男,一個是溫室的小花朵,讓我想起那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著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01 進化媽 適當放手 孩子才會更加獨立 曾看到《少年說》中一段母子互懟,臺上的兒子對媽媽大喊: “洗碗,擦地,摘菜,燜飯,煮粥,拌涼菜……一個不落,可我還只是個孩子啊!” “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 但媽媽卻和善而堅定說:“不可以!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將來如果能泡得了廚房,下得了書房,能擔當,有責任。那么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會很幸福!” 媽媽一席話,讓無數(shù)家長汗顏。培養(yǎng)孩子,不只是會學習會考試,也要會生活。會照顧自己,照顧家人。 知名心理學家李雪在新書《有限責任家庭》中指出:“足夠好的媽媽能夠在最初滿足嬰兒的全能幻想,順從嬰兒,及時回應他,跟他同調。當嬰兒的全能幻想充分滿足后,媽媽又能夠及時退出,讓嬰兒經(jīng)受適當?shù)拇煺?,從而獲得成長。” 足夠好的媽媽,絕不是無條件的滿足,而是學會適時而退,讓孩子充分成長。 胡可曾在微博上曬出,兒子玩回旋鏢受傷后,堅強處理傷口,沒有哭鬧。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會在乎孩子的傷痛,但是將這份在乎轉為堅實的力量,溫暖的鼓勵,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回國》一書中提到:父母一定要把“生活的職責”留給孩子,在該流汗的時候流汗,該流淚的時候流淚。沒有磨練,難獲獨立。 孩子終究要長大,父母無法照顧他一輩子。 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生活基本技能,用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學會自我成長,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02 進化媽 獨立的孩子 到底有多厲害 2014年,日本一位10歲小女孩阿花出版了一本書《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阿花的媽媽在女兒出生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癌癥,就開始思考教孩子什么東西最重要。 為了讓女兒學會獨立生活,在阿花5歲時,媽媽讓阿花每天6點起床學做早餐。 媽媽對阿花說:“做飯這件事與生存息息相關。我要教會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span> 的確,只要能自食其力,走到哪里都不怕。在媽媽的教育下,阿花早早地學會了做飯和其他各種生活技能。 媽媽最終因為癌癥去世,阿花給過世的媽媽寫信說:“媽媽,有件事我想告訴你——所有的便當我都會自己做了!不說別人的壞話,不忘記微笑,這些都是媽媽教我的。雖然我也會覺得好難啊,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阿花已經(jīng)不哭了?!?/span> 我想,阿花一定會無比感激媽媽當年的“狠心”,媽媽留給了她一生中最堅韌的品質——獨立。 陶行知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span>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一個鏡頭,父母在女兒吉塔決賽前,被關進了一個房間。吉塔在賽場上看不到父親,沒有父親的指導,感到十分不安。 在關鍵時刻最后一秒,她突然想起小時候,父親把她扔進水里,對她說“記住要靠自己,爸爸不會永遠來救你?!?/span> 于是她拼盡全力在賽場上絕地反擊,最終贏得了比賽,為印度摔跤比賽贏得了第一枚國際金牌。 麥卡瑟曾說,“我祈求,請不要把他引上平靜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難和挑戰(zhàn)的考驗和激烈之下。讓他學會在暴風雨中挺立,讓他學會自食其力?!?/span> 愛你最好的方式,是給你力量,讓你在艱難人世,獨立前行。 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彩虹。獨立的孩子,到底多厲害?一個10歲出書,一個為國家贏取第一枚國際金牌。 但是,如果家長不放手,孩子會怎樣呢? 03 進化媽 家長不放手 孩子永遠長不大 曾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視頻,美國留學生媽媽凌晨4點視頻直播教兒子做番茄炒蛋。 有人看哭了,感嘆母愛的偉大,媽媽不辭辛勞因為倒時差凌晨四點起來錄視頻,對孩子無條件付出。 有人氣炸了,作為一名成年人,連番茄炒蛋都不會,打雞蛋連蛋殼一起打到碗里,問“炒雞蛋先放雞蛋還是先放番茄”這樣的問題。 有網(wǎng)友說:這么大了,一道番茄炒蛋還要媽媽教嗎? 也有網(wǎng)友說:如果不會,搜索引擎上家常菜的教學有的是。只知道請教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吧! 對家長來說,有一種不放手,是因為: 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生活不能自理,不愿放手; 剛上小學,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監(jiān)督做作業(yè),不想放手; 上了初中,面對考高中的壓力,不敢放手; 等孩子上高中了,又要著急考大學選專業(yè),不能放手; 到底什么時候才放手呢? 不肯放手的媽媽,不止是留學生的媽媽,還有影視明星的媽媽。 朱雨辰年近40,還被媽媽“用生命去疼愛”。媽媽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從穿衣飲食到工作休息,甚至談戀愛結婚也要干涉。 有人說,這對朱雨辰來說,是一種災難。 也有網(wǎng)友說,如果有這樣的媽媽,真想離家出走。 正式因為這些“無微不至”的媽媽,才會有那么多“巨嬰”。家長以為的愛,實則是滿滿的害。 《我把美國教育方法帶回國》一書中作者提到:鍛煉孩子獨立,不需要大風大浪。吃什么飯菜,買什么衣服,梳什么發(fā)型,只要不影響他人的利益,不涉及安全問題,父母應該及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獨立是個過程,要經(jīng)過掙扎的。掙扎了才成長,讓孩子早點掙扎,早點獨立。 尹建莉也曾說過:“如果沒有喚醒孩子本身的內驅動力,如果沒有讓孩子自發(fā)地努力,家長做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再好也是拔苗助長?!?/span> 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是媽媽離不開孩子。如果家長不放手,就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優(yōu)秀。 04 進化媽 教孩子獨立 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動物世界》里看到過這樣的場面:獵豹媽媽在小獵豹長大后,自己會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另找一塊地方生活;狐貍媽媽在小狐貍長大后,把它趕出巢穴,強迫它開始獨立生活。 動物尚且如此,人類又何嘗不是一樣呢。父母“狠心”,往后退,才能把孩子推向獨立的道路。 前幾天朋友圈里一篇文章《7分鐘短片暖哭上億父母: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留給孩子的是什么?》引起家長深思。 文中提到:“與其留給孩子財富,不如把孩子變成財富。唯有能力和精神,才會變成華服,永遠穿在孩子的身上。” 比如:留給孩子耐心傾聽的能力,靜心讀書的能力,從容溝通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教會孩子積極面對生活,勇敢面對挑戰(zhàn)。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經(jīng)說過:“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span> 龍應臺也曾寫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孩子終究與我們分離,如果愛孩子,就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不幫孩子做任何他能做的事。 適當?shù)姆攀?,是此生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